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楚,也有其道理,确实不宜让他立即带领机动兵力去很次要的方向。另外,褚亭长离开前,将最后决策权交给了陶名章,但是他必须要考虑第一次会议上,就与周有福这样兵痞撕破脸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

    陶名章带着林秀轩和马强来到坑道外找到那支部队,几百人正蹲在坑道里狼吞虎咽吃饭,看吃相,都是饿很久了,军装有破又脏,而且乱糟糟的,有的穿英军短袖制服,有穿美国皮靴英国凉鞋,有的还是长袖国军军服脚上草鞋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大概属于杂牌第6军以下的辎重部队,被日军隔断了,逃来时还都带着扁担箩筐。

    所有人用的武器也是杂七杂八。陶名章说,这伙人是最近一两天才刚跟着难民跑来的,大部分没枪,于是将之前整合部队时,留下的烂枪给他们。什么斯普林菲尔德,李恩菲尔德,莫幸纳甘、三八大盖、中正式,应有尽有。

    最坏的情况是,这些人的身份识别还来不及进行,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混进奸细。原本只是打算让这些第6军的滇军挖挖战壕,没打算真让他们去打。现在赶鸭子上架,只能让林上尉来带领这样一队人马去碰碰运气。

    林留意着这些士兵的神情,每当日军炮火在坑道上的山体上爆炸,引起微不足道的响声,大部分精瘦的滇军就会停下筷子,连打嗝也忘记了,开始惊恐地四处张望。这显然是一种惊慌失措的神情,大部分吃了败仗的兵都会这样表现,简单说就是士气低落,只有到后方缓慢修养,或者有一场及时的胜利,才能快速恢复。不过他也注意到,有一些人还在沉稳地吃饭,对日军炮火不为所动。显然还有一些200师和38师的精锐。

    陶名章领着林上尉与几名临时排长见面,立即有人问及褚亭长团长是否已经离开。这让陶名章有些猝不及防,如果周有福在场一定会斩钉截铁否定这件事,打消怀疑,但是陶名章对撒谎还有些生疏,立即支吾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坏的情况,褚亭长离开区区一个小时,竟然就有了这样的传言,是不是散兵里的日本间谍在煽风点火?褚团长离开前,其实已经久未露面,或许让混迹士兵中的奸细觉得有机可乘。

    林立即带着人马出发,他知道要为这一堆杂七杂八的枪补齐弹药是困难的,不过已经刻不容缓了。

    小型无人机依靠红外侦测设备已经发现了日军的动向,再不快速行动,敌人就要快一步了。他向陶名章要了一份网格化的本地地图,必要时可以呼叫布鲁克的炮兵。布鲁克拨给他几挺托卡列夫重机枪,但是没有马匹拖曳,另外还给了一些矿山炸药和少量英国地雷用箩筐和扁担挑着,再炕上铁锹铁镐以及一部电台,一行人乱糟糟出发了。

    几名排长原本以为会分散开来防守每条山谷,但是情况相反,林上尉似乎一改之前陶名章在场时提及的计划,他要求所有人急行军向北急进。没有指明去向。很快就有跑不动的掉队,子夜时,三分之一的人已经掉到了后面,主要是挑担子和机枪的部队。他很担心那些人还没有挑子重的滇军能不能及时赶到。

    这边队伍松松垮垮,还不时接到徐冲的报告,日军行军速度很快,原定的山谷伏击眼看来不及了,看来得用第二方案在宽阔地带阻滞敌人。他当即下令部队分散占据几个制高点,准备进行防御,一小时后立即后悔,因为发现指挥完全失灵。八个排长里,三个掉队,四个看不懂地图,所有人在夜里分辨方向都有障碍,没有一个走对的。农民占多数的中国军队在白天还是有一套不需要罗盘的识别方位能力,有时候还能让美国顾问吃惊,但是到了夜里完全抓瞎。

    命令一下完全成为灾难,部队一团乱,通讯兵带着命令却找不到部队,回来报告部队不在指定位置上。此时徐冲再次报告,几公里外的来袭日军已经下山,也在等待掉队人员,表现十分专业,他们正在迅速将山区行军打乱的编制重新编组。敌人纪律严明,所有行动完全没有声息,很克制使用灯光,虽然部队有些缺编,但是明显已经可以投入战斗了。日军还在后方留下收容队,显然还会将陆续赶到的掉队人员重组,作为补充兵力,看起来人家的一套夜战基本功是扎实的。

    林这里还得派人把四处乱跑去向不明的人找回来,看来夜里伏击不现实,这样一伙人集合起来,在白天还能有一些火力,夜里分散开,就算是十面埋伏,面对训练有素的日军也是白给。他还不能向陶名章报告敌情,因为敌情并没有出现,只是他知道罢了。通常褚亭长是通过跳大神来解释自己的未卜先知,他不能重复,以免引起有心人联想,让他们觉得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

    “我这里需要时间,必须拖延到黎明。”他悄悄通过电台给徐冲下了一个死命令。

    徐冲早有了一些准备,他白天时收集到了一些褚团的雷区标志,就是一个画着骷髅的木牌,警告前方雷区,埋雷部队一路拔除,一路扔掉,就被他捡到了一些。他立即在大路上插上这些标志,准备迟滞日军,当然也不可能拖太久。与此同时,林下令在正面挖开一条沟壑,准备埋雷,但是后面运炸药的还来不及上来,只能等着。

    第一股日军已经开始行动,他们显然有严格的行动时间,或许是配合正面,或许是配合飞机。他们不眠不休在山里行军一天,休息了20分钟即可投入行动。很快日军被雷区标志挡住。日军显然吃了一惊,这与他们最新的间谍情报不同。

    急着前进的日军排列队形趴下,开始用刺刀排雷。这当然严重阻碍了其行军速度。

    30分钟后,呆板的日军指挥官菜意识到这里应该没有地雷,因为一颗也没有挖出来。一名大尉冲过来,一刀劈了那块木板,下令继续前进。

    前进了一公里,再次看到挖的坑坑洼洼的地面,如同一群最业余的士兵在这里埋过雷,因为完全没有隐藏好。但是他不敢大意,下令士兵排雷,仍然一无所获。不是雷区密度的问题,而是根本一颗雷也没有。大尉不相信是中国军队的疑兵之计,这次行动的突然性可以排除这种可能。但是很可能是吊儿郎当的中国兵为了向上司交差,随意挖开一块地面,然后撤走了,他在中国战场见识过这种情况。

    林秀轩躲在附近山上,利用星光观察敌人动向,日军伪装不错,但是忽视刺刀的反光让他们在夜间更容易暴露。这些坑是他的人挖开的,运炸药的人来的太晚,于是只在最后一道坑里草草埋下了炸药,也来不及掩盖,日军就到了。

    现在他头大的是,唯一一部电台似乎坏了,完全联系不上陶名章,希望爆炸声响起时,他能听到方位,把装甲车调过来。日军显然有严格的时间限定,他们最终决定不再理会这些散漫挖掘的浅坑,直接冲过去,他们见识过英军和中国军队的地雷,如果队形分散,对集群冲锋的连队杀伤力其实有限。当然指挥官刺客判断,根本不会有爆炸。

    等待他们的不是一般的步兵地雷。最后赶到的五十几名挑夫,每人挑着80公斤硝铵炸药;这些矿山炸药,是陶名章唯一能敞开供应的武器,只是没有骡马很难运送罢了。

    中国军队一直保持着用扁担挑辎重的习惯,这种奇特风景,与穿草鞋一样被英美军方强烈诟病;行军队列里只要有了一副挑子,就显得很煞风景,但是在山区,这种农业国传统,却又是如此高效,可以让单兵负荷成倍增加。林秀轩也是在不久前,才意识到自己最大的优势,在于突然有了小一吨炸药。这是在完全没有骡马和汽车的情况下做到的,简直就是奇迹。

452虎狼之师() 
这些块状硝铵炸药,被草草掩埋在大致呈弧形的一片浅坑里,草草用导火索连接着,因为日军来的急,大部分来不及掩埋,这还不是最遭的,最遭的情况是携带电雷管的那名挑夫不见了,于是只能将屈指可数的几枚步兵地雷分开,埋设在每一堆炸药附近,其余的炸药上只能插上火雷管和上百米长的导火索,如果没有日军踩到地雷(这种可能性很大)那么只能用导火索引爆炸药。这意味着一旦点燃,黑火药构成的导火索会在夜幕中形成一道明显的火光,而从点燃到引爆的时间将长达一分钟以上,完全没有及时性可言。不过林秀轩知道,自己有躲在暗处的徐冲,必要时他可以用一发曳光弹引爆这些炸药。

    日军没有探雷器,即使有,也无法探测到没有金属外壳的硝铵炸药。他们仍然用刺刀来探测土层下的地雷,在前方坑坑洼洼的地段忙活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后面的大尉开始摇头,他意识到自己英勇善战的军队,可能又被这些胡乱挖开的地面耍了。他的时间不多,实际上已经落后于预定的进攻时间。所以他决定放弃用刺刀插地,转而大踏步冲过去。

    林身后的通讯兵开始粗暴的拍打电台,希望这个破东西能稍微起点作用联系上指挥部,他看上去不像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电台兵,更像是一名涪陵铁匠铺出来的学徒。火爆的士兵开始恼羞成怒,几乎忘记了场合,奋力拍打电台的声音越来越大。林捡起一块烂泥扔过去,制止了暴躁的贵州兵与电台较劲。

    前面日军停顿一会儿,意识到前方神秘的拍击声消失了,才继续前进。敌人通过的队形十分分散,当然是标准的通过预判有雷区的队形。一是避免被破片伤及太多,而是提防可能埋伏的机关枪阵地矿山。不过十分适合那些散乱布置的炸药发挥威力。一旦那几吨炸药引爆,几乎可以覆盖整个稀稀拉拉前进的日军中队。但是并没有人踩到地雷,踩中地雷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林秀轩学了几声猫头鹰叫,附近的4名士兵按照约定用火柴点燃导火索。

    瞬间,呲呲的火星,沿着黑火药搓成的导火索向着黑漆漆的前方延伸,林感觉自己将战争形态拉回到了明朝或者更早的年代,在现代战争面前,这样的引爆方式简直就是慢镜头,一分多钟的缓慢引爆过程中,日本人完全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切断导火索,或者及时逃走。

    四周一片黑暗,即使是蝇头火光,也醒目无比。前排日军站住了,他们的反应也是有些愣神,他们看明白了这是什么东西,但是对于有人将战场变为一场大型焰火表演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但是几秒钟后。前排日军开始退却,但是由于后面部队不知道前面情况,场面稍微有些混乱,如果现在能引爆炸药,效果自然最好。但是林预计,导火索如果无恙燃烧到最近的那堆炸药,还需要半分钟。期间也不排除敌人会用什么办法大米微弱的火焰。

    徐冲躲在山头,看到林高高举起右手来快速摆动,这是一个暗号,当然是对他做的,因为只有他在夜视仪里能看见。他的反器材枪里早就装填了曳光弹,立即转向早就测距过的几处目标。鉴于所有敌人都已经跨过了爆炸线,他决定先射击处于敌人中心位置的那堆,先来个中心开花。这是他对训练有素的敌人的下一步行动的预判的结论,爆炸后,他们不会四散乱跑,而是保持队形后续后撤,这样他可以从容地,根据位置状况引爆炸药。

    日军指挥官站到高地上,完全没有注意到脚下不远处就有一堆几百斤的炸药。此时战场上零星的枪声已经响起,纪律散漫的杂牌部队,在没有接到林命令的情况下,已经耐不住性子,开始向日军射击,而日军也开始边打边撤。

    腾井大尉抽出军刀,大声呼喊让士兵赶紧后撤,他当然不是因为前面零星的阻击,而是被几道火星唬住了,虽然他搞不懂中国人搞了什么鬼,竟然要这样伏击。

    一发曳光弹从大尉的一侧飞过,没有飞向他本人,而是钻到他的脚下土坡里。随即是巨大的火球冲天而起,这些已经开始潮解并切只是掺入木屑的炸药,威力大不如前,爆炸速度大打折扣,形成了这样壮观的场面。大尉以及围绕他的指挥部,被炸到空中,飞向各个方向。炸药没有破片,不过威力是足够了。

    爆炸立即引发了连锁反应,将附近几处炸药一起引爆,将周围一圈日军覆盖住。徐冲迅速专向后方,等着一群慌乱向后撤退的日军靠近一堆炸药。刚才他们轻易跨过了这些炸药,因为走的急,没有看到丢弃在浅坑里的块状炸药,20分钟前,林手下人甚至来不及连上导火索,听到远处日军动静,就跑掉了。

    又是一发曳光弹,在一个小队日军靠近的时机,将他们脚下炸药引爆。这股日军立即被火焰吞没,巨大的威力足够将附近的日军震的七窍流血。

    远在矿区的陶名章也听到了远处的爆炸声,他突然意识到,多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