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屏蔽层伽马射线增加,二回路压力报警。。”

    “保持功率。打开高频水深声呐,我需要海底地形。”

    程大洋下达指令,似乎在短暂的迷惑后,恢复了往日平稳,这是一个好几项,显然在他看来躲过这枚鱼雷并不是问题。

    “老潘,我们得再潜深一些,不能让气幕弹或者鱼雷爆炸让水上日本飞机船舰看到。”他解释了一下必须深潜的目的。

    “不让他们看到,但是他们扔这个东西下来,说明已经知道我们存在了啊?”

    “不,我认为他们还不知道,或者说,还不确切知道。”

    “不错,我持同样观点。”舒平开口替艇长背书。他能这么说,显然有很充分的道理,他不是瞎表态的人。

    指挥舱内不再有人说话,大家等待着那枚尖叫的鱼雷靠近,从航迹图上看,它已经与419航线合并,追上只是时间问题,程大洋要做的,就是将它领向深海,在那里一次性摆脱它。

    主动声波测绘迅速绘制出前方海底地形,要是附近有先进的监听站,可以立即确定419位置,不过程大洋确定这样的监听并不存在,要不然日本的反击不至于这样毫无章法。

    鱼雷已经追近到不足600米的位置。要躲开搜索圆锥范围,这样的距离相当理想。

    “气幕弹两发,发射。”

    潜艇尾部小型发射管里,两枚翻滚的气幕弹挡到了尾随鱼雷的航道上。过一会儿,它们的爆炸将产生一道巨大的屏障,短暂隔离鱼雷主动声呐的回波,这是419突然掉头逃离搜索区的最好时机。程大洋知道这枚鱼雷的搜索范围,他需要的不是直接逃离鱼雷,只是支撑足够舵效的航速,现在419已经达到了。

    后方气幕弹同时爆炸,巨大的声波撞击到419时,这艘潜艇已经开始转弯了,时间掐的恰到好处。

    当然气幕弹的坏处在于,419本身也会失去对鱼雷位置的掌握,是否摆脱,得等一会儿才知道,这会儿所有人都扶着固定物体,感受到脚下地板的迅速转动。

    419号迅速在海里划过半圆形航迹,向北行驶去,随即声呐捕捉到那枚自导鱼雷的航迹,它仍然在原航线上,显然失去了目标。在等待了几秒钟后,它按照程序它开始做s型移动,增加搜索范围。这次主动声波擦着419后方过去,没有形成反射,从航迹上看,它已经完全没有了头绪,继而转向另一侧。419上所有人都可以听到声呐远去产生的那种多普勒效应,大致松了一口气。不过程大洋还不能松懈,他得指挥潜艇尽快远离这里,当然419到底处于何种程度的暴露,也是压在他心头的重负。在他心里责怪林秀轩总是搞砸事情之后,他面临了一次更大的险情,几乎让419完蛋。

    飞龙号还在向北,丝毫没有改变航线,那些蠢笨的驱逐舰还在投弹,怎么看,都不是一次目的性很强的猎杀,如果日本人真的打算用一艘航母做诱饵,不至于如此无章法。

    鱼雷的蛇行搜索,增加了燃料的消耗,十分钟后,它失去了动力,沉到了海底,419号记录到了声呐的最后一次探测,已经在20海里外了。

    没有太多的讨论,三人一致同意放弃偷袭飞龙,尽管这艘破烂的航母如同砧板上的肉一样,就在眼前。而它的护航舰队,正在像没头苍蝇一样乱飞,但是至少空中有一个险恶的对手,可能继续投弹,或者看到导弹升空,所以只能放它一马了。

    空中,水上飞机等待着最后的结果。牧野编写的教材里写着:投放鱼雷后,仍然必须进行低空盘旋,报告一切看到的情况。

    但是什么情况也没有发生。对于机组成员来说,短暂的兴奋过后是沮丧,不仅仅是没有猎杀到什么目标,还有一种被戏弄了的感觉。谁都知道,夜里反潜是几乎不可能的,怎么能草草扔下一枚小鱼雷就打中目标,甚至连目标的深度,距离航速都不知道。那还不如扔下几个深水炸弹,来的热闹一些,现在连个响都没听到。

466毒蛇() 
未能彻底消灭第二战队会带来了的一个隐患在于,山本和陆军对既定战略的修改没有受到足够的挑战。消灭一艘苍龙和消灭整个第二战队,并不是一回事。日本人仍然有足够的本钱在几内亚进行冒险。

    某种程度上,修改后的战略,就是浅野的想法,这种变本加厉的军事冒险主义,很容易受到军部的激赏。这也是浅野对历史反思后,得到的直线型想法。山本对这种狂妄想法有所保留,但是现在他看到了放弃所罗门,而夺取整个新几内亚的可能,而日本陆军的胃口更大,他们的目光盯住了印度以及澳大利亚。

    在日本国内,200个师团的新生力量正在组建,在这些兵力被完整武装起来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大本营已经等不及,目前陆军倾向于将他们最大的,部署与东北的战略集团拿出来加入赌注,当然这也得益于苏联在42年春天的猛烈反攻,仍然没有夺回莫斯科,目前判断,德军将会在6月份在伏尔加河发起一次,旨在消灭苏联农业区以及工业潜力的进攻。德国甚至向巴库发射了新式的,被称作导弹的武器,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深远目标是这种武器够不到的。

    日本帝国已经进入了总体战,虽然工业仍然疲弱,还造不出足够的卡车和坦克,不过仍然有足够的运输船队将轻装的陆军运到控制区内。诸如牟田口这样的军官们相信,仅仅凭借简单装备的日本陆军,也能从盟军手里夺取任何想要的地方。一旦日本陆军突破印缅边境的群山,占领吉大港作为物资上岸点,那么缅甸的局面必然会重演,大本营估计,盟军至少会再崩溃1500公里。到那时,英德在中东会师,似乎不再是说说而已。土耳其正在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加入轴心国,他们已经收到了希特勒的礼物,大约60架百舌鸟战斗机,随后的装备还在路上。

    密支那以南,日军三个主力师团终于再次会师,56、55和18师团出发前,自东向西拉开一条稀疏的大网,因为山地相隔,几乎互不配合,现在到了收网的时候。

    饭田大将需要一次干净利落的战斗,夺取密支那,将中国军队赶走,但是并不想要包围那里。古代兵法所言,为三缺一,那是饭田想要的。他不希望自己疲惫虚弱的军队在这里再来一次血战,如果中国军队自己逃进胡康谷地,那么注定会被瘴气和饥饿消灭,何乐不为。从间谍带回来的情报看,中国人正在销毁重武器和车辆,显然他们正准备那么做。

    马强与徐冲在黑夜中向中国军队靠拢,最近他们穿越日军封锁的次数太多,已经轻车熟路。日军通常占据山谷,防备松懈,凭借夜视仪,在夜里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当然马强也注意到,所有的山谷地带,都没有树木,地面冲刷的只剩下裸露砾石,这说明一旦雨季到来,山洪会从这里通过,在山谷行军或者宿营十分的冒险。当然日本人根据对历年的雨季统计,认为还有一个窗口期。

    他们躲在树丛里,等着日军一支运输队过去。此刻来来往往的大车正在为前面日军输送补给,赶大车的士兵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嚼着饼干。车上堆满纸箱包装的美国c口粮。实际上中路的55师团几乎已经放弃了后勤,他们一路就是靠搜罗盟军物资过来的。看着这些满满登登的大车从大路上过去,着实让马强想骂娘。

    他们跟上日军在山谷行动,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如果有一架大型无人机侦察一番,大致可以了解敌人的整个部署情况,按照马强判断,目前敌人追兵不多,而且分散,在班毛至杰沙的80公里宽正面,也许只有1万人,这当然只是他的估算。如果远征军立即反戈一击,而不是急着摧毁重武器,完全可以打一下。

    两人穿过敌人战线,躲在山上歇了一会儿,一方面同后面秦小苏联络,一方面徐冲得进树林里找点东西。

    过了一会儿徐冲从丛林里回来,看来已经手到擒来了。

    “弄到什么了?”马强问道。

    “嗯,条环纹赤蛇,不到15公分,这里山上最小的毒蛇。”

    “有用吗?”

    “有用,神经毒剂,致死率很高,被咬后不痛不肿,但是4个小时内就会全身麻痹,而且没救。”

    “这么有把握?”

    “当然,解毒血清是1965年才搞出来的,这个时代的人,连这种蛇的分类都搞不清楚。”

    “简直多此一举。副艇长连杀个人都做不到。”马强不屑道,他觉得干掉杜聿明不就是一颗子弹就能解决的事情。

    “杜聿明不是喜欢穿马靴吗,扔到他靴子里就行,”徐冲继续解释,“别的方法,我看副艇长也办不到。他适合阴谋诡计,不适合亲自下手。”

    “直接给他后脑一枪不就完了?”

    “那是你。副艇长现在是团座,还指着在国军里混,将来还能带着队伍起义。再者,密支那守备很严,我们也很难带着装备进去,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两人望向远处一片火光,那里就是密支那,那里的国军在焚烧军备,必须趁着夜色把蛇送过去。这个办法是徐冲想出来的,看上去有些小儿科,不过林秀轩没有交代具体策略,似乎两手一摊让他们自己想辙了。徐冲认为,这是最好办法,缅甸到处是毒蛇,即使是司令部里,钻进一条蛇也很正常。通常蛇喜欢钻到温暖的地方,鞋子也是容易落脚的去处。事实上,亚历山大中将就被钻进靴子的小蛇咬过,不过那次是一条无毒的蛇,而这次徐冲准备的则稍微不同。

    他们用电台呼叫褚亭长,褚亭长正借口巡查,在前沿附近待着。得到消息,立即与两人汇合,差点被两人带来的计划气哭了。他原以为应该是一次几百米外爆头的方案,但是目前杜聿明整日在指挥部不怎么出来,狙击似乎只能作为备选方案了。

    他将藏蛇的小竹筒收好,赶紧回指挥部。指挥部外围看似守备很严,但是卫兵也是看个脸熟就放行。

    远远听到,杜聿明正在和刚刚从前面回来的戴安澜争吵,当然是因为杜聿明提前焚毁了装备,他还将这种行为美其名曰:破釜沉舟。事实上,他确实通过破坏物资和大炮,断绝了逃跑以外的其他可能性。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重伤的士兵?我们向北,他们怎么办?”这是褚亭长进会议室时,听到的戴安澜说的,这两天没有人点出这件事,只有他从前线一回来,才提及伤兵们的命运。

    “我也是为大家求得一条生路必要的牺牲在所难免。”

    “军座,尾随日军并不多,昨天天我在孟拱北刚交过手,也只有大概一千人。放了毒气就退了。”

    “那又如何?我们就在密支那和敌人耗下去?”

    “我的意见,向东南,打通龙陵和74军会兵一处。”

    “那不是一样回不去?惠通桥都被炸断了。”

    “但是背靠祖国才好死战,士兵也会用命,总比北去一片不毛之地来得强。”

    听上去戴安澜也有自己的方案,虽然未必可行,但是比杜聿明的要积极些。

    褚亭长不动声色,他注意到杜聿明穿了一双凉鞋,开会时他通常随便些,尤其洋人不在场的时候,那马靴应该是丢在后面营房里了。

    他悄悄转身出来,去往杜聿明帐篷,门口只有一名士兵值班。如今部队一路后撤,指挥部位置有时候一日三变,守备也是外紧内松,外人混进来不易,但是内部很松懈。他借口找一份地图,轻易混进去,果然那双马靴就在行军床边上。他假意翻动地图,让外面听到,从怀中取出那只竹筒,将里面小蛇倒了进去。徐冲说过,夜里这种小蛇夜里懒洋洋不会动,所以扔进去就行。

    他完成任务,随意取了一份地图出来,丝毫没有引起卫兵怀疑。其实他仔细思忖过徐冲的这个计策,看似笨拙其实比较安全,比在水里下毒或者直接用针筒给杜聿明来一下要容易得多,唯一的问题是会不会致死?总感觉那条蛇比蚯蚓大不了多少。要是不行的话,还得设法打听到明天杜聿明的行踪,好让马强事先埋伏,实施狙杀。但是打听行踪这种事,就很容易被时候追查了。

    回到指挥室,发现没有引起任何怀疑,杜聿明还在那里掰扯种种理由,包括他坚信会有道路去察隅。最近他臆想中的道路一直在变化,已经从滇西变化到了康藏。他也不想想,即使能翻山去察隅,那些贫瘠地方哪有而粮食供养数万人的军队。

    “我有一个想法,”褚亭长拉高嗓门说道。

    “讲。”

    “我们还是回军班毛,那里的公路距离塔曼西只有100公里,去印度的道路畅通。”

    “不切实际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