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利姆中将手上有装备较好的万把人,但是士气低落;孙立人麾下有5500人,部队刚打了胜仗士气不错,装备也比较齐全,廖耀湘的22师还剩下4500人,但是一路基本把武器丢光了,士气也很低落。

    忝列第4名的指挥官,军衔一下子跌落好几级,是褚亭长少校,他的部队齐装满员,士气高昂,竟然有4000之众。排第5名的是史迪威,他手下有一个参谋班子一支通讯部队和一个不满员的工兵团,另一个工兵团只到了一个架子,总共大概2500人,这是美军在印度得全部地面实力。

    实际上,从未有人调拨大部队给褚亭长,他最初的底子就是几个连,一路东拼西凑,招纳散兵游勇,顺路捡盟军装备武装自己,竟然在盟军连续退却中,聚集起如此规模的队伍。要不是为了掩护大部队,没有及时过河,他还能保持不少重武器。

    不管史迪威多么地不喜欢褚亭长装神弄鬼的行事方式,但是现在他必须承认,这是他必须倚重的两个人之一。而且他刚才提及的作战方式,几乎是唯一的办法,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如果把这么点兵力,顶到海滩上,不让日军上岸一步,那么不用日本陆军下手,很快就会被日本海军的重炮消灭光。所以,即使最软弱的将领,也会得出必须退到内陆的类似结论。

    史迪威心里明镜一下,囤积在加尔各答和吉大港的卡车有1200辆之多,坦克120辆,还有大量的武器和弹药油料,必须立即运走,要不然仰光物资全数资敌的一幕又要重演,没有那些物资,日军根本不可能在缅甸集结6个师团。所以老话怎么说来着,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反复摔倒。也就是说,武器分配问题必须立即定下来。

    另外,他还得说服重庆的蒋,撤销那些逃到缅甸打乱编制的部队的番号,重新整编,然后补充主力部队。他希望利用这批人员立即将新38师扩充起来,剩余的人员和装备给褚亭长,但是目前的情况,孙立人必须严防死守青墩江,那里是一点儿都不能放松,无法抽调主力南下。倒是新平阳那里好像敌情不严重,英国人的铁路一直修到了丁苏吉亚,公路延伸到利多,距离行平阳不远,利用铁路把他们调运任何地方都十分简单。

    他反复在笔记本上计算物资,重新建立机构庞大的步兵师确实没必要,也没有时间,现在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重大的历史转折。

    如果以理智的方式思考这件事,当然他当然更信任一名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的中将;而不是一名来路不明,连窜几级的少校;但是另一方面,从歼敌统计看,褚亭长似乎要比孙立人强得多,孙立人部与日军的交换比大约是1。5比1,说明其部战斗力仍然逊于日军,尽管比所有其他盟军部队都高得多,但是远不如褚挺长部。布鲁克甚至不敢将他统计到的,褚部那个没天理的交换比写到第一版的报告里,担心岳父看到了会以为自己点错了小数点,或者干脆受了贿。从那个数字看,褚挺长部一直就是以一当十地消耗着日军,不管面对哪个十团,交换都差不多。部队扩充后,交换比稍微弱了一些,但是仍然保持1:8的交换。

    但是这或许只是小规模战斗的表现。他想。不过这里他说了也不算,还得知会重庆,另外,从指挥层级上,也必须通过杜聿明。杜聿明目前就在英国陆军医院里,情况趋于稳定。反倒是新38师,基本不受重庆控制了,孙立人私下向他交了底:去他妈的老蒋,现在他只听美国人的。那么势必要优先笼络他。

    会议莫衷一是,大家先回戒备森严的酒店休息。褚亭长早就有些困倦,想回去睡觉,但是没走脱,被美国国防部战争服务局的莫里斯中校找到,中校是老熟人,这次又是来找他配合拍纪录片的,干这个他早就驾轻就熟,于是一行人坐车去港口。

    车上中校塞给他剧本,以及一本分镜头草图。剧本里有一些简单的画外音,届时会配上铿锵的军乐,褚亭长需要做的是,就是对着新式装备指指点点,或者假装看地图,与周围美国人交谈,脸上洋溢着万分的自信。

    他们一行到了加尔各答港口的露天堆放场,这里有堆积如山的美军军武器,有一些还是刚到的,不过现在运输被截断了。

    他在摄制组指引下走向最前方盖着帆布的巨大武器,远远看上去轮廓奇形怪状,似乎是格兰特,但是火炮位置不对。。

    几名美军士兵解开帆布,是一辆自行火炮,看着与格兰特同一种底盘。巨大的火炮偏向车体右侧,几乎没有方向射界,同一侧也有一个邮筒一样的圆筒状观察窗,另一侧什么也没有。美国设计师不喜欢对称的设计,对大炮的方向射界也不太重视,总之在美学和实用性方面都走一条怪异路线。

    “这是什么坦克?”他问道。

    “这是我们最新式的m7自行火炮,装105毫米榴弹炮。”中校自豪说道。

    “哦,m7。”

    褚亭长不由得上前摸了摸粗大的火炮。然后按照剧本要求站到坦克上,拿着望远镜向前方的一片大海瞎看一气。

    他对这辆自行火炮颇为中意,看起来盟军对机动作战定义有些开窍了,设计出的第一种可以跟机械化部队的自行榴弹炮。

    “一共到了12辆,准备给孙将军。为他建立一个榴炮营。”中校说道,他经常出入史迪威指挥部,自己听到不少。

    “什么?把这个东西给孙立人?”

    “孙将军提出了他的想法,他想要机动火力,这样他可以更好第防守青墩江防线,随时轰击对岸集结的敌人。”

    “把这些武器用到防御上?”

    “有什么不可以吗?”中校不解道。

    “这简直”他想说狗戴嚼子胡勒,但是这句英语实在很难表达。看起来孙立人利用先到印度的机会,已经把黑手伸过来了,而美国人其实并没有在机动作战方面真正开窍。他们造出了自行火炮,这是把他们当做自带引擎的牵引火炮,而非整个紧凑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零件。

    他跳下自行火炮,闷闷不乐跟着他们继续走,两边是大量的斯图尔特坦克和半履带车辆,在褚亭长看来,他想要的机动部队的一切,这里都有了,但是竟然被他们私相授受给胡乱分配了。战车尽头,是一排明显较之斯图亚特高大的坦克,他一眼认出是谢尔曼。

    “这里还有这些?”

    “对,最新的m4坦克,海运断绝前,到了一个连,是用来建英军第7装甲旅的。”

    “好个史迪威,简直糊涂透顶。”他心里暗骂,“这件事绝不能完,为了拯救世界,必须得动用自己的人事关系了。”

    “对了,布鲁克少校还在参谋部吗?”

    “哦,他前天回美国了。作为战地观察员,要向马歇尔元帅提交报告,这次一定会提升中校。”

    “该死,私人关系也泡汤了。”褚亭长心里暗骂。

505推土机() 
他知道运输线暂时是保住了,没有加尔各答的港口,美国物资还可以在孟买上岸,通过英国铁路网运到这里,从运到中国的物资总量看,大约是美国整个二战制造武器的百分之零点五,其实无关痛痒。就这当中,还包括了陈纳德飞虎队的部分。总得来说,自己要拿到武器和兵员,既不能太靠近重庆,以免得罪史迪威;也不能太靠近史迪威,以免得罪总裁,这还是真难。

    他突然有些后悔自己在青墩江以东为了拯救友军牵而进行的牵制性作战,要不然多用些心思把武器分解开,或许能运过来不少,现在他的实力反而落到孙立人后面。转而一想,这种想法真该死,那和国民党军头互相拆台有什么两样。

    他陪着美国摄制组继续在武器堆放场游荡,美国人民很喜欢看他在银幕上指手画脚,全美妇女协会的评分,在妇女团体心目中的战争英雄中,他一直排列第一,这当然和蒋夫人的宣传活动分不开。同一时期,他在美国男性公民心中的战争英雄排名是第十九,比之珍珠港击落一架日本飞机厨师还不如。从战争公债的募集看,女性意见尤为重要,所以国防部的每一部涉及丛林战争的纪录片,都必须有他的镜头。

    堆放场的尽头是一排推土机,是工兵团的装备,不过由于部队还在集训,道路修建方案也没有最终定案,装备没有发下去。

    褚亭长爬到一辆推土机上查看,巨大的推土铲看上去比斯图尔特坦克的装甲还厚实些。

    “这是卡特彼勒公司的12吨推土机,还有18吨的,这是家该死的公司。1929年,股票从2美元跌到14美分,”中校叹息道,“太阳快下山了,我们去韦斯利吉普哪里再拍一会儿吧。”

    莫斯利中校当然不会浪费交卷拍这个玩意儿,没有人想在战争纪录片里看到这种东西。

    “不不,让我再看一会儿。”褚亭长坐在带遮阳顶棚的驾驶室内,双手握住操纵杆,他想起不久前,日军穿插部队不断从森林里出现,试图公路时艰难的作战,当时只能靠坦克来推开障碍物,对于视野狭窄的坦克手来说,这件事确实勉为其难,另外那些被炸弹炸出的巨大沟壑,坦克就无能为力,毕竟不是专门设计用来保障公路的车辆。他想,敌人一定会继续用这些贱招的。

    “中校,如果我向史迪威将军提出要这些东西他会给吗?”

    “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你又不是工兵?”

    “我觉得这些东西可能用得上。”

    他迅速查看了一下驾驶台下方车辆铭牌,单位功率是剩余的,也就是说可以给这个拆开的驾驶室,还有其他部位加上装甲和机枪,在面前和侧面装上沙袋。用来进行街巷战,或者在敌人火力前破障,非常有用。

    他跳下推土机,又到处转了转,准备返回时,英军联络官找到他,说陆军医院有人要见他,他想不是杜聿明就是戴安澜,他正想和杜长官谈谈,通过他让重庆给史迪威施加压力,毕竟重庆握着兵员这张牌,史迪威必须得给面子。

    到了陆军医院发现是两位一起要和他谈谈,挨了蛇咬的杜聿明只不消说,戴安澜也恢复的不错,看起来历史改变,也可能改变个人命运,他预见到这次会谈不是攀谈感情,一定是关于第5军前途的事情。

    果然是参加了军事会议,一言未发的廖耀湘带来的消息,察觉到孙立人在美国人那里很吃得开,这当然兹事体大,对于杜聿明尤其如此,他必须想一些对策,在史迪威把他和罗卓英打发回去前,找到一个可靠的人控制自己的军队。戴安澜身受重伤恐怕不能担负此重任了。

    戴安澜心思有些不同,他更着眼于战事,日军虽然缅甸惨胜,但是毕竟是胜了,如果挥师西犯,仍然可以截断中国最后的外援通道。

    “亭长,情报上说,日本舰队可以已经到了马六甲,几天内就会到这里。我看到外面英国人又开始撤退了,简直是仰光的一幕重现啊?想那时,他们只来了一支很小的特遣舰队。这次可是把大家伙开来了。想来登陆在所难免。”

    “一定会登陆的,而且会是比18师团更可怕的对手。”褚亭长言之凿凿道,419最后一次通报的情报里,就有第2师团在岘港上传的消息,目前寺内寿一的南方司令部就在越南,这是他手上最强的一支预备队,这当然是因为荷兰军胆怯投降,敌人轻松夺取婆罗洲的缘故,也是因为瓜岛的绞肉机战役没有发生,目前这支王牌部队不知道自己逃过了历史生死劫,正耀武扬威向这里过来。但是褚亭长不能说出番号,因为盟军情报部门至今也没有搞清楚。

    “第2师团,徐州会战时交过手,要不是这个第2师团,我们不至于撤的那么狼狈。”杜聿明说道。

    “亭长,廖师长说,你在会上和史迪威有些话不投机?”戴安澜说道,他还在打着点滴,比少有浮肿的杜聿明虚弱得多。

    “我觉得他信不过咱们第5军,似乎38师和他们走的很近,我刚去看了港口的物资,这一两天不拉走,日本人战列舰到岸边,一顿重炮,全他妈玩完。史迪威可能会把大头给新38师,目前他和孙也收容站打主意,这一两天拉走小一千人。”

    “我没看错孙立人,果然卖主求荣。”杜聿明恨恨道,他早看出孙立人不可靠了,倒是褚亭长依旧向着第5军。

    “关键不是这些,而是如何抵挡日军的攻击。”戴安澜问道。

    “倒是也不难,我觉得不妨让他们上来,这样敌人重炮威力就发挥不出来了。”

    “不错,当初在上海,就是吃了这个亏,被遣华舰队那些大炮猛轰,一个师几天就完了。要不是委员长为了在租界门口大战,盼着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