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大约20名日军伞兵还有武器,于是只有这20人投入了战斗。胆战心惊的日军沿着铁路向前突进,做好被突然而至的扫射送上西天的准备。但是什么也没发生。前方弹坑还在冒烟。一辆英军维克斯装甲车停在铁路边,车门大开。他们靠过去,发现里面早就没人了,地上捡到一只鞋。

    日军装起胆子继续前进,迅速攻占了月台,发现整整齐齐的美式坦克就在板车上,有2辆甚至已经卸下了车。看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是有道理的。日军指挥官掏出信号枪,向空中发射了红色信号弹。

    牟田口在加尔各答指挥部焦急等待战况,一早上坏消息不断,除了坦克抛锚和空挺部队损失惨重,还有自己的55联队发生了大量中暑,实在无法压榨出潜力。

    速水报告,他已经攻占敌人后方,缴获了9辆坦克和6门大炮,这还只是可以看到的战利品,其余物资正在清点中。

543简陋的新式武器() 
419持续通过电台监听,听到一条大本营发给15军军部奇怪的通讯,大本营要求优先装卸特殊武器到加尔各答,并使用有经验工兵部队配合新式武器试验。

    电报没有通报武器类型,但是有东京调布通信学校人员随同。显然这是一件非常特殊的技术兵器,可能是雷达,因为日军雷达兼顾通讯功能。不过林秀轩判断还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是雷达,似乎应该部署在孙立人防区对面,那里高山较多。他的直觉判断,这件事可能与牧野这个危险的穿越者有关,不是雷达那样简单。

    中日双方穿越至今恰好近一年,他最担心的就是凭借日方国家实力,各种成果可能会渐渐冒出来,进而会慢慢抵消419的技术优势。不过调拨给陆军使用,又显得十分蹊跷。浅野是个夸夸其谈的人,不会对新式武器有什么贡献,牧野长于导航,即使有什么东西出来,也应该是航空类,而不是调拨一支工兵使用。能在前线使用,想必在日本国内已经试验过,可惜最近419被困在这里帮助盟军,无法去太平洋方向转转。

    另外,秦小苏从电报使用密码等级看,并不像很重要的东西,林秀轩决定沉住气仔细跟踪,或许可以一窥穿越者的思路。同时,他也开始策划上岸与褚亭长甚至郭汝瑰碰碰头,褚亭长最近的几次通讯提及,部队训练按美国大纲,丛林战部分有限,还都是菲律宾镇压当地人的经验,与日本正规军对抗驴唇不对马嘴,还有特种作战部分,这个年头也没有深入的经验,他希望419上能有人去他的部队,训练一些丛林战法和狙击战术。至于如何混进部队,他还在想。

    轰炸火车站的日军战机返航时,从空中飞过褚亭长的纵队,发现了地面伪装过的车辆在行动,但是它们已经没有弹药俯冲下来袭击,飞行队长只是简单报告了一下发现敌人车队自东向西飞行。

    通讯被秦小苏截获,他也不知道远在实兑或者加尔各答的日军通讯部门是否会受到这样的语音讯息,因为没有任何回复,比如指令它们重复报告。要么是没听到,要么是收听单位敌情观念不强,不知道车队自动向西机动意味着什么。

    不过有备无患,秦小苏对这类事都有预备方案,他立即模拟飞行队长声音,向可能监听的方向发送了取消发现的语音呼叫,声称刚才看错了,可能是路边树丛。他才不怕会出现什么破绽。这个年头没有录音(至少通讯部队不可能有),一旦敌人起疑对峙起来,也说不清楚什么。

    牟田口刚刚从前方部队清点英军仓库的欣喜中平静下来,他提醒自己必须时刻警惕褚亭长,也许他会有什么诡计。空中侦察发现敌人车队让他着实吓出一身汗,刚想发报问工兵大队搞什么鬼。空中侦察修改了刚才的发现,说是树,这给他颗定心丸。看起来,陆军侦察机相对于海军总是有责任心,至少知道有错要改。现在,他更加相信敌人会按着自己的时间表行动。暂时,中国军队除了一个营的骑兵,都不可能给自己添乱。

    上级要将新式武器送到他这里试用,显然是在胡闹,他登陆前就知道那是一种通过无线电遥控的小型履带车辆,据说还有装甲,可以装45公斤炸药开到2公里外敌人碉堡下面引爆。他当然不相信无线电还能遥控车辆行动,电台呼叫在2公里外都未必可靠,自然不能奢望更多。

    他也不可能知道,这是牧野同时进行的几个子计划之一的指令遥控总成。牧野毕竟知道技术需要稳步积累,而在地面车辆上实验技术难度较低,他在训练场已经试验了可靠性,获得一套可靠的信号接受发射装备,现在可以投入实战了。下一步他准备整合指令接受和自动驾驶仪,再移植到更复杂的飞行器上操作舵面。目前,有人操作的自杀火箭已经完成,指令遥控的火箭也已经在组装中,但是还没有到可以试用的阶段。遥控坦克先来,是岸信介的主意,是为了先给军部开开眼,让他们僵化的脑瓜做好应对新式战争的准备。

    牟田口继续翻看电报里的清单,从英军手里抢夺到的物资竟然都是自己急需的。坦克大炮和药品弹药。弹药可以直接给印度部队,其余自己留着了。鲍斯刚跟他打过招呼,歼灭加拿大旅的最后阶段,得让他的人来打。牟田口欣然同意,他知道这位政客急着要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充政治资本,不过他只要两样东西,一是英国人的物资,二是褚亭长的头。

    周有福侦搜营连同一个坦克连,获得道路有限使用权,走在了最前方。但是他没有直接去救援加拿大旅,而是偷偷向南前往加尔各答附近,等着时机到了切断出动日军返回道路。

    他真心佩服褚亭长为了这招引蛇出洞,早早准备了推土机,一旦成功,就避免了对坚固城防的进攻。在国内时,国军一个营未必能敌日军两个小队,不过现在他自信这一个营加12辆坦克的威力,可以与一个大队日军交战,并且很快将其击溃,日军一个大队不过两门步兵炮。当然必须是在野战中,绝不能在坚固筑垒地带。

    他对获胜毫不怀疑,只是最近褚亭长算卦明显少了些,确实让弟兄们心不里不安,好在今天领命前他特意央求师座算了一卦,又是大吉,消息传出士气立即高涨;他猜测,日本人气数快尽了,要不然师座最近的求的签,算的卦为什么没有不吉的?当然他如果仔细回想,自从褚亭长开始搞这些迷信活动以来,就没有算到过半个不吉利。

    车队一路向南,看到路边躺着奄奄一息日军士兵,都是急行军时热晕过去的,正躺在地上翻白眼,等着后面人收容。

    周有福车队最后一辆半履带车专门负责收拾这些散兵,它会听到路边,放士兵下去用刺刀捅死半死的敌人,以免他们把看到事情说出去。

    褚亭长轻率主力部队向英军靠拢。英国人不断向他求援,询问他还有多远,以及何时能到。对于这些具体问题他一律不搭,每次回电都告诉他们:“坚持守住就有办法。”

    他知道英国人在知道日军暴行后,应该不会大规模投降,让他们多抗一阵子,自己就有跟充裕的时间准备战斗。尤其无人机发生通讯故障,按程序自己掉头回去了,这个不大不小的意外势必给他制造了一段侦察空白期。当然也算是考验他实际指挥能力的时候到了。

    这一整天,印度军连续向加拿大部队发起多次冲锋,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将加拿大旅的阵地压缩了一半。18师团炮兵参与了战斗,向英军发射了几百发炮弹,不及2天前褚亭长向加尔各答发射炮弹的零头,日本人运输能力太弱,还未开战,竟然已经无以为继了,不过牟田口把战役延续下去的宝都压在缴获上了。

    入夜后,56联队还在森林边开进。坦克第1联队的9辆坦克正在公里一侧步兵簇拥下缓缓前行。这些坦克再昨夜掉队后,又被机修部队修复,现在不必急行军了,于是将转速减到1000转,功率骤减至120马力,速度勉强能维持每小时12公里,比步兵略快一点点。这些坦克的风冷发动机不可靠,在炎热的西孟加拉尤其如此。不过它们缓慢跟着步兵行军,还是能起一定的鼓舞作用,至少让步行的步兵也觉得自己也在机械化开进。

    太阳西下,两名骑兵从公路边森林里冲出,似乎想要穿越纵队,抢到公路对面。日军没有如此矮小的战马,立即意识到可能是四处乱窜的中国侦察/通讯兵,于是呼喊几声,见对方掉头逃走果断射击,当即打死一人,另一名逃走了。检查尸体发现是200师骑兵营的,携带地图上标示了前面走的55联队行军路线。

    日军指挥官小日向大佐是个明白人,他意识到夜幕降临后,对方错把纵队当成自己人了才会这么靠近。这种事以往也很多,说明附近可能有大股敌人在行军,而且也有坦克,要不然骑兵不会听到隆隆响声还这么托大靠近。

    他下令直属部队警戒,先派人占据附近制高点。部队还未开动,突然间头上坠下七八颗照明弹,一下子炸开,将队列照的透亮。

    前方缓慢移动的一辆97坦克突然爆炸,掀开的炮塔被炸出老远。

    日军自南向北行,中国军队自西向东走,两路人马终于撞到了一起。当然由于日军先开枪射击骑兵,导致他们先暴露出来。要不然就要和褚亭长指挥部撞一块儿了。

    照明弹散布很广,将迅速冲到跟前的中方斯图尔特坦克也暴露出来,不过这些坦克速度很快,也不减速,迅速冲过受惊的日军纵队,将队列打乱。日军97坦克调转炮口,但是中国战车已然靠的很近,炮塔转速竟然跟不上目标移动,想转动车体帮着移动炮管。却不料后方,小山一样的谢尔曼慢慢从后面冲出。褚亭长总是留着一个连的谢尔曼在自己指挥部附近保驾,至少在印度,这些坦克仍然可以称作钢铁怪兽。

    第二批照明弹落下时,谢尔曼坦克停下射击,它们就停在距离日军纵队不到100米的距离上,根本不管日军掷弹筒发射的弹药,雨点一样落到周围爆炸,射手的所有注意力都在敌人坦克上,这是最需要优先解决的目标。

544人盾() 
双方遭遇战来的太突然,如果不是褚亭长急着去抢被日本人夺取的物资,他的指挥部不至于这么靠近前面。一小时前,侦察营骑兵报告公路上除了一些日军散兵,抛锚坦克,未发现大股敌人。料想前面55联队过去了,后面56联队还未到。

    没有无人机他只能得到这样粗陋的情报,其中甚至包含了侦察兵个人判断部分。思前想后,他觉得自己的指挥艺术日臻成熟,完全可以脱离419眼线自己干一场,再者,当然是他的指挥部直属部队一千多几百号人火力极强,又有两个连坦克跟着,于是下了决心,先过去一部分,结果就撞上了敌人主力,也是指挥部以及主力大队。当然狭路相逢,实力说话,一交手,日军的火力劣势显露无疑。

    200师不少士兵甚至来不及从卡车上下来,就开始向敌人扫射,他们手上冲锋枪实在是不少。夜间的遭遇战,在爆炸火光和照明弹映衬下,人影幢幢看不太清,拥有更多自动火力一方显然更占便宜。

    200师每一个连都有超过40支自动武器,还有大量新到货的美制半自动卡宾枪。表面上,轻重机枪数量双方差不多,但是冲锋枪和卡宾枪在近距离战斗时更有用。重机枪和牵引大炮几乎没有作用。

    这一撞击,疲惫的日军就被撞的头破血流,大部分日军在炎热白天急行军了一天,晚饭还没吃,水分补充也不足(不敢喝河里的水),体力早已透支。碰到坐着卡车,吃着口粮到这里的中国军队,算是倒了血霉,以往拼刺和投弹的优势也失去了大半。

    那些隆隆靠近的谢尔曼坦克,几乎是日军无法撼动的坚固炮台。日本的战地教育,刚刚加入了对斯图尔特坦克攻击的要领,包括用掷弹筒和手榴弹攻击其较为薄弱的地方,但是没想到敌人那么快升级了这种新式怪物。倒是日军97坦克,来不及等谢尔曼下手,就被步兵手榴弹炸坏不少。经过这段时间加强了饮食河训练的士兵,甚至可以把一个650克重的美制手雷,的和以往轻巧无甚威力的巩式手榴弹差不多远。

    日军来不及部署战防炮,只剩下自杀攻击了,但是在密集的火力下,即使自杀很难冲到近前。在收拾完所有敌人坦克后,谢尔曼开始用白磷弹向集群敌人射击,迅速瓦解了决死冲锋的敌人。由于担心夜间误伤,刚才冲过去的一个连轻型坦克,没有往回杀,要不然,很可能会顺手歼灭这个联队指挥部。

    56联队被拦腰截成两截,联队部向南撤出几公里才稳住脚步,中国军队并没有追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