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5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陈诚接触过的军人中绝无仅有。

    薛岳守长沙时,不断派出黄埔学员捆绑炸药冲入敌群,与之同归于尽,这种战法没有太大的战术意义,就是要向日本人传达出中国人不怕死的信息。薛岳因为长沙尸山血海的胜利,得到了本年度第一枚青天白日勋章。但是眼前这个第三枚青天白日勋章的获得者,被称作“当代孔明”的褚亭长,却始终在给自己找难题,他不但要打败日本人,还要减少己方损失。

    褚亭长在介绍计划时,总是提到交换比这个词,陈诚望文生意,当然知道什么意思。重庆的军事会议不会提交换比,也不会引入类似意义的词,因为那是自己给自己找难看。国内的战场,以五倍十倍兵力优势,被日军打败的,也不在少数。至于这些败仗的“交换比”则更是一本烂帐,很多部队吃空饷,很多壮丁还没到战场就饿死了,根本没法儿仔细算。

    “亭长老弟,你未上过半日军校,却如此知兵,远胜我们这些上过军官学校,仗打了半辈子的人,听君这一席话,我觉得,你与我们这些军人不同。大大的不同,简直不像”

    陈诚突然有感而发,感慨了半句,然后停在那里。似乎有什么意思到了嘴边,一时又无法形容。

    “司令官,你是想说,褚军长不像凡人?像孔明在世?”一直言辞不多的郭汝瑰接过话来,“嗨,其实孔明也未曾上过军官学校,还不是一出世就知兵?”

    郭汝瑰好像是替褚亭长解了围,要是陈诚最后来一句:你不像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褚亭长还真不好应对。

    “褚某也是跟着二公子在缅北时,学了一些机动作战。”

    “不对,不对,二公子没那么神,二公子辅佐麦大帅,刚刚吃了败仗。”陈诚大摇起头来,“对了,我有一事想请教亭长你。”

    “不敢当。”

    “你认为,如今的作战,是火力更重要还是机动更重要?”

    “依我之见么。因时因地,当然各有所需,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机动更重要些。”

    陈诚点头,这个答案完全在他预料之内。但是他还要详细问一问。

    “何以见得?”

    “即使兵少,但是若能掌握机动优势,则处处局部可以众击寡,反之,虽兵多却不能机动,只能处处设防而防不胜防。最终只能在局部以寡敌众,被分割消灭。”

    “说的好。说的好。但是这缅北山地,日军又是如此擅长山地机动,我们又如何以机动压制?”

    “占据公路是其一,可发挥我军轮子履带对日军人扛马驮之优势,但是机动也未必是车辆,如今的伞兵,招之即来,来至能战,如能善于运用,也是制胜之道。”

    “嗯嗯,言之有理。”

    陈诚点头称是,其实是听的云里雾里。褚亭长这一篇神神叨叨,避重就轻的“褚氏兵法”,悄悄绕开了最重要的“侦察篇”,或者说情报战部分,自然是只具其表,糊弄人的。要不然,缅北区区几条公路,他怎么能知道那条能走,那条不能走。

    徐冲做了几个小时飞机赶到了东印度达卡附近机场,90人的部队已经组建完毕,因为他是唯一深入过实地的人,所以这次战斗必须由他指挥。按照计划,他们将在黎明前起飞,在黎明后绕过东方(避开阳光)在山顶实施降落。

    竹内师团挖空了山体,将他的重炮藏在山里,突击队的使命,就要从上方将这些飞机无法打到的重火力点消灭。消灭这些大口径火炮的办法有两样,一是攻入炮位,将炮管摧毁,另一个办法是通过爆破制造山体塌方,堵住炮位射界。然后地面部队就能从隘口杀进去。地面进攻的过程也很复杂,需要先冒着敌人火力在一片雷区中清理出道路,好在褚亭长手里有现成的蓝翔部队。

    这次组建的部队,仍然是中美混合部队,美方指挥官还是进攻实兑港时,与徐冲配合过的温特斯中尉,但是因为美方40人负责进攻和实施爆破,其中有不少工兵,战斗力打了折,而中方的60人负责在美方实施爆破的时候进行掩护,击退敌人反扑。

    迪克温特斯见到徐冲来了,主动过来与徐冲握了握手,其实他一直有些问题憋着,想当面问徐冲。上一次一起攻击实兑时,徐冲在250米外,连续精确狙击,干掉了2名拖拽大炮的缅甸伪军,最终使得大炮从制高点滚落,这一幕温特斯看在眼里。后来他还费心统计了一下,大炮翻滚下陡坡,一共有58名敌军被砸到非死即伤,而徐冲只打了两枪。

    温特斯随手拉了一名翻译到边上:“徐,你是如何从760英尺外,连续两枪都击中不到一英尺宽的人体的侧面的?我检查了尸体,都是贯穿了胸部。”

    二把刀到翻译完全词不达意,好在徐冲在军事术语方面的英语还可以,他倒是提前听明白了。于是在等翻译结结巴巴说完前,有时间思考怎么编一通谎言。

    “我们家祖辈猎人,”徐冲说着竖起大拇指,“枪法都顶好。顶好。比我好。”

    温特斯等翻译说完了,摇了摇头,表示不相信。他小时候,宾夕法尼亚乡村里的猎人大部分还在用前装的滑膛枪打猎,很少有谁超过了100米还保持准头,他不相信中国猎人装备更好。

    “徐,我看过你的计划了,很冒险。”

    “你当伞兵害怕冒险?”

    “冒险么,自然不怕”中尉说着递过一小瓶酒来。

    “我以为你不喝酒。”

    “谁告诉你的?是尼克松中尉?”中尉脸色微变,“我只是不习惯在平时喝酒。但是战前,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原来是这样。”

    “对了,你为什么当兵?”

    “当然是为了和中国的对手对抗。”

    “日本陆军?”

    “不完全是。”

712降落() 
“对,不止日本陆军,还有缅甸和泰国的军队。”温特斯点了点头。

    徐冲不置可否笑了笑。

    “这次战斗,可得靠你的枪法保护我们了,我测量了敌人最近的友邻阵地,大约220到300米距离,当我们爆破那些大炮时,一定会向我们开火。”

    “交给我好了。”

    翻译不耐烦要走,他们的谈话暂告一段落。

    60人的突击队休息了一晚上,凌晨时起飞,寻找目标。在茫茫大山中找到地方并不容易,陶明章部队会在飞机靠近时向目标发射烟雾弹,用来指示位置。

    之所以选择黎明的时机,主要是为了突然性。这个时候,大部分士兵还没有起床,是突击的最好时机。日本人固然对最时髦的军事打击方式没太大见识,但是如果看到飞机后面挂着奇形怪状的滑翔机,他们也应该可以猜到目的何在。

    飞机起飞后,滑翔机上的士兵们有些紧张并开始各自的祈祷。有的祈祷上帝,有的祈祷关公,中国士兵心态稍平和些,因为他们的保护神最近一直在显现神迹。

    黎明时分,密支那55师团指挥部内,竹内宽正坐在沙盘前发呆。这两天敌人停止了进攻,让他有些忧心粮食。他原本很担心,敌人会趁着自己败退猛攻,不给自己加强工事的时间,事实上,他的一些大炮当时还没有运进山体中间的炮位,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发生。敌人给了自己充分最准备时间口。敌人从几天前那支果敢,迅猛的部队,变得缓慢和平庸起来,他们果然还是有弱点,不敢冒死突击,这一点与日本军队不同。

    中国军队自作聪明地留出了向南的撤退通道,让他可以沿着铁路线逃向曼德勒,他当然知道出去就是死路一条,机动能力占优的敌人可以轻易追上自己。他才不上这个当。当然,敌人一定又在谋划着什么。他得到了木村发来的电报,电报告知敌人加强了这一地区201师的弹药补给,攻城在即了。木村改变之前的撤退命令,转而认可了他竹内的固守方案,要求他务必吸引敌人主力第5军与周围,利用坚固防御给予杀伤。他还提醒竹内,千万小心敌人利用推土机破障前进。

    这些事,其实不劳司令官多言,竹内早有准备,如果敌人用推土机开路,他将从制高点上,用拆掉了轮子的战防炮进行打击,这样高低射界就足够了。另外,他还有一些埋的特别深的大型炸弹,通过长筒状的导管将拉发引信上的拉绳延伸到阵地。这些炸弹的深度,不是推土机的铲子可以铲开的,当然由于深度过大,压发引信不起作用,必须由阵地上士兵看准时机拉绳引爆。他用英国坦克残骸进行了几次试验,足够将十几吨的大家伙,炸一个四脚朝天。曼德勒到这里的运输线被切断前,最后一批运来的恰好是炸药,原本是给桥本(工兵)大队开山修路用的。现在正好用在这儿了。他很想和褚亭长鼓捣出来的那些新式玩意儿交一下手。

    “关键是粮食。”竹内心里想,“不知道中国人那里能搜刮到多少。”

    他被围住时,城里只有半个月口粮,现在只剩下10天了,士兵抢劫了中国米店和粮食仓库,但是这里的师团部直属部队和两个步兵联队,小一万人,也顶不住几天。

    “报告,”副官喊了一声进来。竹内焦急直起身子等着。

    “附近隐藏的中国人仓库都搜查过来,大部分只是木材,没有发现粮食。”

    竹内起身围着沙盘走了几圈,这个结论他早就猜到了,几个月来,他已经挖地三尺搜刮过几遍,有粮食也早就被抢来了。

    师团长觉得敌人看到他的城防必然是害怕了,所以一定是要做长期打算。

    半年前,他勘察防区时,就看中了四面的山地。随后,他倾注心血精心构筑了工事,配置了火器,光是在修建过程中死去的战俘和本地老公,就不下几千人。饶是敌人空中优势也撼不动这样的精巧防御,如果敌人强攻,就会暴露在火网下,任由屠戮。

    但是如果因为断粮而被攻破,实在可惜。竹内的执念,加强了他的一个判断,敌人最精锐的第5军暂时拿自己没办法。辎重和骑兵部队还有几百匹马,如果杀了还可以顶一阵子,只要熬过今年,到时候司令官援兵到了,中心开花的不世之功就成了。只要在这里将第5军杀伤过半,整个印缅的局面就打开了。或许来年的反攻,可以一举打下印度东部。

    正发梦,突然听到嗡嗡响声,美国飞机今天来的早了,看来还是不死心想考验自己的防御,让他们来吧。竹内得意地从墙上取下军刀,四平八稳地走向防空洞。

    由于导航失误,美军飞机几乎是直接从密支那上方飞过,不过天色仍然昏暗,并没有日军发现这些飞机拖着滑翔机,要不然整个作战有破功的可能性。

    几分钟后,陶明章部向山头发射了发烟弹指示降落区域,然后他的大炮开始向标定目标射击,分散敌人注意力。运输机在战场东方掉头,释放了滑翔机返航。一共5架单薄的滑翔机,悄无声息地飞向目标区域。

    敌人注意力果然被炮击吸引,一时间警铃大作,坑道内还在睡觉的日军立即进入阵地,准备战斗。

    中国军队展开炮击后,没有人注意到头上有飞机,这些无动力飞机根本不发出任何声音。

    5架滑翔机,悄无声息地在硝烟弥漫的战区盘旋着,没有遭受防空火力。飞行员观察着降落区,然后依次落下。先下去的是人员,最后的一架携带的是弹药和全部爆破器材。

    日本人从未想过这种情况,飞机可以在山脊上降落,尽管这种战例在欧洲已经发生过,并非褚亭长携穿越者之能,突发奇想发明的。

    位于对面山上的日军,看到了几架飞机落下,然后隐没在烟雾中不见了,他们猜测可能是敌人侦察机低空飞过山头,然后因为自己人乱打的发烟弹遮挡视线,倒霉撞到山上了,于是没有向总部报告这一情况。

    徐冲乘坐的第一架滑翔机,一头栽在山脊荆棘丛里,他亲自来观察过,所以知道地面并不平整,有心理预期。其他人则心理准备不足。一时间有人失态尖叫了起来。

    飞机进入粗暴的减速过程中,不断因为地面的起伏而颠簸晃动,不过荆棘丛确实起到了减速作用。最终滑翔机停住,却已经破损不堪四面透风了。徐冲一脚踢开变形卡主的舱门,发现自己就站在悬崖边上,虽然原计划里,掉下悬崖也是一部分,但是按照这架滑翔机现在的损毁程度,显然不能指望它能重新利用气流飞起来,它的一边机翼已经折断了。所有15名成员(包括2名飞行员)赶紧下飞机,将其推下悬崖,以免挡住后方飞机。陶明章部的发烟弹打的太多,至今没有散去,确实给降落造成了很大麻烦。

    第二架降落顺利得多,因为日出后能见度已经变得很好。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