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5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车体首下。炮弹切入装甲,将驾驶员双腿截断,然后贯穿了整个车体,摧毁了传动和发动机后,停在了发动机缸体内。

    百式坦克的这具效率极低,重量高达1。2吨的12缸风冷柴油发动机,显然是这辆坦克上防弹性能最好的部分,两侧散热片的厚度,远远超过正面装甲。柴油发动机不易起火的特点,让这辆坦克苟延残喘的一段时间,也让断腿的驾驶员继续在痛苦中煎熬。

    第二发炮弹再次击穿正面装甲,这次引爆了弹药。

    日军坦克开始反击,它们通过短停/射击/继续行进的方式进式射击。

    在习志野战车学校的几名教官,远离实战,自己瞎琢磨出的战术中,短停射击是对付笨重对手的最佳办法。

    制定这种战术,是基于日本坦克的几个优点——第一重量较轻,导致机动性好,很难被对手击中。第二火炮口径小,导致射速高,可以提供很高的命中率和火力密度。第三,发动机效率低,但是不容易起火,被敌人命中后,仍然可以保持反击能力,而敌人一旦被击穿,则很容易起火。

    能把缺点当做优点计算,是整个战术的理论基础,当然其中最离谱的是他们估算出的击穿距离,为了激励士气,上峰特意把已经夸大的数字,又增加了200米。总之日军的精神力量,可以弥补纸面上苍白的不足。

    日军的短停射击,竟然打出不错的精度,他们围绕各种“优点”进行的演练,确实是下了功夫的。日本炮手们在行进中队目标进行测距,大致确定火炮方向射界。急停时,迅速摇高低。

    精良的射术,保证其在5至6秒内,一气呵成完成瞄准和射击。炮弹呼啸着,击中了谢尔曼。装药的炮弹瞬间爆炸,一时干扰了双方的观察。当烟雾散去时,日本炮手发现对手没有任何损毁的迹象,但是敌人炮塔上有人钻了出来。车长下令不要启动,准备补一发。他以为刚才一击击穿了目标,所以敌人要跑,岂不知是目标车长观察镜损毁,想爬出来指示炮手。

    日军的停顿造成了灭顶之灾。炮长看着对方火炮开火,一发炮弹直奔自己而来。炮弹击中日本坦克正面最坚固的炮盾部分(25毫米厚),而且还带着相当的斜度。但是仍然轻易击穿装甲、耳轴、炮膛、以及车长的胸部。

    百式坦克上的坦克手,并不知道自己进入了一个死亡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他们只能击穿谢尔曼后部装甲,但是对手可以击穿这辆15吨坦克的任何部队,一倍的重量不是假的。在这种巨大的差距下,考虑对手被击穿后,更容易起火显然多余。

    剩下的日军坦克疯狂冲击,试图冲进1公里距离内,距离迫近,当然导致双方的命中率迅速提升,但是日军炮手发现他们发射的弹药仍然是无效的。

    屠杀同时在日军包抄的两翼展开。中国坦克在一公里内,以弹道与炮弹接近的同轴机枪进行瞄准,省却了费时且提高了精度,炮手通过瞄准镜,可以看到发射的弹药如同一个飘忽的光点,混在一簇密集的机枪曳光弹里飞向目标,炮弹在末端的下坠速度比子弹更快些,但是仍在砸到了目标。

    最后一波日军坦克已经到了600米距离上,但是仍然没有击穿任何目标。随着战场上,继续移动的日军坦克减少,更多的火力集中到仅存的几辆坦克头上。仍然在奋战的日军中队长,已经不奢求达成全歼敌军的目标了,他只想着在生命中最后几秒内,摧毁一个对手。

    战场上最后一辆日军坦克急停下来,几秒钟后,中队长与瞄准的目标同一起开火,也几乎同时击中了对手。日军坦克爆炸时,车长没能看到对手仍然没有被击穿。47毫米炮发射的穿甲弹,只是在正面装甲上,留下了一个很浅的坑而已。

    中国坦克部队周围横七竖八堆放着十几辆日本坦克,己方损失为0,但是没时间庆祝,因为山下的日军纵队正在溜走。津岛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个中队丢出去必然要损失掉。所以他下令其余车辆不许还击,以最快速度逃走。速度是破坏敌人命中率的最大要素。

    谢尔曼坦克一字排开,向山下冲去。这一刻,这种设计平庸,装甲火力表现平平,且重心很高,很容易侧翻的坦克,成为了战场的主宰。敌人的精神力量没有为他们有缺陷的武器加持穿透力,现在他们狼狈而逃。在牧野以及春日丸,为他们提供新的办法前,日军将持续缺乏对抗谢尔曼的能力。

750天衣无缝的计划() 
日军的迅速逃跑,增加了谢尔曼的射击难度。连长决定停止炮击,而是加快速度靠近目标。装填手钻出炮塔,站在车后,使用12。7毫米机枪,远距离扫射落在后方的敌人输送车。在1公里距离上,泼洒出去的子弹,仍然可以确保击穿敌人薄弱的输送车侧面5毫米厚的装甲。实际上在比较近的距离上,这挺机枪甚至可以击穿日军轻型坦克的侧面和后面装甲。

    敌人望风而逃,已经顾不上后面这些机械化步兵了,实际上这些机械化步兵才是第三旅团的宝贝,失去这些车辆,日军就不再有实践机械化战争的种子部队,他们距离褚亭长军队的作战能力,还差那么一点儿实践基础没有捅破。

    赵小力的坦克摧毁不少装甲车辆,但是渐渐被日军甩下。在前线的运输路线上,201师运输团的黄天仰团长正率领他的汽车部队,准备拦截敌军。

    黄团长的运输车队远远看到几公里外日军坦克正在向南逃窜,可能要冲破交叉点。没有人告诉他一团乱的局面,也没人指望他能阻击敌人,他只偶然出现在了这里,发现自己进入了战场。如果车队停下,敌人将从前方路口通过,自己不会造成损失。不过,黄团长是个脑筋清奇的人,喜欢出人意表的行动。

    他一直在监听己方通讯,他意识到敌人后面有追兵,此刻拦截住他们才是最佳选择。他下令加速前进,抢在日军前面通过路口。他知道日军行驶的公路有起伏,射界受限制,即使看到卡车也很难击中行进中的卡车。他要和敌人坦克飙一飙速度。

    车队以接近100公里的时速,迅速抢到路口,团长首车就停在路口,后面车辆赶到,横七竖八停的到处都是。一时间大约60辆卡车聚在路口,形成了层层叠叠的障碍。

    运输团也不管车上物资了,团长率领汽车兵撤退逃附近村落,伺机阻击。他们前脚刚走,日军坦克就到了。

    黄天仰是马来亚华侨,家产被日本人没收后,全家逃到加尔各答,至此黄家大公子,决心要投军杀敌,指定要到第5军。

    自1937年起,黄家不断捐钱捐物,而且在南洋难民里有相当威信。所以重庆希望褚亭长给黄公子安排一个体面的,没有危险的职位。既然南洋机工伺机较多,黄天仰还上过美国军校,褚亭长就给了他一个上校团长的职务,带领201师运输团搞运输。

    他才没有一般中国人脑子里精打细算那根筋,为了杀敌,完全不惜代价,当然他也没有什么军法概念,他们家捐给国家的汽车就超过一千辆,才不在相信损失这区区几十辆车,会上军事法庭。

    津岛好不容易甩掉了敌人坦克,眼看距离己方阵地近了,不料越过最后一道坡,才发现前面乱糟糟的卡车拦住去路,简直是给他添堵。坦克部队不由分说冲下山坡,企图撞开一条通道。

    但是15吨坦克连同下坡的惯性,撞开一辆卡车后就不再有多余的动力,继续推开其他卡车了。毕竟这种坦克在低转速情况下,只能输出可怜的150马力的动力。

    一旦速度下来,这种坦克其实并不具备碾压一切的威力。更糟的情况是,勉强的推进,造成了装载了武器零件,重心较高的卡车侧翻,一下子成为了彻头彻尾的路障。

    日本坦克手狂躁起来,开始向一些拦路车辆射击,引发了大火。坦克决定绕开这堆燃烧的路障。于是把他们的联队长津岛给丢下了。

    这个交叉点,给了日军致命的阻碍。黄团长用高昂的代价(车辆+物资),拖住了敌人大约3分钟。这件事功过如何,还要待事后褚亭长的平判。

    躲在村庄里的黄团长,截听到了上级给坦克部队的指令,指出敌人指挥车的识别特征。这原本不是给汽车兵的指令,但是他觉得自己报仇的时候到了,他的叔公一年前进了新加坡的日本宪兵队,从此没有回来。

    他带着一个排的步兵(搭载运输团车辆从野战医院返回前线的士兵),借着巨大的烟雾和敌人的混乱,偷偷摸上去。这支部队只有两支巴祖卡火箭筒,而且士兵们里没人会用这些玩意儿。

    仓皇赶到的日军一式输送车,纷纷陷在而来坦克离开后,留下的稀烂坑挖的沟壑里。这种车辆也是空具其形,使用的柴油动力纸面上强于德军sdkz251装甲车,但是无论在越障还是公路时速上,都不如前者。这会儿正乱作一团,恨不得让车上士兵下来推。

    黄团长的步兵排悄悄靠近到50米外,发现烟雾太大,还是看不清目标,于是又借助起伏地形靠近了十几米,近到可以听到日本人骂街。

    要从烟雾中分辨出,带着电台的指挥车,也并不容易。但是津岛站在车上大喊大叫,引起了黄团长的注意。津岛义满是这支部队里少数领取了南方作战服的高级军官,军服内衬衣的大白尖领子,格外的显眼,尤其他手上还拿着报话机大声喊叫,基本暴露了身份。其实他的嗓门,已经比破烂的电台管用,烟雾周围的日本车长都能直接听见他的指令。

    中国士兵正在查看说明书,研究如何连接火箭筒的导线和电池。黄团长等不及了,在他眼中,这个日本军官,就是放狼狗咬死叔公的仇人。他一个人摸上去,从25米外,扔出了一颗手榴弹。他知道要得手难度不小,但是叔公在天之灵会保佑。

    津岛正在电台里呼叫全体不要乱。咣当一声,手榴弹正掉在他脚边上。对于二战流行的乘员舱敞开式的输送车,手榴弹始终是现实的威胁,当然要从25米外,扔到车子里,还需要冥冥之中的运气。

    爆炸气浪,将津岛中佐连同那台始终不起作用的电台一起甩到空中。然后重重落下。在日本步兵反应过来时,中国步兵已经扔出了十几个手榴弹并射出了两发火箭弹。然后安然后撤。

    这次突袭增加了敌人的混乱。后方紧赶慢赶的谢尔曼坦克终于杀到了。彻底失去指挥的日军步兵被迫在半履带车被击中前逃下车。机械化作战至此完全走样,日军坦克丢下步兵逃走了,留下其余越野能力较差的车辆被屠杀。

    谢尔曼追近,对着还在企图逃走的敌人装甲车射击,包括那些落在后方的95式轻型坦克,半履带车以及轮式的信号侦测车。30吨的坦克轻易推开前面燃烧的路障,对着没有跑远的目标展开射击。

    褚亭长在指挥部等到两个好消息,第一个是运输团截住敌人,使得敌人没有顺利溜走,挨了一顿痛揍,相信短时间内,日本人不敢再玩闪击战了。

    其次,日军铁路继续减速,没有恢复之前的运力的迹象。英国情报单位也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严重问题,是之前效率极高的日军铁道兵无法面对。

    此刻第5特殊铁道部队的指挥官高桥光治,正在巨大的压力下寻找原因。他并不惧怕敌人使用炸弹摧毁铁路,那样可以很容易修复,他害怕的是整个调度系统被敌人渗透,这种威胁迫使整个运输被迫减慢下来。

    就在几个小时前,第二次险情发生。又是南下返回的列车差点撞上北上的运兵列车,好在使用了夜间灯光信号,双方驾驶员,远远看见了,同时刹车,才避免了险情。

    排查表明,每个控制段发出的信号都是正确的,但是收到的的放行信号确实错误的。看起来,敌人用了最卑劣的手段,要破坏铁路,但是问题出现在哪里还无法确定。显然敌人短暂接入了通讯,然后迅速撤离了。

    派出运兵轧道车和骑兵进行了无数次搜索,但是毫无结果。最好的办法是在每条岔线上配备一辆带探照灯的装甲列车或者可以在轨道上行驶的两用装甲车,但是这些装备都在本土或者满洲,短时间做不到,尤其还必须考虑泰国铁路使用了英制轨距,必然附带改装的难度。

    当然在被西大条中将痛骂了几次后,桥本终于灵光一现,想出了一个彻底解决敌人阴谋的办法。他建议使用电台发送加密信息,而停止使用电缆通讯。

    原理上,使用电缆也可以发送加密的信息,但是可能被敌人在某一段截断通讯,无需破译,只是简单延时发送,仍然可能造成破坏。

    使用无线电通讯,虽然存在密码破译,被敌人掌握具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