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2船厂2() 
林心里想,你就使劲吹吧。不过他发现这里的设备十分齐全,当然技术上的难题是,这些设备如此之大,如何才能运回去,比如这里的大型锻压设备,当初运来必然也是用大船才运来的。还有机器运转的难题,那座孤岛上,甚至连块平底都很难找到。这些机械一定需要恒定的电源才行,而419目前恰恰最缺电力,而这里却背靠杨树浦电厂,完全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车床的磨头需要水冷,也是难题。尽管他可以买到发电机和柴油,但是对于复杂机器的连续加工,发电机还是不够的,另外还有金属材料,需要的重量必然很大,而这里也十分齐全,应有尽有。419上那些搞技术的家伙,每次通讯,都会在采购清单上再加上几样,以为租界和超市没两样,如果他们再想起些什么需要添加的,自己简直就要疲于奔命了。

    他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与其自己跟着他们的指挥棒转,不如让419上的几名骨干到这里,直接生产出重要零件带回去,也许比将设备带回去更加合理,更加事半功倍。

    “张经理,船台上那艘船是怎么回事?有船东了?”

    “那个么,900吨散货轮,2台瑞士苏尔寿两冲程柴油机,航速9节,内河航运之王,外洋也可以行驶,目前还没有订单不过10年来,这种船一直是我们的招牌产品,真的不担心卖不出去。”

    林秀轩抬眼看了看竹架上走来走去,不时进行焊接的工人,他意识到根本没有全速开工,只是在勉强维持进度。

    事情应该不会是张经理嘴里说的那样轻松,华中、华东的内河航运已经被日本人的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垄断,中国人的船运公司甚至无法在自家地面取得航运许可,所以也没有哪个傻帽会订购这样的内河轮船。这两艘还在开工的船,极可能是马勒为了将固定资产转移的某种手段。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日本人吞并到马勒头上,船厂固然无法带走,但是轮船可以开走,这些千把吨的船完全可以开到香港或者南洋那样的英国殖民地。所以他还在试图将其完工,将库房内那些出手不了的资财,尽量转化为可以带走的资产。

    “这船卖多少钱?”

    “先生是看机器,还是看船?”张经理疑惑起来。

    “是这样,我们需要轮船将设备运到马来西亚,但是现在英国人在远东的所有航运公司都被征用了,到处都在运兵员、运大炮、运坦克车,哪里还顾及得了民间的商务需求?所以生逢乱世,想创一番事业,还得靠自己。”

    “唉,这个世道,谁说不是啊?”张经理感同身受地叹息道,“至于这个船的价格么,”他思忖一会儿,“早年是9万银元。现在么,如果先生真的有意,可以与老板亲自谈。”

    “贵司老板,还在上海?”

    “这里是他的产业,他当然不会离开,不过老板家人已经去了美国。”

    “那么,难道还得去马勒别墅找他?”

    “不不,他现在单身一人,早不住马勒别墅了,住在哪里容易伤感。他现在就在江对面庆宁寺的马勒公馆,真有要合适的买家,我打一个电话,他立即就开着汽船过来了。”

    “暂时还无需烦劳你们东家,张经理,我们可不可以看看你们的堆料场和仓库?”

    “当然,当然没问题。”

    三人走过一片滩涂,看到一只生锈的快艇,就扔在略高于涨潮水位线的碎石滩上。

    “这艘船是怎么回事?”

    “嗨,5年前老单子了,是财政部订购的缉私快艇,交货3艘,这是最后一只;刚刚完工,还装了机关枪,可惜没等交货国军就败了,后来马勒先生有意转给傅筱庵市长,前后打点了不少好处,按傅市长的要求连颜色都涂装好了,结果傅先生又被军统杀了再后来,陈公博就不认这个帐了;2年前,日本宪兵来拆走了机枪,只剩船体了,又不能占着船台,于是就拉到这里搁浅了。一般客户谁要这种东西,我们也为难。”

    张经理大倒了一番苦水,关于这艘船,他倒没有刻意隐瞒什么,因为他并不认为有人会接手这艘船。

    “这船有多大、多快?”

    “当时按宋子文的意思,船得大些,必要时可以装上火炮,充当战斗舰,所以用了英国60吨铁壳内河炮艇的图纸,稍加缩小,去掉了后部建筑,排水量50吨,马力很强,双轴通用公司450轴马力发动机,至少跑16节,可惜这艘没有下水试过。不过交付财政部的的3艘曾在上海附近使用,都说吃水浅,掉头快,非常好用。”

    林秀轩和马强走过去,围绕看了几遍,林秀轩越看越动心,自从他从挺进队那里弄到了上海周边河道图时,就有意弄一艘这样不大不小的船,这样来回租界和杭州湾,就容易得多。而且还可以住人,行动小组躲在河上,要比在租借里住旅馆,更安全,行动也更灵活。

    他很想上去看个究竟,不过他现在穿着西装,要扮斯文,不宜显得身手太矫健,于是给马强使了个眼色,于是马强一跃而起,抓住船的护栏,爬了上去。

    这艘船果然是按炮艇设计的。长度约二十四、五米,这意味着吃水不会很深,非常利于在上海周边的一般河道里行动。由于后部建筑和炮位都拆除了,必要时还可以带人带货。他钻进驾驶室,翻看设备;里面驾驶、航仪设备一应俱全。他还从船长座位下面,翻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打开一看,里面塞着几面带绿色波纹横条的青天白日旗。他看不懂怎么回事,不过从包裹上的邮戳和文字看,是1940年1月份,傅筱庵的伪政府寄来的,伪政府的“海关寻缉舰旗”。看来当年马勒上下打点,还真是差点做成这票买卖,伪政府已经都把海关旗都寄来了,可惜这桩好事,最后因为军统的刺杀而付之东流了。

    马强跳下汽船,拍了拍手上沾着的铁屑,向林秀轩点了点头。

    林秀轩这次并不问价,直接跟着张经理去看仓库,他觉得这艘船用处很大,如果插上一面汪伪的旗子,就可以在附近河道来去自由,但是如果用来装燃油和机器设备,后甲板却又嫌小。他订购了的200吨燃油,大约有1400桶。非得散货轮才能装得下。

    三个人到了露天堆料场,大量的厚重板材,各种金属管线,如同垃圾般堆置着,从生锈的程度看,年头也不少了。想来当年民国政府备战期间,马勒还十分看好中国政府能够守住上海,他的准备很充分,存货极多,结果一开战,战局急转直下了。这些往事,日本人当然是记得一清二楚的,马勒从未从日本人或者汪精卫那里得到一张订单,日本人还在等待时机,一口吞掉他在上海的产业,将他踢出上海。

    三人继续走到库房门口,张经理取出钥匙,拉开大门。这里放置的是是那些比较精密,舍不得堆放露天的材料,大量船用无缝铜管,发动机,各种口径的不锈钢阀门成套的航海仪器。

    林心里想:如果带着水手长来就好了,他可以看明白那些有用,可以清楚地向419报告,不过他不在也没有太大关系。

    他现在已经加强了脑子里的念头,应该让419派一个技术小组住到厂里,最直接地生产419需要的零件。程大洋给他发的那个需要解决物品清单,列的满满登登,看的他头都大了。不过现在好了,这里一切都是现成的,材料、设备、电力甚至还有工人;唯一的问题是离日本人太近,站在厂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江上游弋的鬼子军舰,鬼子的一艘炮舰甚至就停在200米外一处泊位上,不过,这似乎也是可以克服的问题。

    “怎么样?林先生,是否有看得上的?”

    “对了张经理,你们这里日本人常来吗?”

    “每月例行,宪兵队会来检查,什么都要看。检查账目清点设备,工人名单,查看是不是有可疑的订单,或者宪兵队盯上的赤色分子,其实哪儿有什么可疑订单,被他们吓跑的客商倒是不少。”张经理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其实这些年,船厂就没什么订单。

    “哦,原来如此。”

    “日本人很准时,本月2号已经来过来,算下来,还有大半月才会来。”

    林秀轩能大抵体验到马勒的心思,日本人犹如查看自己家产一样每月都来清点一次,这确实足够让他下定决心脱手船厂了,这种局面对于自己谈出一个好价钱,也是十分有利的。

    “我需要那艘汽船。”林突然指向远处歪斜躺在石滩上的那艘破船。

    “什么?”

    “希望能和你们老板详细谈。我用美元或者黄金支付。如果方便,请张先生现在就给你们老板打个电话。”

    “可是”

    “这只是第一笔,如果能谈成,绝对不是最后一笔。或许,我会把整座厂买下来。”

83船厂3() 
林并不询价,他知道和张经理谈浪费时间,所以必须见到看到马勒本人。实际上他也知道不该这么急,刚刚走马观花看了一圈,就谈下定的事情,显然是谈生意的大忌,不过419号目前面临的情况就是这么要命,他现在缺的倒不再是金钱,而是时间。

    来到船厂,并四下参观后,他就有了一种老鼠跳进米缸里的兴奋,他知道自己找对了地方。如何能迅速让马勒的船厂,运作并为我所用?是下个阶段的行动重点。今天已经到了7月12号了,如果张经理说的没错,距离日本宪兵下一次来检查还有21天,必须赶紧实施下一步的计划才行。

    两人做到办公路接待室里,等着张经理打电话,他和电话那头的马勒用英语交谈,自然瞒不过林秀轩。从对话上看,马勒重点询问了林的购买意向,张经理一一详细说明,但是表示没看明白对方到底有什么重点意向。显然这种客观印象,是林秀轩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询问风格造成的。

    随后马勒似乎开始起疑,张经理不停地重复一些话,试图向老板解释清楚两个古怪客商的需求是真实的:“是的,这两个人确实先看了散货轮,又看了机器和厂房,问了价,还看了堆料和仓库,最后决定买那艘缉私艇。”

    这样不着边际的商务参观,确实让电话那头的犹太人犯糊涂了,他大概在想,这两个人他妈是来干嘛的?唯一能打动他的,是张经理告诉他,对方许诺用硬通货交钱,而且人就在这里等,不像瞎说一通就滑脚走路的主。

    张经理放下电话,用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转过脸来:“老板30分钟后到,希望大家能谈出一些结果。我的压力也很大啊。”

    林秀轩不动声色坐在电扇对面的沙发上,马强没那么好耐性,他站在了沿江的窗口处走动,不时向对面看。就这样过了大约20分钟。

    “看,老板来了。”

    张经理手向外面一指,只见宽阔的江面上,一只汽艇快速开过来。林秀轩站起来向外面望去,他估摸着,这个犹太人现在一肚子的怀疑,必然会有很多试探,并且一旦自己说出所有的需求,一定会有一些问题,是自己怎么编排都无法解释明白的。但是在这场互相摸底的游戏中,自己占据供求关系中的优势地位,所以不是什么事情都必须对他有圆满的解答,唯一需要向马勒强调的,是自己手上有黄金。

    一想起黄金,他还必须赶紧弄到那条快艇,750根金条埋在租界外的一片芦苇地里,始终让他不放心。要靠人力夹带进租界,既不方便,也十分的危险。

    汽船听到了码头边,一个蓄着胡子,拄着文明棍的英国人起身上岸,他按住礼帽帽檐向办公楼抬头张望,与窗口处的林秀轩有了第一次对视,两人微笑着点头致意,林看到的,是一种迷惑不解的眼神,完全在他的预料之内。

    杭州湾孤岛上,程大洋还在观察所内侦察敌人的动向,借助这个小岛茂密的植被,人员可以小心地上下岛,而不被敌人飞机发现。他正担心将来在这里设立工厂,怎么可能瞒得过,日本人随时出现的飞机。

    可以看到从龙骧号上起飞的竟然还有97式轰炸机,很难想象,这种挂载着鱼雷的笨重飞机,可以从那么短小的跑道上起飞,但是日本人就是做到了。如果419号被敌人发现,那么对419威胁最大的,应该是俯冲轰炸机,龙骧号上似乎没有俯冲机,不过97舰攻也不可小觑,除了鱼雷攻击,还可以进行水平轰炸,威胁肯定要比火力微弱的96舰战强一些。

    他提起电话到艇上找政委,副艇长褚艾云告诉他,政委带着特别小组的那个想不起名字的谁,和艇面小组的几个人,还带着一些铁锹铁镐之类的挖掘工具上岛了。

    程大洋心想:政委这是要搞什么名堂?也不跟我说一声,一个乱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