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庆收到的来自军统的报告,褚亭长极可能会利用这些番号吃空饷。这份报告原本没安好心,但是效果却适得其反,让老蒋对褚亭长稍稍放下警惕之心。

    重庆只知道,有若干步兵营已经已经训练完成,可以补充其余部队,但是没有人知道他有两个师已经可以作战了。就算日本人在重庆军令部和史迪威司令部潜伏了高级别间谍,也不会得到真实情报。

    他隐瞒这些信息,原本不是为了应对日军反扑,而是不想让老蒋觉得自己实力上升太快。史迪威也不得不优先补充褚亭长的后方,那些从印度利多启程,通过曲折路线运送物资的卡车一到景栋附近,就会连物资带车,有时候甚至是司机,一并被截留,他的十几个训练营就盘踞在哪里,绵延上百里,大约500名美军教官在那里进行基础训练,却无法一窥全貌。

    教官向史迪威传达的信息是,完成训练还需要两个月。但是清迈战役期间,褚亭长在用新兵扩充老部队的同时,又将一些老部队的士官以及后方医院康复的轻伤员,送到新部队,担任基层指挥官,从而迅速形成了战斗力。虽然以美军标准看,这两个师只是刚刚完成了基本队列和射击训练,但是褚亭长知道,中国士兵在学习上,远比美国人快得多。

    士兵中,缅甸华侨比例很高,这是他的另一张王牌,这些本地人很容易隐藏到缅族人群中收集情报,对于找到一些地图上不存在的路线,也势必会起到作用。

    这次反击不能经由腊戌至曼德勒铁路,在他看来,要在国军系统中保住秘密,最好连他们都瞒住,坂原不止是很好的军人,实际上也是情报头子出身,对付他,必须得加倍小心。

    熊向晖接到了由一架联络机扔下的一卷命令,要求他迅速集结203和204师,与本日夜间进行必要伪装,凌晨出发,势必以一切可能向曼德勒战场靠拢。

    随同命令一起扔下来的,还有详细的行军路径。

    原本部队正在筹备过年,听到了前方失利消息后,士气都有些低落,因为听说是日军的不败战神板垣征四郎亲自指挥,大家都有些顾虑,生怕敌人重演一次去年的天长节奇袭,这样十万大军就又要走野人山了。

    熊向晖将两个师的高级军官召集到指挥部,宣读了缅泰战区司令官褚亭长的命令。

    最后,他还附带念了一份,褚司令夜观天象后,做出的局势预测。

    预测中,他认定将坂原乃是白虎星下凡,此人牵连日本国运,918后,中国一路吃败仗,就是拜此獠武运卓绝所赐。然而褚夜观天象,白虎衰微,或将陨落。此一战如能击败坂原,则中日间胜负大定。

    褚亭长不是第一次夸大某一次战斗的战略意义,进行战前鼓动,他知道这种鼓动,对提高士气总是有效的。让他们觉得自己站在了历史转折的风口浪尖上,就会在胸中升起由衷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可以让未经一战的新手们,克制住战前的忐忑,让他们爆发出勇气,变得果敢。

    果然,年轻军官们纷纷被褚亭长一激,难免壮怀激烈,纷纷请缨率先出击。

    熊向晖指派刚刚提升的独立运输团黄天仰团长担任先锋,以他的汽车兵以及战斗工兵为先导,为后续部队开拓出运兵通道,同时击溃沿途一切拦截之敌。第5军直属的侦察部队,会在进攻途中予以配合。

    用汽车兵和工兵直接作为进攻先导,显然是冒险之举,工兵和汽车兵,都不适合特种作战。不过这是褚亭长能够想到的最快的行动方式了。他觉得最大的优势在于出其不意,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军事原则。

    黄天仰在清迈打过一仗,算是这里的老兵,此战势必用他。而且他的家族从马来亚逃到缅甸后,正是一路从毛淡棉沿着泰缅边境山区向北投奔祖国,这一线的道路去年时走过一遍。

    熊向晖取出威士忌来,想要给黄大少壮行,不等斟酒,黄大少抢过瓶子,自己灌了半瓶。然后摔了酒瓶,唱着走调的满江红,打着酒嗝出去了。

    远在90公里外,徐冲已经在路上了。他知道褚亭长这次行动的难度极大,又得倚重自己。去年日本人之所以敢走这条通道,是因为南机关花了两年时间,研究果这里的道路,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这一路上有几个要害地方,都是去年日本工兵在山谷里修建的桥梁。一旦褚亭长意图暴露,敌人将桥梁破坏,三天杀到曼德勒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另外,这一带并不是没有日军主力。日军在这里控制了好几处钨矿,有至少一千人的守备部队,在矿区守备。另外,还有数量不详的征粮队正在附近劫掠。这些都可能给计划造成麻烦。

    夺取这些桥,最好的办法是用伞兵,但是褚亭长又不想让美国人知道这次行动,所以只能用他最信任的直属侦察部队,来进行这些特种作战。

    他的部队不需要修整,山地行军也是拿手好戏。接到命令后一小时,徐冲率领麾下70人,带着两天口粮就开始了急行军。这次行动显得很盲目,没有无人机和秦小苏支持,该地区敌情也很混乱。唯一精确知道的,是日军的那些桥梁位置。

    穿越边境时,他们看到了远处大火映红了天际,他们从火海边绕过。注意到被点燃的是一处掸族村寨,寨子里哭声、喊声,枪声响成一片。侵入村寨放火的,应该是缅甸独立军的乌合之众。他们正在执行坚壁清野的行动,同时对世仇的山地民族进行报复。

    日出前,他们行进了20公里,但是距离最近的桥,仍然有25公里距离。

    此时,喝过头的黄团长仍然在卡车副驾驶席上呼呼大睡,过了南展,很快就会进入日军控制区。与徐冲一样,他也是两眼一抹黑闯进了敌占区,完全没有提前的侦察。不过他没有徐冲那么紧张,他小时候算命,算命先生说他吉人自有天相。

    在从军后火箭般提升,以及半月前因为成功堵截了日军装甲部队,并获得了一枚四等云麾勋章后,他越发觉得自己无往不胜。

    很快他就将面对瑞丽河支流上的一座桥,这座桥原本是暂55师修建,去年被日军一举夺取。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防守。驾驶员将黄团长叫醒,黄天仰命令驾驶员超越其他车辆,开到最前面去。他谅日本人不会在自己的行进路线上埋地雷。

    晨曦中,守备桥梁的一个小队日本工兵,正在加固桥梁。他们昨天得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求他们迅速加固桥梁,上级当然不会向小队长解释原因。不过猜想,应该是曼德勒即将大胜,坂原想用一支奇兵再次从这里杀到中国军队侧后,所以必须提前加固桥梁。

    黄天仰部队赶到时,小队长正带着大部分人上山砍伐木材,守备桥梁的只有一个机枪小组。日本人并不担心会受到突袭,因为桥北面有缅甸独立军一个连,如果有战斗,那里一定会先打响。不过误打误撞,独立军一个连一早上进山去执行,他们最喜欢的抢劫山民的任务,并没有撞见突然杀到的汽车部队。

    黄天仰就在车队第一辆车上,他在挂了出一面日本旗子,他才不管什么交战规则,日内瓦公约之类的,和日本人打仗,讲什么规则。

    桥头日军有些发愣,眼看着雾气中,一辆卡车冲到跟前,反光镜上挂着日本旗子,但是那辆车是美制十轮大卡。

775坂原的误判() 
三人机枪组中的一名士兵跳出掩体,挥舞信号旗,企图阻止军车。其余两人继续发呆,卡车到了跟前,车顶上机枪突然扫射,将机枪手干掉。挥舞信号旗的傻子,来不及躲闪,被撞下大桥,掉到河里。

    第一辆卡车迅速冲过桥梁后,刹车停下,嘴里叼着烟的黄天仰从副驾驶位置跳出车外,举起斯登冲锋枪对着窗户就是一梭子,将木屋里正在摇电话的日军少尉干掉。后面士兵跃下,扫荡桥头敌军。很快占领了第一座桥。黄天仰从未担心过,自己的行动可能会失败,从小到大,习惯了成功,从来没有过逆境,人生唯一的屈辱,是在新加坡沦陷后,因为没有对日本兵脱帽行礼,被赏了两个大嘴巴。这件事没有让他感觉到挫败,相反的,让他产生了极强的报复欲望。他一脚踢开门,冲进小木屋,对着蚊帐里跑出来的衣衫不整的缅甸妇女,扣动扳机扫射。凡是与日寇合作者,在他眼里都是敌人,他可以单枪匹马对抗坦克,也不在乎杀死几个亲日的平民,军法对他没约束力。

    后面的汽车没有停顿,一辆接着一辆,冲过桥梁。控制木桥的士兵则熟练地剪掉了电话线。这样附近日军就来不及将消息传递出去了,他们或许可以步行通风报信,不过两条腿怎么也跑不过骑车轮子。

    与此同时,在40公里外。徐冲还在艰难寻找另一座桥,日本人在这一带广布矿点,挖掘钨矿,虽然日本人加工钨合金的能力有限,但是在当初长谷川留下的长远规划中,钨被列为重要战略资源,大本营贪婪地挖掘这些资源,送到本土囤积起来。

    远远望去,徐冲已经可以看到需要占领的桥梁,好消息传来,第一座桥已经被203师先头部队于行进间占领,现在他们的车队正迅速赶来。

    去年,56师团秘密从这一带穿过,绕到远征军暂55师后方,用了八天。当然他们是以骑兵和骑自行车的步兵为先导,紧跟着这些战斗部队后面的是工兵,其后才是大约400辆英美卡车搭载的摩托化步兵,所以行动仍然比迟缓。这一次,褚亭长给自己部队穿越这段山区规定的时间是70个小时,完全没有留下沿途停下来战斗的时间。既然路是现成的,褚亭长觉得这个时间足够了。

    徐冲用望远镜观察了山谷中的桥梁,看到日本工兵正绑着保险绳,从桥上荡到下面桥墩处,似乎在安装什么。

    他暗叫不好,看日本人分明在安装炸药,看起来,没有侦察和准备的时间了,必须快刀斩乱麻,立即进行夺桥战斗。实际上,他的判断有些失误,日本人并非在安装炸弹,而是在检查桥梁,准备进行加固工程。板垣征四郎计划在夺取张灵甫的兵站后,迅速分兵切断远征军退路。对于坂原而言,同一个贱招用两次,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他觉得中国将领,都是不长记性的。他见识了太多次中国军队互相拆台,互相逃跑的场面,这么多年,也没见有什么改变。

    徐冲迅速将他的机枪分队,部署到制高点上,他自己领着一队人从桥梁一头展开进攻。他的人迅速穿越山脊,撞见几个正在奋力伐木的日本人,双方对峙了两秒钟后,日本人轮着斧子冲了上来,立即被冲锋枪撂倒在地上。

    守备日军中队长立即用望远镜观察山上,他所处的正西位置,正好与东边升起的太阳形成反光。徐冲迅速瞄准,从250米外,一枪打死了指挥官。

    与此同时机枪手开始射击,掉在桥下的日本工兵,无处可逃,被打成了筛子。

    日军迅速移动桥头重机枪,因为原来的射界对准北方而非东方,等他们将机枪移动到东侧,徐冲最快的一个小组已经冲到30米外,连续扔出几个手榴弹,将机枪小组消灭。整个战斗持续了10分钟,如果日本人真的安装了炸弹,这个时间足够他们炸毁大桥二十次。

    坂原指挥部的一名中尉接到了大桥守备队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第102野战道路保障部队,报告大约一个排的敌人,正在进攻一座代号107的桥梁。参谋握住电话,花了半分钟才在地图上找到桥梁,但是电话那头没有人说话了,只传来枪声。他不敢怠慢,迅速向上级报告了这项重要情况。

    坂原正在前方观战,等待第56和第2师团的最后合围。中国军队退却很快,几乎跳出了他预设的包围圈。但是他的第4坦克大队还是抢到了前面,堵住了敌人以谢尔曼坦克为核心的突围部队,一辆勇猛的97改坦克连续摧毁了两辆谢尔曼,把中国军队揍回去了。现在到了关键时刻,他必须立即拿下敌人的兵站,并歼灭其大部分兵力,然后就能回头对付褚亭长。当然第4师团汇总来的情报表明,褚亭长西进不是很积极,他的部队沿铁路进攻,每天进展只有两公里。照这个速度,倒是完全不构成威胁。看起来,褚亭长完全被高估,他如同其他中国将领一样,习惯于冷眼旁观友军毁灭,一个无法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战争的将领,显然没什么了不起的。

    坂原用望远镜观察着他的炮火延伸打击到了敌人后方,可以看到烟雾缭绕中,自己的一支紧追而来炮兵正在快速部署,几乎将大炮顶到了敌人屁股上了。

    第2师团和第56师团,补充了很多新兵,但是表现还算让人满意,当然如果是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