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7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褚司令担心日本人在马来进攻?”

    “不错,我昨日自课一卦,西南或有变数,若真有那一天,还望贵军立即沿铁路入泰,协助陶明章41集团军。”

    “若日寇真有复夺泰国的野心,我军自当仁不让全军驰援。”

    廖耀湘当下拍胸脯给出了保证,但是回答的有些轻巧,让人感觉并未深思熟虑。

    褚亭长计算廖耀湘这里有三个军,如果奉调返回一个,还有两个军5万多人,全幅美式装备,作为侧翼保障供应线,纸面计算应该是够了。不过,蒋军战斗力不可高估,自己还得留有余地。

    419离开后,他的情报优势少了大半,不知情的人只当他料敌先机,算无遗策,却不知道此时正是他惶恐无助的时候。直觉上他感觉日本人必有大的行动,而且不会再是头痛医头的添油战术,吃了这么多亏,大本营也应该会有一次彻底的反击。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人对自己是有大谋划的,首先是针对自己的通讯保密,严格到秦小苏很难有所建树的程度。事实上,秦小苏现在还能截获很多日军电报,并轻易破译,包括中国战区,甚至远到澳大利亚的,但是针对中南半岛的几乎没有,可见其针对性之强。另外,就是核弹的运用上,如果说,在印尼苏门答腊丢的那颗是实验性质,在旧金山爆炸的那颗是战略讹诈作用,那么唯一真正想起到战术作用的,就是扔向自己的这颗。但是他却无法知道,敌人会从哪里下手。

    阅兵结束,他在皇宫主办了宴会,宴会后,立即把黄天仰找来。希望他趁着部队整编扩充,多研究泰国的防御。黄天仰是少数敢跟褚亭长讨价还价的主,他不是很赞成把自己当做预备队,留在泰国的计划,他希望去越南,那里还有残余的日本人,泰国已然没什么仗可打。用他的话说,就是不想给陶明章擦屁股。

    褚亭长进而也有些被黄天仰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失去了情报,他的判断也变得不那么敏锐,变得模糊;按黄天仰分析,越南那边,才是日军下一轮进攻的重点,敌人死守住了沿岸,显然是出于反攻的目的。如果敌人有一个后方包抄动作,也可能只是在柬埔寨登陆,那样和越南兵力比较容易呼应。如果在马来,显然太远。

    最终褚亭长决定采取了折中的方案:优先扩充黄天仰的部队,至25个步兵营(越3个师)规模,占据泰国至越南的主要公路,至少留一半兵力防御公路,其余机动至柬越边境,监视金瓯半岛日军,但是不可能脱离公路太远,随时做好向西机动的准备。

    当天晚上,秦小苏截获了远在东北的电台通讯,关于沈阳的几支独立辎重兵大队调动向营口的命令。之前他已经截获了日军从大连调动第一机动旅团的一份命令。当然电报收发双方的级别比较低,情报价值并不高,但是秦小苏留了一个心眼,将其归类为“可疑”,进而对满洲调动的情报优先等级提升。

    林秀轩的小组在随后的几天,重新进入西贡。他们要帮助褚亭长核实一些情报,关于坂垣冒着被活捉的风险,拼死保住了西贡河下游,真正的意图是什么。在失去大型无人机后,最简单的情报收集,也变得困难异常。

    白天潜入到港口附近,实在不显示,所以只能在夜间进行。碰巧,日本人为了保密,也故意错开时间,让部队在夜间登陆。

    利用被何必胜打成废墟的瓦砾,林带领的地面小组很顺利接近了港口。只要躲过日军在港口的探照灯,四下的黑暗就是小组的最好掩护。当然也不是野战时那么简单,探照灯毕竟可能暴露行踪,而且对微光器材的观察有破坏作用,每次光柱从物镜前扫过,夜视器材都会白茫茫一片,必须等待至少10秒才能恢复。最终他们无法太靠近港口,好在还有徐冲的水下侦察一手。

    码头正一片繁忙,吊车正从几艘肮脏陈旧的散装货轮上吊下大型物件。士兵则从一侧跳板下船。从日军服装上,暂时看不出端倪,都是日军新配发的热带制服。

    货船一共三艘,型号一致,没有汉字名称,只有一串日语假名和数字的代号,很明显是一艘所谓的战利船,即日本在占领区,强征的船只。

    根据秦小苏以前获得的日军运输船弦号数据库,很容易发现这是三艘原本属于中国船东的货船,名称分别为:福星、福海、福生,制造年代久远已经不可查。被日军强征后,因为船龄大,船况差,一直还在渤海黄海近海使用。可见,是日本人就近调动使用的,它们不可能是从日本本土赶来的。

    从卸载的装备看,新到的,是一支测量部队,应该是给工兵打前站的,部队规模很大。日本本土也找不出这么大的测绘部队。考虑到日本占领越南已经四年,内陆地图已经十分完备,可以判断,这样部队的存在是为了解决海滩登陆问题。可见日本人不仅仅在西贡岘港、海防等港口上岸,还会有一些滩头登陆行动。从军事调动看,越南领土过长,港口不足,完全港口上岸,不利于迅速(同时)展开兵力。当然另一个不难得出的结论,即将上岸的敌人兵力将十分庞大。

    同一时间,徐冲从水中,潜水接近了敌人货船。他的任务,是从更近的距离上,监视敌人。他从海水中伸出头时,就看到岸边有不少日本军官,正聚在附近谈话,于是他悄悄靠过去,将一个带着喇叭口的遥控麦克风送到岸上。林秀轩可以从500米外遥控这个可以转动的麦克风。

    林秀轩可以通过麦克风上摄像头看到前面情况,进而选择转向不同的方向,这个装置,从最远50内收集声音,当然需要通过哑音(摒除人声频率意外频率),增益等处理,实在听不清的部分,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分析,进行近似发音词汇的猜测。

    他先转向距离麦克风最近的一对军官,谈话的声音质量很好,可以清楚听到两人正在谈论西贡的妓女行情,其中一个人谈到了他在哈尔滨与白俄妓女讨价还价的事情,大致可以确定他们来自关东军。看起来,来的比预测的还快。

    这两位没有正经话题,无法收集到更多信息。林秀轩将麦克风转向更远的几名军官,同时屏蔽刚才的两名色鬼的声音信号,以免干扰。

    那边的军医在谈论奎宁的短缺以及被服不适应南方,他希望赶紧配发单兵蚊帐,然后感慨,上半年还在研究冻伤,下半年竟然开始研究疟疾。。

    再转向另一侧,有人在叹息,将奉天、牡丹江和佳木斯情报部队南调完全胡闹,因为根本没有适应本地语言的人,如果大本营只是将情报部队等同一般侦察部队,实在让人无语。

    信息很琐碎但是至少可以指向关东军,只是关东军来的规模还不确定。

    最终林秀轩转向从跳板下来的一名高级军官,可惜距离有些远(大约70米外),处在极限距离上,人声几乎完全隐没在背景声音中,只有风向对的时候,才能辨认一点点声音。

    军官一路走一路与边上的副官,情绪显得很激动。

    语音随着风向和人头转向的变化,时高时低,无论如何增益,也无法听太清楚,似乎是在谈论军事调动,急的林秀轩肠子痒痒。最后,这位大佐似乎被旁边的副官激怒,突然提高了嗓门。

    “9个师团在一周内登陆,人类军事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你们怎么想的这么轻率?要是搞成达达尼尔那样糟糕的登陆,我们只能切腹”

    后面的内容听不清了。

955 纸上推演() 
当然收集到的信息已经足够,日军将要在整个越南东海岸同时展开上陆,投入兵力将要高达9个师团,并且以关东军为主。林秀轩决定暂时后撤,等待秦小苏那里核实情报。虽然敌人停止了关键信息的电报通讯,但是船队规模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手段监视(主要通过在东海的419)。由此可以核实情报真伪。

    褚亭长没有攻占越南东海岸的任何一个港口,等同放任日军上陆决战,但是日军要投入的兵力数字,确实有些大了。当然日军完全控制着中国沿海和南海,运输船数量也不少,9到10师团似乎也在他们的极限运输能力之内。这似乎可以打消褚亭长的后顾之忧?

    林秀轩与褚亭长一起分析过局面,一致判断,夺回越南是日本大本营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虽然实际上,日军并不通过马来语新加坡之间的陆桥运输物资,占领中南半岛不等于将日本帝国彻底切断,但是褚军在这里坐稳后,美军将机场势必修建到越南,这样日本通过南海的海上运输线就将面临最严重的威胁。所以他们不得不拼死来抢。

    当然战略虽如此,但是从战役上看,直接在东海岸登陆却不算上上策。首先是意图太过明显,等同用头去撞壁垒,部队上岸,将要面临越南山区反复的消耗和拉锯。而他们分析日军的最佳反击手段,是攻击马来,次一等方案,实在柬埔寨登陆。但是看起来,大本营还是想要更直接的方式,这当然也说得通,也许他们认为凭借原子弹,可以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将褚亭长赶出越南。

    褚亭长得到前方的侦察消息,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按照他对日本海上运力的分析,同时调动10个师团大致就是极限。如果有9个师团投入对越南东海岸的攻击,马来方向至多只会是一次次要进攻,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他可以暂时持谨慎乐观了,如果在越南开战,他有把握步步退却,将敌人引诱到补给不利的纵深地带,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从齐头并进的敌人中选择一支歼灭。敌人从这么长的海岸线上来,必然不可能集中兵力,只能数路并进,对他来说,就有了机会,既可以反而治之,又可以通过佯动,欺骗敌人判断,避免敌人的核弹。

    现在他手上的主要机动兵力,就是黄天仰的部队——41集团军以下的一支战役集群。泰国战役之后,这支部队一直在补充,越南和柬埔寨的战役都没有参与,齐装满员士气高昂,正好用来扫荡金瓯半岛。

    半岛上只有两个不满员的旅团,以及日军在中南半岛最后的军用机场。他很担心日军可能利用大型轰炸机运输核弹,虽然日本应该还没有这种轰炸机,但是假以时日一定会造出来的。以大本营对核弹的痴迷程度看,势必会重点加强投送能力。利用黄天仰占领半岛,就可以把部分后顾之忧解除(当然不是全部,敌人轰炸机仍然可能从菲律宾或者文莱飞抵越南,但是不能深入太远)。

    黄天仰正在路上急进,他急着能赶上东南亚战役的尾巴,好好表现一番。他的最后一战,是阻止日军在陶明章后侧的登陆,当时日军第8师团,只上来两个联队,但是展示了一种新式的反坦克武器,让他猝不及防,好在日本人很快就退了,才没打的太难看。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磨炼战术,自信已经对褚亭长的兵法融会贯通,至少有小成,很想下场试一试。

    防守金瓯的39、42旅团,都是从泰国北方战役开始就登场,一败再败的南方军老部队,退到这里补充了一些新兵,根本不成气候。黄天仰倒是没有太昏头,仍然按照褚亭长的意思,留下一半兵力防守身后柬埔寨至泰国的公路,配合工兵拓宽一些路段。自己带着203师主力扑向敌人。褚亭长按照约定,开始优先补给他的部队。他再次成为沉寂战场上的主角。

    东京陆军大学校一间小型会议室内。对褚亭长集团打击的纸上演习正在展开。主持这次首长司令部演习的是刚从越南返回的畑俊六。已经转入预备役,重新征召的饭田祥二郎也参与到了本次纸上兵推;另外,还未被征召的东久迩宫稔彦大将,也参与其中。

    大本营原则同意了坂垣的计划,但是还得进行一些修改,当然时间紧迫,只能在部队调动时展开最后的计划磨合,总之不能让褚亭长在越南站稳,不能让美军机场修到越南。一旦部队上了岸,战役集结就大致行成,来不及大改计划了。

    饭田中将被认为是拯救整个战役的关键,当他统领缅甸25军时,日军仍然无往不胜,当时褚亭长已经掌握部分指挥权,但是在饭田的攻势下,仍然败退进了印度。可见,褚亭长并未战胜饭田,可惜随后因为陆军内部人事倾轧,饭田退出现役,换上反应迟缓的木村兵太郎,随后日军的这个崩塌就从东印度开始,一路败到只剩下一条狭窄的越南走廊。故此,大本营出于某种判断,觉得饭田是对抗褚亭长最好的人选。他将在这次演习中扮演褚亭长军,与畑俊六对抗,随后可能会飞赴马来,指挥整个马来的部队。而东久迩宫稔彦则早已退出现役,现在只是赋闲,天皇对战局太过焦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