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7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双方运输机群,都在想目标靠近的时刻。两辆日军伪装坦克来到大桥西南1。5公里的平地上,车组下车后,开始收集树枝,准备点燃后引导空降。

    很快两个车组就从附近收集到了足够的树枝,堆放了品字形的三个柴火垛,但是不急于泼上汽油点燃,还得等指挥官得命令。

    林秀轩隔着一公里,通过热像仪,轻松观察到了那里日军干的那叫一个欢。至此,敌人将使用空降兵这件事,基本坐实了,他立即通过电台向张龙大排长传达,树枝堆的摆放方式,或许敌人有约定过火光标准必须是等边三角形,作为最后识别。

    另外林秀轩还提醒他,到时候不要怜惜汽油,一定要烧的足够旺才行。张排长从吉普车里把最后十几升汽油抽出来,泼洒到柴堆上,等候林的命令。

    此时马强仍在大桥西侧制高点上转悠,试图找到敌人炸药堆放处,一枪引爆了那些炸药,可惜大桥钢梁始终形成了遮挡,无法一览桥上敌人部署全貌。

    河流另一端通过热像设备搜索的徐冲,一样没有找到重要目标,但是他发现,敌人不断从停在桥头的几辆坦克后面,取出插了雷管的炸药包,然后通过绳索,传递给桥下安装人员,也许他们将炸药堆放在坦克一侧,进行分发,可惜看不到。他想绕一圈到射界内,但是那样至少需要耗费十五分钟。

    林秀轩一直没等到枪响,意识到狙击不顺利,命令马强与徐冲即使没有发现炸药堆积地点,也必须果断开火,不惜一切阻止敌人炸桥。

    马强瞄准吊在桥身下的士兵,扣动扳机。子弹贯穿士兵胸部,那家伙也没挣扎就挂在哪儿了。手上炸药掉在了河里。

    桥上干活的日军听到了枪响,都停了下来,开始四处探头探脑。这些坦克兵,并不缺步兵作战经验,单是现在是大半夜,根本没有月光,按常识猜,这声枪响,应该哪里走火了吧?大部分人并不以为然。

    徐冲这边一声枪响,一名站在坦克上的车长身子一歪,落进坦克里,他希望坦克里其他成员因为恐惧启动战车,好让他看到后面的东西,他猜想可能是炸药或者起爆杆之类的东西。

    热海从碉堡射击空里向枪声初看,一片漆黑,什么也没看到。他猜想应该是刚才击溃的守桥部队,躲在附近打黑枪。

    徐冲观察到他关注的那辆敌人坦克,动机位置红外特征增强,显然要启动,他耐心等待着。

    这辆坦克终于开始启动,似乎要转弯。果然看到地面上一小堆东西,估计就是炸药。他必须要冒着暴露的危险,发射一发曳光弹。日军使用的苦味酸炸药,是一种容易引爆的炸药,这倒不是问题。

    他的手边就放着一发燃烧曳光弹,于是用了最快速度卸下弹匣,拉开枪栓,将这发子弹塞进枪膛上膛。坦克开始倒车,显然是要在局促的桥头掉头。他果断射击,桥上至少有20名日本人正在向枪声处张望,这次他们清晰看到一道橘色光芒从不远处山头飞过来。随后桥头巨像,一辆坦克被爆炸掀翻,直接撞开护栏,滚落到河里。

    热海这才意识到事情严重,虽然他不清楚敌人怎么做到的,大桥附近敌情应该已经肃清了才对。他赶紧拿起步谈机,大喊着,让桥东坦克退回来。无论如何,他必须立即炸桥,此时已经有一部分炸药安装到指定位置,按照专家的说法,携带的炸药足够炸毁桥面两次,他觉得已经够了。

    躲藏两侧桥头的马强和徐冲,开始展开自由射击,射击那些来不及爬上桥的炸药安装人员,头漏在外面的坦克车长。

    不过很快一辆日军坦克开始向徐冲的位置转动炮塔。徐冲赶紧撤离阵地。敌人37毫米炮弹转瞬就到了,打的挺偏,炮手也只是记得那发曳光弹的大致位置,随后胡乱打出一炮。

    徐冲转移的功夫,马强这边没有闲着,他继续射击碉堡上的敌人。他猜测,如果有起爆器,可能在碉堡附近,但是并没有发现。

    一不做二不休,他也换用燃烧曳光弹向碉堡射击孔里打,希望引燃里面弹药。这些大桥桥头守备用的多层碉堡的规格差不多,其实是一个管理电话线的通讯节点,防御不怎么样,地板都是木质的,弹药往往储备在一层。

    热海大尉正惊慌从射击孔向外看,一发燃烧弹,就从发边上的射孔打进来,击中地板,进而燃烧起来。于是他赶紧向外跑。

    马强的连续射击,弹无虚发,全部射进射击孔,有的起作用,有的没起作用,总之中国守军堆放在其中的被褥、燃料和弹药被引爆。碉堡内弹药噼噼啪啪开始炸响,如同烟花一般向外窜。

    可惜剧烈的爆燃,掩盖住了热海的红外轮廓,让他得以拎起门口的一个起爆导线线滚,跑向不远处引桥边草丛里的起爆器。日军坦克兵对工兵作业没有经验,起爆器就乱扔在路边,也没有堆起一个掩体,所以反而让有经验的马强,无法根据各种迹象找到它。

    热海已然知道射击手的大致位置,他飞跑下大桥,他知道当务之急是炸药。马强的热像仪,终于在几秒钟后恢复过来,看到某人拎着线滚子在跑,赶紧转动枪口。可惜对手斜线快跑还弓着背,很难计算提前量,侧面还小。一枪打去,落在热海后面。热海听到身后地面崩裂,赶紧就地一滚,躲到引桥另一侧死角内,然后一把抓到草丛里引爆器,将导线连接起来。

    这会儿,桥上日军坦克正快速向河西岸撤,经过徐冲的连续点名,大桥附近躺着近十具尸体,很多坦克车组已经不满员了。

    热海从引桥后面小心探出头,看着自己坦克过来,眼看最后一辆将将过了桥,他赶紧转动起爆杆,然后狠狠压下去。

    轰的一声,大桥中部升起一个巨大的火球。

    正赶向这边的林秀轩远远看到火焰,大致松了一口气,他冒充了几个月的工兵上尉,倒是学到了一些,看起来,这次定向爆破的主要威力浪费在了空气里,应该是失败的。

    徐冲和马强都停止了射击,开始等待烟雾散尽,从热像仪透过烟雾看,桥上有一些火势,但是范围不大,也没有继续蔓延。这边借着烟雾,快速窜回自己坦克的热海也通过一侧观察窗上射击孔向大桥观察着。大桥上的火势,提供了足够的光亮。

    烟雾散去后,所有人都看到,那座桥还在那里,虽然路面破碎,一些地方在着火,但是并没有出现一个计划中的十米宽,一般工兵无法迅速修复的断口。

    “怎么会这样?”热海目瞪口呆。

    出发前,他与一位关东军工程兵出身的朋友喝酒,席间问了他一些爆破大桥的事情,对方告诉他,炸毁桥面远比炸掉桥墩容易,手艺好的,50公斤炸药足以,简直是傻子也能做到,但是今天,自己没有做到。

    不过,这只是小挫折,他的坦克仍然是这一带最强大的火力存在,只要在西岸,守住大桥,待会儿会有专业工程兵带着专业器材和炸药落下,到时候再炸也不迟。事实上,计划草创时,就有不炸桥方案,一个大队规模的坦克不是闹着玩的,只要守住河西岸,凉敌人过不了,只是后来为了保险起见,才增加了爆炸部分,对此坦克兵还颇有微词,因为携带额外的炸药,使得坦克内弹药数量减少。热海下令,部队沿着河岸散开,正面装甲和主炮对准对岸,留下两个小队,游记扫荡,驱走那些可恨的打黑枪的残兵。

966 按部就班行动() 
几分钟后,林秀轩返回猎犬战车与马强汇合,现在他得给这股胆大妄为的日军上一课了。凭借微弱的发动机声音,以及日军正在排开防御阵势的短时间混乱,他将这辆单薄的6轮战车,开到了距离一字排开的日军坦克侧后400米。

    他的战车没有像样的火控,更别提夜视仪了,所以他只能先把火炮契式炮闩拉开,将头戴夜视仪物镜伸进去,直接通过炮口的视野观察并调炮。当然时分困难,不能指望找到指挥车。于是随便瞄准一辆,炮塔上马强进行激光测距,已经简单弹道计算,提供高低射界调整数据。

    当然瞄准的敌坦克侧后击穿还是很有把握的。炮声中,一枚37毫米炮炮弹,直飞过去,贯穿一辆敌人坦克炮塔。与此同时,马强倒车,将坦克后撤到掩体后。

    如果不是被击中的坦克渐渐燃烧起来,列队的日本坦克还得迟疑好一会儿,才会意识到受到了攻击。37毫米炮的炮声和火光并不大,由其还在后方,日本人很难透过嘈杂的发动机声,难分方位。热海意识到,白天的巨大成功后,各种怪事都在夜晚降临了。

    林秀轩可以快速展开第二轮射击了,那辆燃烧的坦克,将它周围的几辆坦克映衬出来,这让他的观察和瞄准不必大费周章。再次摧毁敌人坦克。当然这次,敌人注意力都集中在后方,不少坦克看到了火光,然后向着这里胡乱射击。不过猎犬再次及时后退了。

    林秀轩可以通过电台听到敌人的惊慌,有几名车长开始在电台里追问谁看到了目标,但是都说没看清。不过很快有人命令,各小队小队长,向后方发射照明弹。

    林秀轩知道得见好就收了,于是命令马强继续向后倒车,1分钟后,敌人开始发射照明弹,这些东西不但容易暴露出侦察车,还容易破坏夜视仪观察,对微光和热像都有暂时致盲的作用,他得先退却到一公里外,等待空降兵到来。

    从西北赶来的美军b24轰炸机,正使用早期雷达轰炸指挥仪,搜索着空降区。依靠这种设备实施夜间轰炸不靠谱,但是寻找一座桥梁,以及附近一片几百公顷的空地还是可行的,尤其从泰北起飞距离目的地很近,导航上不容易累积误差。

    天空中云层较低,使得飞行员无法从很远距离,看到日本人在地上点燃的火。不过,雷达已经确定了大致位置,空投指令由轰炸机下达。运输机则实施较为稳妥的中等高度空投。

    与此同时,从东北方向赶来的日本运输机群,则在只能降低高度,苦苦搜索地面的火光信号。日军依赖越南北方和东南方向的导航台飞行,只能定位大致方向。由于行动仓促,也不可能太顾及气象情报,所以出发前才知道目标区云层较低,自然也没有太好的应对策略了。唯一的办法是将空降部分分为两部分,另一部分等到天亮时再扔,另一部分就先派出去碰碰运气。这使得第一批空投日军规模上,只是略大于鸿翔部队。

    为了应付低空云层,百式运输机只能低空飞行,以寻找地面火光,这势必减少目视搜索的广度,如果他们飞的足够高,能见度良好的话,可能会看到隔着河的两处光亮,但是低空飞行使得运输机最先看到了,张排长在地面放的火,火光就在它们的必经之路上。与约定的形状一致,三堆火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日军运输机内,提示空投的刺耳警报响起,士兵们一个接着一个从飞机上跳下,其中一些士兵落下时,看到了远处此起彼伏的光芒,那是热海的车长们在发射照明弹,光芒映衬下,分明那座桥还在很远的地方。当然空中降落下的人,暂时也分不清南北,只觉得至少距离不对头,那座桥离得太远了。

    躲在暗处的张排长,通过电台向林秀轩报告了,头上机群靠近,到看到敌人伞兵落下的整个过程。由于地面上有三堆火,所以他可以看到一些日本伞兵猛落下来,直接撞到树上,然后一片鬼哭狼嚎的声音。落下的不少人都被挂在了树上,不但受了伤还挣脱不得。

    张排长尽可能给日本人找了一片四处起伏崎岖的荆棘丛作为降落地点,如果不是考虑必须让日本飞机无遮挡地看到火光,他一定会找一片森林,给日本人点苦头尝尝。

    与此同时,鸿翔部队,正悄然掉落向地面的火光。火光附近,分明有两辆日本坦克。这两辆坦克负责点燃火堆,并坚守降落场,即使桥头发生交战,也没有返回。它们留守于此的目的,一则保护火光,免得熄灭,二来也为了第一时间与降落部队联络,带领空降兵直接奔向战场。

    一名日军小队长听到了隐约的飞机靠近声。随后,头上飞机扔下了照明弹,目的在于为空降兵指示场地,并提前发现敌情。

    褚亭长的部队出发前,已然知道降落地点必然有敌情,他们知道地面如果有火光,那是敌人点的。

    果然下落的空降兵与日本坦克几乎同时看到了对方,所不同的是,日本人将那些空降兵当成自己人,而鸿翔部队很清楚,即使对方开着美式坦克,但是那是敌人。当然伞兵们的困难在于,他们的反坦克武器,并未随身携带。这些武器被装在板条箱内,挂着降落伞,一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