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阳帝国-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能藏住潜艇,但是上海沿岸,到处都是日本人眼线,一看你穿着奇怪,就会把你抓到宪兵队或者特高科什么的鬼地方。”

    “我想没那么严重,日军正在准备太平洋战争,他们在江浙这些所谓“治安区”的兵力,正在收缩,这些地区应该主要靠汪伪在地方上的保甲势力,以及地痞流氓组成的维持会在统治,不会很严密;至于口音,我是上海人,我调查过你艇上成员的籍贯,水手长陆大成是金山本地人,可以让他和我一块儿去,这样语言上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林秀轩真的是有备而来的,竟然连这些细节都调查过了。

    “日伪区的证件呢?良民证、户口本什么的,你不会也准备了吧?”

    “这个当然没有,只能见机行事了。如果能弄到一件,我在潜艇上的设备就能伪造出来。”

    “但是我们没有钱,怎么购买燃料?”一旁政委突然想起一件要紧的事情。

    “我想能不能到轮机去拆一些贵金属?”林秀轩似乎除了对全体艇员了如指掌外,也很清楚在哪里可以找到值钱的东西,轮机舱里确实有一些需要绝对耐腐蚀的区域,使用了黄金零件。

    “开什么玩笑,想都不要想。”程大洋立即否决了林秀轩的提议。

    “行,那我上岸自己想想办法。”

    “报告,敌航母在我左舷通过,距离27公里。”

    他们正瞎琢磨,值班长报告了航母的最新动向。三个人立即转头看显示器,果然看到一个模糊的发光轮廓在向东南高速行驶。空中一个亮点从后方慢慢向其靠拢,然后合并为一体。

    “果然在进行夜间起降训练,看来发动战争的准备没有放松。”政委说道。

    “或者只是佯动,希望让海岸上的美英间谍看到它的影子,你想,“龙骧”号为什么这么靠近舟山海岸了?”林秀轩说道,“据我所知,这艘小型航母没有太大的作战价值,但是经常执行这样的欺敌任务。”

    “林处长,我希望我们有朝一日,不会因为今天的决定而后悔。放虎归山这种事,总是要留下后患的。”

    “不出两年,它就会被美军炸弹送进海底,何必急于一时?你现在把他打沉在舟山外海,他们倾巢出动,我们怎么在杭州湾立足。”

    “呵呵,就你歪理多。你记着,如果12月7日战争没有爆发,我可就不会这么束手束脚了,非得把狗日的联合舰队连同日军港口一起”

    “那也得先修好你的导弹射控系统,不是吗?”

    “这个我知道,还用你提醒!”程大洋对林秀轩老是提这个茬儿很不满;他当然知道419号的前十个装战略导弹的发射筒都不能开启,只有11、12号发射筒可以使用,不过那只是两枚在核战争背景下才有使用价值的小型卫星,目前419号只能维持原有战斗力的5%左右,根本不可能挑战日本海军。

10() 
夜幕中,一轮弯月悄悄从孤独的419号潜艇上空划过。

    龙骧号率领的舰队,与419号潜艇隔着一段距离交错而过,渐渐走远了。419的雷达始终完整跟踪着这艘敌舰,对空搜索雷达观察到有2架舰载机因为始终无法完成夜间降落,最后向西方飞去,监听设备甚至截获了航母与舰载机在通讯频道内的一些通话,确定他们会降落在龙华机场。

    随着潜艇越来越靠近海岸,瞭望台已经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光芒在岸边闪烁。这些昏暗呆滞的灯光几乎不移动,似乎是小型渔船挂着灯在捕捉乌贼。这与程大洋曾经沿海岸航行的经历截然不同,显然这个年头的中国渔民还缺乏机械动力的船只,无法深入海洋太远。这大概就是林秀轩敢于直接驶入杭州湾的底气所在,当然杭州湾内不可能没有日本海军的舰艇,所以雷达还是一直在警惕地搜索着四周,紧紧跟踪着上百只小型渔船的动向,严防其中混杂着的大型船只。但是始终没有太大、太快的目标出现。林秀轩这个荒诞绝伦的计划,暂时还是可行的。

    “反应堆控制室,情况怎么样?”程大洋问道,他每隔30分钟就会向轮机问一遍同样的问题。

    “初步排除了蒸汽泄露故障,反应堆目前还算稳定,冷却泵可以应付衰变热量,暂时没有检出放射性泄露。”机电长的回答与30分钟前一模一样。

    “什么时候可以重启反应堆?”

    “还不知道,万幸目前发现损坏的都是周边的次要设备,我会列出一个零备件清单,如果有几台机床,我可以自行动手。”

    艇长沉默不语,他知道事情实在棘手,在这个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柴油,但是潜艇的零件又上哪儿去找;机电长还想要机床?他更是想都不敢想。

    值班长已经按照程大洋的意图,准备趁着夜色进入杭州湾悄然进入海湾,导航雷达早已经将附近的岛屿清晰绘制出来,与数据库地图进行了对照,嘉兴到慈溪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以及连接洋山岛的东海大桥都不存在,一些滩涂的实际状况与记录也多少有改变。

    “左舷9公里,有大量低速船只。穿越嵊泗列岛有些困难,他们很可能会在月下看到我们。”航海长报告道。

    “修改航线,从岱山岛与衢山岛之间穿过去,不要太理会低速小船,只需留意较大的机动船只。”

    “明白。岱山南面观测到探照灯,我们从北面走?”

    “好的,从北面走。”

    显然即使被渔船看到也不会有什么重大的后果,渔民应该会把这艘艇当成日本人;只有高速艇可能是日伪的巡逻船只,必须小心应付。

    “方位095,11公里,发现低速行驶船只。”

    “好像是一艘吃水浅的内河炮艇。”

    从雷达显示上看,一堆小型渔船都在避让这艘航速大概9节的船只。很快围壳上的观察员看到了这艘船在大约10公里外的海面上发出探照灯灯光,指挥舱内众人不语,显然这是一只不太大的小型炮艇。不一会儿,隆隆的炮声从海湾的那头传来,这艘船竟然对着岸上开起炮来。

    “处长,看起来日本人没有完全控制上海周边?”程大洋对着林秀轩说道。

    “也许是绍兴以西的忠义救国军在活动?或者是海北工委的我们的武装工作组?”

    “处长,你到底有没有个准?”

    “那还用问?当然没有。”

    1941年7月2日早上1点,潜艇已经非常靠近了航线的终点,滩浒岛。

    导航设备轻易找到了林秀轩指示的那处隐蔽港汊,同时程大洋开启龙骨下的高频声纳探测器来测绘海底地形,虽然数据库有水文地理资料,但是他总觉得资料库里1960年的数据太过时,或者确切地说,“太超前”,不适合作为依据。

    探测期间,日军的那艘热海级炮舰,前后向浙江方向打了20来炮,客观上替419号驱逐走了南岸的渔船,随后炮舰向宁波方向开去,港湾又恢复了安宁。搜索雷达对海面的探测表明,两岸大部分渔船的尺寸在5至8米之间,作业时距离海岸不超过3公里,或许在这个时代,还不需要深入海湾深处就能捕到渔获,也可能只是因为目前正值台风季的原因。

    滩浒岛的位置得天独厚,距离杭州湾两侧都较远,似乎两边的渔民都不会轻易接近这里。

    导航雷达与声纳的双重作用下,潜艇终于驶入了小小的港湾,岛上看不到灯光,可能是无人岛。

    潜艇花了不少时间终于靠上了北侧的悬崖,程大洋研究了附近地形后,决定不下锚,而是增加了潜深,直接将龙骨坐到坚硬平坦的岩石海床上,这样增加了系泊麻烦,但是减小了潜艇露出水面的部分。

    整个靠岸过程是程大洋这辈子,最糟糕的系泊体验,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潜艇才渐渐停稳,最终前后甲板完全没入水中,只留下一部分围壳在水上,除了增加了隐蔽性,额外的好处是减小了迎风面。海军旗和国旗什么的,当然得收起来。白色的419字样,只能以后想办法涂抹掉了。完成这一切,程大洋派人乘坐橡皮舟带着系泊缆绳上岸,将两根揽缆绳固定在岸边礁石上。

    第一个登陆小队由2艘橡皮艇组成,由419号的艇面小组与林秀轩的情报人员混合组成,艇面小组只有一些平平无奇的自动步枪,比之情报组人马装备要差得很远,林秀轩的人都装备着热像夜视设备,在夜间无需照明也能执行任务。

    天亮前,这些人已经对这座岛屿搜索了2遍,除了发现了几间长久无人居住的破砖房,没有发现一个人。

    天亮后,程大洋终于可以站在围壳上环伺整个小港湾了,岛虽然不大,但是这个小海湾正好可以将潜艇藏住,也可以遮风避浪。

    岛上郁郁葱葱,长满了参天古树,似乎可以锯一些树枝来遮盖围壳,他观察到这里退潮以后,潜艇围壳仍然会露出较大的一部分。按照程大洋的设想,树枝可以用来将围壳从上方隐盖起来,除了防范渔民,还可以防路过的飞机发现。

    巡逻队在制高点上建立了观察哨,算是在这个岛子正式扎根了,当然也不可能长久,毕竟这座岛距离奉贤海岸只有24公里,距离慈溪也只有44公里。既然岛上有房子,自然不能指望永远没人能够到达。

    安顿好潜艇后,艇员们又将岛上的破屋子收拾了一下,当做临时病房,外伤失血的伤员需要新鲜空气和晒太阳,就暂时留在这里。

    一天前,潜艇被日军水上飞机扫射,一共有4人受伤,索性都没有大碍,潜艇上的医疗设施足够应付这些问题。

    这天下午。程大洋与林秀轩进行了一次闭门会议,政委请辞没有参加,他自称要到山上照顾伤员,并且事先表明,只有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他才出场,一般讨论以后就不参与了。

    两人在6个钟头里抽掉了50根香烟,在烟雾缭绕的军官会议室里,商议登陆的全盘细节,包括人员安排和携带物品。

    谁都不知道这个年头个的沿海居民都穿什么服装,潜艇上也不可能有合适的服装,于是决定就穿着作训服上岸,然后想办法换。

    上岸人员,暂定为三人。林秀轩自己当然得去,另外是水手长陆大成,他是金山本地人,虽然时空上隔着七十多年,但是本地口音应该差不多;最后一个人选是林秀轩情报组的组员马强,小伙子人高马大,射击、格斗、潜水、捕俘样样都行,带在身边可以防范万一。

    携带的物品有背负式20瓦短波数字电台一部,配套六节鞭状天线;手持v/u波段对讲机一部,这样就可以与潜艇保持语音联络,也可以接收到无人机情报。手枪3支,信号枪一支,夜视仪一部,照相机一部,还有一些单兵口粮。然后,他们又详细研究了主要通讯频道以及备用频道,特殊情况下的自适应跳频频段,确定上岸小组与潜艇的呼号分别为“黄鼠狼”和“黑龙”;然后约定了不同颜色信号弹使用的意义;无人机提供中继通讯以及其他支援的时机和方式等等。当然这些讨论再热闹,也无法解决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这个时代的货币。这个重大缺陷似乎显示了,林秀轩以及上级对这次任务的认识其实也十分有限,虽然大致知道日本人的阴谋,但是并没有准备好面临一次真的穿越。当然,谁会料到日本人的穿越竟然会是这样狂暴的方式,春日丸甚至把自己都搭进去了,而419号现在需要在1941年靠岸修理。

11() 
岸上现在通用什么货币,两人讨论了半天无准确结论,估计不是旧法币就是日军的军票、伪政府的联银券、中储券之类的,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金条、银元肯定可以通讯无阻,但是上哪儿去弄?既然程大洋已经断绝了拆除艇上贵金属的可能,林秀轩也绝口不再提这些,不过程大洋隐约觉得,林秀轩带着马强那条壮汉上岸,大概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意图。

    他昨天已然已经见识过马强的威力,开军官会议时,面无表情的马强就在门外抱着手站立,犹如一座190公分的铁塔,外面的水兵怎么都挤不进来;这成为了后来,会场内的军官们对林秀轩始终还算客气的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商议完细节,林秀轩将他最担心的事情告知了艇长,就是击沉日本巡洋舰同样可能改变历史,他希望艇上的侦听部门和自己的情报小组,能到岛上最高处架设天线,以方便拦截到的各方面的通讯,一旦识别了重要的通讯频率,以后跟踪就会很容易,这个时代并不存在后世的那么多反监听的频率捷变技术,日本人对抗偷听的主要办法是加密。

    林秀轩觉得完全可以从电报中可以偷窥到一些对方的秘密。如果在70多年后,这样的要求十分的困难,因为四周充满了各种频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