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雨雨风风岁岁年年,翠翠红红莺莺燕燕,风流小吏大明生活录。布衣卿相,贤臣,闲臣?
 145035

第1章 该死的商鞅() 
也不知道是谁惹了客栈里的那条看家护院的来黄狗,一声声尖锐而声嘶力竭的狂吠响起。一犬既吠,百犬呼应,转眼,整个县城的狗子们就好象在接力,此起彼伏,不亦乐乎。

    周楠猛地整开眼睛,触电般从大通铺上跳起来,手脚麻利地穿着衣服,下意识地就要朝门外逃去。

    这个时候,有阵阵酣声在屋中回荡。回头看去,大通铺上躺着四个脚夫,呼噜声回荡,汗酸和脚臭味道浓得化不开。此刻正值卯时,但天已经微微发白,可以清晰地看到屋中的情形。

    屋中没有任何陈设,只被踩出无数浅浅的坑凼的黄土地面,青砖墙。靠窗的地方是一个大炕,上面躺了四个正在梦周公的汉子。他们蓄着胡须,头上挽着蓬松的发髻,用一根木钗穿了,赫然正是古人打扮。

    摸摸自己的脑袋,再看看身上的补丁重补丁的宽衣大袍,周楠苦笑一声,喃喃道:“不是梦,不是梦,好惨啊!”

    是的,自己这半年以来的遭遇真的好惨啊!

    他今年二十七岁,从生下来就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物,长相普通、学习成绩普通、智商普通。高中时候,靠着疯狂的三年,勉强考中了211挤进名牌大学生的队伍,这算是他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可惜,他学的是文科。而在就业市场上,文科僧却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大学毕业,他进来一家公司做了文员,写写画画、迎来接往、收收发发,又恢复了令人懊丧的平凡。

    本以为自己这一生会这么过去,存钱、买房、娶妻、生子,还贷,等到退休,人老了,房贷还完,又该给儿女出钱买房。然后,带带孙子孙女,和老伴吵嘴度日。这样的人生称不上精彩,也算完整。

    谁料,天空一声巨响。他甚至还来不及攒够首付。在一次接待任务时被客户灌的酩酊大醉,等到醒来就发现自己肉身穿越到明朝嘉靖三十七年的辽东都司辽海卫,也就是后世辽宁省开原市。

    接下来的事情就脱离了他的掌控,因为衣着、谈吐怪异,被当地驻军当成野人生擒活捉,充实进军中做了戍边。

    明朝的东北尚未得到开发,简直就是彻底的蛮荒,乃是流放重刑犯处。和犯人们呆在一起,日子自然过得极惨。周楠在这段时间里慢慢地熟悉了这个时代,也开始琢磨着如何脱离这片苦海。

    东北乃是苦寒之地,犯人们每日干重活,营养不良,身体受到极大摧残,寿命通常都不长。在这个时代,别说重刑犯,即便是普通人,平均寿命也不过四十出头。若在这里呆上几年,说不定自己就要成为路边的白骨。

    好在周楠被现代社会的大鱼大肉养得高大,靠着良好的身体,总算挨过去,但不能再这么拖延下去。

    在卫所呆了一个月之后,机会终于来了。

    事情也是巧了,辽海卫中也有一个和他同名同姓的犯人,乃是淮安府安东县人氏。这个周楠是个读书人,据说还有秀才功名。只可惜以前在老家杀了人,被革除功名,判了十年徒刑,送到辽东军前效力。

    现代人周楠好歹也是个大学生,而古人周楠则是个秀才,算是卫所里唯二的文化人,平日间自然走得近,最妙的是相貌也有一两分相似,这真真是缘分啊!

    有的时候,周楠就怀疑这家伙会不会是自己的祖先,或者说是血缘关系,一笔写不出两个周字。当然,现代人周楠乃是西南地区人人氏,和淮安周姓隔了大半个中国,硬扯也扯不到一块儿。

    明朝人周楠是卫所老人,有他照顾,日子也能过下去。可惜这小子还有一个月就要刑满释放回家,也大约是被东北的苦寒折磨了十年,在临离开的时候突染重病,撒手人寰。

    失望之余,现代人周楠心中突然有了个念头:眼前个被烧成一罐骨灰的周楠说不定就是十年后的自己,如果再不逃,我也支撑不了几年的。再说,我好歹也是个穿越者。混到今天这种地步,自然是不肯甘心的。既然我和他同名同姓,相貌又有几分相似,何不拿了他的路引和通关文牒走他娘的。只要回到关内,天高地阔,靠着我现代人的先知先觉还不混得风生水起。

    说干就干,当即周楠就偷了所有的文书和古人周楠的遗物连夜南下,走广宁、翻山海关、过蓟县,终于来到中原繁华之地。本想就此混迹在茫茫人海,做一个快乐逍遥的穿越者。可惜,一过山海关,问题就来了,他万万没想到明朝嘉靖年间的户籍制度会如此严格,国家对于基础组织的控制会如此紧密。

    中国自古头有皇权不下乡的传统,也就是说朝廷的法令只能颁布到县一级。在下面,就是乡村自治。你出门在外一百里,就得去衙门开具路引,说明出门原因、地点和归期。若是没有,一旦被人查到,就会被当成流民发配边境充实边防。

    古人聚村而居,很多人一辈子都呆在一个地方,所有人都相互认识。你一个外乡人突然出现在当地,必然引得万众瞩目。周楠一路行来,路上不知道被多少人查过路印。最糟糕的是他现在的身份又是个刑满释放的犯人,回乡的路该怎么走,走多少日,上面都有规定,还有人盯着。

    于是,就这样,他身不由己地竟然来到了那个明朝死鬼周楠的老家安东县,花了十文铜钱住在一间臭气熏天的客栈里。

    这是他在安东县的第一夜,周楠从犬吠中惊醒,突然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他现在可算是到了明朝人周楠的老家,路引上注明的路程已经走到尽头,未来该何去何从,心中一片茫然。

    他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户口,走到安东县之后,已经无路可去。离开这里,走不上百里就会被人捉住,下一次鬼知道回送去什么地方充军,辽东、西北、贵州,反正无论是去哪里,都会是一个死字。留在安东,做黑户,被人发现,依旧免不了流民的命运。

    相比之下,经济上的问题倒不严重。死鬼周楠在辽东十年,倒是存了几两银子,这一路从辽东到淮安府,花去八成,手头还余一两银子,暂时不会变成路倒饿殍。

    真是倒血霉了,穿越就穿越吧,中别人穿越直接魂穿变成古人,偏偏自己要带着肉身,还穿越到户籍制度严格得令人发指的明朝,如果能够穿越到其他时代就好了。

    不对,就算穿越到再以前的时代,不一样有严格的户籍制度,一样会被当成流民逮捕,除非你穿到春秋。

    “都怪商鞅这个混蛋,你被人五马分尸真真是大快人心!”周楠禁不住在心中暗骂。是的,当今的户籍制度始作俑者就是战国时的商鞅,结果他也死在自己制订的户籍、路引制度上,真是作茧自缚啊!

    呆呆地在屋中坐了一个多时辰,红日当空。周楠摸了摸手中那口蓝布包袱,决定不管怎么说还是先去死鬼周秀才老家周家村走一趟。

    包袱圆滚滚的,里面是一口陶瓮。没错,里面放的是周楠的骨灰。古人都有落叶归根尸骨还乡的风俗,否则就会变成孤魂野鬼。周楠本不信这些,不过,自己连肉身穿这种怪事都碰上了,自然是要相信的。于是,在顶替周秀才的身份逃离辽海卫的时候,就顺便将他的骨灰带走了,准备送到安东县,以求个心安。这也是他流落到此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花了五文钱买了两块饼子,就着客栈的热水吃过早饭之后,周楠结算了房钱,收拾好行李,问清了周家庄的方向,大步出城。

第2章 一切矛盾都是因为经济利益() 
安东县位于淮安东面,就是后世的涟水县,境内大多是平原,一条淮河从县城边上经过,虽然年年泛滥,却也冲积出一片沃野。因此,安东县在淮安府八县中还算是不错,是粮食主产区之一。实际上,只要不发大水,淮安府的日子都过得不错。境内的邳州、淮安、宿迁、海州乃是有名的商业城市,加上又有大运河的水运之利,在明朝的众多州府中也是能够排进前二十名的。

    此刻正值春季,出了县之后,到处都是灌水的水田,秧苗已经育成,再过得几天就该插秧了。满眼都是新绿,看得人心怀大畅。

    周家庄距离安东县城五十来里地,很好找,顺着北门的官道直接走就能走到。这点路对身体还算健康的他根本就不算什么。三十公里腿儿着去,也就大半天工夫。从辽东到淮安,千山万水都走过来了,还怕这点路?

    问路的时候,周楠顺便向人打听了周家的情形。是前杀人的周秀才好象挺有名的,毕竟安东乃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么多年也就出过他这桩命案,想不被人记住都难。一问,大家都说知道。周姓是安东县的大姓,估计又好几千人口,分出去上百户。周家庄是其中一支,整族人集村而聚,大约有一百来号。

    周秀才父母早亡,家中有一个弟弟叫周杨。今年二十五,娶有一妻,叫周黄氏。有一子一女,女儿叫小兰,儿子叫小豆。分别是十一岁和九岁。

    另外,周秀才当年被判徒刑的时候才十六岁。古人结婚都早,当初他也结了一门亲事。妻子叫什么云娘,现在还寡居在家,没有回娘家去。

    “寡居在家也对,到辽东服十年徒刑基本都是有去无回现在这女子还真成寡妇了。可怜,十六岁丈夫就去了辽东,等了十年,好不容易等到刑满,等来的却是丈夫的死讯。”周楠摸了摸挂在胸前的骨灰坛子,忍不住叹息。

    他上午出门。到下午后世北京时间四点,明朝时间申时总算到了地头。如果动作快,办好这事还来得及在天黑关城门前回到客栈。

    一百多人,起码十户人家,平日本该鸡犬声不绝,到处都是小屁孩在地上玩泥巴。可今日却是奇怪,村子里静悄悄的,竟是看不到一个人。

    周楠心中正奇怪,突然听到远处一阵喧哗,又是人在骂,又是人在吵,还有低低的哭声顺风隐约传来。

    他寻着方向走过去,却看见村子的另外一头有一片很大的晒场,晒场那头是一间破烂的瓦房。外面面聚了好多人,好象是举族人聚在宗祠议事。古代民间若有事,只要不是杀人放火抢劫一类的重案,大多又当地的宗族自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才报到县衙里去。

    想来,今天周家庄里应该出了什么事,一村人正在协商。

    也好,今天周家庄的人都到了,正好问问谁是周秀才的家人,顺便将骨灰交给他们入土为安,周楠暗想,就挤进人群中去。

    祠堂里好象正在说一件紧要的事情,众人正听得入迷,也没有注意到有一个陌生人挤了进来。

    “咳哼”威严的带着痰音的声音传来,周楠抬头看去,发出这个怪声的正是坐在正位上的一个头发胡子的变成白色的老头儿。如果没有猜错,这人应该是周家庄的辈分最高的人之一。

    咳了一声,白胡子老头喝道:“安静,都安静,别吵了,你们再这么吵还怎么说话?”等到大家稍微安静了些,他摸着胡子说:“云娘,楠哥的死讯已经通过公文从辽东带回来了。这事应该没有任何疑问,今天咱们全村人聚在一起,就是想商量这把丧事办了,再说说今后的事儿。”

    这话一说出口,祠堂里的人,包括下面旁听的村面都一阵乱七八糟地哭喊起来:“楠哥,你年纪轻轻,怎么就去了啊!”“大伯,大伯。”“侄儿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这么年轻,老天爷不公啊!”

    周楠听得一阵发楞:周秀才的死亡消息这就传回淮安府来了,好快。我一路逃亡也算是走得快的,却不想还是落到后头。也对,嘉靖年间海内平静,明朝正处于统治力的颠峰期。官府公文传递自有一套驿邮系统,通过水路和快马,怎么也比自己腿儿着快许多。

    他饶有兴致地定睛朝前看去,祠堂里坐了好几个同样头发花白的老头,另外还有一一个年轻农民和两个女人外带两个孩子。青年农民自然是他的二弟周杨,两个小孩子一女一男,自然是周秀才的侄女侄儿。

    至于那两个女人,看年纪也就二十六七岁的模样。一胖一瘦,胖的那人圆滚滚如国宝,腰如水桶,眼似铜铃。瘦的那个则浑身重孝,头上戴着一朵白花,不用问,自然是周秀才的妻子,叫什么云娘的。

    穿越到明朝将近半年,周楠一路逃亡,也算是走遍千山万水,对于这个大明朝也有基本的认识,也见过不少女子。老实说,这年代因为营养不良的关系,普通农户家的女子,要么是粗手大脚,要么是瘦如芦柴。因此长期在地里劳作,皮肤都变得黝黑粗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