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宋孔当立即调了银子和物资上门协商。刚开始的时候,杨车的父亲自然不肯依。

    宋知府又说,播州每年进贡朝廷的木料都要经停淮安,地方上出力甚多。若是因为伤了两家和气,却是不美。

    最后隐约地提醒杨将军,他宋孔当是严阁老的人。

    这已经有点威胁的味道了,的确,播州进献朝廷的木料北京那边还等着用呢,都有时间限制,工期紧,任务重。耽误了道观建设,嘉靖天子雷霆一怒,谁承受得起。

    一旦朝廷下旨申斥,杨车的父亲回到播州,家主也不会给他好脸色看,他这个正六品的将军也不用干了。

    人已经死了,再纠缠此事也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宋知府已经拿出诚意,杨将军也知道惹不起严党,只能忍气收下赔礼,解送木料北上不表。

    了解此案之后,宋知府怕夜长梦多,第二日就派人将小衙内送回河南老家。

    周楠心中赞了一声:这个宋孔当做事还真是雷厉风行,遇事也异常冷静,果然是个人物。

    他又想起荀秀才,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别被自己打死才好,就开口问丁启光。

    丁启光勃然大怒:“子木你休要提这个小畜生,他没事的,已经放回家去了。不过,宋知府用来安抚杨将军的五千两白银和一应器物都着落到荀家头上,我妹子真是教得一个好儿子!”

    原来那钱是荀家出的,丁夫人这次可算是大大破财了,周楠心中只感觉一阵痛快。

    他心念一动,突然有了个主意,低声道:“县尊,我已经给南京唐部堂去信,上面也留提了你的名字。丁老爷不妨上奏朝廷,两边使力,举报府衙官员贪墨。”

    丁启光大喜,指着府衙的方向骂道:“宋孔当啊宋孔当,你弹劾了老夫二十年,不就想让老夫一辈子郁郁不得志,难以施展胸中抱负吗?须知人间自有正气在,天不藏奸佞。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次,有唐应德出面,有清流仗义执言,舆论哗然,就算是严阁老也救不了你!”

    他本是个稳重之人,现在听周楠骗他说唐顺之愿意出马,真是喜不自胜。

    心学门徒的厉害,丁知县是知道的。这次不但能报得大仇,以此大功,做知府是不可能的。他的目光在朝堂,在六部。一把年纪了,还能发挥余热,做个实权主事甚至郎中。到退休时,一个四品以上高官还是有望的。

    丁知县在官场上也没有什么背景,要想上位还只能着落周楠后他背后的唐顺之,想不到周楠如此上道。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一哄就哄着了。

    心怀激荡下,那里还有下棋的心思。整整一个下午,丁知县大败亏输,叫周楠赢去了二两银子。

    “得,我一家老小的伙食都有了,以后得多来找姓丁的下棋。”周楠计算了一下日子,从淮安到京城,詹知县的信送过去,朝廷再派员前来处置淮安大案至少一个月

    杨车被水中原木夹死一事就这么过去,也没有再提,就好象是一颗石子丢进大海,甚至没有激起小小涟漪。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盛夏,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

    这一日,周楠刚在丁启光那里下完棋回到工作岗位,准备熬到申时就散衙回家。突有一书办带信过来说熊理刑召集理刑厅一应官吏有事交代。

    等到了理刑厅,其他三个知事已经到了,正和熊仁说说笑笑。

    见到周楠来,所有人都收起了笑容。

    熊仁呵斥道:“周楠,本官有紧急公务传你,缘何慢慢吞吞?看来,本官前一阵子对你疏于管辖,你这小人对于公务越发地懈怠。”

    周楠唱了一个肥诺:“见过理刑,不知老爷传下官有何吩咐?”

    熊仁问:“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可是你作的?”

    周楠:“正是拙作?”

    “哼,我看这诗也不如何?”熊仁冷哼一声:“朱巡按得朝廷旨意,代天子巡视两淮流民安置,本理刑负责接待。他今日已经到了淮安城,正下榻驿馆中。朱巡按久闻紫萧姑娘才名,欲与其一晤。今夜本官想在绿珠楼设宴款待朱巡按,请歌女助兴。无奈那婊子推说身子不适。听说你和紫萧熟悉,这事就着落到你身上。若不能将人请来,唯你是问。”

    周楠腹诽: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何等绝妙诗词,你却说做得不如何,眼瞎啊!

    “理刑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说服紫萧姑娘,务必让朱巡按满意。”

    在以前,紫萧也派人请过周楠几次。

    周楠考虑到自己名声实在太坏,若再和妓家打得火热,实在不妥,就推了。

    如今一想起那小巧玲珑的身肢,心中顿时冒起一股热气,竟是把持不住。

    “下去吧!”熊仁厌恶地挥了挥袖子把周楠赶了出去。

    周楠下去之后,心头琢磨着如何应付朱巡按的这此巡查。

    所谓巡按,就是后世影视作品中的八府巡按,名头听起来非常响亮,乃是朝廷派出的钦差,见官大一级。

    没错周星驰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龙兴就做过这个官,甚是威风。

    其实,巡按的品级并不高,也就正七品,通常由新科进士担任,做为中央特派员巡视地方,并积累为政经验养望。

    巡按为期一年,办完差事还朝之后安置都非常不错,通常会去都察院做言官。

    言官是什么,专门该官员挑错的,你弹劾的官员越多,政绩越突出。所以,一提起巡按,地方官员都非常头疼,其中以负责刑狱的通判、推官最甚。

    前头说过,地方省一级根据职司不同分为负责民政的布政使司、负责刑狱的按察使司,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后来因为吏治败坏,三司官员不仅腐败,而且无能。根本无力处理地方事务。

    中央就直接排遣中央官员来给地方衙门擦屁股将三司的权力尽数收回,分别是管民的巡抚、官军的守备太监和管刑监狱的巡按,谓之三堂。最后,三堂由临时的派遣机构演变为常驻机构。

    去年是大比之年,这个朱巡按应该是刚中的进士,然后被派遣巡按两淮这个美差,前程看好。

    这人又是什么背景,周楠将今年的邸报翻了出来,查了查新科进士的名单。看到朱巡按的履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过年时刚死的石永石大人的侄儿,那就难怪了。”

第151章 前夜() 
石永,字寿卿,号静斋,北直隶威县人。嘉靖十一年进士,由中书舍人历监察御史、南阳知府、滨州通判、南京太仆寺丞、平阳知府。升都御史,巡抚延绥,改南京大理寺卿,迁南京兵部右侍郎。进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湖广川贵军务。不久,改户部左侍郎,今年过年的时候死于任上。

    从石大人的做官经历来看,这就是个老监察出身,言官清流中的标志性人物。

    朱巡按作为他的亲戚,估计将来也会走言官这条路,这次巡按两淮,估计就要接收石大人的政治遗产。巡按差事办妥,一个六部给事中是跑不脱的,从此走上仕途的快车道。

    最气人的是,这个朱大人今年才二十二岁。这个年纪在现代社会,也就是个大学生。估计朱巡按也就是个不通时务的少年书生,他之所以前途无量,还不是因为中了科举,又有一个做高官的亲戚。

    周楠不觉感慨,都是二十来岁的人,人和人的命怎么区别那么大啊?

    二十来岁,新科进士,有巡按两淮,不用问人家就是来捞政绩的。说不好要惩办几个小雨小虾,耍一刷声望。

    天下读书人都是一家,正经出身的官员朱巡按估计也不想动。理刑厅和巡按使司是对口单位,业务相同,很容易就被挑出错来。其厅里都是杂流官,简直就是标准的政治牺牲品,难怪大家都觉得紧张。

    周楠也不想被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留意,暂时只能同熊推官、黄知事他们站在同一战线。不管怎么说,先将朱巡逻按接待好了再说。

    出了府衙,刚要去绿珠楼,就看到王二拐了过来:“伯父老爷,老家来人了,是詹师爷,正在府上等着,你还是快些去。”

    周楠心中一凛,难道那事有了消息。

    就同王二一道匆匆赶回家中,刚进屋却见詹师爷正盘膝坐在天井里。

    周楠也不废话:“师爷,何如?”

    詹师爷说话也简捷:“朝廷已经派员调查此案,明日就可进淮安,事成矣!县尊命我来见你,就是叫周大人早做准备。”

    “太好了!”周楠兴奋地搓手:“师爷可带了船,我即刻乘船去草湾带兵控制相关人证。”草湾巡检司都是我的人,此事当不难。”

    詹师爷一笑:“何须周大人来回奔波,你且坐在城中观景就是,接下来的事情与你也没有任何关系。县尊若是要通知你这个消息,一封信足以。实话同你讲,大老爷已经去了草湾。”

    周楠醒悟,检举信是詹通写的,胖子才是这个行动的主角。像这种提取重要人证的事情,人家自然要亲历亲为,务必不出一丝纰漏才好。

    说到底自己不过是上山打猎,见者有份,沾点好处罢了。

    这么想确实叫人有一丝的丧气,这场游戏说穿了不过是严党、裕王党两大势力外围的斗法。他自认为也是个人物,可连外围斗法的舞台也上不了。

    这也是无奈的事情。

    周楠就点头笑道:“好,还禀告县尊,现在草湾那边的林家兄弟都是我的人,尤其是林阿二,是个能打能杀的,可委以重托。”

    詹师爷撇撇嘴:“周大人怎么一遇事就喊打喊杀的,小家子气。我辈读书人当胸有静气,遇事怎么能先乱了自己阵脚。”

    周楠有看了一眼侍侯在身边的王二,乍怒道:“王二,我问你,荀秀才最近是不是在城中编排本官的不是?”

    王二已经听周楠和詹师爷说了半天话,可这两人究竟说的是什么,他却一句也听不明白,只预感到有大事发生。

    “回伯父老爷的话,荀秀才那厮就是个酸秀才,着实可恶。”

    “他人现在何处?”

    “正在绿珠楼。”

    原来,荀秀才那日被理刑厅知事所捉了之后,宋知府授意熊仁以他为人质,逼荀家出了五千两银子和一大笔财物,才将杨家的事妥善了结。

    丁夫人爱财如命,荀秀才闯了大祸回家之后怕是要被母亲打死,就呆在城中,到如今已经一月。

    荀秀才是个好酒贪花之人,整日流连花街流巷,以绿珠楼为家。

    周楠自那日作出“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之后,整个淮安青楼都在传唱这首好诗。

    天天耳闻周楠诗词,目睹女子们一脸迷醉的神情,荀秀才心中不是滋味,又记起周楠一铁钳打到自己后脑的仇怨,逢人就说周楠往日旧事,什么杀友夺妻,什么贱役出身,人品卑劣。

    周楠:“等下去将他捉了,解到我理刑厅大牢里。”

    王二大惊,面上变色:“伯父老爷。荀秀才可是丁县尊的外甥,小人如何敢?若是叫丁大老爷知道,非被他打死不可?”

    周楠淡淡道:“王二,给你两条路选。一,为本伯父出这口恶气,咱们还是亲戚;二,你若是不肯,现在就滚蛋。出了这扇门,以后你我再不认识。”

    王二是个二流子不假,可这种人都精明,也有光棍气。立即一拍胸脯,道:“小人能够有今日风光,全凭伯父老爷所赐,等下就带两个心腹去将那荀秀才给捆了给老爷你送来。”

    他已经想得明白,周楠之所以对荀秀才下手,估计和丁知县已经闹翻了脸。就算自己不去捉荀秀才,以后也没办法在县衙里呆下去。

    周楠神色一缓,“去吧,事成,某绝不负你。”

    等王二离开,詹师爷好奇地问:“荀秀才和这件大事有关,是人证吗?”

    “不是,我只是想出口恶气罢了。”周楠又说:“詹师爷,安东县的巡检、礼房典吏和几个缺还请留着,我要求詹县尊的人情。”

    他又抬头看了看天井上的天空,已经是黄昏,夕阳正红,大风将浮云吹得来去不定。

    周楠有一种预感,此事若是顺利,有王府提携,自己至少能得一个正七品官职。

    按照国家用人制度,正七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在本乡为官。也就是说,过得一阵子,自己就要离开淮安了。

    宦海沉浮,也许以后就回不来了,除非是退休。

    在离开淮安之前得将家事都安排好了,把亲友都安插到县衙重要岗位上去。如此,也有一条退路。

第152章 报复来得好快() 
夜色渐暗,周楠换了身儒袍,安步以当车,挥舞着折扇。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