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怎么说,自己要倒霉了,还很大。

    今天朱聪浸兴冲冲、杀气腾腾来礼部办理离婚手续。

    到现在,画风突然一变,变成了集体闹访。

    我们的奉国将军一阵无语。

    王世传知道现在发怒也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这些闹事的人弄走。当下就一脸微笑地对朱聪浸说:“朱大人,你的陈情书下官收了,会交转给春官酌情处置,你们先回去吧!”

    朱聪浸可不想自己因为离婚闹出政治事件,立在风口浪尖上变成新闻人物。“诶”一声,就道:“各位,我昨夜酒醉,实在有些迷糊,咱们先回去吧,不要让王大人为难。”

    突然,那个德王系的镇国将军不干了。怒骂道:“朱聪浸,联名上书乃是你的首倡,现在大伙儿的人心好不容易拧在一起,你却要当缩头乌龟,那不是戏耍我等吗?”

    朱聪浸一窒:“我”

    “这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了,我等忍沈阳、张大中已久,今日既然到了这里,岂能甘休。我们要见天子,我们要见天子!”

    “对,我们要见天子。王世传,你这个昏官,快去通报。”

    “少他娘说废话,爷爷等可是天家骨血,你算什么东西,再推三阻四,打不死你!”

    “物不平则鸣,诸君,我等都快要饿死了,还管得了那么多,杀进礼部去,占了那光拿钱不干事的摆设!”

    宗室们顿时沸腾起来,都挽起袖子朝前扑去。

    可怜王世传和几个手下如何是这些人的对手,被他们推得东到西歪。就连朱聪浸也被推倒在地,跌得七荤八素。

    转眼,三十多人就冲进礼部,里面传来书办和各司官员的惊呼和打砸东西的轰鸣。

    “完了,完了,全完了!”王世传一脸苍白,心中大苦,一句“喂喂,清丈你们宗室田产的是沈阳,冤有头债有主,出门左拐就是都察院,你们冲击礼部做什么?”差点脱口而出。

    “王大人,你不要紧吧?”朱聪浸将他扶起来。

    王世传看到朱聪浸那张浮肿的脸,心头说不出愤怒:“朱大人,看你干的好事你还呆在这里做什么,咱们快进去维持局面啊,真闹大了伤了人,你我都完了!”

    “对对对,快!”

    进得礼部,却见到出都是抱头鼠蹿的书办。

    宗室打发了性,见人打人,见物打物,闹访事件已经演变成一场狂欢。

    朱王二人拉了半天,又如何拉得住,最后都目光呆滞地坐在台阶上喘着粗气。

    还好大明朝的决策中枢已经随皇帝转移去了西苑,为了配合嘉靖天子,各部院都在那边设了值房。平日间各衙门的话事人上完早朝都回去赶过去当值,而皇城里只留郎中、主事一即的低阶官员装点门面。

    否则,若叫他们伤了尚书、左右侍郎,王世传和朱聪浸只能去跳金水河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一阵轰隆的脚步声传来,又人高喊:“圣旨到,所有人都住手,谁是代王府奉国将军朱聪浸?”

    王朱二人抬头看去,却见一队人马开了过来,有太监也有锦衣卫。

    为首是一个面容趣青一脸色阴鸷的中年太监。

    此人正是司礼监首席秉笔,东厂提督陈洪。

    朱聪浸吓得魂不附体,忙跳起来:“见过陈公公,我就是朱聪浸。”

    陈洪点点头,对手下道:“马上制止作乱的宗室,尽逮捕之。若有反抗者,杀无赦。”然后冷冷地看着朱聪浸:“奉国将军朱聪浸,陛下已经回宫,诏你等去殿中回话。”

    “陛陛陛下诏我”

    “走吧,朱大人。”

第195章 徐阁老赌了() 
此刻,保和殿中。风突然大起来,吹得纱缦聚拢又散开,散开又聚拢。

    已经冬季了,空旷的皇宫里寒风呼啸,风声响亮尖锐。门窗砰砰乱响,入耳惊心。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急忙和两个小太监将纱缦挽起来,又要关门窗。

    “不用管,不要乱,不要怕,开着门窗,让朕将外面的情形看得清楚些。。”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说话的正是立在殿中的嘉靖。

    今日的这个大明天子头戴金冠,披散着头发,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鹤畅。

    在大风中,他乌黑的长发和宽衣大袍猎猎飞舞,仿佛下一刻就要羽化飞升,身上竟带着一股超然出尘之气。

    嘉靖修炼了一辈子内丹,平日里也不知道服用了多少铅汞,内火旺盛,已不知寒暑。大冷天的,他只穿了一件单衣,可到三伏日子,却要身着厚实棉袄。宫中人不知道他中毒日深,却以为老爷已经功力精湛到天人境界。

    “是,万岁老爷。”黄锦忙朝小太监挥了挥手,让他们退出去。

    殿中只剩三人,另外一个则是个瘦小的小老头。却见他身着二品朝服,正是内阁次辅徐阶。

    嘉靖缓缓开口:“徐阶,虽说你现在已经入了阁。可宗室的事情是你以前做礼部尚书时遗留下来的,追究也追究不到现任头上。否则,人心何服?这保和殿,你做尚书时也不知道来过多少次,回话。”

    保和殿的作用是皇帝在参加国家大典时更衣的,册立皇后、皇太子仪式也会在这里举行,属于礼部的业务范围。

    徐阶:“臣该死,宗亲大闹礼部,臣这就去查。”

    黄锦插嘴:“徐次辅,这还用查吗?今日礼部之乱,乃是代王府奉国将军朱聪明浸对沈阳、张大中缉查宗室隐冒京畿皇产一事心怀不满,这才联络各家宗室闹事发难。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礼部积欠宗室俸禄实在太多,以至他们心怀不满,借机发难。拖欠宗室俸禄一事已经有好几年了,阁老就没有向陛下呈报吗?”

    说着话,就朝殿外开了一眼。

    却见保和殿外,长长的汉白玉台阶下,三十多个闹事的宗室跪了一地。雪花一片片落下,落到他们的头上肩膀上。

    听到这责难的话,徐阶心中一颤。这个黄公公的性格他最了解不过,是个小心和蔼之人。做事老练,轻易不肯得罪人。

    和大臣们说话态度温柔,一团和气。今日竟然在天子面前向自己发难,这不符合他的禀性。

    难道说黄公公想要给老夫下眼药?

    不对他,我和他并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大家都是位极人臣的人尖子,做事都是谋定而后动,绝对不会平白树敌。

    那么,他究竟想干什么?

    徐阶小心地说:“当初臣在礼部的时候,未曾接到仪制清吏司的呈报,也忽略了。朝廷自有难处,别说是宗室,就算是各部院的开销都是不够,仅能勉强维持,都是东挪西借,勉强维持。宗室的俸禄,只不过是拖延,并不是不发,到最后,不也都补齐了?”

    说到这里,他心一狠,道:“仪制清吏司郎中王世传办事不利,懒政惰政,臣即刻让内阁行文,免去他的官职给宗室一个交代。”

    “说得好,说得真好啊!朝堂里出了事,免去两个官员,就河清海晏,太平无事了,朕想不答应你都不成。”嘉靖目光落到徐阶脸上,笑了笑:“徐阁老,今天宗室来闹是要钱的,没钱,说一千道一万都没用。要不,你替朕把款子变出来。宗室的开销都从内阁支应,朕把内阁交给你们,就是叫你们当好这个国家。国家,国家,有家有国。国是朝堂,家是朕的宗室。你们内阁每次都喊没钱,遇到拖欠宗室的俸禄,朕还得从内帑掏一些接济族人。”

    “现在好了,宗人大闹礼部,剑指朕清丈京畿皇产这事,将这个凌虐宗室的罪名扣到朕头上来,朕是不是有点冤啊,徐阁老你以为呢,你究竟想做什么?今天的事情你若说一无所知,朕还真有点不相信。”

    这锅,朕不背。

    虽然叫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什么叫伴君如虎?

    徐阶背心顿时出了一层冷汗,他突然醒悟:这是有人要借机整自己,那么,这人究竟是谁呢?

    黄锦,不可能。这个司礼监掌印已然是内相了,加上一把年纪,早就不肯参与朝堂政争。他方才这段话看似是发难,其实是在提醒老夫留意。

    严嵩还有内阁其他两个阁老有可能,难怪今天礼部出事,他们三人都退说这是老夫执掌礼部事的旧帐,躲了。

    其实这三人早已经看出,这事其实就是针对天子的清丈皇产新政。

    我们这个万岁爷啊,别的都好说,惟独钱袋子是他的逆鳞,谁碰谁完蛋。

    这个时候,徐阶突然想起多日前周楠登门求援,说起他清丈李伟庄园一事,请他帮忙锁厅避祸一事。

    当时,他觉得这是超堂中有人要针对裕王府。这事的水实在太浑,轻易不能涉足,就反悔了,决定镇之以精。

    想不到自己想要冷眼旁观,但事情还是找到他头上。一个应对不妥,老夫的政治生命就要结束了。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好好查一查这事。如此,怎会弄到如今这般被动。

    徐阶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摘下进德冠放于地上。

    抬起头,面上已满是滚热的老泪:“老臣如何能够让君父背负如此恶名,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只要能够澄清陛下英明于万一,臣就算是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

    嘉靖突然一脸的尖刻:“怎么,阁老要撂挑子?事情闹这么大,想袖手不管?宗室的事尚未了解,你却要请辞?”

    前头的事情还没说清楚,你就要辞官,传出去,想得美。

    徐阶摇头,甩下几滴泪水,又拿起先前嘉靖看也不看就扔在地上的那份朱聪浸所写的陈情书,高声道万岁你看这奉国将军的陈情书。”徐阶心中发狠:赌了!

    他一清嗓子,声情并茂地读起来:“臣等身系封城,动作有禁,无产可鬻,无人可依,数日之中曾不得一食老幼嗷嗷,艰难万状。”

    “有年逾三十而不能婚配,有暴露十年而不得殡埋,有行乞于是市,有佣做民间,有流移他乡,有饿死道理。虽为宗室,苦甚穷民。俯地仰天,无门控述”

    “臣朱聪浸家有余财,有朝廷俸禄,尚有衣食。然天下百万宗室,如臣者几稀?试想三代之后,臣之子孙也当如此困窘,哪又是何等之惨剧?每每念及此情此景,臣锥心刻顾,夜不能寐”

    “宗室生计已然如此凄惨,天家颜面荡然无存,沈、李二贼侵夺臣等产业,残害宗室,倒行逆施,我等迟早成为路边饿殍。所谓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今已只能冒死上书,请陛下还臣等一个公道。”

    听到徐阶所念的这段文字,嘉靖大惊,猛地走上去,一把抓过陈情书,细细地读起来。

    读完,他厉声喝道:“此情可真?”

    徐阶:“自然是真”

    “我不是问你。”嘉靖目光落到黄锦面上。

    黄锦黯然无语。

    嘉靖惊天动地地叫起来:“怎么可能这样,朝廷每年不都有俸禄发给宗人吗?这么多银子,难道都被人贪墨了?徐阶,你曾经掌管礼部,你来给朕说清楚了。”

    他瞬间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堂堂皇族宗亲都穷得给人当雇农,上街讨口,这不是笑话吗?

    别人看了,又会怎么想?

    即便是普通一族的族长,看到族人生活困苦,都有照顾的责任,况且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叫百姓看了,又会怎么看他这个天子?

    看着皇帝恶狠狠的眼神,徐阶小声道:“就拿山西代王府来说。洪武年只一人,年俸一万石。到去年,已到一千八百五十人之巨,年俸八十七万石。这还只是代王一个藩,如今天下宗室人口已达百万之巨。去年地方解送到京城的粮食有四百万石,而应该发放的宗室俸禄就需八百五十三万石之巨,国家财政已难以支撑,只能不断拖欠,子吃卯粮维持。”

    徐阶这人虽然没有担待,但能够做到内阁次辅这个位置,也是一等一的干才。特别是在理财上很有一手,他和严嵩乃是明朝少有的技术官僚。

    这些数字都是装在他心中的,随口就能说出来。

    “万岁,你想,百万宗室人口,八百万石俸禄。平摊下来,每人每年才八石粮食。以每人每日吃两斤米来算,八石也只够食用半年。况且,这八石俸禄并不是均摊到人头。比如朱聪浸每年就有六百石,上头的藩王拿得更多。扣下来没有爵位的宗室子弟,一年头到估计也没有几个。陛下要说下面的大臣贪墨,却是冤枉。”

    徐阁老板着手指给嘉靖皇帝做起了小学生应用题。

第196章 落定() 
徐阶这么一算,嘉靖皇帝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

    原本以为朝廷每年给宗室发俸禄,叫他们吃铁秆庄稼,当可让朱家人一辈子荣华富贵。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