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郭书办已经不是郭书办了,他得了新的官职,现任工部虞衡清吏司军器局从九品副使,算是正式分配,奔赴为国效力的前线。

第241章 老郭的为官之道() 
至于周楠现在的官职,名称很拗口,“行人司行人,暂署虞衡清吏司军器局大使。”以后在官场上往来,自报家门的时候,一长串官名报出来,还真是麻烦。

    周楠这一路上都在练习,半天总算说得囫囵。

    郭书办,不现在是郭副使,笑道:“行人,你也别记那么多。后面那一长溜官职都是暂代也没有什么意义。以后见了人,你只需说自己是行人就可以了,谁敢不敬?”

    行人将来可是要做御史,做给事中的,至不济也是六部主事,不比鸟毛大使威风?

    周楠心中暗道,别人做行人,是直奔言官清流而去。我没有文凭,先天不足,这条路显然走不通。只要办好这个差事,有老徐的提携,倒是可以以杂流而为正印官。只不过,此事不好同老郭讲。

    又说了几句闲话,郭副使看着周楠调侃道:“行人今日面容发青,精神萎靡,想来昨夜操劳过度。事行有度,莫到了年老时有心无力,多保重八。”

    这是少年不知xx贵,老来望x空流泪的明朝版吗?周楠心中突然有些恼怒,自己以前在淮安的名声确实不是太好,到京城之后青楼楚馆基本不去,整日只在王世贞那里读书。想不到那个色中饿虎的名号还是如影随形跟了过来。

    正要发作,郭副使又道:“行人,我听人说军器局那边甚是繁荣,到地头免不要有人吃请,场面上的应酬却是免不了的,怕就怕行人你经受不了,伤了元气。不过,大老爷你放心,这些累活,舍属下其谁?”

    他一副窑子里的姑娘放过我们周大人,有种冲我老郭来的架势。义正词严,忠心耿耿。

    听老郭这么说,周楠精神大振:“那边有妓女否?”

    不对啊,军器局乃是军事重地。一般来说,这种机关都设在荒郊野外,鸟不拉屎的地方。

    郭副使兴致勃勃地说,原先军器局那边确实是荒地。可一下子修了那么多仓库,又驻了一百多人。每日车马、商贾不绝,渐渐就繁荣起来。由一个小村变为大庄子,然后又成为一个集镇。

    到如今,那地方已经有两千户人家,一万余人,抵得上偏远地区的一座县城了。

    人一多,各行个业都繁荣起来,青楼楚馆也同样如此。

    周楠矫舌,他有点蒙逼,小小一个军器局竟然带动了一方经济。

    “开玩笑,国家每年那么多军费,九边所需军械都要从军器局转运,这其中又有多少银子在流动。”郭副使一脸的精彩:“那边虽说是大兴县的地盘,可县衙门却管不到。一万多人口,地方治安也需要人维持,怎么办,自然交给行人你。行人,你别看这个官儿小,可同县大老爷没什么区别,在那一亩三分地里,都是大老爷你一个人说了算。那才是,真正的百里侯啊!”

    听老郭这么一说,周楠抽了一口冷气。

    确实,一万多人已经是一个县城的规模。他手头有钱,有一百多兵丁,一言九鼎,这不就是个县令吗?

    而且,和地方县要受到无数婆婆约束不同,军器局只需对工部负责,工作起来弹性非常大,妥妥的小诸侯。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本来周楠对徐阶这个安排心存怨怼,此刻却是心花怒放了。

    他斜视郭副使一眼,呵斥道:“你这厮原来早知道这个职位的要紧,却故意不说,好生可恶!”

    周楠原本以为这个大使也就是油水多些,但品级低前程无亮。却不想,竟威风成这样。

    若事先知晓这里面的门道,以他的性子,这个副使的位置肯定会用来和人做利益交换。

    郭副使不花一文钱就得了这个肥差,好一个心机boy。

    老郭有点尴尬,拱手作揖:“行人的恩情属下没齿不忘,将来只能粉身以报了。”

    周楠笑道:“老郭,说这些就没意思了,你跟了我也有些日子,咱们也算谈得来,也应该给你好好安排。”

    郭副使感激涕淋半天,就问:“行人这次去军器库可有章程?”

    周楠奇问:“不就是去上任,要什么章程?”

    老郭:“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谁上位都会用自己的心腹。如果没猜错,现在军器局里的书吏和衙役应该都是前任大使的老人,未必和行人你一条心。又有一句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咱们得整治几个刺头,最好能够赶走几个人,树立权威,得叫别人怕了行人。”

    周楠:“普通衙役也就罢了,局里的吏员书办都是吏部任命的,哪里能说赶走就赶走?”明朝的文官制度已极尽完善,所有吏员,也就是正式工。如果他不犯错,做为主官的你还真不能把人家怎么样。

    郭书办突然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纸,道:“行人,属下已经查过了,军器局有不少人吃损耗,伙同外人走私贩私。为首之人是章副使,证据确凿。等下行人去了军器局,可按图索骥,将章副使等一干人拿了,给他们来个下马威。别人知道咱们的厉害,以后自然就老实了。”

    说到这里,老郭亮油油的秃顶上仿佛写着“我很凶”三个大字。

    这厮倒是早有准备,周楠:“到任第一天就拿下一个副使,不妥当吧,坏规矩。”

    老郭一笑:“其实也不是真要将章副使怎么样,也就是吓他一吓。大老爷,等下可由小人先发难,唱白脸。待吓住章副使,大老爷可出来唱红脸,饶他一回。如此,章副使受了行人的恩惠,以后自然俯首帖耳唯你马首是瞻。”

    周楠心中大动:“老郭,可知道这个章副使有什么背景?”

    “查过了,没什么背景,他这个副使是花钱从嘉靖初年夏言的一个门生手头讨来的。”

    夏言当年死在严嵩手头,已是明日黄花,整治他一个门人的关系户也没任何后患,周楠觉得老郭这个建议不错。

    心中琢磨着等下老郭率先发难,自己又如何网开一面唱好那个红脸。

    确实,作为一个主官,倒不用当这个恶人。

    老郭倒适合给自己干脏活。

第242章 十年媳妇熬成婆() 
工部虞衡清吏司军器局位于出京城十四里地的白各庄。

    京城中叫什么“各”庄的地方非常多,比如杨各庄、马各庄、张各庄。

    各的意思就是家,白各庄这里以前住的是一户白姓人家。后来军器局设在这里里,人口飞快膨胀,几十上百年下来,已经变成一处集镇。

    远远看去,好大一座城市,只是没有城墙而已。

    集镇中有横平竖直两条大街,十几条胡同。正是赶集的日子,街上好多人,又不少衙役在巡街。

    老郭拉住一人,问军器局衙门在什么地方。这才知道,这些衙役都是军器局的。

    听说眼前是新任的大使和副使,几个衙役大惊,急忙将大老爷迎回衙里,又让所有人集合排衙,拜见主官。

    衙门位于距离十字口西北百余步的地方,和普通县衙没有区别,前厅后院。

    前面是大堂,大堂旁边是副使的判事厅,后面则是周大老爷起居的后衙。

    军器局有大使一人,副使两人,书办六人,兵丁一百整。另外,还有四口大仓库,一家火器制造所,一家制造长矛枪头和雁翎刀的工坊,有工匠六十,衙门每年手头的流动资金有上万两。

    据说,距离白各庄六十里地还有虞衡清吏司的一家皮做局,一家鞍辔局,不用问是制作铠甲和马鞍的。

    虞衡清吏司的好几个局都设在大兴县境内,地方上有事,局里自己就处理了,县里也没资格发声。由此可见,做大兴知县是何等之惨。

    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做恶,附郭省城。大兴知县附郭京城,县里的地盘被中央各大衙门分割得七零八落,想来前世不知道做过多少伤天害理的坏事。

    悲剧啊!

    周楠手下这一百多人负责地方治安,有逮捕处置罪人的权力;管着一个商业繁荣的城镇,每年又有上万两流水支应。

    掌握着一支可用的武装力量,掌握着大笔国有资产,说起来周楠的实权比普通知县还有大些。

    看着拜伏一地的手下,老周志得意满。感觉自己就好象是后世一个大型国企的董事长,给个知府也不换啊!

    “起来吧!”周楠第一次主政一方,很快地进入角色,拿腔拿调地喝了一声。

    接着他有劝勉了众人几句,从袖子里将老郭早已经准备好的黑名单放在长案上。

    老郭会意,腰杆一挺,目光凶狠地盯着众人,道:“我军器局虽然品级低,却管辖一方。除了制造军器,还要捕盗、缉私、捉逃、盘奸之责。本官听人说,有的人公器私用,走私贩私。走私贩私也就罢了,甚至还有人胆大包天到动用兵丁走私私盐,走私药子。我想问,谁给你们这个胆子?”

    说着话,他大声冷笑:“别以为你们打着军器局的旗号,又带着兵马,大兴县就管不着你们。别人管不着,好,我们自己管,今日本官说不得要替周大老爷清理门户了。”

    老郭说到激动处,索性将帽子也摘下扔狠狠扔到地上。

    别人是赤膊上阵,他老人家是髡首冲锋。

    这一百来号人见到他张开的欲要吃人的血盆大口,心中惊惧,知道周楠这是要立威。

    今日只怕有人要倒霉了,大伙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谁的屁股都不干净。真要追究,没人跑得脱,就看大老爷要拿谁当杀鸡警猴的那只鸡。

    下面的人有的面容苍白,有的偷偷地擦着额上的汗水,有人眼珠子不坏好意思滴溜溜转动显然是想等下是不是借这个机会举报仇。

    郭副使见火候已到,给周大老爷递过去一个眼色。

    周楠酝酿了一下情绪,柔声问:“章副使何在?”

    没有人吱声。

    又喊了一声,依旧没人搭理。

    周楠心中的邪火拱了起来,好个狂妄自大的东西,本大老爷叫你,你竟然置之不理。不给你点颜色看看,咱就不姓周。

    他也懒得去唱红脸,提起惊堂木重重一拍:“章副使,你这小人,给本大老爷站出来!”

    还是没有人说话。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半天,才有一个书办战战兢兢上前:“禀大老爷,章副使却不在。”

    郭副使怒笑:“好个混帐东西,他不知道周大老爷今天要来上任吗?”

    书办:“回大老爷,回郭老爷的话,章副使任满已于今日一大早交卸了差使辞官回乡了。”

    “什么辞官回乡下就是今天的事”郭副使瞠目结舌,继而满面通红。

    他也是得意忘形,一心向在周楠面前表现,一开始就惊风急雨树威,却忘记了先让大家拜见新任的周大人。到现在,下面的人姓甚名谁,所任何职他还一无所知。

    若早知道章副使已经辞官,何至闹出这样的笑话。

    出师不利,老郭这个脸丢大了。

    而且,犯下这么大一个错误,周大老爷又会怎么看我老郭?

    他和周大老爷蓄起的气已泻,再换一只鸡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没个奈何,郭副使只得有气无力地说:“既然姓章的已走,那就罢了,各人前来拜见大老爷吧!”

    失望,非常的失望。

    已经写好的剧本一开机,演员跑了,周楠有种一拳打在空气里的感觉。

    不对啊,穿越不是这么写的啊!按道理,书中的主角新到一地,必然会有一个老人仗着自己是老资格不把你放在眼里。然后,一番争斗,被主角狠狠打脸。

    这才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桥段啊!

    周楠心中不快,睁开智慧的双眼要看下面一百来号人马中谁有做反派的潜力。

    可惜看了半天,下面的人对他都是必恭必敬,谄词如潮,就差叫他老周是干爹、亲爸爸。

    算了,既然大伙儿如此上道,周楠爸爸再对你们吹毛求疵,吹毛求屁也实在是太过分了。

    他只得好生抚慰了手下半天,叫他们各归其位,好生做事。

    今日无事,一切顺利,老周竟有点淡淡的失落。

    见周围无人,旁边,郭书办放声大笑:“大老爷,想不到做官是如此过瘾。看到下面一百多人拜伏在地,把你当祖宗供着,爽利,爽利啊!想不到我老郭也有今日的风光。”

    小人,得势小人。周楠在心中鄙夷,给老郭下了这个判词。

    这厮也是倒霉,中举之后在京城待选十年,一直都在各大衙门跑腿,被人当灰孙子一样使唤,是个人都能踩他一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