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连先前吊儿郎当的牛太监也霍一声跳起来,恭敬地拱手:“恭喜周司正。”

    周楠感觉自己好象是要漂到天上去,他实在是太享受众人这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了,忍不住对黄主事开了嘲讽:“黄大人,你写一道弹劾折子,天子就封赏本官一次,你这不是和万岁对着干吗,今后又如何自处啊?对了,黄大人是不是还要弹劾我周楠?”

    黄主事恼得满面铁青:“朝廷自有体制,内书堂教习必须是翰林,敢问周大人是什么功名?”

    我们的周大人一脸不屑:“朝廷又哪里制定了内书堂教习必须是翰林的规矩,谁规定秀才就不能做教习了,你拿出来给我看看?必须白纸黑字才能当真,若有,周某二话不说就将陛下的手敕退回去。”

    没错,还真没有。

    道理很简单,文官系统一向和太监水火不相容。明朝早年,皇帝命翰林入内宫教书的时候,各位学士深以与阉贼为伍为耻,只不过皇命难违,只能默默享受。

    因此,从法理上来说,却没有这个规定。

    再说了,从文官的潜意识中来说,他们还巴不得朝廷选个文盲大老粗教一群愚蠢的学生出来呢!如此,在政坛上,文官们也可以一手遮天,宏扬他们口中所谓的正气。

    到崇祯年时,朝廷裁撤厂卫,限制司礼监的权力,内书堂也不派人了。结果如何,大明朝亡了。

    黄大人被顶得说不出话来,心中大骂:真是个恶心的小人,气杀老夫了!

第367章 劳山歌() 
咱们老百姓,今儿真高兴。

    周楠本以为办完今天的差事之后,估计以后再没机会见到嘉靖,如果未来的科举之路走得不顺,估计会在道录司这个清水衙门呆上很长一段时间。想不到事情突然一变,竟然做了太监们的老师,随时可以进宫,以后面圣的机会也多。

    这才是人生处处有意外。

    回到家后,周楠一边沐浴,一边在心中琢磨。

    自己现在的官照上的全称是:宣德郎,道录司右正,殿前班直,兼内书堂教习。

    品衔、本职、派遣都全了,而且一来就是两个派遣,真真是四季发财。

    而且,殿前班直和内书堂教习又是能够亲近天子的工作,也不知道会引得多少人羡慕嫉妒恨。在别人的眼中,简直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

    不过,周楠一琢磨,感觉有点不对味。

    道录司右正是杂流官,又清闲,历来都是用来恩荫公卿大夫子弟的。至于殿前班直,索性直接就是由贵族子弟充任。至于内书堂教习,也不算是什么正经的差遣。

    无论怎么看,他现在走的都是勋贵子弟的道路,混的是贵族朋友圈。

    按照这条路子走下去,如果不出意外熬资历,过得几十年说不定会个什么爵位。

    这已经违背他进入官场欲要一展胸中抱负,出将入相的初衷了。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

    周楠也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就不想,不管怎么说,八月的科举还是要用尽全力的。

    洗完澡,周楠提起精神背了一个章节的论语和朱熹的批准,写了一篇八股文,然后上床睡觉,明天一大早还得上早朝呢!

    刚躺下,天上“哗啦”一声又下起瓢泼大雨,隐隐有雷声在远方传来。

    一个凉快的天气,正好入眠。

    ********************************************

    此刻,在嘉靖清修的玉熙宫精舍中。

    暴雨一下下来,屋中就开始漏水,黄锦忙指挥两个小太监端正木桶接水。

    为免水滴惊扰了天子,他又将毛巾垫在桶中。

    屋中照例和往常一样紧闭门窗,大热天的,空气又异常潮湿,显得甚是闷热。

    黄公公忙碌了半天,只感觉满面通红,胸闷气短。他偷偷地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看了一眼皇帝。

    嘉靖正站在屏风前,看着屏风上的字出神,留给屋中众人一条清瘦的背影。

    这张屏风是黄锦下去时搬进来的,上面只蒙着一面白绢,也不像其他屏风那样绣着花儿蝶儿。

    黄锦知道天子这是要在上面题字。

    此刻,上面已经写满了墨汁淋漓的诗词。

    突然,嘉靖道:“黄锦,你好象热得厉害,可是累了?”

    黄锦见天子就好象是背心长了眼睛一样,吃了一惊:“老爷,奴婢不累。”

    嘉靖突然长叹一声:“老了,朕老了,你也老了。黄锦,你在朕身边快二十年了吧?”

    黄锦:“回老爷的话,还差四十六天就整二十年。”

    “光阴似箭啊!”嘉靖又感叹,口中朗朗念道:“劳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包鸿濛。幽岩秘洞难具状,烟雾合踏来千峰。华楼独收众山景,一一环立生姿容”

    听到他念,黄锦定睛看去,豁然正是屏风上的字,题目是劳山歌落款是东海周楠。

    嘉靖念到这里,突然一声长啸,疾步走到门前,推开大门。

    有劲风袭来,吹都他身上宽大的道袍。

    “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至今号做仙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吾闻东岳泰山为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其东直走千余里,山形不绝连虚空。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称域中”

    猎猎衣袂,暴雨骤风,使得嘉靖看起来直如那云端仙人。

    他一脸的亮光,任凭风雨打在脸上:“云行雨步,过东海之颠。排山倒海,乃仙人之自在。周楠这诗,写出了长生者的洒脱自在,此人可了不得啊!唐诗李太白被人称之为谪仙人,这周楠想必也是被天下贬入凡间的诗仙,朕让他随侍驾前,却没有看错人。”

    黄锦:“周楠的诗词自然是全天下最好的,老爷你小心着了凉。”就要想前关门。

    嘉靖一把将他推开:“不用管,如诗配如此风雨才称得上滂沱大气。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朕何时才能得大自在,行崂山之峰,观东海之澜,不为五行所拘。周楠诗中的境界,朕是何等的向往!这位周大人,是有修行在身的。”

    他不住长啸,高一声,低一声,在整个西苑中回荡。

    黄锦知道,周楠是彻底入了天子的眼了。

    作为侍侯皇帝二十年的老人,世人没有人比黄公公更懂得天子的心意。

    自从皇帝隐约感觉到周楠和嘉善公主有私情之后,内心中已经有了招他做驸马的意思。只不过,天子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又不能收回。

    这事,皇帝只能听之任之。

    爱屋及乌,皇帝也留意起了周楠。这几日,周大人所做的青词极中他的意思。

    下来之后,嘉靖命黄锦将周楠的诗词都抄了一份进呈御览。

    刚开始读的时候,天子还很是不屑,道周楠的诗词好则好矣,侮辱尽是些儿女情长的小情小调,格局太小。

    直到他读到这首劳山歌,竟是爱不释手,写在屏风上反复吟唱,直如着了魔一般。

    难怪皇帝今天下去不停封赏周楠。

    咱们这个万岁爷啊,就是这么个任性过激的人。

    他若是恨上你,对你异常的刻薄,将你贬到极处。可若是喜爱上你,却能把你捧上天去。

    当初他对杨慎如此,对张璁如此,对夏言如此,对严嵩不也是如此?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嘉靖兴尽回屋。

    黄锦急忙上前给皇帝更衣。

    一脱掉嘉靖的衣裳,就看到一具瘦骨嶙峋的身体。那失去弹性的皮肤上满是红色的斑点。黄锦心中一酸,眼泪就落下来了:“老爷求长生的心志太切,事行有度,过犹不及。”

    嘉靖还在感慨:“老了,人生也不过短短几十年,朕求长生自然要勇猛精进。否则,岂不是于草木同朽?黄锦,你也老了,朕一旦驾鹤飞升,又如何舍得下你,舍得下儿女们。尤其是嘉善,对朕还真是孝顺啊!知道朕日子过得苦,要卖度牒给朕修玉熙宫。”

    想起女儿,他一脸的慈祥,就命人取了仙丹,命黄锦分别赠给裕王和嘉善,就连黄公公也得了一颗。

    黄锦心中暗暗叫苦,只得含进嘴里,等了到侍侯完嘉靖让他退下之后,才偷偷吐在袖子里。

    他感觉自己口中又苦又涩,回到自己屋中,只感觉小腹里仿佛有一道火苗在熊熊燃烧。

    竟有点蠢蠢欲动之感,整整一夜都睡得很不塌实

    倒第二天早晨,他浑身直打冷颤,又酸又涨,竟是抵受不住。

    黄公公心中大震,自己乃是一个阉人,气血已衰,还有这么大的反应。万岁爷若是吃了这样的丹药,龙体只怕经受不起。

第368章 早朝() 
他又回想起方才给皇帝更衣时,天子身上的红色斑点,不觉害怕起来。

    又仔细端详起手头那那颗红丸,却见红嫣如血,在灯光下闪烁着妖艳的光芒,看得久了,魂魄都仿佛被吸了进去。

    黄锦是个标准的儒家门人,对于长生之说历来都是嗤之以鼻孔的。天子广有四海,有足够的资源修道。从秦始皇到唐太宗,好此道的君王实在太多了,却没听说过谁最后得道飞升。

    反道是不少君主因为乱服丹药而暴毙。

    想起这严重的后果,黄锦寒毛都竖了起来。

    天刚亮,他就召集西苑侍侯皇帝的几个方士,问这颗红丸是什么配方,长期服用是否会损伤身体。

    几个方子接过红丸研究了半天,道这颗仙丹乃是当初邵元节仙长在宫中侍驾时所留下的房子。邵神仙已经鹤驾西游多年,至于长期服用之后如果,不敢妄自揣度。

    黄锦又问,那么你们知道这仙丹里究竟合有什么药物吗?

    几个方士彼此互相看了一眼,斟酌着语气解释说,这颗丹药是道家玄门正宗的神仙方,他们学的是祝由,法门不同,如果知道,也不敢乱说。

    他们这么说,黄锦心中微微恼怒,这几人说自己学的是祝由,其实说穿了就是跳大神的巫蛊之术,纯粹就是一群骗子。

    看黄公公脸色不好看,一个方士大着胆子道:“道家外丹在服用的使用,需要配合心法打坐食气。当初,这差使都是由蓝道行仙长负责的,或许他知道方子。”

    黄锦苦笑:“蓝道长不是已经离开京城云游天下了吗,又从哪里去找?罢了,你们都退下去吧?”

    说了半天话,他身上更是难受,感觉皮肤又痛又痒,已经微微发红,心中更是吃惊。

    想了想,昨夜嘉靖说周楠是有修行的人,心中顿时一动:以周楠的道诗来看,大有神仙之气,想来也是正宗,不妨找他过来问问。

    就一招手。

    一个小太监进来:“干爹又何吩咐?”

    黄锦:“你知道道录司的周司正吗,他现在何处?”

    小太监:“回干爹的话,儿子知道,周大人如今领了殿前班直的差遣,现在应该在上早朝。”

    黄锦道:“你走一趟,等周大人上完朝就领到西苑来,就说陛下诏他随驾。”

    ******************************************

    明朝的早朝乃是一项重要的议事,按照规定,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参加。

    能够参加这样的议事,就说明你一脚已经跨进高官的行列,算是身份的象征。

    在后世的影视作品中,好象所有的国家大事都会在早朝上解决。等到皇帝升座,就有太监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个时候通常会有一个白胡子大官从人群里“咻”一声跳出来,手中拿着一本折子高呼:“臣有本启奏。”

    然后,就滔滔不决说上半天。大约是触动了另外一个官员的利益,那人不依,也跟着跳出来反驳。

    于是,两人就开掐。

    再后来,又有大臣站出来,拉架的拉架,帮腔的帮腔,金銮殿里顿时变成菜市场。

    可影视作品毕竟是影视作品,当不得真的,至少在明朝嘉靖年朝会不是这样。原因很简单,天子已经二十多年不上朝了,你们就算要掐要决一雌雄也找不到裁判。

    再说了,明朝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皇帝的圣旨如果没有内阁的签发,法理上也不成立,下面的人完全可以将不接。所以,国家大政,内阁和司礼监自己就办了。遇到软弱的君主,纯粹就是一个摆设。

    也只有嘉靖这种刚强之人,才能制约下面的文官集团。

    如此一来,早朝根本就不是说事的地方,已然流于形式。

    周楠得了每天能够上朝的资格之后,刚开始内心还是非常得意的。直到他被家人黄豆天不亮从热背窝里叫醒,痛苦不堪地赶到午门时,才知道自己接了个苦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