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把田地往有功名的举人名下一寄,你也没道理去收不是?”

    “又是士绅免除一切赋税徭役?”周楠皱起了眉头,心中道:他年我若为首辅,当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

    想了想,自己只不过一个吏员,这辈子别说入阁,只怕连个七品知县也当不成。

    眼见着梅家十日的期限就要到了,三百两银子还没有任何着落,周楠每次到衙门都有心惊肉跳的感觉,生怕一进承发房就看到梅家人一脸不善地等在那里。

    再如此下去,他都快得神经病了。

    这一日清晨,周楠正在屋中琢磨着下一步去那里生发,就看到史知县从承发房门口经过忙站起来施礼:“见过县尊。”

    承发房是县衙的办公室,机要室,外带传达室和信访办职能,冲锋在衙门接待的第一线。所以,进衙门的仪门,转过照壁,靠东的第一间房就是,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

    只是这地方位于大庭广众的眼皮子底下,别人还好,县令、县丞等高职人员进进出出,他都要起身施礼,一天下来腰都鞠酸了,真是烦不胜烦。

    安东是个上线,县中的主要领导按照位置排序分别是知县、县丞、县尉和主薄,此乃县中的big5。除了这五人,下面还有巡检,再下面再轮到周楠,如果他转正的话。

    周楠的位置只能算是第七,上头六人,以面前打两次照面计算,就得行十次礼,陪十次小心。

    看到周楠,史知县突然停了下来,走进承发房里,呵斥道:“周典吏,昨日你是不是抢了西门书院街车记杂货店的两盒胭脂?方才本县出门公干,被人拦轿喊冤,告你凌虐百姓,此事可真?”

    “正有此事,那车记杂货谱欠了不少税款,每次去收都推说生意艰难。皇粮国税,天经地义。卑职就征收了她四盒胭脂抵款,已入库登记了。”周楠心中大怒,这车记也是可恶,听说生意好得不得了,每月都有四五十量银子的流水,按照二成利计算,至少十两银子的利润。直娘贼,每月才多少税?六十文。对,明朝没有商业税一说。因为士大夫阶层都在经商,自然不会制订商税给自己找不自在。这才是,有背叛阶级的人,却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他年我若为首辅,抽税算了,我也当不成首辅。

    周楠这几日心中忧虑,急火攻心,浑身都不舒服。此刻,更是邪火上拱。立即道:“县尊,这车记杂货好大胆子,竟然拦轿喊冤,视我衙门视我国法为何物?我县每月三六九才放牌,他不依规矩来办事,当索拿回衙,杖三十。”

    他已经下了狠心要把那混蛋东西打成半残。

    史知县:“本官也已经将他喝退了,让他过几日再来上告。对了,那首‘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是你的写的?”

    听史知县问起,周楠心中得意。

    这几天下来之后,他也思考过自己将来要走的路,以及自己有什么特长,相对与古人来说又有什么优势,足以令自己在这个世界出人头地。

    想了想,最后得出一个叫他灰心的结论: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就算现在秀才功名再身,估计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首先,他不会八股文,根本不可能考中举人甚至进士,更何况他身为吏员,又有罪案在身,科举这条路已经断了。

    至于才干,以前在现代社会他就是个坐办公室的,又不是一线工作人员,基本算是没有一技之长。

    至于现代人对历史的先知先觉,那种所谓的大历史视野,你得到一定的位置才谈得上,至少也应该是个正七品。否则,就算你知道大礼议的来龙去脉,知道嘉靖皇帝什么时候死,严嵩什么时候垮台,下一任首辅是谁也没有任何用处。

    唯一拿得出手的,大概就只剩下可以抄袭抄袭清朝的龚自珍、纳兰性德,混得小才子,进而进入文学界,成为一代词宗。

    穿越到明朝之后,他总共写了一首诗和一首词。给史知县献上的那首也就是普通货色,姑且不算。在梅二小姐诗会上的那阕临江仙就厉害了,纳兰容若的代表作之一。将来说不好要成为明朝诗词的标志性作品,他周楠也要将要载入文学史的。

第41章 只能如此了(求推荐票)() 
本以为这首临江仙一出,当一举奠定自己在大明朝文学界的地位。和杨慎一时瑜亮,并称为帝国词宗双壁。

    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迎接世人崇拜的目光和络绎不绝前来拜望的才子佳人,甚至是挑战。

    可是事情过去都好几个月了,却没有任何动静。这首“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就好象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一点涟漪。搞得周楠不禁怀疑是不是明人的审美品味发生的改变,不喜欢这种婉约到极至的柔美凄清。

    后来他大约才明白了些,这词语是自己在梅二小姐所谓的“比文招亲”雅集所作。作为梅家的大仇人,人家可没有替自己扬名的道理。而且,县中的书生们欲要讨好大美女梅二小姐,也自然不会在人面前提起这事。

    就这样,这首可以比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作品被安东县文化界联手封杀了。

    说不失望也是假话,不过周楠这人最擅长调整心态。转念一想,也好,自己肚子里记得的可用的明清诗词来来去去也就那几十首,用一首少一首,自然要用到最要紧的地方。这首临江仙作出来没有任何动静,以后却可以再用一次,岂不美哉?

    周楠:“正是拙作,不堪入县尊这样的大方家之眼。”他谦虚了一句,接着道:“周楠虽然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吏员,不算是正经读书人。可在县尊治下,感念大老爷教化,逐渐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无时无刻不以圣人之道约束自己严行,此皆老父母之恩德。卑职有一诗献上,还请县尊斧正。”

    封建社会,一个地方官的政绩从何而来,不外三点:赋税、文教和守土。

    守土就是治安,创造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乐的和谐社会。太平年月,除了东南有倭寇为患,明朝其他地方大体平靖,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赋税,安东县积欠实在太多,对于国库的贡献根本就拿不出手。那么,史知县要想捞政绩,只能从教化二字着手。

    教化说穿了就是意识形态领域,这玩意儿就是务虚,就看你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金,怎么发动宣传机器为自己扬名。

    既然县尊你有这个需求,我周楠又有文笔写得一首好诗词,自然当仁不让。看我赋诗一首把你夸成管、乐转世,不二名臣。

    “写得不错。”史知县打断了周楠欲要进一步讨好自己的打算,抚须缓缓道:“就在方才,本官听到有人来报,王若虚大人的官船已经到了宿迁,知府已经过去迎接,大约后日就能到安东县,说不好等下就有传牌递到你们承发房。”

    “王若虚大人是谁?”

    史知县:“乃是朝廷吏部山东清吏司主事。”

    周楠一楞:“王主事远在山东,说是要十来天才到,缘何来得这么快?”

    史人杰:“王主事是个急性子。”

    其实说起来从山东到淮安不远,坐船顺着大运河南下,一天走上一两百里也是很容易的事情,王主事这次来想必是为了检查安东改农为桑一事。

    周楠一惊:“县尊,糟糕了,归县丞去南京购买桑苗还未回来,改桑一事尚无眉目,如何能够给上司看?”别说没有桑苗,就算买回来,他对此事也不甚热心。实际证明这就是一桩乱政,不到一年就被朝廷废止。所以,他抱定的对策就是一个拖字。到现在,先期改桑的人户名单和土地数目都还没有统计出来。

    这会王主事突然杀到,倒是不好应付。

    “本官也是大意,耽搁了这些天才知道这位王主事的来历。”史知县忧心忡忡:“王若虚乃是言官出身。”

    “言官出身?”周楠不明就里。

    史知县解释说,这个王大人乃是嘉靖二十六年的乙榜第十六名同进士出身。中式之后在刑部做过给事中,换上几年说不定就是都察院佥事。待到熬够资历,下派到地方,那就是一省巡抚,前程一片。后来因为弹劾朝中大老,被下派到吏部做了主事。

    言官是做什么的,就是给人挑错的。反正朝中官员从为政为人,到衣事住行无一不可弹劾,鸡蛋里也能给你挑出骨头来。不如此,不能显示他的存在感。

    这个王若虚当年之所以被贬乃是干了一件叫人哭笑不得的大事,这厮也不知道脑袋里哪根筋不对,上折子弹劾当朝首辅严嵩说老严每天睡觉都要用四个美少女暖床,不成体统。

    其实,富贵人家三妻四妾本是常事,这属于人家的私生活,外人也不好废话的。可这个严阁老你找女人暖床也就罢了,可这些女子中竟然有姑嫂和姐妹,简直就是人伦颠倒。

    还有,你找女人就找女人吧,却不碰,仅仅把人家当电热毯使用。等到背窝一热,就赶走,使得妇人心生怨望,非君子治家之道,请朝廷以予惩处,以正人心。

    严嵩被王若虚这一弹劾,真是毕了狗了。合辙我不碰府中的女子还错了,老夫都快八十的人了,就算有贼心也有贼胆,可贼却没有了,真和年轻人一样雨露均粘,那不是要老命吗?于是,就把这个王大人送去吏部,赶出了纪律检查官的队伍。

    听他说完,周楠恍然大悟。大明朝言官的厉害他是知道的,更何况这个王若虚又是个变态人物。他这次来安东核查改田为桑,史知县如何应付得下来?

    不但史杰人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就连周楠也如有身受。

    周楠现在的身家性命都安全依附在史知县身上,如果史杰人因为欺瞒朝廷被罢官免职,自己这个典吏也当不成。接下来,就要面临梅家疯狂的报复。

    梅家,梅家。一想起梅家,周楠就怒火攻心,道:“县尊,事情既然已经如此,小的这就这手去办,先选几家大户勒令他们将秧苗拔了,改种桑苗。若有反抗者,请县尊发下拘牌,一一索拿。”对,第一个就拿梅员外开刀。

    “混帐东西,你嫌事还不够多吗?本县今日找你可不是叫人去抓人毁苗的。”史知县呵斥道。

    开玩笑,这次要想应付上头的检查,得县中士绅一体同心欺瞒。真若激怒了士绅们,人家直接在王主事那里告刁状,把事情捅上去,他史杰人可就完了:“本官也是糊涂,听信了你的疯言,上了这个改田为桑的折子。”

    周楠听得想翻白眼,好你个史杰人,当初之所以要这么干,还不是想揣摩上意,想升官财。不然,你为什么不直接拒绝我的提议,现在却要怨天尤人,好没道理。

    当然这话自然不能史知县讲,周楠想了想,问:“县尊,这个王主事来安东几日?”

    史知县:“三日,按照王若虚的行程,他在徐州另有要务,经行安东,不克久留。”

    “这就好办了,三天时间不长,咱们只需找些事来让他没工夫去查就行。”周楠笑道:“县尊勿虑,卑职已有计较。王主事不是要看桑苗吗?咱们先搞几百亩地做做样子,引他过去看上一眼。然后,就领着他饮酒做乐,游戏山水,只需熬过这三日就好。另外,这三日期间,不但王大人,就连他的随从咱们也要派出专门的人员盯着,不能叫他们随意乱走。”

    “这个法子倒可是试试,真能瞒得过去?”史知县还是担心:“不过,接待王主事一行人的事情还得准备。听人说王若虚大人乃是福建人士,当年也是有名的风流人物,诗词了得。周楠你诗词也是写得极好的,本官今日来你这里,就是想让你负责应酬。”

    周楠这才明白史知县方才问那首临江仙是否是他所作的缘故,原来是让他负责陪同王主事。毕竟,明朝官员都是书生出身,平时官场应酬免不了要诗酒唱和,他既有这方面的特长,正好物尽其用。

    当即就非常干脆地应道:“县尊放心,此事就交给卑职去办。”

    很快,户房的师爷就送过来这次接待王主事的活动经费,通共五两银子。

    周楠一看手头可怜巴巴的几粒散碎银子楞了半天,气得想骂娘。这才四千多块钱,就想将一个中央的司局级官员接待得妥帖,开什么玩笑?

    他本打算通过这次盛大的接待任务弄点灰色收入,现在好了,不但油水一点也无,只怕自己还有贴进去一点。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如果办砸了差事,大伙儿岂不是要一起完蛋?这个史知县还真是让人无法可说。

    不过,仔细一想,史杰人还真是没钱的人。他一年也就二三十两银子的俸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