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免得麻烦,盐道衙门索性就在安东招募临时工,让他们在盐场干活,按月给一定的工食。

    “你这厮要跟本官对着干,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石知石暴跳如雷,捏着拳头,眼睛像是要喷出火来,似是要一言不合就一拳打到周楠脸上。

    周楠却是不惧,凛然道:“不是我要和知事对这个干,实在是制度如此。是制度给了我周某人的胆子,国法大如天,朝廷的规矩大如天。你今天胆敢滋扰地方,破坏我县农耕,休说是我,史县尊也容你不得。”

    石千石能够混到今天这个地位并不是一个笨人,如何不明白这其中的厉害。顿时气得满面铁青,却又无可奈何。站在那里,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见成功地震住石千石,周楠突地一笑:“知事,其实这事也易,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方才过来的那个书办喝道:“你这个厮又有什么法子?”

    石千石阴沉着脸:“说说看。”

    周楠:“知事,县衙和你们知事所相处了几十年,今后还要打交道,确实不能闹生分了,安说,盐道这事我衙也是责无旁贷。只是现在确实是农忙,根本雇不到工人,若是耽误了夏收老百姓饿肚子,县尊也要吃挂落的,这事说到底还是因为你们盐场没有招之既来的匠户。”

    石千石:“养匠户,说得轻巧,哪里有人肯来?”

    周楠悠悠道:“东南倭乱,大量流民过江,咱们淮安也来了不少。朝廷下旨让他们就地落籍,我府各县都分有一定名额。此事县尊大老爷叫我负责,那可是六十户人家,共四百一十四人啊,不知道够不够用?”

    “够用,够用。”石千石大喜:“周师爷你的意思是把那些人给我使?”

    周楠点点头:“今天我来这里一是为私,二是为公。私事方才已经说过,至于公事,我打算将这些流民都落籍到盐场变成匠户。盐场的收入也不错,流民现在能够有一口饭吃已是千恩万谢,自然愿意。不过,还没等我把话说完,知事就要赶人,那咱们只能后会无期了。”

    说罢,做势要走。

    石千石急忙拦住他,不住拱手作揖:“咳,师爷你这是何必呢,来都来了,吃过饭再说。我是军户出身,说话就这个样,得罪之处还请师爷原谅则个。三条船就三条船不,五条,五条六条,再不能多了。盐场每日需要运输的官盐也就五十船,还得分些给其他人啊!”

    周楠略一沉吟,六条船,给岳父和大舅子四条,自己经营两条。每天都有八钱到一两银子的运费,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十两,只需一年不到就能还清梅家的债务。而且,这活可以长期干下去。做上几年,房子车子不是梦。

    就点点头:“好吧,就这么办。饭也不吃你的,做事要紧。石知事要请我吃酒,等做完这事,咱们再聚,正想和知事亲近呢!”

    接下来几日,周楠将那些流民都交给了盐道。那些从东南逃过来的流民本就住在海边,对于熬盐这活儿也不陌生,上手得也快。加上盐场本就是有钱的大国企,待遇好,住房也是现成的,都愿意改为匠户。

    此番如此顺利地就解决了流民安置问题,在整个淮安府排名第一,得到了上司的褒奖,史知县心情大好,又寻思着赏周楠一些钱。

    这一日旧话重提:“周楠,你最近是不是很缺钱?”

    周楠大惊:“大老爷可不能再赏了,再赏下去卑职光人情往来就得破产,真若要奖励卑职,能不能把县衙的两条坏船便宜卖给我。”

    淮安水多,出门就得坐船。没有船,衙门办事也不方便,因此倒也准备了不少。平日里衙役下乡公干,遇到水路顺畅的,就直接划桨过去,倒也快捷。如此也免得大伙儿在外过夜,平添了许多开支。

    政府采购这种事情也是有油水的,一条小船置办下来,过手的师爷、文吏、衙役每人都有些须入项。虽说到手只够两顿饭钱,但有好处不占就是王八蛋,泰山不拒存土嘛。

    如此,几十年下来,每届知县都会造几条小舢板,渐渐就多了起来。以往不用的船都扔在河滩上没人过问,渐渐烂掉。

    于是,周楠就用极低廉的价格买下两条淘汰下来的木船,交给木匠修葺,一旦修好不漏水,再雇上两个脚夫,就可以开始营业了。

    周楠心中快活,对云娘说:“带个信给泰山老大人和你兄长,就说运盐的事情已经办好,让他们有时间去知事所走一趟。”

    云娘大喜:“事情办成了,谢谢相公,谢谢相公,我这就亲自回一趟娘家。”

    周楠突然想起大舅子杨有田可是答应给自己二十两银子的答谢的,可现在叫云娘去要,却有些不好意思,也就罢了。

    又有知事所的人拿着帖子过来,说是石老爷请周老爷吃酒。

    周楠以后可是要和盐运那一帮子人打交道的,有心结交石千石。正好云娘不在,他在家中也是无聊,就收了帖子,随那人一道去了。

第55章 天生我才(求推荐票)() 
跟着那个盐运知事所的下人一道,在城中走了两条街道就到了地头。

    却见眼前是一座不大不小的院子,看起来大概是一间三进的大宅,朴素古老,有些年头了,和城中其他中上人家的宅门也没有什么区别。

    周楠问:“不是去酒楼吗?”

    那人笑着回答:“酒楼去吃酒又有什么意思,石老爷说了,酒楼里的酒也没有什么好喝的,且都是寻常菜式,怎比得上自家的,今天却是请周老爷来赴家宴。”

    “到石知事的家里,不太好吧”周楠有些犹豫。原来,这里是石千石在安东县的家。

    盐道和地方政府没有任何往来,石千石以往也低调,属于毫无存在感的人。因此,他在县城里的家还真没有几个人知道。

    古人内外分得清楚,场面上的人但凡有应酬,大多在外间的酒楼解决。若是带回家去,叫外人看到内眷,

    大家都有些尴尬。家宴通常只是弟兄老表这样的至亲之人才能与会,自己和石知事的关系怕是还没到那一步。

    正在这个时候,石千石正好送一个客人从里面走出来,见到周楠,装出生气的样子:“如何不妥当,周老弟将来可是咱最亲近之人,自然要在家中设宴才象话。怎么,典吏可是看不上我这个不入流的小官?”

    周楠忙说:“知事这话说得,你说你是不入流,可好歹是个官,我周楠什么人,仅仅是一个小吏。官吏之间,宛若那天堑一般。既然知事请,周楠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见周楠赔罪,石千石才转怒为喜,一把挽住了他的手,笑道:“周老弟,我这么称呼你可以吧!其实外间的酒楼真没有什么可吃的,怎别得上自家的。盐场上人情往来,尽是稀罕物,那才是好东西啊!因此,咱请客从来不在外面,实在是瞧不上。”

    进得石家宅子,果然是一个三进的宅子,和外面上看起来破旧不同,里面却别有洞天。

    只见,三个天井都打扫得干净,里面的房子门窗都雕着诸如蝙蝠、梅花、鹿、仙鹤一类的花纹,异常精美,显然是名匠手笔。再偷眼看屋中的摆设,都是一水儿的紫檀、鸡翅木等红木家具,好生富贵。

    石家还有一座不小的后花园,里面建了暖阁,有假山、花木、池塘。

    清风徐来,吹动一颗贞楠树叶子沙沙响,凉快得叫人浑身大爽。

    阁楼的一楼早已经摆了一桌酒菜,两个丫鬟侍立于旁边。

    待到周楠坐下,两个女子就拿起扇子一气儿地扇着,将他侍侯得舒坦。

    事实证明石千石方才没有说大话,和石家的酒菜比起来,外面就是猪食。

    只见,这一桌都是少见的佳肴,太湖银鱼、长江刀鱼、酒酿河蟹这些东西即便是在现代也不是那么容易弄到的。厨师的手艺也是极其了得,在古代竟使得一桌酒肉鲜得出奇。且刀功、摆盘都极其讲究。虽说比不上射雕英雄传中的玉笛谁家听落梅,却也叫人击节叫好。

    另外,那一壶十四年的女儿红也醇厚甘美。

    周楠又举起手中那只酒杯看了看,心中却大吃一惊。见底款豁然是“嘉靖御制”却是官窑瓷器。这玩意儿别说在现代社会是无价之宝,即便放在明朝价格也高昂得离谱,且不容易弄到。

    见周楠惊骇的表情,石千石笑道:“典吏别怕,这满桌的瓷器虽然都是官窑,却不违制。你看这杯子还有所有的碗盏都修补过。”

    周楠一看,果然如此。这一桌瓷器要么是底部被人钻了一个洞,后来被人用银豆子补了。要么是裂成几片,然后用铜钉钉上。否则,私用皇家器物罪名可不小。、

    石千石解释说,这些瓷器出自景德镇官窑,因为烧坏了,按说要都敲碎了扔掉。他通过盐道的关系,弄回许多品相好的,修补好珍藏在家。今日周楠是难得的贵客,这才拿出来招待。

    周楠也不懂得瓷器,只随口称赞了几声,最后重点问这些玩意儿值多少钱?

    石千石回答说,光一个酒杯就值十两,叫周楠大咋其舌。这一桌瓷器,算来起码好几百两,这个石知事可真有钱啊!

    酒过三巡,石千石又提了下安置流民一事,对周楠表示了感谢。就道:“今日请周典吏到我家吃酒,除了对你表示感谢之外,还有一事想请你帮忙。”

    周楠被他不住劝酒,再家上这坛女儿红实在太醇厚,竟是有些醉了。他笑道:“老石,你盐道权大,钱又多,平日里只有别人求你,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求人了”

    石千石:“周老弟,什么权大钱多,我不过是一个从八品的官,算个甚么?不过,也不是我吹牛,咱在这里干了这些年也积攒下不少身家。我是天津卫人氏,到现在年纪也大了,总寻思着落叶归根,调到长芦盐场去。这人富贵不归故里,犹如锦衣夜行,如何甘心?听人说,你可吏部的王若虚关系密切,能不能帮我在他那里说一句话。”

    周楠道:“王主事何等身份,我就是个芥子般的人物,如何搭得上话。”

    石千石:“老弟,你就别骗我了。王大人来咱们县从头到尾都是你陪同的,你的诗词也入了他的眼,若非你不是读书人,说不定现在已经做了他老人家的门生了。事情就这么定了,过得一个月,你给知县请一月假,随我去一趟京城,只需你引见一下就成。放心,事情无论成不成,到时候我自然有一份心意。”

    有好处,有好处就要拿啊!可惜,从这里去京城一来一回就得一月,实在太耽误事儿。

    周楠摇头:“石知事,抱歉!”

    石千石眼睛已经喝红了,喝道:“三百两。”

    “什么”

    “你只需去一趟京城,我给你三百两银子的好处。另外,一路吃住,我都包了。”

    这,这也太赤裸裸了吧,纯粹的钱权交易,买官卖官,要脸不?

    咱们可是古人啊,怎么也得文绉绉来一段话,比如“生财有大道”“君子言义,小人言于利”什么的,大家相互试探试探,最后半推半就达成合约。

    一来就说钱,简单粗暴,毫无技术含量不过,我喜欢。

    三百两,这可是三百两啊!我一个月才五六两,扣除花消,只剩一二两。要不吃不喝十来年才能攒够,这简直就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况且,有这笔钱,梅家的债务不就能够了结了?

    周楠心中已是千肯万肯,不过,他好歹是个能诗能文的雅吏,个人形象还是要的。

    怎么也得矜持一会儿才能放弃抵抗不是?

    于是,他抚着下颌上刚冒出的一丛胡须,笑而不语。

    “直娘贼,你们这些读过书的人就是不爽利!”石千石喝道:“看来不加码你是不肯了,来人啦!”

    就一拍巴掌。

    周楠大喜:要加价啊,不知道还要加几百,我更喜欢啦!

    听到巴掌声响起,只见一个丫鬟扶着一个衣着华丽的大胖丫头进来。

    只见,那丫头黑面庞,大鼻头,身材矮壮,长得和曾志伟有几分相似。

    不,她就是明朝版的女装曾志伟。

    进阁楼后,大胖丫头就直勾勾地看着周楠。

    “此女乃是我亲兄弟的遗腹子,从小是我养大的,跟亲生女儿一样,可惜因为生得丑,一直没有说人家。”石千石说到这里,大约也是看他侄女不太顺眼,骂道:“确实,直娘贼丑得没眼睛看,老子都经常在做噩梦的时候梦见她,然后活生生被吓醒。”

    听到伯父骂,那丫头不乐意了,口一张,一口粗豪的嗓音:“我丑又怎么样了,伯父你这么说我,却叫人气恼。我不就是胖吗,还不是你见天大鱼大肉催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