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楠就装着听不懂的样子置之不理。

    周典吏如此不上道,詹知县自然勃然大怒。春耕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可是农耕社会一等一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一日,詹知县、归县丞和六房典吏在县衙耳房议事,就说到衙门未来一年的开销上。

    詹知县照例埋怨说俸禄低,县衙快要维持不下去了,一副政府机关明天就要破产的架势。又暗示大家集思广益,寻条财路。又说,大家不要顾虑,有什么说什么,只要可用,本县一概采纳。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周楠自然如往常一样眼观鼻,鼻观心,来一个四大皆空。至于其他人说什么,同他也没有任何关系。

    突然,詹知县啪一声拍了一记桌子,喝道:“周楠,你给我站起来!”

    周楠从懵懂中醒来,他愕然问:“县尊有何吩咐?”

    詹知县骂道:“方才归县丞建议说,今年朝廷免除的赋税照常收取,还有三个月就是夏收,让你负责此事情,本官问你可愿意。好个胥吏,你当本官刚才问你的话是春风过牛耳吗?你目无尊长,着实可恶。”

    听到他这话,周楠大吃一惊,立即知道这事将来说不好自己要背黑锅。

    朝廷去年降旨,因为安东实行改土为桑新政,特免除三年赋税徭役。不过,新政推行不利,浙江和江南出了许多纰漏还有人因此被罢官免职。就在今年过完年后不久,上面又下令,改土为桑之法不再实行。

    新法不新法的同安东县也没有任何关系,但免除三年赋税徭役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如今,詹知县却要征收,究竟想干什么?

    这种事岂不说是欺瞒朝廷,最要命是操作难度极大。你官府出尔反尔,将来必然要受到民间极大的抵触。由自己去做,说不好要使用暴力手段,那就是彻底地将全县人得罪了,以后还怎么在地方上混下去。

    就算自己甘为詹知县马前卒,也未必能够讨好这狗官。若是事情做不好,怕是免不了要吃他责罚。

    看到旁边归县丞嘴角带着的冷笑,周楠心中雪亮,这性归的深恨我周楠。如今史知县已调去云南,他终于可以挺直腰杆做人,自然要一雪前恨。

    周楠就道:“县尊,免除安东三年赋税可是朝廷的意思,私自加征,那可是违制的,传出去怕是有损大老爷官声。”你这么横征暴敛,难道就不怕被人告上去,影响前程?

    回头一想,人家是裕王的人,前程好得很,可不是个怕事的人。

    裕王是未来的皇帝,也受到了朝中清流一致的拥戴。

    嘉靖朝的清流们不但把持着舆论,在朝廷中也位居中枢要害部门,权力不小。

    如今朝堂中并不像后人所认为的那样严嵩严党一枝独大,而是分成三股势力。

    一股是以严嵩为首的严党,一派则是清流。

    至于第三派,则是以宫中司礼监太监黄锦、陈洪为首的阉党。

    阉党且不说了,是皇权的代言人。

    嘉靖皇帝在明朝历代君主中或许算不上最优秀的政治家,却是最有政治手腕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自然懂得制衡道理,因此嘉靖朝中后期清流和严党都处于势均力敌的态势,谁也压不住谁。

    清流在朝中的权力不小,又掌握着风议。詹知县是裕王府的人,自然也是清流的人。他在下面瞎搞胡乱作为,你就算告上去,估计都察院的言官们也会装着看不见。

    詹知县怒喝:“怎么,你还要状告本官吗?好个贼胥,竟敢威胁上司,来人了,拖下去打三十棍!”

    三十棍下去那可是要人命的,衙门里人心易变。一朝天子一朝臣,难免有人不会为了讨好新任知县对自己下狠手,这扳子可不能吃。

    周楠突然一笑:“县尊,今日我等议事不过是讨论衙门今年需要开支的钱粮,大老爷一言不合就要处罚卑职。在下顶撞上司,确实有错在先。不过,这板子你还真不能打。”

第101章 左打不得右也打不得(求推荐票)() 
詹知县大怒,喝道:“好个狂悖的胥贼,真当你是什么人,本老爷又有何打不得,来人,拖下去,照死里打。”

    他本是心胸狭窄之人,早就深恨周楠,此刻是下杀心了。

    听到这话,归县丞得意地看了周楠一眼,有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周楠将手一背,淡淡道:“大老爷别忘记了,周楠如今已经恢复了生员身份,乃是名教中人。按照我朝制度,地方官要处罚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当有本地学政官当场。就算这个生员犯有十恶不赦大罪,也要先革除了功名才能审讯用刑。还请县尊先将本县县学学官请来,若学政说我有罪,可报省学政衙门,再论。”

    詹知县闻言一愣,看了看归县丞和詹师爷:“有这个规矩?”

    詹师爷微微颔首,而归县丞却是一脸的失望,看来是真的。

    詹知县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继续骂道:“好个贼子,真当本老爷打你不得了?我我我,气死本官了。”

    归县丞突然喝道:“好个周楠,你不尊上司,在大老爷这里狺狺狂吠,一个目无尊长之罪就逃不过。按照我朝制度,当打三十棍,罚半年俸禄。”

    听他提醒,詹知县哈哈大笑:“本官倒是忘记这一条了,对对对,我以前在九边行走的时候,常听人说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国家的法纪固然最大,可下面却有下面的规矩。若事事都按律法来办,如何治军治民。来人拉,把这厮给我拖下去。”

    周楠看到归县丞不住给自己下黑手,心中既怒又后悔:这鸟人实在太恶毒,早知道史知县在任上的时候寻个罪名把他办了,至少也得把他赶出安东。这才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他自然不会平白吃这两个混帐东西一顿打,心中早有定计。不怒反笑:“县尊这一顿板子还真打不到周楠身上去,周楠恢复功名之后,早有意参加今年秋闱。吏部已经免去了我的吏员之职,此刻公文还在路上。之所以暂时没有离开衙门,等的就是这份文书。也就是说,周楠已经不是县尊的下属,这犯上一罪也谈不上。县尊若要责打小生,可去请学政官。”

    詹知县再次楞住,这周楠左打不得,右也打不得,还直他娘不好对付。今天若不把他给收拾了,以后在这县衙中,还有谁那自己当回事。

    当下就冷笑道:“好个狂生,真当本县收拾不了你。你不想干这个典吏那可不行,本县马上派人带信去京城,强留你在我县衙效力。你要参加乡试,那可没门。信上该写什么了,待本县好好想想。”

    “对,就说安东县衙吏员周楠精明强干,在任上政绩卓著,请以褒奖,为天下吏员之楷模。哈哈,周典吏,本县可舍不得你走啊!”

    说到这里,詹知县哈哈大笑起来。

    按照明朝的制度,只要是登记造册的吏员不能参加科举。也就是说,你得在这个位置上一辈子干下去。

    詹知县是王府的人,如果动用李妃手头的资源,没准还真能将这事做成了。

    周楠也没想过去参加科举,他只静侯免职文书一到,就离开县衙和梅员外合作做生意发财去了。不能科举做官,对他来说无所谓。

    可詹知县却死活要留他在县衙里,在他手下做事,将来只怕会被折腾死。

    周楠再也忍不住了,冷笑道:“县尊这次不顾朝廷旨意在我县征收夏秋两税,征收那么多钱想做什么?”

    詹知县不屑地说:“自然是上缴国库,与你这胥吏何干?”

    周楠淡淡道:“只怕不是那么简单吧,这两赋数额巨大。征收上了,七成缴纳国库,剩余三成只怕都被县尊给截留了。让小生想想,县尊那这么多钱做什么?对了,这些钱想必是要送去京城吧?”

    詹知县这人不是科举出身,在官场上难免有点心虚。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裕王府这个背景,来安东之后也是常常将王府挂在嘴上,好叫所有人都明白,我詹知县可是有来头的,你们给我老实点。

    周楠继续道:“我又听人说县尊在来淮安之前还去拜见过李妃娘娘,建议她劝裕王进宫侍侯天子。天子每年都在修葺宫观,王府是不是也出点钱,聊表孝心。这笔钱,是不是就是用在这上面?知县对当今天子忠心耿耿,小生敬佩,敬佩。”

    这话说得狠辣,若是传出去,詹知县的知县怕是要当到头了。

    原来,嘉靖皇帝笃信道教,曾有方士对他说“两龙不相见”若是两龙相见,必有一伤的话。深信不疑的嘉靖皇帝自此再不见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裕王,到如今已经十多年。

    这是嘉靖皇帝的逆鳞,也是朝堂中不可说的禁忌。

    你詹知县既然要搞我周楠,我也不妨给你下下眼药。大家都别客气。

    你强留我在县衙里,我就是你身边人。我张嘴乱说,别人就会以为出自你的授意,这个政治后果你自己掂量着办。

    在座众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威力,一时间大家都是面带戒惧,再不敢多说一句话。

    到这个时候,周楠和詹知县算是彻底翻脸了。

    “祸害,真是一个大祸害啊!”詹知县心中闪过这一句话。

    确实,他是存了要坏周楠前程,强留他在衙门里做吏员,以便将来好好整治一番。可是,若真留他,他可是朝廷任命的吏员,是自己的直接下属。真若乱说乱做,出了事,上头追究下来首先就找他这个上司的麻烦。

    你又不可能贬他做衙役,没这个权力。

    不行,这人得赶走。

    詹知县喝道:“滚,你给我滚回去,反正不几日你的免职文书也就要下来了,本县也不留你。”

    周楠心中大喜,又问:“县尊,我这个月的俸禄呢?”

    “少不了你一文。”詹知县气得一脸的铁青。

    周楠大获全胜,一拱手:“多谢县尊,告辞,告辞!”

    就要走。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门口的两个衙役惊叫:“你们是谁,怎么进来的?”

    周楠回头看去,却见门口站着三个头带竹笠,身披棉布长袍,脚穿麻鞋的高大汉子。

    看三人的打扮,和脚夫没有什么区别,又是怎么进得县衙的,也没有人拦?

第102章 千户() 
周楠现在已经不是礼房师爷,也懒得管衙门里的事情,心中只是略一诧异,举步欲行。

    突然,为首那条汉子一把拉住他的手,笑道:“小哥,你可走不得,等下可要做个人证。”

    周楠力气也算是大的,可落到他手里,只感觉像是被老虎钳子夹住,不由自主地被他带进耳房里。

    突然来了三个不速之客,屋中众人大惊。詹知县厉声大叫:“什么人,好大胆子敢擅闯县衙重地。来人了,来人了,把他们给我拿下!”

    “噗嗤!”为首那人却是一笑:“重地,小小一个县衙也敢称重地,你这里是胡宗宪还是唐顺之的节堂,又或者是高太尉的白虎堂?莫说是你这里,就算是京城六部衙门,我弟兄也天天坐班。”

    胡宗宪,浙江巡按监察御史,抗倭之战的总指挥;唐顺之,凤阳巡抚,长江以北及两淮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听这人的话,好象也不拿他们当回事。

    说着话,就将周楠放开,三人大步走到房屋正中,将斗笠一摘,又将身上破旧的棉袍一扯。

    一刹那,眼前一片亮光闪闪,简直就闪瞎了大家的眼睛。

    却见,三人都身着飞鱼服,腰上皆挂了一口绣春刀。

    没错,他们就是大名鼎鼎,叫官员们闻风色变的锦衣卫。

    “你”詹知县霍一声站起来。

    为首那人大约四十岁,国字脸,一说话,露出一口白牙,他举起象牙腰牌,道:“我乃锦衣亲军北镇抚司千户夏仪,你就是詹知县?”

    “是是是,本本本,本官就是,敢问上差来本县所为何事?”詹知县心中震撼,开始口吃。

    锦衣卫是做什么的,作为官场中人,他自然清楚。一般来说,锦衣卫上门,通常都不会有好事。

    锦衣亲军衙门的构成比较复杂,总部掌印是指挥使,下面是正三品的指挥同知,同知下面则是正四品的佥事。

    在总部下面分为两个部门,分别是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简称北衙和南衙。掌印是镇抚,镇抚下面是千户。

    南北两衙的职责又有不同,南衙负责风纪,类似于后世的宪兵。北衙则负责诏狱,乃是特务机关。

    北镇抚司专司缉捕官吏一职,有明一朝,官员们一提到北衙,都是谈之色变。夏仪这个北衙千户乃是正五品,权力不小。

    “詹知县你不用怕,我就问两句话。”夏仪笑了笑,白牙闪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