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顺之:“不过,老夫还是建议你随我去南京。且不说到了南京自有施展你才干的机会,你是个读书人,终究是要科举入仕的。”杂流不是朝廷命官,也谈不上任何前程。周楠过去,如果干得好最多两届六年,说不好三年之后就会回乡,倒是可惜了。

    周楠:“抚台,我一个吏员,如何能够科举?”

    按照明朝的科举制度,你只要做了吏员,就算做官也是杂流,政治履历上先天不足,不得参加科举。

    可笑无论是史杰人还是唐顺都叫自己好好读书,考取科举,这不是糊弄人吗?我如何不知道非进士不得为官,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规矩,就算我想,国家制度也不允许啊!再说了,我又不会八股文,去考什么科举,那不是开玩笑吗?

    唐顺之一愣:“再说,再说吧,总归是能想出法子的。”

    周楠在心中翻了个白眼,看来老唐头你也没主意,又何必忽悠人呢?

    他立即斩钉截铁地说:“抚台,我愿意做官。”

    周楠已经想好了,跟唐顺之去南京,自己作为他的幕僚,固然威风,可除了能弄点钱,认识些官员弄点不靠谱的人脉,好象没有什么多大意思。干上一辈子,也就是个师爷。

    在这个时代,不当官,你就什么都不是。

    况且,老唐这人看起来挺爱惜羽毛的,在他手下干也没多少油水。

    退一万步说,唐顺之就算给我想出了能够参加科举的办法,以我的水平,考上几届死活考不上,难道要做一辈子穷秀才?我还要养家糊口呢,这个赌下不起。

    明朝官吏之间横亘这一条鸿沟,你一个吏员就算干得再出色,在制度的条条框框下,一辈子都跨不进官员的行列。

    现在既然有这么个偌大的机遇摆在面前,不把握住了,将来必然后悔。

    只要跨出这关键一步,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唐顺之见周楠如此坚定的自甘堕落,欲要发怒。想了想,此人身负大才,可十年前被人冤枉充军辽东,革除功名,后来有为生计入了公门,前程尽毁,以至心性大变。变成一个功利之人,也是可怜。

    就不忍心再责备了,道:“好吧,既然你意已决,本抚也不勉强,马上奏报朝廷为你请功,推荐于你。”

    周楠见唐顺之答应,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最后道:“多谢抚台提携,小生如果做官最好是淮安府的不入流,比如九品的盐道知事、税课大使什么的。”富贵不归故里,犹如锦衣夜行。

    这个周楠真是堕落,不但要去做杂流,还专门挑这种九品小官,唐顺之心中不快,严肃地说:“我朝自有制度,官员不得在本乡任职。官员任免又是公器,岂能讨价还价?老夫自有主张,终归还是在南直隶,不会让你离家太远,还不退下!”

    周楠没办法,只得道:“应德公教训得是,小生但凭抚台做主。”也对,吏部手头缺比较随机,也不是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而且,按照明朝的人事制度,官员要想做官,你得去五百里以外。

    罢了,能够留在南直隶就行,毕竟这里是天下最繁华的所在,总比被分派去云南、甘肃、贵州好吧!

    周楠倒是一个想得开的人。

    从唐顺之那里出来,周楠心中欢喜,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却也要顾及形象。他竭力忍着,忍得嘴角得酸了。

    一个幕僚见到周楠古怪的没表情,问:“子木,你怎么了?”

    周楠再也忍不住,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的咕咚,然后放声大笑:“哈哈,没事,没事!走走走,今日小弟做东,咱们喝酒去,叫上所有同僚。”遇到这样的大喜事,就不允许我笑吗?俺就是这样的秉性,俺就是这样的汉子。

    很快,唐顺之就启程去了南京。临行的之前,周楠的任命下来,淮安府府衙理刑厅知事,正九品。

    拿到官告,周楠一则以喜,二则以怒。

    喜的时候,自己现在总算摆脱了吏的范畴,一步跨入官员的行列。最妙的是,还在老家做官,当真有风光有面儿。淮安府距离安东也就一百里地,坐船行得快,一日就能打个来回,也可以照顾到家里。

    这个老唐真是够意思啊!

    也对,唐顺之现在是南京户部尚书,这个权力还是有的。

    明朝政区划分为两京、南北两直隶和十三个布政使司。所谓南直隶北直隶,顾名思义,就是两个地方的财政和人事权直接隶属于中央。

    北直隶还好,也只管辖后世河北一省。至于南直隶就大了,包括江苏、安徽、上海。地方实在太大,gdp总量占明朝的七成,朝廷也管不过来。又怕南京的那些官员闲着生出事来,因为南京六部对南直隶也有一定的管辖权。

    周楠怒的是:怎么才是个正九品的芝麻绿豆官,以我所立的功劳,怎么也得给个正七品的推官啊!实在不行,给个正八品的县主薄你会死吗?唐顺之一定是在报复我不肯随他去南京做他的师爷狗腿子,可恶,实在太可恶了!

    理刑厅的主官是推官,执掌一府的刑狱。

    其实,按照周楠最初的想法,唐顺之给自己的官职或许不大。可你怎么也要给个巡检、盐道知事这种独当一面的职位才爽。自己在县衙做了半年师爷,给人当助手实在当腻了,真的想享受一下掌管一个部门当土皇帝的滋味。

    得,现在好了,又去为人当部下,实在不美。

    收拾好行装,乘了一艘官船由大运河北上,不一日就到了淮安。

    周楠归心似箭,也不去淮安府报到,他要先会安东去见妻子。另外,家中的事情先要安排妥当才能到府衙当职,没个十来日办不妥,也不急。

    大约是旅途劳顿,在淮安驿站歇了一夜,第二日起得迟。等坐船到安东,天已经黑了,守城的兵丁在在关水门。

    周楠大惊,忙跳下船:“且慢,让我进城。”都到家门口了,他可不想再城外住上一夜。

    一跳下船,只感觉脚下一个趔趄,突然也有些气喘心跳,意欲呕吐。

    倒不是他晕船了,而是醉得厉害。

    原来,从淮安到安东县的路途有些远,周楠一路实在无聊,就问船家买了一尾刚打上来的鲤鱼,让他炖了,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路上风景。

    鱼的滋味实在太鲜,船家新酿米酒也不错,加上马上就要见着妻小心中高兴,竟喝高了。

    听到他喊,守水门两个兵卒就骂道:“哪里来的酒鬼,说进城就进城,当城门是你家的?去去去,城门已关,要进城明日再来。”说着,手上就做出上下抛银子的姿势。

    周楠自然明白他们俩这是要问自己要过路钱,作为一个老公门,下面的衙役的路数他自然清楚。按照规矩,天黑就要关城门。可守城的兵丁一般都会提前一壶茶的功夫。你如果有急事要进城,可以啊,几十文茶水总得意思意思吧!

    这才是留心处处有文章,事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周楠大怒,骂道:“瞎了你们的狗眼,连本老爷也认不得,怎么,还想问我要钱,滚开!”

    借着灯笼的光,两人才认出是他,顿时吓了一跳。周师爷在县里可不是个善人,惹了他大家日子须不好过。急忙上前赔礼:“师爷原谅则个,实在是天色太晚,没认出你老。师爷醉得厉害,要不我,们扶你回家去。”

    说着,二人殷勤地走过来,扶他便走。

    周楠笑道:“你二人也算识相,你不寻你们晦气了。

    “多谢知事老爷!”

    “你们都知道了?”

    一个衙役笑道:“怎么不知道,老爷你升任府理刑厅知事的公文已经发到衙门里,这是在县城里都传遍了。这下周老爷可是双喜临门,就连詹知县也给老爷府上送去一份丰厚的程仪。咱们衙门里的弟兄还合计着什么时候到府上讨一杯酒吃,一来为老爷送行,二来也沾点喜气。”

    这话搔到周楠痒处,他心中得意,摸了两枚一钱的碎银子扔给二人:“尔等倒是口甜,什么贺喜,不就是想要赏钱,瞒不了本老爷。赏你们的,放心,我知道衙门的规矩咦,你们说什么,现在咱们县的县尊也姓詹是哪里来的?”

    一个衙役回答:“还有哪个詹知县,就是以前那个?”

    周楠吃了一惊:“詹通,他回来了?”詹胖子不是和夏仪一起被关在唐顺之行辕的牢房里吗,就算行辕撤消,两人重获自由。詹通身上有案子,也该和夏仪一起去京城侯审才对,怎么又回安东来当知县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122章 其中有古怪() 
一个衙役回答:“前些日子县尊、周老爷你、归县丞还有詹师爷不是被锦衣卫捉去京城了吗?本以为周老爷你们回不来了,可事情却怪,上头死活不派新的知县到职。又过得一个月,詹知县就回来了,说周老爷你在军中效力。”

    “又在前些天,又有消息传来,说是周老爷你得了军功,被提拔为九品知事。咱们都还糊涂着,还想问周老爷你呢!”

    另外一个衙役呵斥同伴:“你问这么多做什么,没看到周老爷醉得厉害,快快快,快扶他回家去。”

    周楠也是一脸的迷糊。喃喃道:“这究竟是怎么了?想不明白,想不明白!”不过,听了两个衙役的话,他心中还是一沉。

    是啊,我这阵子在唐顺之幕中,有他罩着,倒是忘记身上这件案子了。

    这事牵扯实在太大,如果不了结,随时都有可能被拿到京城问罪,提心吊胆,这知事当着心中也不塌实啊!

    此时已经天黑,周楠本醉得厉害,被两个衙役扶着走了一路,加上被凉风一吹,顿时酒意上头,腹中翻腾,“哇”一声就吐了一地。

    这一吐,顿觉头昏眼花,身子酥软。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总算到了家门口。

    一个衙役拍着门环喊道:“香草,香草,快开门,大喜,大喜啊,你家老爷回来了!”

    “谁呀,什么老爷?”一个十二三岁的女金刚胖大丫头开得门来,惊讶地看着三人:“黄差官,刘差官,你们所扶何人?”显然,这两个衙役以前来过周楠家,这女子却是认识他们的。

    姓黄的衙役笑道:“香草,你大约不认识吧,这是你家周楠周老爷,刚从扬州那边回来,天大喜事啊!我们可算把你家老爷送回来了,周老爷醉得厉害,你快接回屋去。”

    “啊,他就是我家老爷?”接过周楠,香草惊喜地大叫出声。

    周楠笑道:“废话,世界上哪里还有第二个周楠,你是刚买来的吧,云娘呢?”云娘买丫鬟了,我才多大点家业,养一个小兰就够费劲的,现在又多了一个香草吃饭。云娘素来节省,这可不是她的禀性。

    香草:“回老爷的话,婢子和莴苣是上个月进的家门,主母和莴苣一起回娘家了,明日才回。”

    周楠一呆,“莴苣又是谁”想必是另外一个丫鬟,云娘怎么改性子了,买丫鬟不说,一买还买俩。也对,现在淮安流民多着呢,黄花大闺女也不值钱,二两银子一个随便挑,倒费不了几个钱。我好歹也是官,现在手头也有几百两银子继续,如果没有丫鬟使用,在圈里也没面子。

    他实在太醉了,只感觉眼皮重若千斤,头一歪就倒在女金刚的怀里睡过去。

    时值盛夏,屋中实在太热。周楠只感觉有人脱了自己衣裳,又用热毛巾给自己擦了身子,不知道折腾了多久,身体渐渐清爽起来。

    然后,又有凉意思生起。

    周楠下意识地伸手,就将一团温暖丰腴的身体抱在怀里。

    大家都穿得少,有幽幽的香气扑鼻而来,如蛇般沁尽骨子里。

    周楠禁不住将手朝前一伸,就触碰到了。

    是女人,真正的女人。

    他正值血气方刚的年轻,出门两月不近女色,就好象是一颗炮仗点了就着,此刻又如何把执得住。又用力推来,似是在说:“老爷不要!”

    这种欲拒还迎最是要命,周楠两眼都是眼屎死活也睁不开。他也管不了那么多,扯开那人衣襟,和身扑上。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骤雨顿收,将压抑在心头两月的火气散尽。手又一摸,就摸到一个大肚子,顿时一惊:这不是云娘!

    他和云娘做了一年夫妻,彼此对对方的身体状况都清楚到了极处。如何不知道身边之人不是妻子。

    那么,究竟是谁呢?

    周楠突然想起先前进家门的时候丫鬟香草说云娘和莴苣回娘家去了,如今,这屋里只剩她一个人。

    难道是香草?对,肯定是她。

    古人有通房丫鬟一说,也就是说,主母在身体不方便或着怀孕的时候,大丫鬟有代替主母为男主人服务的责任。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