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ざ龅拿!

    周楠又是奇怪:“这每年多少租子自有定数,你们租种别家的地应该早就说好了的,怎么还每年变,告到官府里去也是主家没理。”

    老五更是气恼:“告到官府里去又如何,人家是举人老爷,在官府里又有亲戚,真闹起来,又如何斗得过。挨一顿打不说,这地也种不成了。我呸,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上数三五代还是一家人呢,真他妈是畜生。”

    老人大约是怕后生的话传到主家去又要吃亏,连声叫:“老五,你少说几句话要变哑巴吗?”

    青年后生气道:“阿爹你怕什么,大不了不种他荀家的地,咱们去城里扛活。我有一把子力气,还能饿死了。”

    “你懂什么,主母是什么性子难道你还不知道,人家手眼通天。你一走,下了人家的面子,进城去能有好日子。再说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到外地能有好日子过。”老人不住顿足,然后赔笑着对周楠道:“相公,我家老五是放屁,你权当没听到。荀老爷家就在前边,你老慢走。”说着就指了指远处的庄园。

    周楠谢了一声。

    他坐了两个时辰马车,这时代的车辆没有弹簧钢,没有橡胶轮胎,减震系统一塌糊涂,颠簸了半天,屁股都快被颠开花了。再不肯坐回车上去受了那苦,现在距离荀家也不过二三里地。索性叫马车一边歇着,等下在庄园门口等,一个人安步以当走,举步朝那边走去。

    走了一气,总算到了荀家庄园门口,身子活动开来,顿觉神清气爽。

    走到庄子路口,顿时热闹起来。只见好多人,有马车,有牛车,又有轿子。

    庄口有一座小石桥,乃是必由之路。道路突然变窄,这么多车马挤在那里,顿时走不通了。一时间人车争道,轿夫马车夫互相叫骂,喧嚣声响成一片,好象是在赶大集。

    “这么热闹”周楠想了想,荀举人去世已经有些日子,棺木应该已经运回家来,今日难道是荀家设灵堂接受亲朋好友吊唁的日子?

    又定睛看去,却见有好几个荀家家丁正在桥边疏导车马和人流,这几人头上都缠着麻布,腰上系着竹麻,竟戴着重孝,果然如此。

    实在太挤,周楠可不想被车撞着。这时代可没有第三责任人保险,真出了车祸,也没保险公司赔钱。荀举人毕竟是有功名的举子老爷,结交的不是豪门子弟读书种子,就是士绅官僚,大家都在场面上走动,难道还叫人家付汤药?自己这个九品知事,在淮安城里也算不得什么。

    于是,周楠就立在桥边,准备等这一波车流过去才去拜见荀家遗孀。

    车祸还是发生,只听得砰一声,一个老汉就被一辆马车的车辕撞到背心,直接跌到河里去。好在今天淮安旱得厉害,小河里干得露出河床中的鹅卵石。老头一落下去,脑袋撞在石头上,顿时血流满面。

    顿时,桥上就乱成一团,纷纷喊:“糟糕,跌伤人了!”

    立即就有两个荀家家丁冲下去,将手中的棍子使劲朝老头身上抽去,一边打一边骂:“不开眼的东西,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桥上是什么人,也敢来挤?”

    那老头发出阵阵惨叫:“我我我是夫人有急事吩咐下来,说是迟到就打断我的腿,真不是我故意冲撞老爷们啊,饶命,饶命啊!”

    “哟喝,还抬出夫人来骗老子?你就算有急事,这河里又没水,从河里过去不行吗?你当你是什么人,也配从桥上走。你要抬出夫人来,好好好,等下咱们就到夫人那里禀告此事。”

    一听家丁说要要去禀告夫人,老头脸色大变,显然是对荀举人的大妻畏之如虎,连声哀叫道:“饶命啊,饶命啊,不要禀告夫人啊!”

    “现在知道后悔了,嘿嘿,不开眼的东西,今天非卸掉你一条腿不可,也叫你这老不死的长长记性,知道咱们荀家的规矩。”

    见这老头满面都是殷红鲜血,家丁又是如此凶残,周楠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也不是个善良的人,尤其是穿越到这丛林法则的古代世界,更是手狠。可他做人做事,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百倍奉还。

    在不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欺男霸女这种龌龊事情还是不屑为之的。

    就大喝一声:“住手,干什么?”

    一个家丁斜视周楠:“你又是何人,咱们荀家的事情与你何干?”

    周楠皱了一下眉头:“某乃淮安府理刑厅知事,你们欺压良善,本官见着了,却不能不管。”

    两个家丁却冷哼一声:“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九品知事,又算得了什么,吓唬谁呀!咱们荀家什么样的官没见过,还轮不到你抖威风。”

    “好个刁民,竟然不把官府放在眼里。”周楠大怒,正要耍官威,两个家丁已经收起棍子走了,给他来了个置之不理。

    好个狂悖小人,周楠气愤难平,正寻思着该如何整治着两个混蛋。那被打的老头就走过来,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多谢老爷,若非老爷说话,小老儿这条腿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他头上身上又是泥又是血,甚是可怜。

    周楠心中怜悯,将他扶起,道:“老丈,我是府衙里的,和荀举人有旧。荀家乃是书香门第,必不会容恶奴祸害乡里。等下我见了夫人,定会给你讨回公道。”

    老头苦涩地摇头:“多谢老爷好意,若大老爷真的可怜小民,还请休要在夫人面前提起此事情。否则,小老儿日子更不好过。被家丁打一顿不过是皮肉之苦,若是触怒了夫人,怕是连命都保不住。去年庄子里就有一人不小心喂死了夫人养的猫,被打了一顿,到现在还躺在床上,屎尿都要人接,估计这辈子是起不来了。”

    周楠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真没想到荀举人的老婆如此凶残,一言不合就把人打成瘫痪。这不就是传说中旧社会的土豪劣绅吗?

    “荀举人乃是正人君子,为人宽厚。我听人说,荀家祖上郡望颖川荀氏,乃是荀子后人。书香门第,门风自然极好,怎么会鱼肉乡里?”

    是啊,据周楠和荀举人接触,此人乃是谦谦君子,为人也温和,怎么家里人如此凶暴,他是怎么教育妻子儿女的?

    老头叹息一声:“荀老爷本是好的,可他已经十多年没回来了,家中的事情也一概不管。”

    这老头又说了半天,周楠才明白其中缘由。

    原来,这个荀举人确实是个好人,却书生意气,又不通时务。少年时在科举场上屡屡碰壁,不甚得意,功名只止于秀才。

    荀家是有钱,可不能拿到举人功名,对于荀子后人而言,确实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在十八岁那年,荀举人时来运转,总算乡试折桂。事情是这样,这一年,荀举人迎娶了一个姓丁的河南女子,此女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其父和荀家老太爷是同窗,两家倒是门当户对。

    丁家人能读书,子弟多在外做官,官职还不小。

    有了妻子家这个背景,荀举人总算顺利地变成举子老爷,算是能够维持家声不堕。

    可惜,丁家的权势大约也只能勉强影响到省一级,再往上就不行了。

    荀举人诗酒风流惯了,八股文章只算是勉强,死活也中不了进士,搞得甚是抑郁。

    丁家背景不错,丁夫人又是个嫉妒凶悍之人,荀举人的小妾和妾生子女在府中颇受欺凌。就连荀举人,也经常被妻子骂得狗血淋头。

    荀举人畏惧妻子,加上夫妻关系也差,就借口在外游学,十多年不归家。后来投到唐顺之幕中,未必没有通过获取军功入仕,重振夫纲的念头。

    “看来这个丁夫人不是个好人,若她知道亡夫留下遗嘱要分一小半家产给妾生女,也不知道要恼怒成什么样子。”周楠心中想:“这荀家人实在可恶,竟然连我这个理刑厅的知事也不放在眼里,这次荀家家产缩水,真是大快人心。”

    他是个有仇必报之人,决心替荀小姐撑腰,狠狠地报复荀家一次。

第135章 六小姐() 
“兄长,此人是谁?”

    此刻,在荀家后院的精舍中,一个身戴重孝的五十来岁的妇人拿着一本名刺问。

    此妇人生得银盆大脸,身材中等,面上带着一种居移气养移体的富贵人家女眷的威严。不过,她那双眼睛里却带着莫名的凶横之色,却是破坏了个人整体形象。

    屋中还有两个男子,一人大约三十出头,面容苍白,显然是酒色过度精力不济,他也披麻戴孝,显然是荀举人的直系统亲属。

    另外一个也是五十来岁的老人则相貌堂堂,面色红润,身上只穿着一件道袍。

    他接过帖子一看,道:“是河工的一个杂流官,从八品。”

    妇人有些恼了:“他这次登门吊唁我家老爷,怎么只随了二十两的心意?兄长,这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啊!”

    没错,这人就是荀举人的大妻丁氏,另外两人,三十来岁的是丁夫人的儿子,得了秀才功名,世人都唤着荀举人,道袍老人则是丁夫人的兄长。

    道袍老人一笑:“妹子你也休要气恼,河工那边可同我没有什么关系,此人和我也就是认识,彼此也没有什么交道,他能来也是一份心意,不必在意。”

    “恩。”妇人又拿起一本帖子,眼睛顿时一亮:“此人又是谁,这礼是不是太重了?”

    这人在帖子上附了一个礼单,倒也丰盛,起码价值三百两。

    老人拿起帖子看了看,回答说:“大河卫下面一个千户所的千户,他儿子进学的时候我说过话,这次应该是借这个机会酬谢,可收下。”

    在三人身前的案上还放了几十本拜贴名刺,都是府中的官吏名流乡绅。

    荀举人殉国,荀家新丧,都过来吊唁。

    按照本地风俗,婚丧嫁娶亲友都要随礼,待到人家有事,你要加上一两成还礼。

    丁夫人毕竟是个妇道人家,外间的事情也不清楚,就一边看名刺,一边问自家兄长对方的姓名来历,这礼当不当收。

    她嗜财如命,别人送钱来,只恨其少,不怨其多,自然是要通通收下的。

    “这人是谁,府衙理刑厅知事周楠,没听说过,和咱们家也没有交道,他来这里做什么?”

    道袍老者接过妹妹递来的帖子,想了想,然后道:“想起来了,此人说起来倒是有点意思,乃是安东县生员。十年前沾上一桩命案被发配辽东。刑满回乡,进县衙做了个吏员。后来洗脱了身上的冤屈,恢复功名。可前程已然尽毁,后来进府衙做了个九品知事。这个周楠虽然官位卑微,可诗词却是了得,如今在士林中也有些名声,城中到处都在传唱他的诗词。这人荒唐胡闹,好酒贪花,世人都知道他自伤身世,故尔放纵。”

    说着,他大概将周楠的事迹说了一遍。

    周楠来府城不过几日,大约是所做的事实在太精彩,场面上走动的人谁不知道他的大名。

    当听到周楠嫖故友寡妻,并纳为小妾,又和许多女子夹缠不清,刚到淮安上任没两天就和一个民女在衙门里行苟且之事,丁夫人母子都抽了一口冷气:这不就是只辣鸡吗,真•禽兽也!

    丁夫人忍不住骂了一声:“真是斯文败类,士林之耻。这位周大人走衙门里公然与妇人苟且,他不要名声了吗,这和畜生又有什么区别?”

    道袍老者:“他一个杂流,这辈子也就这前程,难不成还想升官?男女之事,你情我愿,别人也不好说什么?闹大了,最多年考岁察的时候评他一个品性卑劣,报吏部免职了事。”

    荀秀才:“他算什么士林中人?”

    丁夫人最后鄙夷地哼了一声:“原来是个九品杂流,芥子般的小人物,一个品行不端不知礼数的东西,叫人随意应付两句,打发了事。”

    她的心思道袍老者自然明白,这个周楠今日登门吊唁,名刺上也没有随礼,引得妹子心中不喜,就道:“不然,来者都是客,不可得罪。”

    既然兄长这么说了,丁夫人心中虽然不快,却不好反驳,只呵斥儿子:“你这小畜生不也是同样好酒贪花,整日只知道狂嫖乱酒,真是丢了咱们老荀家的脸。”

    荀大公子荀秀才被丁夫人娇生惯养了一辈子,听到母亲呵斥,心中不满,正要发作,一个婆子走进来,磕了一个头:“见过丁大老爷,见过夫人、大公子,六小姐她”

    荀秀才问:“她怎么了?”

    婆子回答:“今天是老爷出殡的日子,六小姐在院子里哭了一上午,说是要替老爷披麻戴孝,送老爷最后一程。夫人不答应,就要死要活的。”

    六小姐就是荀举人信上所说的妾生女,她上面还有五个哥哥和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