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声,让他们不必增援承德。

    但不管是冀东的刘凤池还是代县的马铮,再或者是张家口的杨成武都没有想到,他们在迷惑日本人的时候,人家也在迷惑他们,多田骏此次的主要目标还是要击毙马铮这个头号劲敌!

    益子重雄中尉今晚特别高兴,这是他和他的挺进队第一次参加如次重要的作战任务。在出前筱冢义男司令官特别叮嘱他,支那马铮所部也有着一支战斗力惊人的特战部队,而且有最少十位帝国的将军级别的军官折在了马铮部的特战队手里。

    而他的益子挺进队虽然成立的时间不短了,而且每一名士兵都是从整个华北方面军当中精挑细选的精英,但是毕竟成就有限,所以要求他们务必要配合服部特战队一起行动。

    不过在益子重雄看来,他的益子挺进队已经是世界上最最精锐的部队了,为了训练这支部队他已经不知杀死了多少支那人了,甚至在一个月前还潜入支那马铮的防区暗杀了支那的几个县长,同时还端掉马铮所部的一个团部。

    而服部特战队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在同支那特战队交手的过程中却损兵折将,所以并不能真正得到他和他的战队的认可。不过为了完成任务,益子重雄还是决定勉为其难和那群穿着花里胡哨怪模怪样的特战队合作一次。

    益子重雄由他骄傲地本钱,他毕业于日本6军士官学校,而且还是参加了“满洲事变”(9。18事变)的职业军人。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原会战之时,作为顾问的他和宣抚官两个人进入前线阵地,招降国民政府军中央军第六挺进纵队和第二十七军一部官兵3ooo余人。

    因此日军大本营不少将官对他这个小小的中尉很是欣赏,甚至于连6相东条阁下也称他是一个“勇敢”、“极富智谋”、“刚胆”的人。随后益子重雄因其的功绩,被调任日军第36师団幕僚。受到了第一军司令官的嘉奨,也受到了金鵄勋章。

    可别小看这个金鵄勋章,那可是日军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勋章,一般人很难获得。金鵄勋章于189o年2月11日制定,共分为7个等级,“功一级”向下至“功七级”以功级表示的勋章。位阶与瑞宝章或其他勋章授与工作取得一定年资为条件的官吏或民间人士不同,金鵄勋章只授与有战功的军人,中将与皇族军人若没有战功也不会被授与。

    即使以将军与提督的身分获得旭日章或瑞宝章等勋一等或勋二等的受勋,对金鵄章而言可能只是功五级或功四级的军人而已。另外,功一级至功七级的受章者有9oo日圆至65日圆的年金给付。昭和初期,当时的二等兵的月薪只有8日圆8o钱,因此算是相当高额,可见益子重雄的资历绝对是非同一般。

    益子挺进队是以益子重雄的名义编程的特种部队,或者说是一支专业的破坏性部队,就专业性程度而言还算不上是特战队,但是就破坏性而言他远远出了日军历史上的任何一支特战队。

    为了应对“狡猾”之极的八路军,日军决定进行一次针锋相对的特种作战,用一只小部队以忍者一样的方式进行斩行动,直接奇袭八路军总部,于是特别挺身队应运而生。

    根据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命令6军第三十六师团第223步兵联队选派出一只精干的步兵中队组成了挺身队,毕业于6军士官学校、参加过满洲事变、经验丰富、勇敢而细致的益子重雄中尉和他的第3步兵中队被光荣的选中了。

    益子挺进队的编成主力是第36师团歩兵第223联队的第九中队,包括益子重雄中队长在内的4名指挥官和1o2名士兵,另有雨宫宪兵曹长率领的18名中国人特务和翻译,全队总人数为124人。配备了重机枪、重掷弹筒、和小型无线通信机等精良武器。

    益子挺进队主要的打击目标就是八路军,此前,即使日军着手攻击,八路军也能够巧妙地回避、隐藏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通过这样的周旋,八路军势力展壮大起来了。日军认识到现在既存的作战方法收效甚微,因此要求各部队在战法上加以更新,以彻底剿灭铲除其势力。

    为此,肃清作战主力的日军第36师团组成了两支特别挺进队,特别挺进队分别由223联队的中队长益子重雄中尉和224联队的中队长大川桃吉中尉率领。

    这两个中队的日军全部化装,穿上了八路军的服装行动,在其大部队起作战之前,利用夜间从警戒薄弱的地方,偷偷地进入抗日根据地、以侦察报告八路军总部脑所在地、军需所在、刺杀八路军脑和撹乱八路军中枢指挥机关等活动为目的。

    在此特别要说的是益子挺进队的事情,因益子挺进队给八路军造成的损失特别重大。每次作战这支部队都是轻装出战,各自只携带4天的口粮和一支配备有12o子弹的步枪,此外还携带部分机枪以及信号弹、烟幕弹等,。每个步兵携带2个手榴弹和雨衣。

    为了保密,益子挺进队的行进编队顺序是,中国人向导领路、其后是孙特务工作队员、张翻译、先遣队雨宫曹长、益子中队长以及作战部队等。挺进队一般夜间由中国向导领路,对照非常详细的军用地图行军,向各目的地接近,并在较隐蔽的山沟内宿营、吃干粮,如要行动,夜前开始整理好队伍上路。

    他们通过电台得知大部队开始扫荡的时间及行进路线,当接到行动的命令后,开始混进村庄附近,进行突然袭击并乘机杀人、抓人、抢走文件、放火与进行急袭,射信号弹,燃烧烟剂,展开焚烧国旗军旗,或用高声喊话,造成抗日部队指挥机关附近的混乱,以达到其目的完成任务。(。)

第七百四十章:兵围代县(第二十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四十章:兵围代县(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益子重雄的挺进队成立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战果,而自身的伤亡却极小。益子挺进队之所以在对阵八路军的时候会伤亡较少,这和他的作战方法有关。益子挺进队主要特点主要有隐蔽偷袭,不与火力强的部队作战。遭遇到战斗力强悍的八路军部队就回避迂回到其后面,不直接正面交战。

    益子重雄知道自己的优劣,因此通常以完成其任务为要目标,他不恋战不纠缠,而且攻击的也往往是八路军脑机关,而非作战部队。

    这次斩行动益子挺身队携带了无线电和重机枪,穿着八路军的服装。在夜色的掩护下离开了忻口,进入了绕过八路军重兵驻守的的原平镇,直奔代县而来。

    荒山深壑,荒草乱坟野岭之中危机重重,他们穿着八路一样的军服,饿了就拿出随身带的干粮,露宿野外,靠着机智的头脑和逆天的运气,成功的躲开了马铮所部在前线的各个明的暗的侦察和巡逻哨,成功地潜入了代县以南三十多里的阳明堡镇,几个小时后,益子挺进队终于在21日凌晨5时终于到达了事先预计好的一个小山村。

    与此同时,日军的空降兵联队也成功的在代县以北三十里外的新高乡成功集结,就这样,日军的大部队还未到来便有一个空降兵联队和两支特战队混入了代县附近,近四千日军精锐正快的向着马铮的指挥部而来。

    而日军通信机关一直在监测马铮所部的电台,并且不断通过电台和代县的益子挺进队以及服部特战队联系,日军大批部队靠着这些情报逐渐的在接近目标。

    日军的异动很快就引起了马铮等人的注意,等到从徐英辉的情报部门侦察到日军竟然杀向代县之后,徐英辉以及云鉴等人一下子就看清了日军的目标所在,同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们都清楚,马铮身边现在只有一个警卫团和一支特战队,而日军却有好几支部队,虽然暂时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兵力,但是想必不会太少,这下子徐英辉等人的脸色顿时变的极为苍白,古井不波的脸上也满是惊慌。

    徐英辉毕竟是搞情报出身的,其战争敏锐性自然是没的说。很容易就想到了日军这次大动干戈的最终意图,日军是一下子动用了这么多部队绕过战略要地原平镇,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围攻代县,这完全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打法,甚至于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度。

    毕竟只要原平镇前线的八路军及时回援代县的话,代县附近的日军连逃跑的可能都没有,四周都是八路军,他们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唯一的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日军这么做,完全是准备用这些部队为代价换取马铮的项上人头。代县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整编一师等部队的后勤基地,虽然不能说被八路军经营的固若金汤,但是其防御之强还是很少有能出其右者。

    而且这里的驻军也不少,除了县城驻扎着马铮的警卫团之外,距离县城以南三十公里的阳明堡还驻扎着一个整编一师的一个团。除此之外,一旦代县城受到攻击,那么在原平镇一线驻扎的整编1师的主力部队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返回救援,而距离代县并不远的军事重镇朔县的部队也可以在半天之内赶到。

    所以,不说日军这次动用大军能不能将代县打下来,但是只要日军大部队进入代县,那么就很可能遭到绥察军区的部队四面合围。因此,虽然代县距离忻口前线直线距离还不足百公里,但是包括马铮之内的绝大多数军官都没有想过日军会派大部队攻打代县,因为那根本就不符合日军得利益。

    但是马铮等人显然低估了他本人在日军中的巨大价值,更没想到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为了击毙他竟然敢将近万人陷入危险的境地。

    徐英辉不敢怠慢,如此重要的信息他在第一时间就上报了马铮。接到徐英辉的电报后马铮也是吓了一跳,他可是知道日军进攻原平镇的部队足足有两个师团和一个完整的步兵旅团以及一个野战重炮旅团,如此庞大的兵力要是全部绕过原平镇攻打代县的话,那么对于他自己以及整个代县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不过有挑战就有机遇,虽然日军大军压境很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但是要是运作的好的话,马铮相信军区有能力吃掉多田骏中将的这支奇兵,最次也会歼灭这支部队的主力。

    但是以他现在的情况来看,想要就这样歼灭日军这支部队的主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先是来自日军的直接的军事压力,这次进攻代县的日军可不止几百上千人,单单他们侦查到的就有四五千人,而且马铮判断多田骏肯定还有后手,想来兵力不会少于大几千人,甚至还会更多。

    而代县的守军只有一个团,因此守不守的住县城还是一个未知数。更重要的是日军的这次主要目的是消灭城里的前敌指挥部,或者说是日军的这次军事冒险完全是冲着他的脑袋来的,一旦开战必然是不死不休,一方不倒下战斗是不会结束的。

    而他身边除了警卫团外也就只有特战队的两个中队一百余特战队员了,特战队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这种战斗却并不适合特战队的挥。因此这次日军的进攻完全将马铮置身于极为危险的境地,自保尚且不足,歼敌就更加困难了。

    马铮这次也被多田骏中将破釜沉舟的气势吓出了一身冷汗,这老鬼子完全是在玩儿命,暗道姜还是老的辣。

    马铮不敢怠慢,立即给代县城里的部队打电话,告诉他们日军很快就会到达县城,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

    不过,电话刚刚打过去,代县城便开打了,日军的一个步兵联队突然出现在县城门口,同城门口的部队展开了激战。

    代县守军的最高指挥官是代县整编一师一旅副参谋长张大兵,这个家伙原本是中央军第79军的一个营长,后来在山西战场被日军俘虏了。不过张大兵也算是能耐,在被押往中苏边境的路上竟然逃跑了,并且还救出了近六百名同样身份的战俘。

    不过由于张大兵这次逃跑的过程中击毙了日军的一个重要人物,所以遭到了日军大军的联合围剿追杀,双方一直从东北打到察北地区,最后张大兵手下的六百余人只剩下不足两百人的时候被日军围困在了一座无名小山上。

    恰好当时绥察军区的一个步兵营就在附近活动,当即出手将张大兵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救了出来。为了感激八路军的救命之恩,同时也深深不齿国民政府各军阀之间的相互压榨以及对士兵的残酷剥削,所以张大兵和他的战友一同参加了八路军。

    张大兵此人和八路军绝大多数的干部还不太一样,因为他是受过系统军事教育的班科生,是6军大学毕业的精英学员,不但在行军打仗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而且在管理后勤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能力,算得上是一个多面手。所以颇受黄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