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五十八章 :形势危急()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九百五十八章:形势危急(求订阅!、、求一切!)

    晋北。大同

    送走朱可夫等人之后,马铮并没有立即返回山东前线,而是留在大同安排军区和苏联方面合作的事情,毕竟不久的将来将会有大批的苏联物资运抵绥察军区,必须做出妥善的安排。

    但是马铮的好心情没有维持多久,就在他反回归绥同留守的冯部长等人商讨扩大包头重工业基地的事情的时候,皖南的局势陡然间紧张了起来。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之后,马铮一边致电延安方面,希望党中央要求新四军做好战斗准备,以防万一。同时,马铮命令绥察军区各个军分区的主要领导立即返回大同,召开紧急会议。

    2月22日,马铮经过两天的急行军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回了大同,回到司令部之后马铮顾不上沿途急行军的疲敝,迅速赶往司令部的会议室。

    虽然现在已经快要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但是军区会议室里依然人声鼎沸,绝大多数的干部战士的情绪都极为激动,远远的就听到了各师旅长的吼骂声了。

    “啪”

    马铮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许多了,带着几个战士就推门走进了会议室。

    “是司令员回来了,司令员你快说说我们该怎么办?”有眼尖的一眼就认出是马铮回来了。

    “吵吵吵,都他娘的吵个屁,都给老子闭嘴。”看到整个会议室像个菜市场似的马铮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司令员,你先别生气,同志们现在的心情我想您也清楚,蒋介石真是太不像话了,我们必须要拿出一个意见出来。”罗政委见马铮发了火,急忙转移了话题。

    “老罗,现在情况怎么样,新四军的损失大不大,还能不能撑下去?”马铮也没时间和其他人扯淡。

    按照马铮的想法,现在八路军的实力远超历史上,就中国北方而言,老蒋的实力已经远远比不上八路军了,因此马铮以为老蒋不会像历史上那样针对新四军,毕竟八路军也不是吃素的,搞不好老蒋还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然而令说马铮没有想到的是,历史的惯性会如此的大,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最终还是发生了,而且规模比历史上还要大得多,另外时间还非常急促。

    “情况很不妙,2月12日,老蒋命令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长的名义,向八路军正副司令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发出“皓电”,以新四军所属部队不守战区范围自由行动,不遵编制数量自由扩充,不服从中央命令破坏行政系统,不打敌人专事吞并友军为由,命令新四军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旧黄河以北。”罗政委回答道。

    “那中央是如何回答的,新四军现在情况怎么样?”马铮急忙问道。

    罗政委恼怒地说道:“党中央从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该地区,并以朱彭叶项四人名义答复国民政府,同意将安徽南部的新四军部队调到长江以北。不过国民政府似乎还有后续动作,根据我们的情报部门接到的情报显示,老蒋似乎想要全歼新四军。”

    “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马铮道。

    “国民政府大约两个集团军12师的兵力开始在皖南地区集结,同时国民政府来往第三战区的电报极为频繁。我们的情报人员监听了国民政府军政部和第三战区的通话,听到国民政府军委会在递给第三战区的电报中多次提到了共匪、剿灭、皖南等词语,结合以上的各种信息,我们判断国民政府似乎是想要对新四军动手。”罗政委分析道。

    “那党中央知道消息吗?”

    马铮很清楚皖南事变的始末,他也很清楚现在老蒋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现在中共的主力部队是在华北,而皖南地区的部队只有区区一两万人,更重要的是新四军的军部现在也在皖南。

    要是能将新四军的军部以及军主力部队歼灭的话,拿不亚于砍掉中共的一条手臂,所以皖南事变这根本就是国民党的一个圈套,不管新四军是不是真的都能按照国民政府的要求北上,国民政府第三战区也会以各种借口向新四军开战的。

    但是清楚归清楚,就算是知道马铮依然不能私自做主张,要知道现在牵扯进去的可都是国共双方的绝对高层,他马铮虽然在军中还算是有那么一小点话语权,但是就整个中华民族而言,他的话语权几乎为零,所以马铮每做一个决定都必须要考虑到党中央的感受。

    “知道了,我们一早就将电报转发到了延安,不过到现在延安一直都没有回话,可能是延安的电台出了毛病,没有接到我们的电报。”罗政委苦笑道。

    “联系不上就一直给我联系,直到联系上为止。同时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让通讯员给石门、阳泉等地的部队发报,命令他们将部队向南推移20公里,兵力前锋直接给我推进到第二战区的防区内,我就和老蒋抖一抖。”马铮怒声道。

    “是!”

    “另外命令整编四师、五师继续南下,将大军开到中条山附近,摆开了架势,随时等候命令!”马铮道。

    “是”

    皖南的局势继续恶化着,2月23日,皖南那边的情报人员传回了最新的情报,国民政府的命令新四军立即北移,但是其所属部队却继续向新四军的防区开进。

    大同。绥察军区总部

    “老罗,中央有什么指示?”马铮急声问道。

    “中央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考虑,已经命令新四军北上了,不过新四军那边好像意见并不统一,到目前为止四军并未如国民政府晧电及中央所言随即移防,部队虽然集结起来了,但是迟迟未见移防。”罗政委道。

    “老罗,事情可能要遭,老蒋可不是一个能隐忍的人。现在国民政府虽然在走滑坡路,但是刚刚美英等国已经答应给国民政府进行军事援助了,听说第一批5个步兵师的装备已经运抵重庆,看来老蒋是觉得现在可以和我们重新叫板了。要是新四军不按照国民政府的命令办的话,很可能会引发流血冲突。”马铮担心地说道

    罗政委想了想说道:“不至于吧,虽然现在皖南的局势很紧张,但是还没有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再说了这一打还不是便宜了小日本,我想老蒋不可能连这一点都看不到吧!”

    “哼,怎么能看不到,不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老将来说就是一个渣,本来人家就不是心甘情愿抗日的。要知道我们是利用西安事变的有利局势逼着老蒋抗日的,现在小鬼子专心对付我们八路军和新四军了,暂时放松了对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所以老蒋再一次看到了我们的威胁,民族矛盾暂时缓和阶级矛盾抬头了?”马铮分析道。

    罗政委道:“那怎么办?现在我们远水解不了近渴,皖南距离我们这里何止千里,就算我们真有心帮他们也力有未逮不是。”

    “老蒋现在心里也没底,所以他不敢和我党我军彻底撕破脸,只要新四军那边不要再整出什么幺蛾子,我们这边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再加上中央那边和国民政府高层进行一些周旋,事情还是有可能解决的。”

    “那我们该怎么做?”

    “嗯,晋东南和晋南的部队都准备好了没有?”马铮道。

    “差不多了,这段时间我们所有军分区的部队都在加紧训练,所以集结起来也方便,昨天司令部的命令下达到前线的时候,徐虎和刘凤池就保证,只要我们一个命令,他们两个精锐师就会在第一时间南下,不管是孙殿英部还是第一战区的卫立煌部、第二战区阎锡山部都将会被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掉。”

    “很好,命令立即南下豫北,同时先头部队要进占中条山区,要是国民政府敢轻举妄动的话,那么我们的两个师就彻底南下,我倒要看看是卫长官的那两个集团军厉害还是我的这两个步兵师厉害。”马铮果断下令道。

第九百五十九章 :南下豫北()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九百五十九章:南下豫北(求订阅!、、求一切!)

    马峥的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就炸锅了,这话太过于震撼了。看这架势,他们的这位司令员是准备和国民政府死磕了,包括罗政委在内的很多干部都急了,都担心他们的这位年轻的司令员气昏了头,进而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

    当即,罗政委沉声道:“司令员,我们是不是再等等,现在晋东南以及大半个豫北都是日本人和国民政府的地盘,我们就这样明目张胆地进占晋城一线,恐怕会引起新的国共摩擦的。”

    徐英辉也接口说道:“是啊司令员,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各部坚决不许和国民政府的部队起摩擦,一切皆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准,我们这样干是要违反纪律的。”

    马峥摇了摇头说道:“不等了,再等下去皖南那边就会出大事。老罗,皖南的事情远不是你想想的那么简单。皖南的国共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实上早在去年双方就一直龌蹉不断,自从新四军向苏北敌后发展后,一直就和国民党顽固派麻烦不断,甚至还爆发了大规模的战斗。”

    “嗯,这件事情我也听说了,只不过只是听得大概,只知道去年10月份,国民党顽固派为收复被新四军占领的黄桥派大军围攻我新四军,不过由于分进合击的策略导致兵力分散,直接进攻黄桥的兵力不足,而国民党部队中嫡系与杂牌又互不支援,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进攻失败,并且损失惨重。新四军以劣势兵力成功守住黄桥并进而占领了姜堰、海安等地。至于详细的我就不知道了,因为当时相关报道很少,党中央也对此没有做任何宣传。”罗政委道。

    “呵呵呵,这就是政治,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此话一点都不假。当时出于国共两方分别的利益考虑,国内所有的报纸均没有对黄强战役作多少报道,我也是从其他一些渠道得知这一事件的真相的。”

    接着马峥继续说道:“去年年初,按照中央的指示,新四军开始向苏北皖南一带集中发展,协同新四军开辟苏北的南下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部第一、第二支队和新四军第五支队,分别抵达涟水以北地区和大运河西岸,与新四军苏北部队形成有利的战略态势。”

    “其实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国民政府的自私自利,早在整编的时候,蒋、顾为新四军划定了防区,不过他们划定的防区非常狭窄,不利新四军作战及发展。因此,很早新四军决定向防区外发展。”

    “早在1939年5月,新四军的陈司令员就派遣叶飞率领第六团赴江阴、无锡、常熟地区活动,而新四军的茅山抗日根据地也具有一定规模。陈、粟遂决定,陆续派遣部队北渡长江,向长江北岸发展。经过几个月作战与发展,至11月底,新四军已有数支主力到达苏北,控制了长江渡口,新四军跨长江两岸,占据有利态势。”

    马铮的话音未落,罗政委就说道:“陈毅同志是一个人才,他们新四军的斗争形势比我们这边也不逞多让,他们能在苏南、苏北、皖南这些地方站住脚跟可不容易。”

    马铮苦笑道:“问题就出在这里,苏、皖南地区是韩德勤的地盘,而且韩德勤手中当时掌握着整整一个集团军的部队,新四军有什么,破枪几千条,人员万余人,就这样的一支部队就敢和他韩德勤抢地盘,这不是扯淡吗。所以当粟裕率新四军进入苏北发展后,就和韩德勤发生过多次摩擦,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严重阻碍新四军发展。”

    “去年九月三十日,韩德勤集中其大部兵力,由海安、泰州等地分三路向黄桥进犯。陈毅以劣势兵力在黄桥地区独立同韩部决战,经过多次战斗,共歼灭韩德勤部主力12个团,保安第十六旅全部,保安第三旅、保安第五旅各一个团,共计一万一千余人,致使韩德勤部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独立第六旅旅长翁达及旅、团长数人阵亡,俘虏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人,九十九旅旅长苗瑞林、一一七师参谋长等师、旅、团军官30余名,下级军官600名。”

    “是役,还缴获长短枪 平板电子书余支,轻、重机枪189挺,山炮3门,迫击炮59门及大量弹药和军需物资,新四军取得胜利。”

    “短短几天的时间,韩德勤部第八十九军军长以下一万一千余人被新四军击败,军长战死。新四军乘胜追击,进占海安、东台等地。黄桥战役使新四军在苏北地区站稳了脚跟的同时,也导致了新四军和韩德勤所部的隔阂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爆发的时候了,要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