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松受高俅之命,前来蔡府请罪,高俅自然想立即知道情况如何。

    武松只好暂时与宋江分别,前来新禁军营,向高俅禀报情况。由于高衙内也在蔡府,有些情况高俅必定能够从高衙内那里获知,因此,武松也没有隐瞒。高俅听了,勃然大怒。

第二百四十一章 准备发财() 
    高俅平素喜怒不形于色,显得很有风度,但这回再次显得十分恼怒,道:“武松!你杀死刺客,救了公相大人的儿子,更有帝姬、金国使臣,这乃是一件大事,何以之前竟然不禀报于我?莫非你以为我会隐瞒你的功劳,不向朝廷为你请赏么?”

    武松道:“高大人何出此言!那日武松也只是偶然遇到刺客事件,出手乃是份内之事,况且也不知道所救人的身份,因此并没有指望以此得到朝廷赏赐,今日去蔡府也只因那蔡公子自己提起,武松这才完全明白来龙去脉,并非有意隐瞒大人!”

    高俅这才转怒为喜,道:“既然如此,你且叫人替你把经过写将上来。你是我的麾下,理应由我来向朝廷申报,为你请赏。本官职位虽然比不得公相大人,但差幸还得官家信任,由我禀报官家,也不会亏待于你!”

    武松明白,高俅刚才原来是假装发怒,故意装着不高兴,目的其实是在和蔡京竞相向武松示好,以拉拢武松。

    说起来,武松本来不过是清河县来的普通青年,为着寻找哥哥来到汴京,无依无靠,与高俅、蔡京这些当今大宋境内最有权势的人地位隔着很远,完全不值得高俅、蔡京如此竞相拉拢。

    而且,他打了高衙内和西门庆,又在蔡府闹腾了一番,无论高俅还是蔡京,原本都应该厌恶他,不陷害报复就是好的,又何必竞相示好拉拢?

    其实,这只是因为,武松现在已经涉及到高俅和蔡京这两大奸臣之间的微妙互动。两大奸臣都在皇帝面前争宠,因而彼此间的关系其实十分敏感微妙。武松倒向谁,发挥什么作用,都有可能影响到两大奸臣在朝中势力的布局。

    高俅本来还需要武松帮助他操练新禁军,现在武松又和蔡京之间有了联系,那么如何对待武松,就更有可能影响到他和蔡京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不得不又换了一副嘴脸。

    说白了,如果仅仅只是蔡京或者高俅一方,他们都可以丝毫不把武松放在眼里;可是,一旦同时涉及到两方,那么,两方就都会考虑把武松作为棋子。

    况且,现在武松居然杀死和赶跑了刺客,间接地救了帝姬和金国使臣,为朝廷立了大功,完全可能得到皇帝的赏赐。因此,高俅和蔡京在对待武松上,就更加微妙了。

    武松清楚,自己实际上已经开始涉及大宋高层政治角力。高俅和蔡京都是大奸臣,都把他当棋子,但,他也不介意在两大奸臣之间周旋,更好保护自己,逐步提升自己的地位。

    他原本做好了遭到高俅严厉的打击报复、为了潘金莲和林冲娘子的安全、万不得已就带着她们逃离汴京的退路,为此,特意兑现了马奎当初投资在各大商铺里的银子。

    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完全之策。但,现在他既然已经立了大功,成为高俅与蔡京之间竞相拉拢的对象,他就有了新的设想。两大奸臣想把他当棋子,他又何尝不能在两大奸臣的斗争中渔翁得利?

    毕竟,如果能够留在汴梁,逐步升职,获取自己的权势地位,才有助于他在这个即将陷入大乱的时代有一番作为。

    从新禁军营出来,天已经将黑了。武松快步行走,想早点回去,和潘金莲共进晚餐。

    刚走出新禁军营大门,便见旁边有一个人影,快步闪将上来。

    武松顿时心生警觉。他现在已经把高衙内、西门庆、蔡脩等往死里得罪了,自然要提防这些家伙狗急跳墙,买通人来暗算他。

    那人来到武松面前,却态度十分恭敬,立即施礼道:“将军,请留步!”

    借着暮色,武松一看那人,只见却是个年轻后生,长得剑眉虎目,玉树临风,颇有英气。忽然记起:前几天去找那些店铺兑换银钱,似乎见过这个后生,乃是一家药铺里的小老板。

    果然,后生主动说道:“我叫吕方,乃是恒生药房的老板,将军几日前,曾来我的小店里兑换银钱!”

    一听吕方两字,武松顿时心中一动。

    那日他匆匆去各家商铺兑换银钱,并没有问这个后生的姓名。但现在,后生自称吕方,却让武松顿时感到名字很是熟悉。

    仔细回忆,依稀记起,前世所看书中,梁山好汉里面,可不就有个“小温侯”吕方?

    吕方本来祖贯潭州人氏。平爱学吕布为人,因此习用方天画戟,人都唤小做温侯吕方。因贩生药到山东,消折了本钱,不能勾还乡,便占住这对影山,打家劫舍。后来,和大侠郭靖的祖上郭盛一起,投靠了梁山,排名第五十四位。

    别看他排名并不是很考前,但后来随着梁山队伍南征北战,屡屡与强敌对阵。后来,更与方腊麾下的四大元帅之一、被认为是当时第一猛将的石宝,大战五十回合方才感到不敌,全身而退。

    因此,也有人认为,梁山好汉分为天罡与地煞两类,吕方在地煞类好汉中,武功可能仅仅在孙立之后,可排第二。

    书中吕方是因为贩卖生药到山东亏本,被迫上山打家劫舍,而眼前这个吕方,恰似开药店的,因此,自然应该是同一个人。

    想到这里,武松便问:“是小温侯么?”

    吕方一听,又惊又喜,道:“将军竟然知道我的外号?”

    武松道:“很早就听说过,你使得一手好方天画戟。原来你是在汴梁城内开药铺。找我何事,但讲无妨!”

    吕方低了一下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犹豫了一下,还是抬起头来,果断地道:“这件事,委实冒昧。不过,将军在我那店里放了那么久的银钱,日前兑换一分不少,可知我还能守信用,对么?”

    武松道:“那日兑换的银钱,确实没有差错!”

    吕方道:“如此我就直说了,若说错时,将军海涵,只当我没说过。我也实在是走投无路,只能试着来找将军。实因我现在看中一批药材,山东那边有人想要,我若贩运到山东去,便能大赚一笔。无奈,这批药材只能整卖,前日将军到我店里兑换了银钱后,我的钱实在是有些不方便。。。。。。”

    武松道:“你是想我再把钱借给你?”

第二百四十二章 发财计划() 
    吕方立即点头道:“正是。将军容禀,因我若全部买下这批药材发往山东,手中便再也没有现钱了。眼下又有一事,城中一家大药店要出售,我若趁机买下来,必能扩张生意,无奈只好借钱了。之前将军把银钱存在我处,我们也坚守信诺,因此,还望将军能够继续帮我一把,仍把银钱借我,我情愿付比以前更多的利息。”

    武松一边听他说,一边在想:依稀记得穿越前书中所写,吕方做生药生意血本无归,被迫流落江湖,到山上落草为寇,就是在山东。

    也就是说,如果所料不错,吕方这次买下大批药材发往山东,是要亏本的。这是一笔将会失败的买卖。

    却听吕方又道:“实在是买下那家大药房,对我太为重要,否则如被对手买去,我只怕在这汴梁城内就难以立足了。将军如不能再借银钱给我,我恐怕就只能去借羊羔息了,那样风险太大,还请将军开恩帮扶则个!”

    武松知道,所谓羊羔息,就是高利贷的一种形式,很简单,是借一还二。如年初借100两,年末还200两。这个息钱很高,借钱数目一旦太大,还钱的数目将十分惊人。

    至此,他也隐隐猜测到,原本是做生药生意的吕方,为何会经商失败,最后落草为寇、直至成为梁山头目之一。

    吕方应该是商业企图心太大,想要冒险一搏,一方面投下全部血本买下药材发往山东,一方面又借下高利贷去盘下另一家药店。这样做,一旦山东那边的生意亏本,就无法及时归还高利贷,吕方势必破产。

    在这个年代,货运并不发达,从汴梁运送药材去山东,沿途会有很多风险,甚至可能血本无归。比如,在运送途中一旦翻船,或者药材被雨水淋湿,都可能彻底折本。

    更何况,按照宋江所说,梁山泊已经聚集了王伦等反贼,晁盖之流也惯会打家劫舍,说明山东现在已经很乱。运送价值不菲的药材去山东,还完全有可能遭遇地方豪强土匪巧取豪夺,就像杨志失陷生辰纲那样。

    说不定,吕方就是因为自己的药材被强盗抢了,所以自己也干脆上山做了强盗的。

    但,现在武松穿越过来了,情况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比如说,武松答应把之前兑换出来的银钱,重新借给吕方,使得吕方的资金周转余地大大增强,又不需要负担高利贷,那么,纵然吕方发往山东的药材血本无归,或许还可以凭借汴京城内的药店继续支撑,就用不着上山做强盗了。

    武松心中有了打算,便道:“既然之前你们药店信守承诺,要我再把银钱借于你周转,自然不难!”

    吕方大喜,道:“如此多谢将军!我情愿把利息再涨两成!”

    按照吕方的算法,就是他把借武松的钱的利息在过去的基础上再涨两成,也远远比高利贷划算,可以接受。

    武松道:“涨两成利息,我可以接受。不过,你还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吕方道:“什么条件,将军只管吩咐!”

    武松道:“不管你买不买下这批药材,不要发往山东,如何?”

    吕方听了,感到意外,想了想,道:“将军,我打探得,山东那边现在很乱,因此缺医少药,运送这批药材过去才能赚大钱。常言道富贵险中求,将军莫非是担心那边风险太大,怕我亏了本还不起你的钱?”

    武松点头道:“这种担心自然是有的。”

    吕方仍然不愿放弃,道:“将军放心,若我在山东那边果然亏了本,情愿把京中这两家药店都赔于将军就是!”

    武松道:“我又不欲经商,要你的药店何用?再转手去卖给别人兑现,也很麻烦。况且我既然借钱给你,相当于是在你那里投资,自然指望着你生意越做越好,我也能多分点红利。我不反对做生意适当冒险,只是去山东风险太大,我已经听闻,山东那边已经有梁山泊等地反贼聚集,这些反贼常年打家劫舍,最需要药材。你的药材运到那里去,只怕血本无归。不如运往别处,稳妥地赚一些更好!”

    吕方低头沉思片刻,道:“既然将军恁地说,吕方就依了将军。这批药材,卖往别处,也能赚些,只是不如山东那边利润丰厚罢了!”

    武松便带着吕方,回到住处。潘金莲见他归来,自然是欢呼雀跃。武松却先不忙和她叙话,取出一箱银子,给了吕方。

    吕方逞心如意,再三致谢,扛着银子去了。

    潘金莲原本不会过问银钱上的事情。但因为之前武松各处兑换银钱,是为了以防万一,带她离开汴京,此时却又把银钱借出给人,不免还是有些困惑。

    武松便向她解释了自己的打算。

    由于此时的武松,已经有了蔡京这层关系,特别是蔡京的五子蔡鞗,感激武松的救命之恩,多少会给武松一些照料,因此,就算高俅到时翻脸无情,要打击报复武松,武松也可以有一些回旋余地,未必就一定要匆忙离开汴梁。

    所以,他打算静观其变,留在汴梁发展。毕竟,林冲娘子还没有彻底救出。更何况,他重新借给吕方的银钱,只是一部分。实在遇到紧急情况,仍然可以立即带着潘金莲动身。

    至于为什么要如此爽快地借钱给并不熟悉的吕方,武松也自有打算。

    之前马奎把钱存在吕方的店里,吕方果然信守承诺,让武松拿着马奎的收据,顺利地兑换到了银钱。何况,作为穿越者,武松更知道,吕方这人武艺不错,人品也不坏,在梁山好汉中,相比起那些令人厌恶的人,吕方不失为一条真正的好汉。

    借钱给吕方,一来可以继续投资,二来还可以与吕方这条好汉结下关系。

    既然武松打算争取留在汴梁发展,要在这个时代建功立业,至少能够有一番作为、保一方平安,那么,他就自然会意识到,自己需要多赚钱,多聚集一些真正的好汉作为朋友。

    武松自己不会经商。因此,如果能够借助吕方这样的人代自己做生意赚钱,何乐而不为?

第二百四十三章 金莲知了() 
    此时的潘金莲,对武松自然是理解备至。武松说暂时可能不用离开汴京,还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