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松立即抱拳行礼道:“谢大人!武二一定尽忠职守,竭尽全力!”

    他还是没有按照这个时代的礼俗给知县下跪。一来作为现代穿越的大好青年,他实在没有下跪的习惯;二来这时马奎指责他不给知县下跪谢恩,他就偏偏不下跪。武松岂是那种阿谀拍马之人。

    果然,徐恩曾并未计较他是否下跪谢恩的事,笑道:“如此甚好!从现在起,捕快衙役都听武松调遣,定要早日查破案情,抓住逃犯!”

    说完,他不由黄历和马奎再咧咧,调头就回后院自己的住处了。

    他得赶紧去仔细检查一下,胡勤是不是真的只盗走了他的一块祖传金饼。

第二十三章 兄弟真情() 
徐恩曾甩手一走,黄历和马奎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一手,确实出乎他们意外。

    当看到徐恩曾昨日对武松分外厚待,黄历就知道,这是徐恩曾打算在衙役捕快中进一步培植亲信了。但这总还得有个过程,总得让武松逐步熟悉情况逐级提升吧?

    没有想到徐恩曾会搞突然袭击,居然敢如此破格。

    也是碰巧,今天武松立了一功,让徐恩曾有了打破常规、破格提拔他的借口。

    本来,徐恩曾是清河县最高长官,下面有县丞、县尉、主薄等辅佐,客观上也形成一定程度的相互牵制。过去,县尉、主簿都是本地人,在衙门代表着本土势力、准确些说是清河县本地大户豪强们的利益,与朝廷派来的知县之间形成微妙平衡。

    但这一次,在清河县尉出缺的情况下,徐居然能够说通上司,让他暂时兼任了县尉,开了特例,让清河县衙里的本土势力遭遇重挫。

    不过,县衙捕快们都是本地人,副都头胡勤过去也是本土派阵营的,如果衙役捕快还掌控在本地势力手中,那么,关键时刻对徐恩曾来个阳奉阴违,哪怕徐恩曾以知县之尊亲自兼领县尉,也仍然可以被逐步架空。

    所以,徐恩曾想尽快在衙役捕快中培植安插真正忠于自己的亲信,这是必然的。

    历史上,清河县政原本长期掌控在本土势力手中,来来往往的知县,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大多与本土势力妥协,这样大家和气生财,你有我有全都有。

    为何,现在的徐恩曾却一定要打破这种长期延续的格局呢?他又为何要如此急不可待?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的个人权力欲特别膨胀?

    黄历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但眼下大家都已经骑虎难下,看来这清河县由本土势力长期把持的局面,终归还是要面临一次重大洗牌了。

    在这种情况下,黄历原本的策略,是要拉拢县丞姜后,共同给徐恩曾使绊子,再图局势变化,把本土派的颓势给挽回来。

    应该说,姜后这厮昨天虽然没有明确答复会和黄历结盟,但从他收下黄历当时送给他的五十两白银来看,他应该是答应了站在本土势力这边。

    从利害关系来讲,姜后过去一直在知县和本土派之间左右逢源。如果徐恩曾真的在清河县衙一手遮天,那么他今后也只能乖乖听话,所以,与本土势力结盟,保持清河县政局长期平衡,对于姜后来说其实最有利。

    谁知道,从今天姜后没有帮黄历说话、又主动向徐恩曾请命带队去搜捕刺客同党来看,他很像是又变了主意,站到了知县这边。

    “这个王八羔子墙头草!”黄历在心里不仅狠骂姜后,却也无可奈何。没有姜后的支持,光凭他和马奎,是无法阻挡知县对武松的临时任命的。

    马奎只是衙门里的机密而已,负责协助他主管文书档案等事务,职位其实很卑微,发言权相当有限。

    一时奈何不了知县,就只能找武松出气了。徐恩曾走后,马奎便当众奚落武松道:“哼!狗肉上不得主席!乡巴佬当都头,知县大人迟早得后悔!”

    说着,他便赶快走了。没别的,他是知道武松的身手的,占了嘴上便宜还不走,怕武松又动粗啊。

    武松看着马奎离去,眼神冷漠。马奎居然在大街上光天化日之下调戏潘金莲,绝非好人,更严重的是居然敢唆使捕快抓武大郎戴枷示众,这份“恩情”,武松可不会不报。

    只是,记得前世书中所写,这个马机密也是影响自己命运的一个关键人物,自己就是因为酒醉后一拳打了他,以为把他给打死了,这才被迫逃到柴静庄子上,结果就发生哥哥武大被迫娶了潘金莲、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成奸、哥哥被毒害、武松为报仇被迫杀人犯罪等一系列事端。

    所以,哪怕是为了报前世的仇,武松也要惩治一下这个马机密。不过,他不能重犯前世书中所写的那种错误,而眼下不是和马奎计较的最好时机。

    因而,他,先忍一下。

    黄历近来与知县不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刚才也公开阻扰知县提拔武松。因此,在场的衙门幕吏官差们,只道他也会和马奎一样,训斥武松几句。

    却不料,黄历原本难看之极的脸上眼珠一动,居然又硬生生地堆下满脸笑来,亲热地对武松道:“武都头,你和我素不相识,无冤无仇。只是,我这人生性最为耿直,刚才劝阻知县大人对你的任命,完全是出于公心,并非对你私人有什么仇怨,敬请恕罪,切勿见怪!”

    靠,还有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武松冷冷看着他。

    黄历却仿佛根本没有看到他的冷淡,继续亲热地笑道:“你放心,我这人有话从来当面直说,对事不对人,说过了也就揭过了。既然知县大人坚持任命你做了代理都头,我们今后就是衙门里的同仁了,以后大家自然相互帮衬。今天就由我做东,到玉牌楼摆上几桌,庆贺武都头荣升,如何?”

    典型的见风使舵。这明显是刻意与武松套近乎的姿态。看来,既然暂时无法改变知县的任命,那么他就打算转而先与武松努力搞好关系。

    但,这也行得通吗?

    其实,昨天知县徐恩曾找武松进衙门谈话,就立即有衙门里的亲信打探了情况下,报告给黄历。武松为了救潘金莲,而在大街上与马奎发生冲突的事情,黄历也知道。

    潘金莲现在已经被他姐夫张大户派人抢走了。听说这个潘金莲,堪称是清河县第一美女。黄历也忍不住有些心动。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见到她。

    照亲信说的情况来看,这潘金莲似乎和武松之间有什么私情,不过,那只是姐夫张大户与武松之间的矛盾。

    作为清河县衙最资深的官油子之一、本土势力的主要代表,黄历的原则是利益代表一切:武松才从乡下来,在清河县政界就是一张白纸,因此才会被知县徐恩曾看中。不过,这同时也说明,既然徐恩曾可以培植武松而他暂时无法阻挠,那他又何尝不可以反过来也试试拉拢武松呢?

    毕竟,知县能够给武松官职,但黄历也未尝不可以给武松别的东西,比如说金钱、美色、加入本土势力的那种归属感,等等。

    只要武松愿意跟他去酒楼,他就可以马上使武松看到这一切。

    像武松这种血气方刚的乡巴佬,敢于为了潘金莲和别人打架,可见也是好色之徒,那么,对于黄历可以给他的这一切,他拒绝得了吗?

    这显然是个只要武松踏入就很难拒绝的陷阱。

第二十四章 又要开打() 
看到黄历那油腻腻的笑脸,武松恨不得立即就一拳轰上去:你没有精神分裂,老子还心理障碍呢。

    不过,在前世的职场中,这样的人其实也不是没有见过。早先他是直接不理,不过,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他知道简单粗暴的应对,显然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何况,现在他穿越过来成为了武松。武松当然也是见不得虚伪小人的,不过,他现在刚被任命为清河县代理都头。从职务上来讲,黄历还是他的上司之一。

    武松对黄历还完全缺乏了解,虽然刚才也看出了这家伙与知县之间的矛盾,但现在对方既然主动地来讲和,以虚伪对虚伪,也未尝不是处理和这种小人关系的方法之一。

    “二郎,这位大人如此热情,你还不快快谢谢人家?”这时,才从地下爬起来的武大郎,又连忙劝着弟弟。

    老实憨厚的他,是真的以为黄历对弟弟好,生怕弟弟得罪了人家。

    在这个世界上,武大郎当然是最了解他亲自带大的武松的人之一,过去武松血气方刚,动不动就与人拳脚相向,害得武大郎经常要被官差叫去候审,没少吃苦头。就在昨天,他还因为武松为救潘金莲而得罪了马机密,被强行抓捕到县衙门口戴枷示众。

    不过,武大郎对此从无怨言,毕竟他只有这么一个弟弟。而现在,弟弟终于时来运转,居然获得了知县老爷的赏识,一再升官,武大郎平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喜悦过。

    他真心希望弟弟能够和衙门里的官老爷们都处理好关系,这样今后工作才会更顺利,一个好汉三个帮嘛。

    武松温言对武大郎道:“哥哥,武松自有主张,你不用担心。”转身对黄历一抬手,道:“多谢大人好意!不过,现下知县老爷命令要早日查破胡勤一案,武二不敢怠慢,大人请自便!”

    这是个不冷不热的软钉子。

    黄历对此当然不意外,反而因此更高看了武松一眼,笑嘻嘻道:“既然如此,那就改天。改天我是一定要为都头好好庆贺庆贺的。都头今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向黄某开口。黄某先走一步,就不干扰你办案了!”

    说罢,他朝在场的几个捕快微微一使眼色,便转身走了。

    黄历走了,衙门里在场的其他小吏们作为武松今后的同事,也纷纷向他道贺,然后就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了。

    胡勤的尸体还摆在地下。接下来,就看武松如何查案。

    武松先让哥哥武大郎回去。武大郎既为弟弟担心,又为弟弟高兴,叮嘱了武松几句,便依依不舍地转身回家。

    现场,就留下武松,还有十几个捕快衙役。

    整个清河县衙,共有四十多个捕快,听到有刺客后,都已纷纷赶过来。然后,老捕快带走了几个去查抄胡勤的家,县丞姜后为了追捕逃走的凶犯又带走了一小队。

    现场剩下的就还有十几个捕快,如今,他们都是武松的部下了。

    老实说,此时武松的心里很是忐忑。穿越前的他,原本只是个普通的打工族,不怎么喜欢琢磨人,所以混得很一般,从来也没有当过管理别人的领导,连个小组长都没当过。

    如今,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他就被赶鸭子上架,当上了临时代理都头,一下子就有了这么多部下。

    他用眼光扫了一下在场的这十几个捕快。

    碰到他的眼光,有几个捕快立即显得恭顺敬畏,有几个捕快则感到羞惭惧怕,但还有几个捕快抬头望天,一副桀骜不驯、你奈我何的样子。

    这后面两类捕快,自然是对他不服气的。其中有几个,还正是之前想联合起来给他个“下马威”、在班房里要对他大打出手的。

    虽然知县大人已经发话,今后这些捕快都听新都头武松指挥,不过,真要让这些在本地根深蒂固、在衙门里也盘根错节的捕快们都服气,可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他们继续对武松阳奉阴违,甚至暗中使坏,那武松接下来的工作将变得非常困难。毕竟,许多事情都必须要这些捕快去做。

    怎么办?如何让这些捕快们都服气?

    记得前世看过一些穿越小说,主人公面对不服气自己的部下,就是软硬两手,先是故意设个圈套,抓住那些刺头的把柄,狠狠整治,杀鸡吓猴,树立威信,然后再用各种优厚待遇来抚慰他们,让他们畏威怀恩,老老实实听话。

    武松想也没有想,就不打算那样去做。

    为什么?因为他是武松。武松是一个坦坦荡荡的汉子。穿越前是,穿越后也是。哥们不兴也不必玩弄那种腹黑权谋手段。

    扫了一眼在场的七八个捕快,武松朗声说道:“各位兄弟,刚才知县大人有令,由武松暂代都头一职,各位听我调遣。从今以后,武二与各位就是荣辱与共的兄弟了。既然如此,之前有几位弟兄与我之间的误会,就此揭过,武松决不再计较。今后还望各位与我一道,为知县大人效劳,但有功劳,武松一定与兄弟们共有,我们有福同享!”

    武松一表人才,堂堂正气,看上去就是条好汉。因此,没有人会担心他说话不算数。

    在场的捕快当中,有的明显神情一松。毕竟,“不怕官,就怕管”,武松现在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他们盼望的就是武松这种宽宏大量、既往不咎的态度。

    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