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怪不得他们被困天坑几乎一年,而居然无人发现。

    时令已是盛夏。武松和扈三娘身上还穿着厚厚的皮袄,自然行动不便。他们就拿皮袄,在山野人家换了一身单薄的衣服。

    两人从山野人家出来。扈三娘忍不住问“你。。。。。。是去回到新禁军,还是去找那个金莲姐姐和哥哥武大郎?”

    和武松在天坑中相处这么久,扈三娘曾经听到武松在梦中呼唤潘金莲和哥哥,武松也没有隐瞒她,因此,她自然知道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存在。

    武松其实也会时常想到张真娘乃至方金芝、李师师。不过,最牵挂的当然还是潘金莲和武大郎。

    他和扈三娘在天坑中被困这么久,外边的人不知音讯。如果潘金莲和武大郎知道他失踪,肯定也会很着急。

    但是,此时潘金莲和武大郎都不知道在何处。武松还是决定,应该先回到新禁军,同时,也正好顺道把扈三娘送回扈家庄。

    两人便问明路径,往扈家庄方向出发。当初,新禁军就是行进到扈家庄附近,才遭到扈三娘和祝彪率人拦截的。因此,回到扈家庄,自然也能问清楚新禁军的去向,是依然驻扎在扈家庄附近,还是去了别的地方。

    两人已经身无分文,旅途食宿成为现实问题。实际上,武松并不介意,实在没有钱时,可以沿途找一两家为富不仁者下手。

    但是,他是堂堂的大宋新禁军统帅,就是亮明身份到地方衙门,也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招待。相信要两匹马和一些盘缠,应该不成问题。

    一打听,附近就是郓城县。

    听到“郓城县”三字,武松顿时想起,这不就是宋江的家乡么?

    宋江原本是郓城县的押司,为了谋个出身,专程去汴京走蔡京的门路,还多亏武松帮忙,才能够进入蔡京府中,并被留在了开封府当差。说起来,武松对宋江是有恩的。

    这就更好办了。到了郓城县,哪怕不提武松是新禁军统帅,只提宋江的名字,应该也能得到资助。毕竟,宋江在郓城县还是很吃得开的。当然,武松不会那样去做。作为堂堂新禁军统帅,他自然用不着打宋江的招牌。

    提到郓城县,武松除了想到松江,其实还想到了别的一些人。

    比如,插翅虎雷横、美髯公朱仝。这两人,也是前世小说中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中的人物,排名还比较靠前。现在,他们应该都还在郓城县衙门当中,雷横是县步兵都头,朱仝是县马兵都头。

    坦白说,武松对这两人的记忆,有许多不好的成分。从前世记忆来看,雷横和朱仝身为政府军官,却徇私枉法,先是私放抢劫生存纲的晁盖一伙,后来又私放违法犯罪的宋江,都是执法犯法,在后世来说,就是黑社会的保护伞、黑警察。

    不过,这两人,也有重情讲义气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武艺都不弱。上梁山后,朱仝能够排名第十二位,雷横排名也在第二十五位,都还比较靠前,说明他们都是有真本事的人。

    正是因为都有真本事,却只能长期在一个县里担任低级军官,也可谓是郁郁不得志,他们对大宋朝廷缺乏足够的忠诚度,似乎也多少有点情有可原。加上他们私放晁盖、宋江其实也都担着巨大风险,多少有讲义气的成分在。

    因此,这两个人,武松终归还是能够接受的,如果可以,自然想要把他们也都招揽进新禁军之中。这样,自然可以防止他们后来沦落为梁山贼匪。

    更何况,透过这两人,还能够找到晁盖、吴用、刘唐等人。乃至进一步找到阮氏三兄弟。

    这些人,其实都是武松想要招揽进新禁军,防止他们误入歧途上梁山的。事实上,武松率领新禁军离开汴京时,宋江就专门向他推介过这些人。

    因此,武松和扈三娘前往郓城县,打算首先去找雷横和朱仝。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再逢老者() 
武松和扈三娘向郓城县进发。他们走出偏远的天坑地段,一路上渐渐见到人烟村落,路上的行人也多起来。

    令人奇怪的是,不少行人看到他们,都会忍不住多打量几眼,有的还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来。

    武松只道这是因为扈三娘十分美丽,“回头率”过高,也不以为意。毕竟,过去他和潘金莲一起在路上走时,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形。

    从天坑到郓城县,也有十几里路。他们走过一些崎岖山路,总算来到了较为平坦的官道上。突见前面一匹骏马,疾驰而来。

    武松和扈三娘略微避在一边,让马走过。然而,马上那人本来已经驰过武松和扈三娘,却突然掉转马头,又回到他们身前。

    武松只道这人是个好色之徒,是看中了扈三娘的美色。不料,这人看的却是武松。

    这人面色黧黑,浓眉刚须,头发已经斑斑花白,是个老者。他看了看武松,突然开口问道“你是武松?”

    武松一惊,在记忆里竭力搜索,却不记得自己曾经认识这个老者。老者应该是个陌生人,却怎么能够一眼就认出武松来?

    武松倒也不怕什么,坦然道“在下正是武松。敢问老丈是何人?何以认得武松?”

    老者却神情冷淡,道“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只需要乖乖把东西拿出来给我就是!”

    武松更奇,道“什么东西?”

    老者冷笑道“别在老夫面前装糊涂了。识相的,快拿出来!”

    武松尽管愕然,但随即意识到,自己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无非是那三本天下奇书。只是,他拥有这三本书,除了《玄女天书》是在新禁军行军途中大张旗鼓之下寻到的,其他两本书《达摩心经》和《司徒遗书》,则是在极其隐蔽的情况下得到的,可以说除了他自己和潘金莲之外,无人知道。

    甚至,《达摩心经》的来历他自己至今都不明白,那是一穿越过来,就出现在他身上的。

    看来,老者想要的应该是那部《玄女天书》。不过,武松凭什么又平白无故交给他?

    武松怎么都想不出来,自己在哪里曾经见过这个老者,这老者何以又能认出自己。但不管这老者是谁,这样直言不讳地问他要东西,别说是奇书,就是一个铜板儿,武松也未必乐意给。

    武松只能说“还是请老丈告诉我你是谁,究竟问我要什么东西。如果是没钱吃饭,还请明言!”

    武松这话是带点火气的调侃了。老者自然能够听出其中的嘲讽之意,顿时眉毛一立,明显来了怒气,冷笑道“看来,还得我亲自动手了!”

    说毕,他轻轻跃下马来,对武松道“我让你三招,你若能在三招内摸着我的衣服,我就放你走!否则,你就乖乖把东西拿出来,免得武林中人说老夫欺负无名之辈!”

    武松一听,开始是觉得滑稽,随即却还是有几分凝重。

    觉得滑稽,是这老者的话实在太狂妄托大了。要知道,此时的武松,刚刚突破《达摩心经》第七重,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跻身于武林一流高手之列,与鲁智深、林冲这样的高手相较,也已经可以旗鼓相当。

    老者开口就说要让他三招,还断言他摸不到自己的衣服,这实在是太狂妄了。

    但武松随即又产生几分凝重。这不仅是因为,老者年纪不轻,按理说是久历江湖,经验老到,不会随便口出狂言。他既然如此说,便应该确实有几分真本事。

    而且,来者下马之后,随便往那里一站,武松顿时确实感到有一种渊停岳侍的大家之感,潜意识感到这老者确实非同凡响。

    他的脑海里,突然闪现一个久违的身影当初他在清河县外潘金莲父亲墓地边,看到过的那第四个蒙面人。还有,之前他追赶方金芝,在清河城外还见到过一次。

    这个蒙面人,武艺之高,是武松迄今所仅见。现在,在这个老者身上,他突然有了当初在这第四个蒙面人面前的感觉。

    武松不禁脱口道“是你!你就是当初在清河县外抢夺《司徒遗书》的蒙面人!”

    老者略微一怔,道“难为你居然还能认出是我。既然如此,就应该更加乖乖地把那书给我!”

    武松这才知道,老者想要的,原来是《司徒遗书》。

    这样一来,老者为何会认出武松来,为何会问武松要东西,也就不难推测出来了。毕竟,老者当初虽然蒙面,却见过武松。当初在清河县抢夺《司徒遗书》的人,就是那么几个。马奎死了,其他人也都没有得到这本书。想来想去,离开清河县的武松,自然最有嫌疑。

    更重要的是,武松离开清河县后,来到汴京,迅速崛起,从一个逃离清河县的乡下青年,很短时间内得到皇帝赏识,成为新禁军统帅。在蔡京、童贯、高俅这些巨奸盘踞的朝堂之上,武松能够如此游刃有余,自然很可能是受到了《司徒遗书》中政经谋略的启发。

    据此,老者并不难确定,《司徒遗书》原来就在武松身上。

    武松当然不可能把书平白无故给他。不过,他对这名武艺奇高的老者的真实身份,也一直都很好奇。便道“老丈能否先告诉我你的真实身份?”

    老者冷冷道“少罗嗦!似你这等投机钻营之辈,还不配知道老夫的名字!”

    既然如此,武松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一声“那就得罪了”,纵步上前,便向老者出招。

    这一招,武松是用了全力。

    因为,他知道,狂妄之人往往有狂妄之处。这老者如果真是当初那个蒙面人,那武功确实是非常之高的,甚至远在鲁智深、林冲之上。

    他也很想验证一下,自己的《达摩心经》获得突破之后,究竟有多厉害,与这位老者相较是个什么样的水平。

    老者本来平静站在那里,对武松不屑一顾。但武松正式出招,当胸一拳直奔而来,老者顿时面色一变,意识到自己低估了武松的实力,托大了。

    老者万万没有料到,当初在清河县那个武功低微的捕快都头,这么短的时间内,武功已经高到了这种地步。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岳飞驾临() 
武松当胸一拳,快如流星。

    老者毕竟是高手,一眼就看出,自己太过低估了武松。从武松这一拳的气势来看,别说打中老者的衣服,如果老者不有效应对,只怕还会受到重创。

    这个老者显然不是那种拘泥于小节的人。

    他刚刚托大地说让武松三招,但一看武松这招式凶猛,立即就改变了主意,在纵深躲避的同时,出拳招架。

    不过,老者虽然刚才有点托大,但他的功夫很高,却不是假的。武松早就知道,老者武功深不可测,因此一上来并没有留手。但他全力出击,仍然很快感到,自己与老者还有很大差距。

    老者的拳脚之间,可谓真正做到了刚柔相济,刚时攻势凌厉,柔时劲道无形。

    而且,他是上下兼修,不仅拳上功夫厉害,双腿也神出鬼没,令武松感到防不胜防。实际上,武松对老者的拳脚招数似曾相识,这分明就是五步十三枪中的戳脚和出自少林的翻子拳,有的是禁军中也有教习的,有的鲁智深曾经给武松讲解过。

    但这些似曾相识的招数,到了老者手里,就产生了无穷的变化、无穷的威力,使得武松倍感难以招架。

    一直在旁边没有出声的扈三娘,也很快看出了不对。

    她看得出,武松的功夫尽管已经提升了很多,放在当今武林,完全可以算是一流高手之列,但在老者的拳脚攻防之下,武松渐渐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扈三娘没有太多犹豫。

    她也不讲究什么单打独斗的江湖规矩。一声娇斥,便冲了上来,与武松合力。

    扈三娘一出手,那老者就咦了一声,道:“女娃娃,你这招数明显是老夫一路,难道你是老夫的哪个徒孙?”

    扈三娘只道老者这是在故意轻薄侮辱自己,不免心中更添怒气,更不答话,猛烈进击。

    合武松和扈三娘之力,在当今武林,若论这种步战上的较量,应该说已经非常厉害。然而,老者居然仍旧应对自如,将两人压制得死死的,很快武松和扈三娘都中了他的拳脚,身上带伤。

    再打下去,两人必输无疑。可是,两人却咬紧牙关,愈加奋力搏击,分进合击,配合得很是密切。

    实际上,武松一边在与老者拆招,一面已经在心中暗暗思量脱身之计。最起码,他也要让扈三娘成功脱身。

    “哒哒哒!”就在这时,马蹄声响,大路上又有一人策马而来。

    老者一见那人,立即收手,站在一旁,对那人道:“鹏举,你来接手练练!”

    武松一听得“鹏举”两个字,不由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