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的武松正名!

    所以,也许他不仅要拯救潘金莲、改变潘金莲的命运,他还要帮助《水浒传》中写到的其他几位女性,也改变不幸的命运,比如说一丈青扈三娘、阎婆惜、潘巧云,等等。

    想到这里,武松的心里渐渐地变得澄澈起来。他不仅已经接受了自己这一世的身份,对于穿越后的自己在这一世里应该去做些什么、怎么做,也开始有了一个模糊的打算。

    当然,一切能否做得到,只能一步步地往下走着瞧了。

    应该说,这一世的命运,应该还是能够有所改变的,可以变得和前世书中写的有所不同。例如,自己怀里凭空多出的这本《达摩心经》,就是前世的《水浒传》中根本不曾提到过的。这说明,自己穿越后成为的这个武松,肯定会有一些与前世书中写的那个武松所不完全相同的机遇。

    想到这里,武松的心中更有信心了。

    这时,夕阳已经西下,霞光把大地染得一片血红。“二郎快看!清河城就在前面!”武大郎高兴地喊起来。他的头上,已经汗如雨下,口里也气喘如牛,可是却没有叫过一声苦。

    武松突然回头,不由分说,一把抓过哥哥背上的背包,搁在炊饼担子之上,挑着飞跑起来,边跑边说:“哥,你再坚持一下,跟着!城门快关了!”

    武大郎对弟弟的做法很是不满,喊着:“二郎!弟弟!把背包。。。。。。把背包。。。。。。”他想说“把背包还给我”,但气喘吁吁,已经说不出来。

    武大郎和武松兄弟俩,就这样跑着,在城门即将关闭的最后一刻,进了清河县城。

第三章 练习吐纳() 
进了清河县后,武松和武大郎兄弟俩租了房子住下,武大每天去卖炊饼。武松要跟哥哥一起去卖,武大郎却坚决不允许,说:“弟弟这么聪明,将来是要做一番大事业的,怎么可以做这种贩夫走卒的低贱活?”

    武松说:“谁说卖炊饼是低贱活了?”

    他差点把前世别人卖葱油饼还成为百万富翁的事情说出来,好在总算忍住了没说,只是求哥哥教他做炊饼。但武大郎坚决不肯,最后还拿出当哥哥的派头,厉声训斥武松:“二郎,你怎么这么不听哥哥的话?父母就留下我们兄弟两人,做哥哥的没办法,只能卖炊饼养家糊口,你是大好男儿,应该志存高远,博取功名,光宗耀祖,将来连带哥哥我也有脸面去见泉下的爹娘,怎么能够甘愿和哥哥一样沉溺于贩夫走卒?你这样做对得起父母大人吗?”

    武大郎虽然矮小,但这一番话却说得义正词严。武松听了,心中一惊,恍然大悟,便不再和哥哥争执了。

    是的,哥哥说得不无道理。

    他之所以想去和哥哥一起卖炊饼,一则是因为前世作为现代人,觉得只要能赚钱的就是好职业,卖炊饼卖黄金饼卖油条卖金条都是卖,没什么高低贵贱,二则是心痛哥哥武大郎,不想让他一个人去为生计奔波。自己目前还没找到什么好工作,能帮哥哥一把是一把。

    但自己和哥哥毕竟是不同的。作为穿越者,自己可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卖炊饼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有些事,心动了就必须马上行动!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卖炊饼或许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因为,在前世,有句话叫“小生意赚大钱”,武家的炊饼做得好,成为了品牌,说不定也可以到处开连锁店,让全大宋的人都吃上武大炊饼,那时候他和哥哥也可能会成为成功的商界巨子。

    不过,说到底,做生意经商,不是武松的兴趣所在。前世不是,这世更不是。他在前世就不是这块料,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前世在穿越小说中看到的那种利用现代知识在古代发大财的事,对他不适用。

    况且,在这一世,是大宋时代,男子汉大丈夫讲求的是安邦定国、行侠仗义,而不是经商牟利。

    因此,不跟哥哥武大郎去卖炊饼,武松就必须得做一些自己想做、也该做的事情。

    他想了想,觉得这第一件事,就是要好好地修炼那本不知从何而来的武林秘籍:《达摩心经》。

    道理很简单:这里是大宋,火药已经发明,但仍然是冷兵器为王的时代。行军打仗、行走江湖,乃至在社会上保护自己和家人,最可靠的仍然是自己的拳头够硬。

    虽然作为穿越者,武松这一世的命运可能会发生改变,但从前世的书中记载来看,他或许仍然难以避免要过刀口舔血、刀光剑影的生活。因此,他必须刻苦地练习武功,尽可能地让自己强大起来。

    前世书中写的武松,景阳冈独打猛虎,战场上冲锋陷阵,已经是天下数得着的高手。而这一世,他有了《达摩心经》,武功或许可以更上层楼。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穿越后的这本《达摩心经》究竟从何而来,但他相信这定是本了不起的武功秘籍。

    《达摩心经》上说了:“练成八重,天下无敌!”武松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否练到第八重,但只要刻苦去练,他的武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日一早天还没亮,武大郎就挑着炊饼担子出去了,还在灶台上用水壶温着六个炊饼给武松做早餐,因为武松食量大。武松起床后,吃过哥哥留下的炊饼,就拿出《达摩心经》,准备练习。

    《达摩心经》的入门练习,是吐纳之法。(注)

    上面是这样写的:“吐纳者,生死之别,自然之道,天地之要。有吐纳者,生也;无吐纳者,死也;善吐纳者,强也;得吐纳之妙诀者,神也,佛也。”

    武松前世的文言文功底不是很强,但还是能够读懂这些话,了解其大意是说:吐纳是万事万物生与死的区别,是大自然的运转循环之道,是天地间最重要的事情。有吐纳功能的,才能够生存;没有吐纳功能的,就只能死亡;善于运用吐纳之法的,就会让自己变得强大;如果真正得到了运用吐纳之法的精妙之处,那么就可以成神成佛。总之,是很厉害的样子。

    作为穿越者,武松并不会盲目相信这些古书上说的,因为他知道古人书中有很多迷信的东西。不过,对于《达摩心经》上关于吐纳的这段概括,他想了想,却感到很认同。

    他心想:这吐和纳,就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等。植物有光合作用,才能长得高大,万年不朽;人和动物也需要通过呼吸,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才可以生存;肺活量大的人,也就是呼吸旺盛的人,一般身体素质较强,力气较大。

    再看《达摩心经》接下来写:“吐纳者,至深至妙也,至简至约也。安坐,闭目,静心,诚意。呼,则意念感知气下沉至丹田;吸,则意念感知丹田之气积而无散。如是而已。”

    这大意是说,《达摩心经》所讲的吐纳之法,既是最深最玄妙的功法,但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功法,就是安坐下来,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抱着诚意。呼气的时候,用意念感受原来吸进的气体实质上是从胸肺往下沉降到丹田里的;吸气的时候,则用意念感受丹田里的气被储存积淀起来不会消散。就是这样而已。

    这看起来确实不复杂。原来古代的武功秘诀,就是这么简单易行。

    武松立即在屋子里端坐起来,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的心变得平静、专注,就按照《达摩心经》里所传授的这种方法,认真地修炼起吐纳之法来。

    这吐纳之法,是《达摩心经》功法的入门基础。只有将吐纳之法掌握,并有所成就,才能够正式开始练习第一重心法。

    进入修炼境界之后,最开始,武松还没有感到有什么异样。但渐渐地,他就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仿佛确实有不少从外界吸纳的气体,并没有随他的呼气全部吐出,而是从胸肺下沉,积淀到丹田里了。丹田之中,很快就开始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真的储存了什么似的。

    他越练越起劲,但是,后来却强迫自己停下来。

    因为,武松并不是一个贪婪的人,同时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当然很想快点让自己强大起来,但前世看各种武侠小说,他知道有些高深的武功如果急于求成,是会走火入魔的。这《达摩心经》功法究竟好还是不好,还是一步步来,行稳致远。

    所以,练习了一段时间,有了点感觉之后,他就强行停下,暂时不练了。

    (注:为求逼真效果,本文此处所写乃是唐氏内功心法,特致歉。笔者对唐氏内功心法所知也非常有限,只知道练此内功必有明师指点,否则易走火入魔。读者请当小说看即可,万万不可模仿去做。)

第四章 初见金莲() 
练习了一段《达摩心经》后,武松感觉自己明显更有精神、更有力量。

    其实,一般人练习内功,哪怕是照着去做,也不可能有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武松练功的效果会如此明显,说到底还是由于那本《达摩心经》的书籍本身,有着某些神奇的功能,只是武松此时并不明白。

    练完功后,时间还早。武松现在又没有工作,那么,独自在家,接下来该干点什么呢?

    武松打算马上动身,去找潘金莲。

    理由很简单:按照前世《水浒传》里记载,这个潘金莲将是影响他和哥哥武大郎命运的关键人物,是他哥哥悲惨结局的根源。所以,只要找到潘金莲,改变了潘金莲的命运,那么,就必然会改变哥哥武大的命运,然后也会改变他的命运。

    而且,按照前世《水浒传》中记载,这个潘金莲最开始,沦落为张大户家的使女,也是个社会底层的不幸女子,为了反抗张大户的欺凌,才被强迫嫁给她根本就不爱的武大郎。如果不是后来她和西门庆勾搭成奸,做出了谋杀亲夫这种天理不容的事情,那么,前期的潘金莲其实真的也很可怜,值得帮一把,或许帮一把,她就不会变得像后来那么邪恶。

    从内心来讲,作为男人,既然知道潘金莲后来做出那种邪恶的事情,而且祸害的还是自己的哥哥武大郎,武松当然无法接受她。

    但是,作为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人,武松却又理智地认识到,潘金莲并不是生来就邪恶的。如果她的命运改变,她内心的邪恶欲望也有可能不会被释放出来。

    因此,应该尽快找到这个女人,帮助她脱离张大户的掌控,这样她就不会嫁给哥哥武大郎,武大郎也就不会遭到以后的悲惨结局。

    武松在心里推论:自己刚刚穿越过来,还不能很确定现在具体是什么年代,但哥哥才来清河县卖炊饼,或许,潘金莲也还没有落入张大户的手中。

    印象中,好像前世哪本书里还写到,潘金莲其实是清河县潘裁缝的女儿。

    想到这里,武松就有了主意。他出了家门,独自来到了清河县街上。首先信步来到了下河街,这是清河县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哥哥武大郎就是在这里摆摊卖炊饼。武松牵挂着哥哥,想看看他初来乍到做小生意,情况怎么样。

    见到大郎时,他正在手忙脚乱。摊子前,围着不少人,都在等着要他的脆饼。有的刚买到炊饼的人,迫不及待地就用口去咬,边咬边称赞:“这个三寸丁谷树皮,人长得丑,可做出来的炊饼真是清河县第一俊!”

    “是啊!”旁边就有还在等着买武大郎炊饼的人附和,“这武大郎做的炊饼,不仅好吃,量还多,一个顶别人两个啊,哪个不想买?”

    武松听了大家的这些议论,就知道,哥哥不仅做炊饼的手艺好,而且为人厚道,炊饼货真价实,赢得了清河县乡亲们的喜爱,怪不得生意会这么好。

    武松心中高兴,大步走过去,喊道:“哥哥!”

    武大郎一听,连忙抬头,看到武松,顿时又惊又喜,但很快又把脸沉了下来,道:“二郎,你到底还听不听大哥的话?”

    武松知道,哥哥是误会自己还要来跟他卖炊饼,忙笑着说:“哥,我听你的话。我只是一个人在家里闷得慌,想到处走走看看,尽快把这清河县地面弄熟悉!”

    武松当然不会告诉哥哥,自己出来其实主要还是要去找潘金莲。此时的哥哥武大,根本还不知道潘金莲是谁,更不会知道,在武松前世看到的书里,自己与这潘金莲居然是夫妻,最终又命丧这个女人之手!

    武大郎一听弟弟不是来纠缠自己要学卖炊饼的,立即放下心来,高兴不已,笑着说:“好好好!弟弟说得对,咱兄弟刚来这清河县,是该尽快把这地头都熟悉熟悉。你是该到处走走看看,快去吧!”

    武松见哥哥一边和自己说话,一边兀自忙个不停,心里满是怜惜,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