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金芝说,第二个蒙面人、也就是那个暗中放射飞刀杀死胡勤的凶嫌,就潜伏在清河县衙门之中。武松一开始就想到的,是机密马奎,和县丞姜后。特别是现在,他认为姜后有最大的嫌疑。

    可是,他却居然没有想到,这个凶嫌也有可能是黄历!

    只因为姜后平时寡言少语,给人以深沉阴郁、莫测高深之感,所以更容易引起武松的怀疑。而这个主薄黄历,作为本土势力安插在衙门里的代表,个性轻浮,实在不像是个武林高手,也为武松所瞧不起,所以才一时把他给忽略了。

    其实,如果那个凶嫌真的就潜伏在清河县衙门之中,这家伙的嫌疑也是非常大的!

    首先,和姜后一样,他如果本是凶嫌而潜伏在清河县衙门当中,也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其次,他也是官场中人,因此也可能去巴结童贯,甘愿作童贯的犬牙;再次,最近知县徐恩大批清洗衙门里的本土派势力,即将推行不利于张大户的改革,黄历更有对徐恩不利的理由,指派人潜入徐恩府中图谋不轨的动机是完全存在的;而且,胡勤本身就是黄历的人,这并非什么秘密,因此黄历确实有可能指挥得动胡勤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而在事情败露后又会杀人灭口。

    这么一想,黄历的嫌疑甚至比姜后更大!

    黄历的眼睛,此时仍然在潘金莲的身上打钻。潘金莲岂能不知道他心中的肮脏念头,又羞又怒,此时却不便发作。因此,这家伙就更加肆无忌惮,一边贼眼不离潘金莲,一边继续端着主薄大人的架子,训斥武松:“武松,你虽然得到了徐恩的赏识,可这清河县并不就是徐恩的天下,你也不是有了他的庇护就可以在清河县到处横着走,有些地方你还是得先看清楚了再撒野!这里,就不是你可以随便想来就来、胡作非为的地方!潘家小娘子,更不是你可以痴心妄想的!”

    “聒噪!”武松突然一声断喝,猛地一拳,就向这家伙鼻梁上砸去。

第七十章 略施薄惩() 
武松一声断喝,猛地一拳砸向黄历的面门。黄历猝不及防,鼻梁被结结实实地打中了!

    “啊呀”一声惨叫,这家伙的脸上却似开了个染布坊,顿时红的黄的青的一齐流:红的是血,黄的是涕,清的是泪。

    武松连忙收手。他也没有想到,他这一拳并没有使出多大力气,却会如此容易砸中。

    够了,这足以证明,黄历不是那个潜伏在衙门里的第二个蒙面人,因为他的确不会丝毫武功。这家伙不是读书人,却真正是手无缚鸡之力!

    黄历又痛又惊又怒。作为本土势力在清河县衙的代言人,清河县首富张大户的小舅子,一直以来,他在清河县随便哪儿都能横着走。就是知县徐恩,虽然很不待见他,但也不敢直接对他怎么样。

    从来只有他欺负人的,哪里料到有朝一日,有人敢一言不合,就对他下手!

    他鼻血长流,泪眼朦胧,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脸皮厚如城墙,善于见风使舵,而是全身都颤抖起来,指着武松,道:“你。。。。。。你,好你个武松,你。。。。。。你居然敢殴打上官!”

    武松冷笑道:“对不住喽!刚才只听到一只疯狗在聒噪过不停,没看清是主薄大人,恕罪则个!”

    黄历更加又羞又怒,尖声叫道:“住嘴!你。。。。。。你还敢骂我是疯狗,殴打上官还辱骂上官,法理不容!”他看着周围的张府的奴仆和衙门捕快们,道:“你们都看到了,对不对?”

    奴仆和捕快们都不敢承认也不敢否认,全都噤若寒蝉。

    黄历更加气急,指着武松,道:“好好好!你仗着有徐恩的撑腰,真是无法无天!你等着!”

    武松冷笑道:“好的,主薄大人要我等,我就等着!”

    黄历一跺脚,用手抹了一把鼻子,湿漉漉的全是血和涕,哀嚎一声,转身就出门去了。今天为了找机会能够接近和调戏潘金莲,他是独自来的,不敢当场和武松纠缠,怕武松再给他一拳。

    武松冲着他的背影喊道:“主簿大人留步,武松还有一句话应该向你报告清楚!”

    黄历猛一回头,恶狠狠地盯着武松,看武松怎么说。武松笑道:“潘家小娘子是我武松的亲戚,不容那些图谋不轨的疯狗侮辱。你今后还请不要再来骚扰为好,否则,别怪武松不讲同事情谊,见一次打一次!”

    “你。。。。。。”黄历气得说不出话来,转身离去了。

    武松不再管他,回头想再安慰一下潘金莲。

    潘金莲听他再次说和自己是亲戚,芳心一突,明知道这并不是真的,但却感到心头无比温暖。毕竟,此时此刻,她在这世上孤苦伶仃,再无亲人,像武松这样,并不觊觎她的美色,却真诚帮助她、把她当亲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这几天来,黄历以各种借口来到这里,潘金莲如何不知道他心中的肮脏念头?实际上,张大户突然急切地要早点把潘金莲过门,也有黄历的因素在,是因为听说了黄历也在打潘金莲的主意,这才打算早点娶了潘金莲断了黄历的念头。

    潘金莲对黄历自是十分恶心,却从恶奴王婶口中知道,他是张大户的舅子,也是衙门里的“大官”,正不知该如何应对。今天,武松却帮她出了一口恶气,还警告黄历以后不许再来骚扰她,这让潘金莲更加心中感激。

    可是,她同时也非常担忧,对武松道:“大官人,都怪奴连累了您,这黄主簿。。。。。。黄主簿也是衙门里的大官。。。。。。”

    武松知道,她是担心自己的官比黄历小,今后会受黄历的报复,就微笑着温言道:“小娘子不用担心,这厮不敢对武松怎么样,武松也迟早会得罪他,早得罪晚得罪,都是一样!”

    武松心里想的是:知县徐恩受大奸臣蔡京的催促,要在清河县推行变法改革,早就把张家堡作为目标,张大户也好,黄历也好,迟早都是徐恩要打击的对象。

    武松受到徐恩的知遇,决心协助他推行变法改革,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与张大户、黄历发生冲突,也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他刚才敢突然对黄历出手,一则是为了出其不意,试探黄历究竟会不会武功,是不是那个潜伏在衙门之中的凶嫌,一则也是因为看准了黄历已经是知县徐恩要打击的下一个目标,不怕他能翻天。

    但是,在潘金莲看来,武松这却完全是为了她,不惜得罪上司!芳心之中,自然更多了一层感动。

    她不知如何表达,只好又柳腰轻折,向武松盈盈地施了一礼,道:“大官人的恩情,奴没齿不忘。只是,奴的命苦,只会连累了大官人,还请大官人。。。。。。不要再为奴如此费心!”

    武松恳切地道:“小娘子不必多礼见外!请放心,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武松定然会竭力相助。也不要太悲伤了,令尊若还在时,也绝不想看到你过于哀伤。请先安心办完令尊的后事,送老人家上路,过几天武松再来,你不用怕!武松还有要事,先告辞了!”

    说完,他急于回衙门,也感到不便在此久留,就带着刘全等一干捕快,先回衙门。在门口,只见那恶奴王婶已经委顿在地,嘴巴红肿得像是猪嘴,再也不敢说话,只能痛苦地哼哼,但望向武松和捕快们的眼神中,既充满忌惮,又满是怨恨!

    武松路过她跟前,想起前世书中看到的那个恶贯满盈的王婆,心中更是厌恶,警告道:“若再敢胡言乱语,对潘家小娘子不利,定叫你把牢饭吃光!”

    王婶浑身一哆嗦,再不敢回话。

    武松带着一干捕快,匆匆回衙门去了。潘金莲目送着他出门而去,柔肠百结。

    想到武松虽然仗义相助,再三自称是她的亲戚,但其实终归不是。爹爹去后,这世间就剩下她孤苦一人,相伴的她的,几乎就只有怀里那只才从山野里捡回来的小白兔了。

    过几天办完丧事,她就要被张大户强娶过门。

    张大户如此家大势大,又岂是武松一人能够对抗的?她又怎么能够让武松为了她,与吃人不吐骨头的张大户作对?

    “爹爹!”想到苦处,潘金莲跪在父亲的灵前,忍不住又悲从中来,哀哭不已。

第七十一章 司徒遗书() 
武松带着刘全等一干人回到清河县衙门,立即再次提审那四个嫌犯。

    这一次,由于武松已经知道方金芝的身份,也知道她与四个嫌犯之间的关系,审讯起来就主动多了。

    武松没有亲自去审讯。因为,他知道,这一套刘全他们确实比自己精通多了。老捕快刘全连哄带吓,终于突破了四个嫌犯的口,把一切情况都搞清楚了。

    当他来向武松报告四个嫌犯的真实身份时,武松又吃了一惊。

    四个嫌犯的真实姓名现在都弄明白了,那个为首的真名并非曲哲,而是叫成贵,其余三个人分别叫翟源、乔正、谢福。

    武松搜索穿越前的记忆,终于依稀记起,在《水浒传》中,方腊的手下有四个水军总管,号称浙江四龙,分别是玉爪龙都总管成贵、锦鳞龙副总管翟源、冲波龙左副管乔正、戏珠龙右副管谢福。

    原来,这四个嫌犯,居然就是后来方腊造反后手下的四大水军总管。

    他们是受方腊之命,陪同方金芝前来清河县办事的。说来好笑,由于不了解清河县的实际地形,方金芝单从“清河”这个名字上,猜测这里一定有很多水,因此才向父亲要求派这特别精通水性的浙江四龙来协助自己。

    浙江四龙在水里那都是高手,在陆地上也称得上身手不弱,方腊也就答应了。

    这四个人和方金芝一起来清河县办大事,为了不引人瞩目,全部乔装打扮,分头行动。四个人才刚到清河县,就恰逢衙门里发生胡勤潜入知县府中后又被杀灭口一事,县丞姜后带人追捕凶嫌,意外地就把四个人给逮住了。

    以这四个人的身手,姜后带着那些土兵捕快原本也不可能真正地抓得住他们。只是,他们怕暴露身份连累方金芝,误了大事,又自想来到清河县后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与胡勤一事毫无关联,就算进了衙门,把问题说清楚也就能很快出来,因此并没有反抗。

    不料,衙门八字开,好进难出来。

    那么,方金芝带着浙江四龙,还有一个侍从李宽、丫环小芹,秘密地来到清河县,究竟是要办什么事情呢?

    她告诉武松的是,他们只是来寻找一张藏宝图。而浙江四龙以为方金芝已经把全部内幕都告诉了武松,所以进一步供述明白:这张藏宝图所指向的“宝藏”,其实就是一座古墓。

    古墓的主人,是崔浩。

    “崔浩?这是什么人?”武松疑惑地问。他确实不知道这个名叫崔浩的古人是谁。

    刘全的脸色便变得有些古怪,似乎是对武松连崔浩是谁都不知道感到不以为然,道:“副都头,这个崔浩大人,就是当年北魏的崔浩崔司徒呀,他可是我们清河县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智者、贤者!”

    武松还是有些茫然。毕竟,他是个穿越者,虽然继承了原来的武松的绝大部分记忆,但脑海中还是找不到有关这个崔浩的更多信息。

    刘全只好又简要向他解释:崔浩,字伯渊,小名桃简,乃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人们认为他可以与汉代的张良相比,曾经辅佐北魏太武帝成功消灭胡夏、北凉和打败柔然,促进北魏统一北方。他善于观察星相,博闻强识,料事如神,多谋善断,连诸葛亮都不放在眼里。

    崔浩辅佐北魏王室有大功,深得北魏皇帝信任。后来负责修纂北魏史书,秉笔直书,又听信人言把史书刊刻在石碑上公开,本意是想宣传北魏皇室,不料却暴露了皇室的许多阴暗面,引来皇室贵族愤怒,被北魏太武帝赐死。但赐死他的太武帝很快就感到后悔,北魏也因为失去这样一位杰出谋略家而蒙受巨大损失。

    崔浩死后,有忠于他的人找到他的遗骸,悄悄运回清河县,给他修建了一座墓。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这个墓究竟在什么地方,清河县本地人也都早已经不知道。而那张藏宝图,就是指引崔浩墓所在地的地图。

    “他的墓中,究竟埋有什么宝藏?”弄清了崔浩的身份,武松追问。

    刘全道:“据这四个人交待,崔浩当初是被北魏皇帝诛杀,抄家灭族,因此他的墓葬中不太可能有什么金银珠宝。四个人曾经听方金芝提起过,真正的宝藏,是埋藏在墓中作为陪葬的一本奇书!”

    “什么奇书?”武松闻眼心中一动。

    他立即想起,自己穿越过来之后,怀里莫名其妙地就多了一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