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恩还是感到忧心,道:“这样,就能让这些乡民们都自觉第散去么?”

    武松道:“这些做法,有利于驳斥谣言,引导舆论,让乡民们冷静下来,不要轻易被人挑唆利用。不过,由于有人在幕后煽动胁迫,光这样还不行。我已经叫示威游行的乡民们推举代表,前来和大人面谈。大人等会先做通这些代表的工作,再让他们去劝说乡民,应该就能进一步奏效了!如果那时候还有人要煽动闹事,我们再动手抓捕,乡民们便不会再过激反对!”

    徐恩喜道:“好!快叫那些代表进来,本县亲自和他们谈!”

    然,当武松去了解围困县衙的乡民们是否已经推举出和知县大人面谈的代表,才知道,在张府奴才暗中煽动、唆使、胁迫下,乡民的情绪又躁动起来,根本就不愿意推举代表出来和知县面谈。

    “不能推举代表,因为少数代表很容易就被知县老爷收买胁迫!”“知县老爷这是想敷衍我们!”“变法是知县老爷亲自策划的,知县老爷应该亲自出来给我们大家一个交代!”“坚决反对在清河县推行变法!”“变法就是要断绝我们的活路,我们誓死不从!”

    还有的人在为黄历喊冤:“黄主簿其实是反对变法的,武松冤枉黄主簿!”“必须马上释放黄主簿!否则,我们就冲进县衙去!”

    有的乡民更干脆喊出了他们这次被煽动来集会示威、围困县衙的真正目的:“我们要求徐知县离开清河县!”“不错,徐知县来清河县就是为了推动变法。他不走,变法就迟早会推行!”“清河百姓不欢迎徐恩,请徐恩赶快滚蛋!”“徐恩不走,我们不走!”

    武松感到又好气,又好笑。他是知道的,徐恩虽然是大奸臣蔡京的门生,但本人清廉奉公,关爱百姓,推行变法改革也纯粹是为国为民,实在是这个时代非常难得的好官了。但,这样的好官,现在却被清河县的百姓们要求驱逐。

    武松只好回到衙门正堂,把情况报告给正焦急等待的徐恩。

    徐恩一听,既恼怒羞愤,又倍感焦虑,道:“原来。。。。。。原来这些人真的都是些刁民!本官一心奉公,推行变法改革虽说是尊重当今皇上和公相大人的旨令,却也是为了清河百姓。可他们居然要本官离开清河县,这简直是颠倒黑白,可恶之极!”

    张新在一旁,趁机道:“大人明察,我原说对付这些胆大妄为的刁民,绝对不能客气,完全可以调动军队来镇压!武都头的办法,根本就行不通,只会助长刁民的气焰!”

    武松来清河县还不久,和衙门里的这些衙门差吏们许多还没有深交。有些衙吏们便纷纷符合张新的话,认为应该赶快调集军队前来镇压。

    徐恩有些动心了。这些乡民围困衙门反对变法也还罢了,现在居然敢公开提出来要赶他徐恩走,这让他羞怒攻心。

    武松忙道:“知县大人,这些乡民完全是被背后之人煽动唆使,并非是真的要赶大人出清河县,大人完全不必介怀。大人一心为公,关爱百姓,公道自在人心,清河县父老乡亲终归会明白的。如果现在冒然调集军队来镇压乡民,势必酿成严重的官民冲突,那才真正幕后指示者的下怀!”

    徐恩道:“那你说,我们现在还能怎么办?”

    张新道:“是啊,现在该怎么办?既不能调集军队镇压,又不能去抓那些在暗中煽动唆使之人,难道就听任这些刁民继续围困衙门?难道,到时候让钦差大臣也进不了衙门?”

    武松在脑中急剧思考对策,一时没有答话。就在这时,一个衙役气喘吁吁地跑来,叫着:“知县大人,知县大人!”

    武松见这衙役满头大汗,过去却没有在衙门里见到过他,便喝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知县老爷正在考虑大事,你急叫什么?”

    那衙役道:“小人。。。。。。小人是城外驿站里当差,有紧急情况要报告知县大人!”

    此时数万乡民围困衙门,高呼要徐恩走人,这情况已经够紧急了。听到这衙役说又有紧急情况,徐恩忙喝问:“什么紧急情况?快说!”

    那衙役道:“小人接到文书通告,说朝廷派遣的钦差大臣陈禾陈大人,明天一早就会到清河县!”

    钦差大臣要来清河县,此时对徐恩和武松等人而言已经不是什么新消息。但是,钦差大臣明天早上就会到,这就显得更紧急了。

    徐恩怒斥那衙役道:“你是什么时候接到通告的?为什么现在才来报告?”

    那衙役忙跪下磕头道:“小人是才接到的消息,接到消息后就马上回城来报告,不想城里突然挤进了这么多人,小人好不容易才挤进衙门,报告太迟,请知县老爷恕罪!”

    武松问道:“那通告上可有说明,钦差大人突然来清河县,是为的什么?”

    那衙役这才想起把通告从怀里掏出来,呈给徐恩审看,口里已说出通告上的内容,道:“钦差大臣这次来清河县,一是考察地方治理状况,二是考察变法改革。若地方官员治理不善,钦差大人有权就地革职,可先斩后奏!”

第一百二十章 要抢金莲() 
徐恩一看那通告文书,面色更加难看,把通告顺手递给了武松。

    武松一看那通告,果然如同衙役所报,皇帝这次突然派遣御史大夫、殿内侍御史陈禾,担任钦差大臣,巡视地方,就是为了考察地方吏治和变法改革。

    钦差大臣手握尚方宝剑。来到清河县,如果看到数万乡民围困衙门、反对变法、要驱逐徐恩,可想而知,必然会认为变法改革在地方上根本得不到百姓支持,徐恩治理无方。这样的话,不仅清河县的变法会胎死腹中,徐恩也势必被从严问责。

    武松此时对这个陈禾还缺乏了解,因此尚不知道,陈禾在朝廷上,原本就与童贯、蔡京等人不相投。

    陈禾曾经公开向皇帝尚书揭发童贯玩弄权势,祸国殃民,皇帝虽然没有因此处罚童贯,却也认为陈禾敢于进言,是个忠直之臣。

    与此同时,陈禾也与礼部贡院检点官、左司谏陈瓘关系莫逆,而陈瓘也是此时北宋朝廷上少有的正直之臣,在后世看来,甚至可与岳飞、文天祥等相提并论。

    陈瓘曾经坚决拒绝与蔡卞为友,又在朝廷上公开揭发蔡京结党营私、误国误民,是蔡家兄弟的眼中钉。作为他的好友,陈禾自然也对蔡京结党隐私痛恨不已。

    因此,作为钦差大臣,陈禾对作为蔡京门生的清河知县徐恩,绝对不会客气。

    一旦他以数万乡民围困衙门、导致钦差不能进城为由,认定徐恩怠慢钦差,而且治理无方,欺压百姓,那么,罢了徐恩的知县还是小事,借此机会除掉徐恩,以削弱蔡京的势力,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宋太祖曾有命令,不杀文官。但,手握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真要置一名文官于死地,有的是办法。

    这,也正是张大户会选择在陈禾到来前夕,煽动胁迫乡民集会示威围困衙门的原因。

    张大户的这一招,毒辣,精准,致命!

    武松虽然还不了解朝廷上这些政治斗争的内幕,但看到徐恩的脸色,便知道大事不妙,情况对徐恩来说很不利。

    徐恩如果被罢官,武松也将在清河县呆不下去,那么,潘金莲也势必还是会落入张大户手中,前世书中所写潘金莲不从张大户、被张大户逼迫嫁给武松、在没有爱情的婚姻下性格扭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为了追求爱情而毒杀亲夫、武松为给哥哥报仇而杀掉潘金莲和西门庆,等等,这一切可能重演!

    就算不是为了潘金莲,不是为了改变自己和哥哥的命运,冲着徐恩是这个时代难得的清官,对武松有知遇之恩,推行的变法改革又是利国利民,武松也必然要和他祸福与共。

    然而,此时,面对被张大户煽动起来的数万乡民围困衙门,一向冷静沉着的徐恩固然束手无措,武松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彻底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武都头!”就在这时,老捕快刘全赶来,在大堂门外悄悄呼唤武松。

    没有知县允许,他不敢冒然冲进大堂来找武松。武松连忙出去,问道:“有什么情况?”

    刘全道:“我和兄弟们按照都头的部署,分头调查了解,这次乡民突然聚集,确实是有人在暗中唆使胁迫。这些暗中唆使胁迫乡民的人,有金剥皮、地瓜鼠、没头蛇、李金莲。。。。。。”

    武松道:“这些我都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新情况?”

    刘全道:“我们牢记都头的指令,虽然掌握了这些暗中煽动唆使的人,但不敢贸然抓人,以防激发民变。不过,我们找了一个可靠的兄弟,去找二管家套近乎,从二管家那里得知,这次乡民围困县衙,是张大户和大管家一起策划的。张大户原本就对徐大人来清河县驱逐衙门本土势力、打算推行变法改革十分不满,现在为了那个叫潘金莲的女子,更加对徐大人恨之入骨!”

    一听这事居然还牵扯到潘金莲,武松道:“潘金莲是我带回衙门的,与知县大人何干?”

    刘全道:“之前大管家来衙门要接回潘金莲,知县大人不肯,这使得张大户误以为徐知县是也看中了潘金莲的美色,要和他争夺这名女子,因此格外愤怒,决心要赶走知县徐大人,若徐大人不倒,这些围困衙门的乡民就不会散,而且,张大户还会指使下人们胁迫更多的乡民前来!”

    武松不禁眉头一锁,道:“照这么说,除非徐知县离开清河县,否则不论他做什么,这些乡民都不会散走?”

    刘全道:“只怕如此。张大户一直都是我们清河县的霸主,乡民们虽然受他盘剥,却没有谁不怕他。只要他不松口,这些乡民就绝对不敢散去!”

    武松听到“张大户不松口,乡民就绝对不敢散去”,开始是一怒,但随即却突然觉得脑中一亮,想起了一句话来:“解铃还需系铃人!”

    既然这些乡民是由张大户煽动胁迫而来,那么,要让乡民们尽快散去,恐怕还是得由张大户身上打开突破口。

    刘全的话,无意间给了武松启发。他立即转身迈进大堂,发现徐恩居然又已在和张新等人探讨调集军队驱散镇压乡民的可行性,忙道:“大人,调集军队镇压乡民,只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断乎不可!要使这些围困衙门的乡民们散去,自有办法!”

    徐恩一喜,问道:“武松,你是什么意思?”

    武松在心中又盘算了一下,觉得自己的想法应该有道理,看了一眼张新等人,对徐恩道:“大人,借一步说话,容武松细禀!”

    徐恩忙和武松来到衙门后堂。武松便道:“大人,我的人已经将情况调查清楚,这次乡民聚集示威,确实是张大户在幕后唆使胁迫!”

    接着,他便把刘全等人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向徐恩说明。包括张大户误会徐恩要争夺潘金莲的事情,他也没有隐瞒。

    他知道,徐恩并没有被潘金莲的美色所迷,甚至还未能见过潘金莲面纱下的真面目,还说将来要把潘金莲许配给他。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也表明,张大户以为徐恩也迷上了潘金莲纯粹是无稽之谈,他也就没有必要隐瞒徐恩。

    果然,听说张大户居然误会自己要争夺潘金莲,徐恩更加恼怒,道:“这正是小人之心!本官上蒙朝廷和公相大人信任,岂会沉迷美色、贻误变法改革的大事?张大户这恶贼,本官已与他势不两立。武松,那你说说该怎么办?”

    武松便将自己心中的谋划,向他和盘托出。

第一百二十一章 当机立断() 
知悉乡民聚集闹事乃是张大户在幕后胁迫唆使,张大户居然要置自己于死地,徐恩怒不可遏。因此,武松的计划,很快便得到了他的认同。

    事实上,此时衙门外乡民们的喧闹声越来越响,情况越来越紧急。徐恩也担心乡民失去理智,冲进衙门来,那他作为知县,只怕也会有危险。

    因此,他一咬牙,对武松道:“武松,你确实是有勇有谋!就按你说的办!”

    武松和徐恩计议已定,回到衙门正堂。

    徐恩毕竟还是个颇为能干的地方官员,要不然蔡京也不会把变法改革这么重大的事情交给他来办。此时他拿定了主意,便又恢复了知县的沉稳,对张新等一干衙吏们道:“钦差大臣已经快到清河,不可怠慢。既然县衙被这些刁民围困,钦差大臣进不来,本官只好先出城去迎接钦差大臣,由武松陪同。眼下这一切,只由钦差大臣做主。如果乡民们执意反对变法、一定要本官离开清河,那本官就向钦差大臣请命辞职就是!”

    张新等人也都是徐恩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