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耿耿的奴仆侍奉。

    不过,武松和潘金莲此时都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来汴京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寻找武大郎。

    但是,武大郎毫无音讯。

    武松效仿之前的做法,到街上去找了乞丐。汴梁虽然是皇城,到处富丽堂皇、繁荣富足,但是街道上也是有乞丐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毕竟哪朝哪代都有。

    不过,“丐帮”并没有及时为武松带来有用的消息。没有人发现过武大郎。

    武松和潘金莲自己也没有闲着,也到街上去走,一来是希望能够发现武大郎,二来也是趁此机会,观赏一下大宋首都的风物。

    汴京主要繁华街道,除了东华门外,还有有州桥南街、东西街,十字街等。“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使街道更加热闹非凡。

    城东、城西、城北都有许多著名的酒楼、商店、药店、旅店,形成许多专业市场,那真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从清河县这种小地方来的潘金莲,此时虽然善良、淳朴,但少女的天性,还是使得她对汴京的繁华感到惊奇不已。虽然,因为牵挂着武大郎,她的心情并不是特别放得开,但从她那闪闪发光的美丽大眼中,还是看得出她内心对都市繁华的向往。

    光是都城女性穿的各种时髦服装,就令潘金莲感到流连不已了。

    武松和潘金莲一路上边看边留意寻找武大郎,走遍了几条繁华大街,来到了州桥。州桥是横跨汴河、贯通皇城的一座石桥,也是一座镌刻精美、构造坚固的石平桥,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桥下汴水奔流,桥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两岸店铺酒楼繁荣,笙歌连成一片。站在桥头南望朱雀门,北望皇宫宣德楼,中间是天街。

    武松突然依稀记起,穿越前的《水浒传》里,所写得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州桥这一带。那么,今天他和潘金莲,会不会遇到卖刀的杨志呢?

    穿越过来后,在他的努力下,历史明显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说潘金莲就不会再被张大户逼迫嫁给武大郎,他也提前遇到了鲁智深。那么,有没有可能再在这里提前遇到杨志?

    对于“青面兽”杨志这个人,武松穿越前的印象,一方面觉得他有点好坏不分,为了升官发财,肯为贪官梁中书押送去首都“跑部前进”的财物,但另一方面,也觉得他情有可原,毕竟他是忠良之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隐忍求官也是人之常情吧。

    而杨志的武艺,武松是很欣赏的。杨志怒杀北京城里的流氓恶霸牛二,逼到狠处敢作敢为,这样的性格,武松也不讨厌。

    不过,武松和潘金莲在州桥上走过,并没有遇到卖刀的杨志。

    这时候,潘金莲有点累了,武松便和她一起,进了州桥边的一家干干净净、看上去比较高档的酒楼,略作歇息。

    酒楼生意很好,两人只能再楼上窗户边找个位置坐下,点了些酒菜小吃,当作晚餐。

    虽然已经入夜,从酒楼上往外望去,汴京城一片灯火通明,街上的行人车辆比白天还多些,一派太平繁荣、欣欣向荣的景象。

    武松的话,却是很少,此时更是眉头微微有些锁住。

    潘金莲见了,轻声道:“武松哥,你不要急,只要大郎哥哥确实来了汴京,我们总是会寻访到的!”

    潘金莲以为武松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哥哥武大郎而愁闷。其实,没有哥哥的消息,确实令武松心中感到牵挂。但是,一向乐观要强的他,此时眉头微锁,却并不全是因为哥哥武大郎。

    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这汴京城的繁华!

    毕竟,武松是个穿越者。穿越前学的虽然不是历史,对宋代的历史说不上很精通,但是也大略地知道,这个时候,是宋徽宗当皇帝。而就是在这个皇帝手里,由于蔡京等奸臣弄权,导致朝政混乱,用不了多少年,金兵就会南下,灭亡了北宋。

    到那时,这太平繁华的汴京,就将沦入战火之中。不仅眼前这太平繁华的景象将不复存在,而且这满城此刻无忧无虑、太平生活的百姓,绝大部分都将陷入极其悲惨的境地,不是死于战乱,就是被金兵俘虏北上做了奴隶!

    太平与战乱,不过是一夕之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

    想到这个,武松当然会有些遗憾,有些于心不忍!

    不过,此时,他当然不能对潘金莲说这些。见潘金莲安慰自己,便道:“你说得对。我本来是有些着急,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就开朗多了!”

    潘金莲美丽的大眼睛一弯,立即风情万种。

    虽然面上遮着薄纱,但显然她是在为武松这句话嫣然一笑。能够开解武松,自然是她十分高兴的事情。

    这时,月亮出来了。

    “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晴空月正,州桥上,登桥观月的人群,纷至沓来,熙熙攘攘。人们俯瞰河面,银月波泛泛,皎月沉底。

    这就是汴京城最有名的八景之一:“州桥明月”。

    望着天上的明月,饶是武松这样一个铁骨铮铮、血气方刚的汉子,也不仅有些多愁善感起来,对潘金莲慨叹道:“你说得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词,本来就是苏轼思恋弟弟所做。武松此时说出来,表达的自然也是对哥哥武大郎的牵挂之情。

    “这位壮士,看你英姿挺拔,不像是读书人,却也喜欢东坡先生的诗词么?”就在这时,旁边一个人朗声问道。

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莲见义() 
武松和潘金莲循声看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独自坐在旁边一张靠窗的桌前。

    那张桌子,却比普通的桌子大了许多,上面的摆设也更加精致。而独自坐在那里的说话之人,四十多岁,衣着也十分整洁精致,相貌堂堂,气宇不凡,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

    武松道:“这位先生谬赞了。我并不是很懂诗词,只不过面对此情此景,触景生情,偶尔有感而发!”

    那人笑道:“有感而发,脱口就念道东坡学士的词句,恰恰入得我耳,便是有缘。只因为小可与那东坡先生,颇有些渊源,今日一切,寻根溯源,莫不是东坡所助!既然壮士能吟东坡词,可愿意过来与小可一饮么?”

    武松好好地与潘金莲在一起吃饭说话赏月观景,与这人素不相识,这人就邀请武松共饮,这大概就是那些文人墨客的癖好吧。

    武松正待答话,突然,潘金莲端起桌上的茶杯,将一杯热茶,从窗口倒了出去。

    见武松疑惑,潘金莲轻声道:“我刚刚看到楼下有人要偷别人的东西,被偷的人还没有察觉,不便喊叫,所以,所以只好用茶水惊醒他!”

    武松往楼下街道上一看,果然见有人护着自己背后的包袱,对另外两人说些什么,看上去是指责对方不该打自己包袱的主意。

    潘金莲这也是见义勇为,急中生智。武松记得穿越前看过和电影中的潘金莲,原本也是个泼辣精明、敢作敢为的女子,只不过却把这种个性用错了地方。

    现在的潘金莲,白璧无瑕,依然善良、淳朴、纯真,但个性中也有刚强、泼辣、机智的一面。而和武松朝夕相处,自然也会感染到武松的侠义之气。

    武松微笑着冲潘金莲点点头,表示赞赏她的做法。

    旁边桌子上那人并没有听到潘金莲的话,这时又对武松道:“壮士请勿见怪,小可只是性喜结交朋友,看到顺眼的人就愿意结交,并无他意,却是冒昧了!”

    武松正要回答,突然听到楼梯口通通通一阵脚步响,却是方才楼下街道上偷别人东西不成的那两个泼皮,已经冲上来了。

    这两个泼皮正要得手,却遭遇从天而降的一杯热茶,这茶水并没有淋到人,却惊醒了前面背包袱的那人,导致两个泼皮功败垂成。

    两个泼皮心中窝火,抬头望见了潘金莲。潘金莲虽然黑纱遮面,但一望就是个美女。一来恼潘金莲坏了他们的好事,二来见到美女更不愿意放过,这两个泼皮便立即冲上楼来。

    他们推倒了几张桌椅,几步便跨到了潘金莲的身前,就当武松不存在。其中那个胖的嗓门粗狂,张口就对潘金莲喷道:“美人儿,你坏了你两个哥哥的事了,知道不?”

    潘金莲刚才倒茶下去,刻意没有倒在两个泼皮的身上,不料这两个泼皮还是上来找麻烦。见两个泼皮凶狠的样子,虽然有武松在身边,她并不害怕,却还是为这突如其来的麻烦感到有些紧张,一时没有说话。

    瘦的那个泼皮就更混账了,伸手便要去揭开潘金莲的面纱,嬉笑道:“美人儿。。。。。。”

    他话还没有说完,武松哪里容得下他去触碰潘金莲,端起手中的热茶杯,就泼了那家伙一脸。

    那家伙烫得哇哇大叫。胖泼皮大怒,一拳便向武松面上砸来。

    要论起来,这两个泼皮在这汴京街上的混混当中,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角色,但打起架来也还过得去。

    不过,在武松面前,他们自然就不够瞧了。武松动也不动,随便一动脚,就把他踢得倒退数步,压倒了好几条桌凳,倒在地上。

    两个泼皮恼羞成怒,一时还没有意识到是遇见了厉害角色,一起拔出身上的短刀,就要一起向武松扑过来。

    “住手!”

    这时,只听一声断喝。从旁边豪华包厢里,从容走出几个人来,个个衣着华丽。断喝那人,矮矮胖胖,油光满面,一看就是有钱的暴发户。

    两个泼皮听得喝声,更加恼怒。但转眼一看,见识那暴发户,就都缓了一缓,却仍然并不买账。毕竟,他们刚刚众目睽睽之下在武松手下吃了亏,更何况,他们还是冲着潘金莲来的。

    胖泼皮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开绸缎铺的张五。你有几个臭钱,但还不够格管我们兄弟的闲事!”

    暴发户笑道:“我是不够格。但你们俩睁开眼睛看清楚了,这位乃是蔡大爷,当今蔡公相府上办事的人!”

    他边说边示意两个泼皮看他身后那个又高又瘦、像个竹竿之人。“竹竿”一身华丽无比,满脸皆是不屑之色,似乎两个气势汹汹的泼皮,在他眼里连只蚂蚁都不如。

    两个泼皮一听到“蔡公相”三个字,面色顿时都为之一变。

    “蔡公相”指的当然就是当朝权相蔡京。两个泼皮就是把胆子放大一万倍,听到这三个字也不免心惊胆颤。

    暴发户说那个“竹竿”是蔡京府上办事的人,实际上也就是说,这个“竹竿”乃是蔡京府上的一个奴才。这个奴才在蔡府也许只是一个卑贱的下人,并没有什么地位,但到了这种市井小民面前,那就是极其厉害的角色了。

    两个泼皮并不确信那个“竹竿”真的是蔡京府上的人。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借他们两个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与蔡京府上的奴才作对。

    正如同后世的北京城里,楼上随便掉下一根筷子,都有可能砸中三个处级干部。在这大宋首都汴梁城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也一抓一大把,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会让这混迹于首都街巷的泼皮们害怕。

    但蔡京府上的一个哪怕是扫地的奴才,都绝对可以让这些平时欺善怕恶的泼皮们闻之变色!

    两个奴才狠狠地看了武松一眼,又忍不住看了一眼潘金莲,满脸堆下笑来,冲着“竹竿”点头哈腰,道:“既然是公相府上的老爷,小的们哪里还敢放肆!饶恕则个!”

    “竹竿”冷冷喝道:“滚!”

    两个泼皮立即屁滚尿流地下楼去了。却见那刚才还“见义勇为”的奴才“竹竿”,走到潘金莲的身前,原本倨傲的神情霎那间全变成令人作呕的猥琐之笑,阴阳怪气地道:“小娘子,刚才没有被吓到吧?”

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松打狗() 
大奸臣蔡京的门下,果然没有什么好货色!

    也不尽然。像那清河知县徐恩,虽然一度令武松十分失望,但总体来说,还不失为想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好官。

    只是,像徐恩这样的人,更多的是被蔡京所笼络利用,在蔡京心目中的真正地位,未必就比得上蔡府上的一个奴才。

    “竹竿”见潘金莲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里有些惊讶紧张,更加显得迷人,居然学刚才那个瘦泼皮一样,嬉笑着,也伸出一只鸡爪般的手,就要去揭开潘金莲的面纱。

    下一秒,酒楼里的人都听到咔嚓一声。“竹竿”的那只鸡爪,五根爪子便都废了!

    这种奴才平素习惯的是仗势欺人,体力却连一般的泼皮都不如,在武松面前,那自然是不够收拾。武松只是顺手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