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要救潘金莲-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王诜和曾经的端王、现在的宋徽宗赵佶特别臭味相投,关系非常之好。有一次,赵佶看中了王诜用的一个玉制梳子,王诜便赶快叫人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新的给他送去。派去送东西的这个人,就是王诜的亲信,高俅。

    高俅来到端王府上,却正逢赵佶正在和人踢球玩。也是凑巧,那球恰好被踢到高俅的身边,而高俅原本是个喜欢吹拉弹唱、斗鸡走狗、踢球游玩样样喜欢的浮荡子弟,最擅长的技艺之一,便是踢球。见那球到了自己脚边,也不及多想,顺势就用一个漂亮的身法,把球踢了回去。

    这一下,被赵佶看中了,让他下场去踢。结果,高俅的球艺让赵佶十分满意,便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高俅自然是对赵佶刻意小心侍候,处处都让赵佶逞心如意。

    到后来,赵佶鸿运当头,因当时的皇帝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为了与大臣争权,控制朝政,便力排众议,于同月立看上去平时只知道玩乐、没有多少政治手腕的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

    赵佶当了皇帝,自然鸡犬升天。作为他的亲信,高俅也进一步飞黄腾达,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后来当上了掌握了军政大权的太尉。

    按照穿越前书中所写,高俅当了太尉之后,沦为和杨戬、蔡京、童贯等人并称的北宋末年四大奸臣之一,贪赃枉法,为非作歹。

    正是他,纵容自己收养的儿子高衙内胡作非为,在汴梁城内横行霸道。高衙内偶然遇到了禁军教头林冲的夫人,被林冲娘子的美色风采所迷,**不成,就在高球属下陆虞候的帮助下,设计陷害了林冲,几次差点将林冲杀害,最后逼得林冲上山落草,而林冲娘子也终于被高衙内玷污,自杀身亡!

    穿越前,每次读到林冲娘子的不幸命运,武松都感到十分惋惜。尤其是,穿越前的一些影视剧中,扮演林冲娘子的多是长得特别好看的明星,红颜薄命,更让武松痛心。

    事实上,穿越过来,在救出潘金莲的时候,武松也曾经不止一次想过,有机会,希望也能够改变林冲娘子的悲惨命运。

    穿越过来之后,由于武松的主动抗争,历史似乎已经有所改变。武松不仅救了潘金莲,而且提前认识了鲁智深,来到了汴京。那么,他也能让林冲娘子的命运为之改变吗?

    不知道,此时的高俅,是否已经当上了太尉。但是,武松与他在酒楼相遇,居然还得到他的重视,这些显然都是穿越前的书中所没有写到的。看来,历史的轨迹,是确凿无疑地发生了偏移了。

    只是,第一次亲眼看到高俅,是如此的儒雅整洁、气度不凡,而且对武松一见就很赏识,那样子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奸臣。难道,穿越前的书中记载有误?

    武松对高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产生了兴趣。他拉起潘金莲,准备追下去当面确认一下,那人究竟是不是高俅。

    “不能走!不能走!”酒楼的伙计立即拉住了他们。

    酒楼老板开始听武松说愿意赔偿他的损失,还容忍武松几分。此时见武松准备走人,如何肯放,带着伙计们拦住去路,道:“你打了蔡公相家的人,就这么走了,我怎么向蔡公相家的人交代?”

    武松道:“遮么你们和那狗奴才是一边的了?”

    酒楼老板冷笑道:“你别管我们是不是一边。反正,在公相府上的人或者官差到来之前,你别想走!”

    武松烦了。

    酒楼老板担心蔡京的狗奴才来找麻烦,这个心情武松还能理解,因此之前说过不会让他受损失。毕竟,今天的事情最先是因为潘金莲而引起,再说现在武松也有的是钱,赔偿几张桌椅板凳的钱不在话下,省得罗嗦。

    可是,现在酒楼老板居然想拦住武松和潘金莲不让走,这就相当于是做了蔡府奴才的帮凶了。武松可不能纵容。

    他懒得罗嗦,顺手一推。以他此时的功力,虽然还不是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但类似酒楼老板这种养尊处优的普通人,却被他推小鸡似的,立即便被推得倒飞出去,跌在一旁。

    酒楼的伙计们立即围上来,就要一起上。

    武松当然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略施拳脚,便碰碰碰地将这些人打倒一片。不过,武松也知道,这些伙计与自己并无仇怨,只是担心蔡府奴才来找麻烦,这才拦住武松和潘金莲不让走。所以,武松对他们也没有下狠手,只要他们不挡路就行了。

    武松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扔在那酒楼老板面前,道:“赔你的损失!”

    拉着潘金莲,就要下楼。却听到楼下一阵喧哗,一队官差已经冲了上来,为首的班头直嚷嚷:“谁胆大包天,敢得罪公相府上的老爷,给我抓了。违抗者,格杀勿论!”

    他们显然是冲武松和潘金莲而来的。

第一百八十六章 小人恶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更加明白() 
意外地遇到高俅、陆谦,武松感到,自己穿越过来后,历史真的改变了。

    一切事情的发展顺序,将完全不是前世书中所写的那样了。

    他带着潘金莲,回到住处,自有徐福徐燕父女悉心侍奉。潘金莲去休息了,武松按照惯例,坚持修炼了一段《达摩心经》,又看了一段《司徒遗书》,这才上床歇息。

    躺在床上,只见溶溶的月光从窗户外照射进来,洒在窗前地下,一片银白。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现在的武松,是一个天生神勇、修炼武术的好汉,并非是什么多愁善感的穷酸文人。不过,此情此景,还是让他想起了穿越前才几岁就会背诵的古诗。

    只是,他的故乡,并非只是在千里外的清河县乡下,而是在千年以后的长沙!

    穿越过来后,经历了这么些事,特别是这几天在汴京城里游历的感受,让此时的武松心中想到了很多。

    现在的汴京,一片繁华;现在的大宋,太平繁荣。可是,作为穿越者,武松却知道,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那么,用不了几年,金兵就会南下,北宋就会灭亡。这汴梁城里所有的繁华都会瞬间成梦,过惯了太平日子的大宋百姓将国破家亡,无数人会陷入亡国奴的悲惨命运,不是死亡,就是沦为异族的奴隶!

    如果那样一幕发生,不只是别的大宋百姓,就是武松、潘金莲,还有哥哥武大郎,也都会命运凄惨!

    尤其是哥哥武大郎,那么矮小的一个人,太平年代还可以靠卖炊饼谋生,但在乱世之中,还能生存吗?

    所以,这一刻,武松更加明白了穿越过来后,自己要走的路径。

    穿越前,也看过许多穿越小说。那些现代的穿越者往往凭借后世的知识不对称,来在穿越后的时代飞黄腾达。比如,有的往往凭借后世的一些科技知识和商业知识,到历史上经商致富、升官发财。

    但是,现在自己作为穿越者,武松知道,那其实是妄想。毕竟,这个年代,并没有什么专利保护,也不存在完善的市场经济。而且,武松本人,也不是善于经商的人。

    有的穿越者,则是靠着后世学会的一些经典诗词歌赋等,在历史上惊世骇俗、出人头地。不过,这对于武松来说也不适用。一是他穿越前本身不是那种酸文人,记不得多少诗词歌赋,二来,穿越过来后他才发现,后世认为经典的诗词歌赋,在这个年代其实过于超前,是不可能会真正得到人们的喜欢的。

    这个年代,有苏轼、王安石、李清照、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这样的杰出大家,特别是按照历史推演,苏轼应该才去世不久,而大才女李清照现在还活着。在他们的光彩之下,一个后世穿越过来的人,真的能够凭借记得几首诗词歌赋,就能得到人们的承认和喜爱吗?

    这条路,武松也走不通。显而易见,武松现在有《达摩心经》,有《司徒遗书》。他能走的路,只能是凭借武艺和韬略,建功立业。

    他应该振作起来,希望能够凭借自己武功修炼有成,又掌握了崔浩的谋略智慧,从而在这个时代步步高升,迅速崛起,这样才有实力改变大宋的政治军事格局,改变大宋的命运,让繁华太平的宋朝,不至于那么快就崩溃!

    毕竟,北宋的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甚至,近代中华民族在列强的入侵下一度差点亡国灭种,也有北宋灭亡种下的民族文化和心理基因!

    更何况,只有维护大宋的繁荣太平,才有可能让自己和哥哥武大郎、潘金莲都过上好日子。对了,还有自己穿越前喜欢的那些这个年代的人,包括林冲娘子,包括李清照,等等,都改变命运。

    这一刻,武松更加明白自己要走的道路了。

    因此,第二天一大早,他决定去南薰门。

    潘金莲知道他要去做什么,感到很困惑,道:“武松哥,自来有话说,好男不当兵。你昨天也说自己不想去当什么禁军,为什么今天又要去?”

    武松道:“昨夜我仔细想了。想我这样的人,去读书靠状元是不行的,经商也不能够,更不可能回去乡下种田了。既然有人愿意照顾我,我且去看看,从禁军做起,未尝不能建立军工,也有一条上升的路径!”

    潘金莲道:“那,大郎哥哥。。。。。。”

    武松道:“你放心。这也是我决心去参加禁军特选的原因。若是当了禁军,有个一官半职,在这汴京城里找人,自然也会方便些。”

    潘金莲道:“可是,你明明说,昨天那个推荐你去参加禁军特选的人,是个坏人!”

    武松笑道:“他也许真是一个大坏人。不过,至少在目前,这个大坏人还没有危害到我,反而对我有用,能够帮助我,我又何必拒绝?”

    作为穿越者,武松虽然明知高俅是个大奸臣,却不会拒绝借他的势,先让自己取得发展。

    毕竟,高俅坏,不见得武松将来一定要跟着坏。何况前面也算是有个例子:蔡京是大奸臣,但是,作为蔡京的门生,清河知县徐恩,总体来说却还是个有为民情怀、有改革抱负的难得的官员。

    潘金莲明白了武松的打算,自然也就不会劝阻他。事实上,现在的她,已经唯武松是从,哪怕是跟着武松闯刀山火海,她也会去了。

    不过,武松去参加禁军特选,自然不方便带她去。

    来到南薰门,这里已经排起了很长的队伍。前来参加禁军特选的人,居然很多。

    看起来,高俅没有骗武松。若是一般的禁军招人,人们往往是唯恐避之不及。那时候,只有犯罪的人才会被配军当兵,正常人家好好地谁愿意去当兵?毕竟,太平年月,随便在家里做点什么营生,不必当兵强?

    但这禁军特选,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

    而且,武松一眼就看出,前来参加这次禁军特选的人,差不多个个都外型不错,看起来是有些本事的。其中,更有不少人衣着华贵,居然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也想要参加特选。

第一百八十八章 又见“祖贤”() 
这也难怪。按照高俅的说法,这次禁军特选,乃是大宋皇帝亲自定下的方案。

    也就是说,这次选出来的禁军,可能与过去人们心目中一般的禁军完全不同。这将是一支受到皇帝高度重视的军队,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天子亲军。

    这样的军队,自然会待遇很好,提拔的机会也会很多。因此,那些不能读书、不可能靠科举途径去当官的人,前来参加这次禁军特选,也许就是走武官道路的一个好机会。

    虽然,大宋重文轻武,武官的地位远远低于文官。但是,做不成文官,做武官毕竟也是一条出路。

    因此,那些富二代官二代,有的读书是不行的,那就想方设法混到军队里,上面有人照料,慢慢地自然也不难谋到一官半职。

    家庭背景等基本资料审查、体检、参加基本的体能检验(奔跑、跳跃、举重等)、面试,这些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而在这些看起来很正常的环节之外,这次选拔居然还有一个“环节”,就是考官一上来就会问前来报名的人有没有带扇子。

    前来报名参军干嘛要带扇子呢?这很荒诞。但考官的解释是,没有解释。

    前来报考的人开始自然为这件事感到纳闷不解。但是,好在有没有带扇子,都不影响他们参加余下环节的选拔,因此大家也就没有提出太大的异议。反正,官府定下的事情,有异议提也白提。

    而且余下来的环节,这次看上去不是走过场,每个环节都抓得很严格、很公开透明。还真有不少人兴冲冲地前来报名,却在其中的某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