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虽然不是人干的活,但袁世凯有令还得照此办理,赵秉钧这个恶人算是当定了。

    看到秦时竹打得这么欢,黎元洪也就地组织了北伐军。在南京的孙中山坐不住了,和黄兴商量后,决定以南京政府的名义组织全国北伐军。以鄂湘为第一军,宁皖为第二军,淮扬为第三军,烟台为第四军,东北为第五军,山陕为第六军。拟取道河南、山东、直隶,会师北京。孙中山想得挺好,但这些军队都不听他,反而只管伸手要钱(秦时竹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弄得南京头疼不已。由于第一军本来是黎元洪组织起来的,孙中山凭借着总统的地位,说编为一军就编为一军,更加引起了湖北方面的不满。**事业在光明的背后,埋藏着重重危机。

    赵秉钧和陆征祥的逼宫比**军的打击更加让人难以承受,过了好久,隆裕太后才回过神来,有了一丝说话的气力。下午,隆裕并没有叫溥仪到毓庆宫去上学,而是让他接见大臣。

    溥仪觉得很奇怪,往常接见王公大臣,总有很多人,你争我吵,有时很有趣,很热闹。可今天,殿里就三个人:太后坐在炕沿上,溥仪坐在太后的身后。炕前的红毡子垫上,则跪着一个粗胖地老头子。老头子满脸泪痕。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溥仪定睛看他,是认得的。这个人是总理大臣。溥仪很纳闷,好长时间,太后和那老头也不说一句话,见太后不住地擦眼泪,那粗胖老头则不住地拧鼻涕。有时那胖老头子就呜呜地哭出声来。

    “唉唉”溥仪号啕大哭起来。

    这是逼宫戏里袁世凯唯一出场的一次,虽没有明确的结果。但局势还是顺着他的思路和希望进行。从宫中出来后他非常得意:让梁士诒在幕后策动各驻外使节联名致电清清帝退位,这一招果然很灵;赵秉钧的戏看样子演得也不错,这一步也走对了。他决定再到外务部去一趟,让胡惟德再和各国联络一下,对隆裕施加压力。

    也许是太得意了,谁也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马车载着袁世凯出了东华门,刚走过丁字街三义菜馆门口。突然,一颗炸弹从酒店里扔出来,袁世凯地马车驰得飞快,炸弹没有打中,却在后面爆炸了。马车已走到祥宜坊酒店门口,袁世凯还没有从刚才的惊魂中恢复过来,忽然又听得轰隆两声,一颗没有打中马车。只炸死了袁世凯地卫队管带袁金标以及排长一人,亲兵二人,另一颗炸弹不偏不倚,正好在马车轮下爆炸,马车随即被震翻在地,他也被爆炸的冲击波甩到街道上。这次爆炸又炸死了附近的7个人,但偏偏老袁命大,什么事也没有。他从翻倒的车里爬出来,臃肿的身体此时竟匪夷所思的灵巧,他急忙跃上一匹马,准备加鞭急驰而去,甚至不忘对活着的卫士下令搜捕和还击刺客。袁世凯拣了一条老命!

    不到一刻钟,这事就传得沸沸扬扬。人们都以为是满族亲贵下地手,因为他们早就要喊着杀袁世凯而后快。陆征祥发回退位电,尤其是赵秉钧逼宫后。保皇派反应非常激烈。对袁世凯恨之入骨。禁卫军扬言:“只要太后一下逊位懿旨,就立刻围攻袁内阁。”更有人宣称已在袁世凯住处附近的胡同埋设了地雷。袁世凯今天一亲自逼宫。就遇到袭击,理所当然怀疑是满人干的。

    但事态出乎意料。当晚,捕得杨禹昌、张培、黄之萌等,却供认是北方**党“共和会”会员。由于南方**政府已以大总统相许,袁世凯并没有深究,但他把这件坏事变成了对他有利的好事——他找到了不上朝的绝好的托辞。

    第二个好事就是他趁机宣布**党已经遍布于北京城的谣言,借以恐吓皇族亲贵。**党的暗杀,使袁世凯放心循入幕后,可以放手逼宫而不必落下篡权地骂名。

    1月13日,清廷王公贵族举行秘密会议,讨论清帝退位事宜,争论了半天,奕劻提议接受退位条件被一致否决,反而决定成立宗社党意图对抗**党。宗社党的成立传到隆裕的耳朵里,她只是愣了愣,也没多说什么,也许,她想的是,就凭这帮年轻亲贵,估计也成不了气候。

    老谋深算的善耆回到肃亲王府,把话说与川岛浪速,后者当即把袁世凯策划提出的清帝退位地情况报告了日本政府,恳请本国政府干预中国事务。次日黎明,川岛浪速接到日本驻华公使转来的意见:若清政府愿意割让满蒙,日本就即刻出兵。

    也就在这一天,隆格太后下旨召开御前会议,宗室亲贵,满蒙王公都参加了。隆裕太后给大家看了国务员的密奏,各驻外使节的电文,又把袁世凯不能左右形势的危言给大家说了。

    铁良说:“无论如何,我们也没有投降革匪的道理。”良弼、桂春等都摆出了拼命的架势。

    奕劻道:“太后,我以为袁世凯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如今革匪猖狂,连袁世凯也差点被炸死,北京城内到处都是乱党,就如一个火药桶,有一点火星就会爆炸,若不实行共和,恐怕会有李自成进北京之祸。”

    “放屁!”良弼恼了,“大清的天下都是你败坏的,你贪财不算,这些年一心护着袁世凯,到现在还替袁世凯摇旗呐喊。好!看看你地袁世凯,他在干什么,他地军队在前方和共和军假打,却假惺惺地说打不过人家,他是想要大清的天下。他经营了这么多年,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这都是你——”良弼说着往奕劻身前凑过去,旁边地人连忙把他拉住。

    善耆骂:“滚吧,你们现在就到袁世凯那里去。”

    “滚!”良弼也怒斥道。

    “这是干什么,当着皇上的面。我们满蒙的后人就这样无能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还是良弼有骨气。

    溥伟道:“大不了拼却一死,大家怎么这样气馁。”

    肃亲王叫道:“这像什么话,皇上在此,我们不能为他分忧,竟这样没出息,手足无措,我们是满蒙的后代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载泽听出味来,问道:“听肃亲王的口气,好像日本人有了回音?”

    善耆道:“日本政府今天不是已发表声明不同意共和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日本说可以出兵,不过,它仍有条件。”善耆道。

    “什什么条件?”载沣问。

    “这不说也罢。”善耆欲言又止。

    “你就说吧。”载沣猜到了些什么,但还是示意善耆说出来。

    “日本人说,如果割让满蒙,他们马上就出兵。”

    “这这不是出卖祖宗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载沣还以为有什么好消息,听到这里,顿时垂头丧气起来。

    大殿里又陷入了沉默。

    载涛却道:“此事万万行不得。如今民心浮动,革匪打的也是救国救民的旗号,若是把满蒙让于外人,小民更会蜂拥而起,那时真的遍地是革匪,丧尽民心,我们更无可措手,更难恢复了。”他总算还有一点良知。

    载沣也道;“此事行行不得。”

    善耆仍不死心,道:“宁与外邦,不给家奴。若让革匪或袁贼得势,则真的会像法国路易十六”

    “宁与外邦,不给家奴。”隆裕在回味着这句话,这是慈禧留下来的“名言”。

    奕劻这时却说:“袁世凯正在与革匪谈判优待条件,如实行共和,我们还有优待条件,袁世凯会保护我们的”

    “闭上你的臭嘴!”良弼气炸了肺,怒不可遏。其他的人也对奕劻怒目而视,奕劻再也不敢开口。

    良弼道:“日本人提的条件也太苛刻,看样子,日本人的心思不一定是只想看满蒙。恐怕到时它会得寸进尺,比袁世凯更凶恶可怕。”

    “唉——”隆裕太后长叹一声,“载沣你看怎么样?”

    载沣哭了起来,哽咽着道:“我们的祖宗在那里,怎能拱手让让给外人。”

    “罢了。”隆裕说,“虽然秦时竹已占了东北,但好歹还是咱们大清的人,满蒙说什么也不能割让给外邦,这些地方不同于青岛和香港。”隆裕又看了看大家,说:“今天就到这儿吧,明天再继续商议,你们回去以后再多想想,看有什么办法。”

    。。。

【第124章】 退位优待() 
第124章退位优待

    民立报指名道姓地骂“盛贼将汉冶萍(卖)与日本”,连汉冶萍的股东都认为,“盛宣怀以私人资格擅自与外人签订条约,不独国本,亦我等血本相关,断难承认”

    这一事件的曝光,也使孙中山成为千夫所指,本来他22日对北方的最后通牒已有很多人不满,现在他为了区区500万,不惜出卖南方最大的煤铁联营企业,这种为了**不择手段甚至可以牺牲国家利益的思想,不仅同盟会内部不赞同,在全国政治阵营中也站不住脚,各大团体纷纷表示抗议,孙中山虽立即调整,但仍然得罪舆论,失掉了部分民心。

    孙中山被逼得没有办法,指示财政部发行了100万元的军用钞票,但市面认同度很低,视之为废纸,钱庄、米店相继停市,对资产阶级和小市民阶层的打击尤大。

    1月30日,清廷再次召开御前会议。良弼被炸身亡,亲贵大都逃亡或不敢露面,就是露面的也不敢公开反对共和,隆裕不死心,提出采用虚君共和政体,即用君主不干预政治的办法把皇帝保留下来。她一厢情愿的想法第二天就遭到了拒绝,无论是民国政府和袁世凯都不会同意这一点。

    袁世凯越发着急,因为绥远陷落的消息他已收到了,**军下一步就会进军山西,山西虽然由李纯率领第六镇守着,但经过连番厮杀和部分投奔**。人数已不足6000。周学熙传来的消息更让人心惊,秦时竹将条件开得更高,不仅承德连山西也要撤军,他不住地心疼,却又没办法。承德军粮被烧,城防岌岌可危,**军在城外构筑火炮阵地。看来就要趁势攻城。眼看清帝还不退位,他真是心急如焚。只能不断让周学熙拖延时间。

    正在焦急之中,朱尔典上门拜访,袁世凯不敢怠慢。

    “袁总理,你地处境很不妙啊?”朱尔典劈头就说。

    “太后迟迟没有决断,南京方面又逼得甚急,让我左右为难。”

    “你应该明白的,我说的不是这个。”朱尔典用手指点地图。“这才是最危险的地方。”

    袁世凯定睛一看,原来是承德,“公使先生,您说得不错,眼下承德被东北军围住了,不过城防坚固,又是王士珍镇守,我看没有大碍。”

    “袁先生。你不会不知道守军军粮仓库因为起火,接近告罄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这个这个不碍事,可以向老百姓征粮、买粮。”袁世凯咬牙切齿地说。

    “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承德是个城市,本身不产粮,全部靠四周运输。现在**军既然封锁住了道路,那就粮也得不到,硬要征粮,无非是和老百姓争夺口粮,到时候民众会怨声载道,对你的个人声望是个不小的打击。”

    “公使先生高见,您的意思是让我派遣军队重新打通粮道?”

    “不是!凭你手中地军队,无力完成这个任务,况且大英帝国的保证只是在唐山这一带两军不能互相攻击,您要是派遣军队超越了这个范围。我们恐怕就无能为力。”

    “那公使先生是意思?”

    “我听说总理先生也派遣了私人代表去谈判。对方地要求是撤出全部军队,由他们接收城防对不对?”

    “您的消息真灵。确实是这么回事。”袁世凯倒吸一口冷气,心想,这么秘密的事情都知道了,洋鬼子真厉害!

    “我提个建议,仅供参考,不妨就按照对方的要求撤军,这也不失体面。”

    “可公使先生,若是我们撤退之时,对方趁机攻击怎么办?”袁世凯不甘心,但又不敢当面否决。

    “这不碍事,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可以让我们的领事出面,由他负责监督,无论谁违反协议,都是和大英帝国过不去!”朱尔典提出了一个“不偏不倚”的意见。

    “那那对方能同意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这我不清楚,所以我先征求你地意见,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再去征求秦时竹的意见。”

    “好,好!有劳公使先生费心了。”

    几乎在同时,秦时竹在都督府接见了前来拜访的英国领事。

    “秦先生,我来没有别的意思,一是上次签订的关于在唐山附近**军和北洋军相互停战的协议即将到期,我们希望能够延长;第二,对**军和袁世凯的部队在承德对峙,朱尔典公使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希望能得到您地首肯。”

    “这个方案不错,我原则上表示同意!”秦时竹想了想,“补充一点,北洋军向来有劫掠的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