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生果然妙计,不费吹灰之力就阻日军于本府之外。”

    “哪里,哪里,全赖大人洪福!!”秦时竹心里其实也捏着一把汗,虽然事前已经通过联络官花田进行了沟通,但小日本反复无常是出了名的,幸亏这次没有出漏子,就掉转话头拍起增韫马屁来了。

    “皇天后土,真是万幸啊”

    新民府是避免了一场劫难,但奉天城就在劫难逃。日军在摆出围攻模样后便开始了对奉天俄军的作战。

    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最大的一次决战,日军投入五个军约27万人,俄军则集中了约30万人。由于俄军主帅库罗帕特金胸无韬略,分散使用兵力,主要作战方向判断失误,致使损兵折将,于3月9日弃城败逃。此役,俄军损失近12万人,日军伤亡约7万人。持续十四天的奉天会战震惊列强,重机枪和密集的炮兵火力明显体现了防御方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认为是一战战壕战的先声。

    但遗憾的是,西方各国普遍没有认识到持久战的可能,比如德国就认为,在未来的欧洲战争中象奉天会战这么大规模的战役持续十四天是难以想象的,1905年底,史里芬在谈到日俄战争时称:“在遥远的满洲里那里,双方可以在难以攻克的阵地上对峙数月之久,而在西欧,就不允许如此阔绰地进行战争。需要几百万人来养护的庞大机器不可能长期支持下去我们应当寻找机会迅速粉碎敌人,消灭敌人。”他把这概括为“速决战”,结果一战一打就是四年。

    5月,日俄海军大战于对马海峡。5月27日,长途赶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主力到达对马海峡,被日联合舰队截住,爆发对马海战,至28日大部分俄舰被击沉,少数逃跑。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温斯基被俘,战争成就了东乡平八郎的战神神话和鱼雷作战的新模式,但是从中得出的胜利结论却被日军奉为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却束缚了日本的军事思想,历史是公平的,上次大战的胜利者往往将胜利经验狭隘化、教条化,从而成为下次大战的牺牲品。

    。。。

【第025章】 合格铁轨() 
1905年4月9日,盛京将军增祺离任回京,以奉天府尹廷杰署理盛京将军,以增韫署理奉天府尹。临走前,秦时竹除了照例孝敬增韫一票外,还附送了万民伞,整出了千人相送的宏大场面。增韫正是因为慰问官弁、主持救济灾民、剿匪土匪、保新民一方安宁在上司心目中颇有政声,此次才得以署理奉天府尹。他是个识趣的人,当然明白这些都是秦时竹的功劳,就是眼前的万民伞也是秦时竹、沈麒昌为了打造声势而特意安排的,所以在临走时增韫连连表示:“表示此次得以左迁,全赖复生支持,等站稳脚跟,必当报请新任将军重用。”

    秦时竹自然是谦恭感谢大人裁培,“倘有所需之处,必定全力以赴。”——都是官场厮混出来的人来,岂能不懂花花轿子众人抬的道理?

    果然,增韫刚刚安顿好便写了公文呈报:新民府境内匪首次第歼除,地面稍臻安谧,大股从此逃散,全境籍获安全,秦时竹、陆尚荣等阙功甚伟。所耗大量弹药、粮食均系以前积蓄,情愿报效兹有功于朝廷,当大加褒奖他特意保荐秦时竹接任奉天巡防营统领,所余新民巡防营统领一职则由陆尚荣接任,端的是投桃报李。署理将军廷杰也同意了,只是因为新任将军尚未就任,他不便抢先作主,此等任命只能稍缓。虽然增韫心里过意不去,但秦时竹却是暗喜:奉天附近,日军兵力云集,眼下日俄战事尚未结束,多有不便之处。

    好事素来成双,由沈蓉撮合,葛洪义娶了禹子谟的侄女、禹子骧18岁的女儿禹芳(由于葛洪义经常给几个女眷还有禹家几个孩子讲课,逐渐建立了感情),陆尚荣则娶了徐志乾的妹妹徐志萍(19岁,当年曾被恶霸地主李风成抓去,是陆尚荣等带领人马搭救出来的,从此芳心暗许)。只有夏海强还是光棍一个,极为不爽,好几次半是威胁、半是哀求地要求秦时竹帮他也物色一个,众人总是拿他开心,让他自由恋爱。说到无话可说,夏海强就大叫一声:“包办婚姻好啊!!”

    在这样的热潮之下,连马瑞风也鼓起勇气提亲。他原和红儿私定终身,按照旧时惯例,红儿既然是小姐的贴身丫头,陪嫁过去便是秦时竹的通房丫头,丝毫没有马瑞风的空间。但秦时竹显然没这么多封建规矩,不但不曾动过红儿半根指头,反而还极力劝说马瑞风不必拘泥旧礼。在秦时竹的撮合下,马瑞风终于鼓起勇气提亲,当即获首肯,沈蓉不但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操持了婚宴。马瑞风对秦时竹更加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六月许,距离铁路劫案恰好一年之时,花田带领以中村欣五郎炮兵上尉为首的炮兵教官组到了秦时竹部队的驻地。

    “阁下,我们又见面了,我来介绍一下,这是皇军炮兵教官组的诸君,中村欣五郎”河野依次介绍了各个成员。

    “很高兴认识诸位,请允许我祝贺贵军取得的重大胜利!战争即将结束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根据秦时竹掌握的情报,日俄两国的大规模战事已经平息,双方正在进行最后的谈判。

    “不错,大日本皇军将取得最终胜利。各位教官都曾参与这次战争,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应该可以很好地完成阁下交予的使命。”

    “很好,花田君,让您费心了,希望我们今后能加强合作。”秦时竹皮笑肉不笑地说。

    “秦先生,作为教官,我们都是合格的,但不知道你的士兵是否合格,能够学会哪些知识。我知道支那的农民都是没有文化的。”

    “中村君,您尽管放心,合格与否你可以先检查一番,如果没有合格的,我会先训练出合格的士兵再让你教导的。”听出中村的口气不善,秦时竹强压住心头怒火。

    “不不不,我知道秦先生部队的战斗力。”花田原本想来一个下马威,但考虑到福岛交代的任务,并不愿意彼此关系弄得太僵,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之后,中村的脸色也和缓下来——他本来就是唱双簧的。

    既然花田这么识趣,秦时竹自然在面子上还得作些官样文章,一面恭维中村等人都是皇军的精英,另一方面又强调皇军一直都是天皇的骄傲。希望他们能够维护皇军的尊严,严格约束自己,不要做出令人难堪之事,提醒他们不仅仅代表自身还代表整个皇军的形象,只有良好表现才更有利于被中国百姓接受。

    “哈依,我们明白。”众教官在来之前受了小林一番训诫,要求他们注意搜集情报、注意军纪,中村等人才这么老实

    根据年初确定的方针,何峰全力安排钢轨的试生产,这在当时也不算高科技,再加上现成基础,因此不算费劲就造出了合格钢轨。随后他便选带了十多个较为机灵的熟练工人沿京奉线南下直奔京师卢沟桥方向,随身带去的那段两米长的钢轨一路上颇为引人侧目。

    让何峰感到担心的不是生产而是销售,在产品方面,工厂生产的钢轨不但质量合格,价格也比汉阳铁厂所造的来得便宜,便能不能被采用就不是那么容易断定的。何峰虽然是技术出身,但对于官场弊病同样认识的一清二楚,在穿越之前的中国社会,除了复兴工程这样的命脉工程容不得儿戏外,一般工程所涉及的产品除了公开招标之外还有不少盘外招。

    虽然在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后,詹天佑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他毕竟只是会办兼总工程师,上面还有总办陈昭常,后者会不会象贪官污吏一样难对付还是个问题。是故,他也做好了银子开路的准备。

    6月的一天,詹天佑正在办公,忽然有人通报屋外有人带了一段钢轨指名要见他。

    “我没有约这样的人啊,”詹天佑心里犯了嘀咕,“究竟是谁呢?还是让他进来吧。”

    “詹先生,很抱歉打扰您工作了,”何峰一边抱拳,一边指挥两个工人将钢轨抬进来,说:“这是我们的产品,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不知您怎么称呼?是哪个洋行的买办?”詹天佑看见了钢轨便明白了何峰的来意。

    “在下姓何,单名一个峰字,我却不是洋行之人,这钢轨是咱们铁厂自个生产的,听说您要修铁路,特意送来请您过目。”

    “这么说这个是国造钢轨?”詹天佑来了兴趣。

    “正是,听说这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我便寻思想为国出力,铸造国产钢轨用在这条铁路上,不让洋人看咱们笑话。”

    “有志气!”詹天佑走到钢轨旁边,用力敲打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响声,“听音质似乎质量不错,不过究竟如何还要再检测一下,来人啊!”

    “詹先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让人实在佩服。”何峰由衷敬佩。

    “何先生过誉了,詹某承负朝廷重托,不敢大意。只是不知先生来历,为何能炼出如此好钢,虽然还在检测,但凭我多年经验,国内目前只有汉阳铁厂才能出产此等高质量的钢轨。”

    “我原是海外华侨,学电机之学,后见兴办钢铁有利可图,又见朝廷劝告兴办实业,便筹资办了一个铁厂,当然规模不能和汉阳铁厂相比。”

    过了近一个小时,两人谈得正投机时,检测结果显示钢轨完全合格,质量与汉阳产不相上下。詹天佑当下询问钢轨年产量情况,

    “当年可成两千余吨之数。”

    “根据工程估计,汉厂钢轨只能满足铁路所需六成左右,还有四成缺口需要进口,这个数字虽然填补不了缺口,起码可减少一点进口。”

    “今年是两千余吨,不过鄙厂已在添购设备,明年产量可扩大至七千五百吨。”

    “不论多少,只要质量合格,我全要了,只是价格?”

    何峰赶紧补充说明:“价格以到岸价为准,保证低于汉厂半成,只是”

    “只是?”

    何峰也不明说,只把手指头向上指指,意思上面怎么办?

    詹天佑是聪明人,当即就明白了,笑道:“我虽是会办,但一切钢轨、物料已委我全权。只要你们质量过关,价格合理,有多少我都要了,陈总办也是实干之人,不会刁难你们的。”

    见对方如此担保,何峰松了一口气,口中称谢,手下早已掏出一袋东北土产递上前去,主要是人参、鹿茸等物品。不料詹天佑刚才还有说有笑,一见礼品脸刷地变了,断然拒绝,声称采用钢轨是看在纯属国货而且质量又过关上,不是贪图孝敬。如果这样做,他情愿不做这笔生意。

    何峰心里不由得赞叹,只说:“詹先生高风亮节我素有耳闻,这绝非贿赂之物,而是滋补、营养之品,我想先生将来实地勘测会很辛苦,就拿这个补补身子,也算是为国惜才吧。如先生认为不妥,可将其散发于手下,让他们感受先生恩德。”

    见何峰这么说,詹天佑脸色便和缓下来,收是收下了,但一转眼就命人把礼品分下去,让大伙补补身子。

    突然间,电灯一下子黑了。

    “怎么回事?”詹天佑急得直跺脚。

    一人急匆匆跑进来报说发电机烧坏了,现在全部停电。

    “赶紧维修,不可耽误。”詹天佑有些焦急。

    “回大人,懂修理的洋人技师今天进城去了,要明天才能回来。”

    “那今天就用不了电了?”詹天佑急得团团转。

    “詹先生,让在下试一试吧!”一旁的何峰插话了。

    “你?”詹天佑有些怀疑,不过确实也没有人手,勉强答应让何峰去试。

    何峰过去一看便乐了,烧坏的发电机是西门子1899年出的货色,在当时自然属于先进之列,但在何峰眼里却是不折不扣的老古董,体积很庞大,结构亦很原始,修起来相当轻松,线圈一拆、一绕,再把感应头子和电刷检查一下就完事了。不到半个时辰发电机就恢复了正常工作,电灯又明晃晃地亮了起来。

    “何先生果然大材。”詹天佑心里一动,提出聘何峰花几个月时间把技术传授一下,最好收几个中国徒弟,“当然,决不让先生吃亏,工钱就按洋技师同等支付,这样以后要是再坏的时候便不用看洋人脸色。”

    “实不相瞒,詹先生,我来本也想偷拳头的。”何峰指了指身后十多个工人,“带他们过来就是想让他们在您手下多学点机械本事。”

    两人对视后大笑三声,直感机缘凑巧。最后商定由詹天佑安排底下中国技师传授车工、钳工之类的技术,何峰则传授电机技术作为交换,彼此也就不谈报酬了,两边皆大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