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时竹对游行示威一事也有自己的考虑,其着眼点就是对内对外两个层面,在国内层面,在对皇帝“山呼万岁”的个人效忠消失之后,在辛亥光复最初的理想主义淡化后,靠来维系全国民众的团结?后世**靠的是意识形态,但其实最有力的武器却是民族主义,这种贯穿民众思想、根植于最深厚文化和历史土壤的思想武器有着极其强烈的作用力,更能被普通民众所了解和接受。事实上,哪怕在**国家,纯粹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说教也是很少的,大部分时候民族主义更有号召力和鼓舞性质。游行示威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正是中国民族主义的外在渲染,中华民族在屈辱、艰难中挣扎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正是要大力鼓励、提倡而不是打压的时候,通过这一事件,不失为有效团结民众的粘合剂;对外,也可以显示一下本国政府的决心和“两难”立场,这是后世屡试不爽的对外伎俩,凡是政府不愿意让步但由不能明摆着拒绝他国提议的,往往抬出“民意”的幌子来招摇,意思“我国政府已经尽力了,但民众不依不饶,我们毕竟是民主政府嘛,还是要考虑民众感受和选票”,这种谈判技巧完全称得上高明和占据主动权,目前正是对日本方面表明态度、严正立场的时候,岂能自毁长城?

    事实上,早在游行队伍还没有出发时,内务部就掌握了动向,真要阻止完全有可能,但真的要阻止么?那和满清皇帝有区别?是的,也许有人指责政府“利用”群众、“利用”民众的爱国热情,但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政府存心利用,民众甘心被“利用”,谁让咱都是为了中国利益呢?最后,也有巩固政府和总统威望的附带考虑,一个政府和最高元首若想获得民众的爱戴和拥护,必然就要大力着手民众满意的事务,自辛亥以来,秦时竹做得最多的就是打内战,今天打清政府、明天打袁世凯、后天打冯国璋,打内战虽然也有功劳,也有人拥护,但毕竟是破坏性的,属于伤元气性质,而建设的业绩除在北疆尤其是东北比较明显外,其余地区还难以普及推广,在明里暗里还受着地方固有势力的抵制和干扰。靠维系国家的统一?靠巩固中央政府的强势和威望?靠树立秦时竹作为国家最高元首的威信和魅力?上次和俄国人干一仗是个不错的展示,这次收回青岛就更是一个好契机,办好了,不用说,中央政府和秦时竹的威望肯定如日中天,办砸了,那事情就有疑问了,说不定被民众扣上一个“无能政府”、“卖国总统”的帽子,那可真是开了天大的玩笑。

    因此,秦时竹打定主意,不仅不能阻止民众的爱国热情,相反还要加以积极扶持、鼓励,不管怎么样,只有一个懂得引领民众的领袖才是真正的好领袖!

    。。。

【第098章】 西线镰刀() 
第098章西线镰刀

    “同学们,市民们,首先我代表政府对你们表示慰问这么热的天,你们顶着酷暑上街游行,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为国家争一个公道,本大总统非常感谢你们!”哗啦啦,秦时竹的声音通过扩音喇叭清清楚楚地传到所有民众的耳朵里,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青岛问题,世人关注,政府对日本方面的表态深感遗憾,正在积极商讨对策,准备进行外交交涉,无论交涉的结果怎样,我可以给大家一个保证,那种丧权辱国、有损国格的行为,本大总统和中央政府是决计不会答应的”听到这里,很多人热泪盈眶,使劲地拍手,很多人虽然拥挤在人群中大汗淋漓,但听了这话犹如吃了冰棍一般过瘾;“最后,请大家推举出几位代表,本大总统将与他们进行交流,你们有想法和要求,都可以由代表转达”在有效的劝说和疏导下,上万的民众逐渐散去,示威游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次日,各大媒体都对政府的妥善处理持肯定意见,舆论或认为:“此次事件,政府处置得当,未有任何激化和冲突结果,可谓皆大欢喜之局面,中国未来大有希望”或认为:“民国政府忠实贯彻民主共和国策,尊重民意,显示不同以往的新气象、新面貌,胸怀宽厚、气度恢弘,实为我亿兆人民之福!”外国舆论也惊呼:“中国新政府虽然组建不久,但在此类事态的处理上。较之欧美各强国政府地处理方式并不落后,考虑到中国才刚刚初具民主传统,这种进步让人感觉非常吃惊,这改善了整个外界对于中国新政府的印象”

    唯一感到不爽的是日本政府,日本公使气势汹汹地找陆征祥抗议,无端指责中国政府有“反日”倾向,指责中国政府纵容和包庇某些不法之徒对日本的“不友好”观点。陆征祥对此报以冷笑和反讽,完全以“本国内政不容他人干涉和国民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予以反驳。并质问日本坚持获得青岛,是否有吞并中国领土和主权的野心,日置益虽然矢口否认,但也狼狈不堪。中国方面的强硬态度促使日本认识到,指望用威胁和恐吓压迫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让步是不现实地,加快了武力攻占青岛的准备,而中国方面经过这两天地交涉和有关媒体的报导。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这一事件并对中央政府表示支持,许多地方已开始了自发抵制日货的行为。中日在青岛问题上的对抗,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德国虽然在远东面临着不利的局面,但在欧洲战场形势却是一片大好。8月17日,法比边境地那幕尔要塞在“大贝尔塔”的伺候下,也遭到了类同列日要塞的命运,德军重兵集团渡过马斯河,打开了通往法国巴黎的通道。比利时守军仓皇向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逃窜。被冯#8226;克卢克将军所统帅的德军第1野战集团军撵着屁股跑,凡是稍微跑得慢一点的比利时军队都成为后面20万追击部队的美味。虽然从理论上说,德军打开迂回巴黎的通道后,将在左右两个侧翼面临英比联军和法国人地共同威胁,但事实却是德国人四面开花,扇形展开。打得比利时人溃不成军,短短一周损失超过2万。

    为了扭转比利时人的颓势,英国加紧派遣大批远征军在比利时北部各大港口登陆,但这些援兵对比利时人的心理安慰比实际帮助更大,只是考虑到英国人的突然加入,克卢克才放慢了脚步,不然单凭他这20万足够摆平比利时人了。对于其它国家的陆战实力,德**人一直嗤之以鼻,对比利时、不列颠等众多传统陆军弱国更是不放在眼里,克卢克集团由于不在迂回巴黎的德军主力内。对于打击英比联军。巩固本国迂回通道地右翼就格外上心。原本他是主张趁英国人立足未稳之际直接杀向安特卫普的,但谨慎的小毛奇考虑到后勤压力——要优先保障供应迂回法国的部队。才制止了前者的冲动。但即便如此,克卢克集团还是在列日、那幕尔一线的右侧摆开了扇形展开的架势,左右两端犹如两把巨钳向安特卫普和大海挺进。当然,由于小毛奇的阻止,克卢克集团在布鲁塞尔除了吃掉一小部分比利时留守部队外,并没有能够逮住比利时重兵集团,但占据布鲁塞尔已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成就了。克卢克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除炫耀德军地武力外,还有恐吓比利时地下组织抵抗意志地用意。前线拿下布鲁塞尔后,威廉二世大喜过望,不仅给俩人发去热烈的祝贺电报,而且还在宫中举行了盛大地庆功舞会,仿佛全局胜利指日可待。

    政治和经济永远是紧密相联的双生子,在比利时遭受重大挫败,首都沦陷于敌国的确切消息传出后,与比利时有关的一切资产仿佛像断线的鹞子一般往下落。比利时政府发行的公债当天在各国金融市场上跌去近30%,比利时法郎兑换各主要货币的汇率也下调了20%余,考虑到各主要货币兑换黄金的比例都有所下调,实际上比利时法郎在开战后不到三个星期已经贬值了三分之一以上,并且还有进一步贬值的空间。此外,凡是在比利时有放款和重大合作项目的欧洲各主要公司股票也直线下滑,尤其以银行类、保险类等为甚,而钢铁、化工、军火等战争景气行业的股票全线飘红。

    几家欢乐几家愁,在伦敦金融与期货市场上,混迹在人群中的几张不起眼的面孔下面却蕴含着非常巨大的能量,除了他们所处地贵宾席和脸上挂着的神秘莫测的笑容让人肃然起敬外。在其余方面看不出有多少区别。事实上,这些只不过是北方实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操盘手而已,他们真正的幕后老板和掌控力量都在中国。在战前,北方实业通过与三大行(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良好关系,成功地运作到数以亿计的贷款,并用这些贷款通过海外离岸公司在期货市场买入了大量地钢铁、铜、粮食、棉花等期货,数量高达1500万英镑。开战不到三周。上述商品的价格直线上涨,平均涨幅超过10%。如果以5%地保证金计算,这1500万英镑背后所撬动的数额将是3亿英镑的交易量,即相应利润达到3000万。

    午时过后,随着电传机的一阵响动,明确的指令来了,“平仓5%,同时继续做多!”三分钟后。150万英镑的真金白银就躺在了公司账目上,而市场由于此次交易量并不大,几乎没有受到太明显的波动,150万转了一个圈后,除50万通过银行渠道回归本国外,另外100万又投入到钱生钱地行列当中,几乎同样的,这100万也没有引起市场任何有波澜的举动。一切都在掌控中!唯一不同的是,以往都是洋鬼子通过金融和资本掠夺中国人的财富,这一次则是先知先觉的中国人大赚洋鬼子的钱。战争可是要打好几年呢,看谁耗得过谁?虽然已是深夜,但成功导演这一切的夏海燕却丝毫没有睡意。天要使人发财,你无从抗拒!

    在英军、法军陆续调动时。德军也没有闲着,打开法比边境通道后,源源不断地德国西线重兵集团犹如潮水般扑来,其势头之猛、兵力密度之大惊出各国观察家的一身冷汗。法国由于战略误判,一直以为德国将从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带发动主攻,在西北边境留守的兵力并不多,且多为二线部队,实力孱弱、分布分散,根本不是德军精锐的对手,从18日到21日不到4天的时间。边境的重镇便一一落入如狼似虎地德国人手中。在法兰西人的敌视眼光中,史里芬计划所需要达成的目标已经一一实现了。德军进攻的矛头直指巴黎

    在德军势如破竹的攻击中,法国的日子非常难过,霞飞虽然力排众议,推崇从莱茵河出发进攻敌人心脏位置的战略,但无奈地发现如此操作不要说攻占柏林,就是打到鲁尔也赶不上德国人的速度。对方就已经要拿下巴黎了,难道还要再对柏林施加压力?在德军出现在比法边境后,告急电报便如雪片般向霞飞撒来,救,还是不救?犹如一个哈姆雷特的命题考验着霞飞。

    19日,德军占领法国西北边境重镇里尔,敦刻尔克港口在里尔西北方约40英里处,21日占领在里尔东南方50英里处的法国北部边境要塞莫伯日。按照史里芬计划,达到里尔和莫伯日一线需要在动员后第22天实现,结果德军居然比史里芬计划规定地时间还提前了近2天,用形势大好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德军西线重兵集团在达到预定目标后,立即兵分两路,呈钳形包抄地态势朝50英里以外的新目标——亚眠挺进。在比利时境内,比利时人虽然在英国人地帮助下尝试发动对德军克卢克集团的反击,但无论力道和所取得的战果都是微不足道的,在付出近2万余人伤亡的代价后,仅仅是迫使了克卢克集团东西两个大钳放缓推进速度,而德军自身的损失不满5000,朝安特卫普进发的脚步还是一步紧似一步。

    站在军人的立场上,弗伦奇很容易理解霞飞:第一,虽然霞飞没有明确承认,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法国战前对于德国进攻目标和方向是误判的,这一点造成了开战至今的被动。当然,把责任都推给霞飞是不公平的,史里芬计划虽然大家都有所耳闻,但具体是英、法两国是不清楚的,谁知道德国有舍近求远的一招呢?第二,在目前德军已进入法国西北边境的情况下,一味要求霞飞援助巴黎并不是一个合理的要求,原因正如霞飞所说的,巴黎是一个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的地点,失去巴黎并不意味军事上的全盘失利,但如果在被动的情况下硬要防守巴黎,恐怕将成为德军大量歼敌的引力场;第三,攻击梅斯的敌军是一步好棋。如果在战前还看不出来梅斯重要性的话,到此时此处的枢纽作用完全一览无遗了。倘若将整个德军西线兵团比作一把镰刀,那梅斯正是镰刀转动的枢纽所在。战前,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