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分成各个层次。最低的称为入门狙击手(对外掩护名词为排部护枪手),指从普通士兵中选拔出来的枪法好手,接受过狙击手专业训练并担任狙击手不超过12个月地,一般配备到连、排级;其次称专业狙击手(对外掩护名词为营部快枪手),指从入门狙击手中挑选出来的精英,通常为本团狙击考核优胜者,要求至少担任狙击手一年以上;最优秀地称精英狙击手(对外掩护名词为师部神枪手),指全师狙击手考核中的前3名。他们一方面担任师部首长的护卫,另一方面也要承担本部狙击手的基础培养和后续考核,极为荣耀,军衔至少是上尉。再往上自然还有更牛的,那基本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多半隐藏在总统卫队、中央卫戍师、狙击手专业学校等核心机关。全国防军一共也不过12个人,全部都是中校以上军官。本来这个队伍是13人,现任东北军区司令长官周羽也赫然在内,但他毕竟位高权重,谁也不会拿他当狙击手看待,而且从渊源上说,周羽还是其余12人的共同老师。

    自从枪支进入中国后,中国就不缺乏神枪手,但是将狙击理论系统化、体系化,完成狙击从个人直观修为上升为体系修为却是从周羽开始地。在他的教育下。这些原始神枪手懂得了观测距离、风速,学会了运用瞄准镜和各种专业设备。懂得了计算提前量等各种各样狙击理论,最为直观的一点,中国原始神枪手都是独行侠,几乎没有谁有助手这一说,但周羽在传授狙击理论时,特意强调助手的功能和作用。这12人的学艺过程也是从担当周羽的助手开始,在现身说法和对比抗衡中,这12人明白了助手的重要性,更对周羽的枪法和理论深深服膺,佩服得五体投地,故而这12人都恭恭敬敬地把周羽奉为中国狙击地祖师爷,套用周羽大弟子赵德毓的话说:“拜师之前,我认为我的枪法已尽善尽美,几乎是指哪打哪,说打左眼绝不打右眼。但拜师之后,我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枪法再好,找不到人也是白搭,你准头再准,不会隐蔽纯属找死!”按照中国传统规矩,凡投入这12人门下的,都算是周羽的徒子徒孙。而这12人当中,在接受了周羽的言传身教后,都发展出了一套颇具特色地狙击手法,外行难以区别其中的异同,但内行根据弹道和狙击对象受创点,很容易推断出大致是哪个门下。只是有一点各门派全部是雷同的,那就是收徒就是从担任师傅的助手开始。

    赵排长的运气不错,小李子虽然只是入门狙击手,但入伍之前原本是长白山的猎户,枪法神准,水平较之专业狙击手亦不逞多让,奈何入伍时间短了一点,还差一个月才够升级标准,因此还一直呆在排部。好在11师的几个牛人对他另眼相看,认定他是值得栽培的好苗子予以悉心教导,除了没有专业狙击手这个名头外,他的全套家当,包括望远镜、瞄准具、子弹、步枪等都是专业级别。

    虽然部队有规定必须满12个月才能接受升级评定,但规定总有例外,,倘若能在战场上杀伤一定数量的敌军重要目标,可按照其重要程度折算分数予以减免一定时期地考察期。护国战争时期,老袁地部队太不经打,他的狙击才能丝毫没有得到发挥就迎来了胜利局面,这次面对鬼子军官,说都不能再错过了,虽然击毙一个中尉折合分数只有5分(少尉3分,机枪手、炮兵、通讯兵、骑兵、辎重、工兵等专业兵种2分,其余步兵1分一个,击伤减半)而每增加10分才能缩短1个月地考察期,但苍蝇虽小,毕竟也是肉嘛!再说,要想凭军功获取奖章乃至勋章,都要靠分数的累计。小李子屏住气,两眼眯成了一条缝,紧紧盯着瞄准镜中那个手执指挥刀的仁丹胡,面上虽然平静如水,心中却早已闪过一系列的计算。风速、俯仰角、敌方移动的提前量都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有了!他轻轻扣动扳机,7。92mm的子弹带着超音速的旋转威力扑膛而出,赵排长一直用望远镜盯着鬼子的动静,只见视野里的鬼子军官胸口处顿时出现一个血红的圆洞,随后就仰天倒了下去。

    “好样的,打中了!”排长兴奋地拍拍小李子的肩膀。

    “嘿嘿!”小李子一脸憨笑,这可比打猎的要求高多了。

    随着小李子的枪响,阵地上的士兵开始猛烈还击,步枪、轻机枪的声音响成一片,鬼子刚刚因为军官的倒下有些心慌意乱,现在遭到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更是慌成一团。小李子平静了心态后继续开枪,几乎枪枪弹无虚发,赵排长眼瞅着真切,在小伙子枪下毙命的小鬼子起码有3~4个,好家伙,一人就报销掉半个班!

    鬼子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勉强对射了几轮后就拖着同伴的尸体且战且退,因为他们绝望地发现,他们所处的地区几乎是毫无遮蔽的沙滩地,即便趴倒了也被对方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经验丰富的军曹自动接替了鬼子中尉的指挥权,带领人马一点点地往后退,虽然狼狈但总比全军覆没要强。

    正在赵排长和全排士兵欢呼打退敌人进攻时,连部通讯员满头大汗地跑来了。

    “连长命令立即撤退,放弃防御阵地!”

    “为啥?”赵排长不解,“我们刚刚打退敌人的进攻嘛!”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执行命令吧,这是团长下的命令!”通讯员怕赵排长不理解,特意强调了团长两字!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赵排长虽然有些想不通,但还是飞快地收拢部队撤退了。其实,不光是他,团长在下命令时也有些想不通,因为这个命令是11师师长郭松龄亲自发出的。

    。。。

【第109章】 见招拆招() 
第109章见招拆招

    从早上开始,郭松龄就一直在指挥部里密切关注态势的发展,鬼子从两处地方同时登陆的消息传来,他感觉到了气氛的不正常——鬼子兵少,按理要选择集中兵力突袭我方薄弱处才是,为何还要分兵登陆?在前方战斗打响时,他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觉得其中的文章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三个小时以后,从前敌总指挥传来的情报证实了他的猜测——国防军前线侦察机回来汇报说,鬼子舰队在崂山湾附近分成了三股力量,南北两路军舰多、登陆舰和辅助舰少,中间这一路正好相反,军舰少、登陆舰和辅助舰多。至此,鬼子的意图一目了然——企图通过在南北两路的猛烈炮击和佯攻吸引国防军的注意力,为其中央突破创造条件,待得手后,再将佯攻兵力收回,用于主登陆场扩大登陆面。只是鬼子万万想不到,国防军极端重视情报应用,特别强调动用飞机进行侦察。虽然海军因为舰队弱小无法对鬼子舰队进行侦察,但侦察飞机却将这一切都尽收眼底。

    “算盘打得蛮精明嘛,南北对进,互为佯动,仗着你军舰调动速度比我们快,想来个中央突破?”望着鬼子兵力部署的示意图,郭松龄经过一番合计,决定将计就计。你不是在南北佯攻么?我就来个战术撤退,让你推进顺利,一发不可收拾,你不是想在中央造成缺口么,那我就来个寸步不让。看你还撑不撑的下去?

    因此,郭松龄严令南北两翼加速收缩,赵排长等感到不能理解地命令就是出于这一情势。

    崂山湾的日军舰队旗舰上,日军高级将领也在进行激烈的战术争论。自从国防军侦察机飞临舰队上空后,神尾、加藤等人就感觉到了压力——佯攻阵地好不容易造成的突破假象轻而易举地就被支那飞机识破了,虽然还不明白对方有针对性的调度,但至少欺骗的手法不能再上演了。日军舰队手头还有几架侦察机。但经历过青岛上空的交战使得加藤对用侦察机进行侦察感到失望。在飞机对抗上,海基飞机比起路基飞机来有着太多地劣势。别的不说,远在几公里外就发现国防军地飞机飞来,可没等日军那几架笨拙的水上飞机起飞升空,华军飞机早已一掠而过,将日军的一切动向尽收眼底。虽然舰队装备了气球炮,但这种移动缓慢、转向迟钝的原始高射炮只适合对付气球、飞艇等大而苯的目标,对于飞机这种小而灵活的东西简直就是大炮打蚊子——有力无处使!砰砰砰砰浪费了上百发炮弹。却连对方飞机的翅膀都没能擦到,大日本帝国时候丢过这种脸?

    “神尾君,敌人恐怕已通过侦察得知了我们地计划,你打算如何应对?”

    “加藤君,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既然对方可能初步判明我们的动向,我们就不妨来个将计就计。就地转换佯攻、主攻角色,南北两处就地由佯攻变为主攻,中央由主攻变为佯攻,不管怎么说,我们舰队的移动速度远远高过支那人的步兵移动速度,我完全有把握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打垮他们!”

    加藤点了点头。这也不失为一种应对办法,他立即命令部队遵照执行,同时还不忘补充一句:“水上飞机轮流起飞、升空警戒,驱逐并击落一切华军侦察机”

    如同两个高明的棋手,在小心翼翼地下完第一回合后立即对彼此的实力有了计较。在郭松龄看来,虽然鬼子自我吹嘘的厉害,但在上午的战斗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反而验证了他对日军战术呆板、僵硬地评价;在神尾看来,不管是中央突破还是两翼登陆,目的只有一个——突破华军防线。从上午来看。华军的抵抗并不激烈,完全靠了雷区的掩护才取得了重大战果。但雷区终究是一次性的防御武器,只要皇军使出全力,必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粉碎支那人地抵抗,变中央突破为两翼包抄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可能围歼大量敌军,他深信战无不胜的大日本皇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于是在中央阵地上,中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层层推进,在舰炮火力掩护下,不顾雷区的大量杀伤进攻华军的预设阵地,拼命做出主力在此的假象。国防军则节节抵抗,以预设工事为主要手段迟滞日军推进,争取用最小的牺牲大量杀伤敌人,同时让对方确信国防军的主力已被日军成功地调动到了这里。

    只是,日军一直找不到国防军的炮兵阵地,也没有遭到类似前次的密集地中大口径火炮袭击,这隐蔽地炮兵群到底哪里去了呢?日军百思不得其解,国防军的步兵也纳闷不已,只听见小鬼子猛开炮,我们地大炮怎么不还击?

    土岭下面的11师指挥部里,电话铃声响个不停,郭松龄在沙盘前驻足观看,参谋军官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双方态势。

    “北路日军先锋部队已冲过万家集,距离海岸超过10里南路日军最远到达何家铺,然后折向东北方,目前距离我军3里。”随着前线的报告,参谋人员不断移动标识为日军的小太阳旗,只见太阳旗从海里开始,慢慢地插到海岸线,然后又呈现扇形闪开局面向内陆扩展并推进,而标识为国防军的祖国之盾军旗则有意识地开始收缩,并向内线集中。

    此时此刻的郭松龄心里最想说的话只有两句。第一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二句,“战争最恒古不变的秘诀就在于。最大限度地集中自身兵力同时尽最大可能分散敌人兵力。”日军的虽然气势汹汹,摆出了包抄合围的态势,但在郭松龄眼中,这两个张牙舞爪的大螯只是虚有其表,11师这把铁锤不但不容大螯啃动,相反,这把铁锤还要将整只螃蟹砸得粉碎。

    情况还是一个接一个的涌来。在沙盘上的微小动静都很可能是实际阵地的大厮杀。

    “根据初步估计,在北路登陆地日军数量已超过1500人。并且仍在持续增加中,据前线部队报告,日军不但步兵大举登陆,就连火炮和其余物资也随同登陆;南路日军进展‘顺利’,目前已占领我军主动放弃的11处阵地,气势极为嚣张,人数仍不详。估计不少于2000。”

    “报,我军放弃老爷庙阵地,3营撤退至关家疙瘩防守,他们报告正面日军至少超过1000人、炮火极为猛烈,请求炮兵支援”

    “3营伤亡如何?”

    “还剩下六成兵力,其中一成为轻伤员,重伤员和牺牲将士已经撤下来了。”

    “从2营抽调一个连给他们,告诉3营。我相信他们顶得住,炮兵群还不到发威地时候,让他们务必坚持!”

    “是!”

    炮火连天的中央阵地上,小鬼子下了大本钱,虽然只是佯攻,但却集中了一半多的舰炮用于火力压制和覆盖。缺少重火力掩护的3营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多将士就在日军的连绵炮击中捐躯。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敌人并吸引视线,3营且战且退,一路杀伤日军。他们顽强的浴血阻击成功地吸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