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存稿,确实是没有,这半年来,有空的时间一是看了些书,汲取了养分,写这本书将我20年的存货都调完了,急需补充;二是修改旧的章节,有人或许会说改动不大,但在语言和场景处理上,时竹都努力过了。

    至于太监,已经强调过了,若要太监的话早就可以割了,何必等到现在再来一次?各位尽管放心,速度慢归慢,终归是有货的。

    ++++++++++++++++++++++++++++++++++++++++++

    沈阳,战区指挥部内,所有人神色严峻,目光凝重。

    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军事指挥官,都可以判断出日军的战略意图和作战方向——这不仅是因为辽宁的地形和地理特征决定了这种情况,更因为甲午、日俄两次战争强化了这种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辽宁的老百姓是不幸的,近30年,每隔10年他们都要经历一次兵锋,而尤其令人痛恨的是,每一次都有小鬼子的参与,这如何让人不咬牙切齿?

    在20年前的甲午战争和10年前的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对于东北境内的战事已经到了烂熟于心的地步,岗市之助之所以敢于在丝毫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动战事,就是因为有两次战争地经验作为底子——日军还是其中的战胜者。让他如何能不骄狂起来。

    从行军路线到后勤补给,从战场地图到战役情况,每一个细节都原原本本在日军的参谋本部里载有档案,甚至于如何配送,如何调度都有现成的预案——这才是支撑冈市在山本首相面前拍胸脯、打包票的根源所在。

    骄横的日军虽然在山东前线吃了老大的亏,但毫无例外地将责任推到了神尾这个死人身上,对于在东北进行战事却抱有12万分地信心。特别是在轻松攻克岫岩后,这种气氛更是充斥着日军上下。

    岫岩是辽宁省的南部重镇。在庄、复大开门户后,它就是下一个战略要地,此处西通海城、盖平,北连辽阳,东达凤凰城,南接大孤山,可谓四通八达地要冲。不折不扣的关键枢纽。日军在辽东战场的主要战略目标,就是要夺取辽阳、沈阳,甚至煞有其事的宣称,“农历新年要在沈阳城中过!”

    从地理上判断,日军要进攻辽阳、沈阳,只有两条行军道路:一是由凤凰城经过雪里站(又称薛礼站)、樊家台、通远堡、草河口、分水岭、连山关、摩天岭、甜水站等地,到达辽阳,再北上至沈阳;一是由安东、大东沟或大孤山经岫岩。先到达海城,再经辽阳直趋奉天。不管从哪个角度衡量,辽阳都是关键的枢纽——是国防军所必守、日军必攻的局面。

    在庄、复沿线抵抗的119旅撤退到后方休整后,岫岩地陷落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到一个营的国防军在日军两个大队的夹攻下,很快就弃城而走。

    岫岩陷落于朝鲜军之后。熊岳城、凤凰城先后沦陷日军之手,通过这三个重要战略点连成的直线,日军关东军、朝鲜军和国内增援的2个师团形成了一字摆开的局面,并形成一个略微向心的弧形,准备对辽阳发起向心攻击。

    面对敌人如此猖狂地进攻和作战形势,战区指挥部各大佬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国土在一片片的沦丧,日军在层层推进,虽然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是既定方针,但在老百姓眼中。不过又是一场甲午年的战事罢了。甚至于比甲午年还不如——因为甲午年清军在凤凰城、熊岳城、牛庄还好歹打了几场恶战,各有胜负不说。起码精神气是在的,哪像现在,放不了几枪,国防军就“望风逃逸”,唯一让老百姓稍感安慰的是,这次军队“溃逃”后没有如同以往一般劫掠老百姓,辽东民众对秦大帅地口碑总算没有太坏的评价,但辛亥以来的种种光环已经去了大半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会上沉渣泛起,一大批不甘心辛亥成功的遗老遗少在日军刺刀的扶持下,俨然又摇身一变成了“复国”运动的先驱,维持会、治安会、保安会、勤王军,各种各样的名义层出不穷,原先在秦时竹铁拳扫荡之下偃旗息鼓甚至发誓重新做人的马匪胡子们又开始活跃起来,或是和日本人勾结起来鱼肉民众,或是打着抗日的名头为祸一番,整个辽南局面,变成了一口沸腾地大锅。

    老百姓可是遭了殃了,3年多地幸福日子突然被打破,除了对日军的切齿痛恨,还有就是对秦大帅、陆大帅地指指点点。谁人背后没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可这样就差被民众指着脊梁骨骂,便是最没有血性的汉子恐怕也会恼的不行,何况陆、萨、蒋、陈这批大佬呢?

    除了上头的大佬,底下的官兵们也窝火得不行。119旅虽然撤了下来,可也算是结结实实将日军挡了好几天,而且这还是三线部队呐!可见小鬼子未必有多强,为什么任由他们猖狂?咱们在山东,可是全歼了一个师团的日军的,怎么到了东北,反而就不会打仗了?

    虽然多年来的习惯和服从使得他们不会指着国防部、四总部骂,对秦时竹这么多年来的信任也不会仅仅因为几座城池的陷落而动摇,可没有明确的战略方向,没有明确的战役目标,让这些基层官兵普遍感觉摸不着方向。特别是那些参加过抗俄战争的老兵,恨得差不多就要以拳捶地。

    请战书、血书、绝命书、联合签名,一封封、一样样、一桩桩向指挥部飘来,各部的正副主官多少还知道点内情,但在北风计划还处于极端保密的状态下,连他们也吃不准大本营究竟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几个师长、旅长已经轮番到战区指挥部请战过了,但得到的答复永远是:“仗是有大家打得,不必心焦,老老实实休整部队、补充装备和弹药,准备下一阶段战事。”

    当然,上头决心死守辽阳的意图大家都是明确的,别的不说,光是辽阳实业在辽阳的军工基地就顶得上10万人的力量,这块地盘要是给小日本拿了,那整个战事可真废了。甲午年好歹还有三国干涉还辽,日本不过就是割了台湾,弄了2。3亿的白银,这回干涉还辽的国家都自顾不暇,也没有台湾可以割让,难不成要把辽东让给小鬼子?

    这是万万不会的!因此,各部长官还在努力约束本部官兵,因此,虽然基层有些动荡,但所有的局面仍然在掌控中,士兵的士气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因为激愤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面对如山而来的指责和误会,吴俊升由衷地感到了周羽等人的涵养深厚。原本他和齐恩远是完全主张诱敌深入的,想来个瓮中捉鳖,但在步步退让、城镇沦陷的压力面前,这个率性的汉子扛不住压力了,早就嚷成了要节节抵抗,誓与国土共存亡的口号,但周羽等人充耳不闻,甚至在面对沈阳城中大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的时候,他仍然保持这宠辱不惊的风度。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可是,在危机和压力下的辽阳能经受住这份考验么。

    战役沙盘前,蒋方震侃侃而谈:“目前,日军兵力分成左右两翼,左翼以关东军为基础,包括了朝鲜军跨过国境后的一个联队兵力,沿着南满铁路而上,前锋已过熊岳城,盖县,目标直指辽阳;右翼以朝鲜军和其他两个师团组成,分别以岫岩、凤凰城、宽甸这三个由西往东的据点摆开,目标指向长期来看还是辽阳,短期来看尚不明朗从兵力分布上说,关东军组成的左翼差不多有3成实力,右翼虽然编制内有3个师团,但是除去留守和因为空袭损伤的部分外,只有7成实力,仅是关东军的两倍略多。”

    “在兵力构成上,关东军大约有1。7万余人,其余三个师团合起来人数在3。7万余,合计总兵力5。5万,在关东州和朝鲜,日军还有最多1万的后备力量,但即便最大限度地估计,也只能抽出5000人进行增援。因此,在战役层面上,日军此次是没有预备队的全力进攻。根据公开侦察,在后勤补给乃至物资运输上,日军也已经用了最大的力气——换而言之,除非是更大程度的动员,否则抽调不出兵力、物资和运力来提升战争潜力,日军的全部实力已经展现无疑,或者说,至少9成的实力已经展示出来了。”

    “在占领南翼各重点城市后,日军分兵驻防,各处城镇均留下了小股兵力进行维持,进行粮秣征发等行为,虽然有一批民族败类甘愿为日寇效劳,代替日军进行部分举动,但没有日军的撑腰,他们是掀不起风浪的,因此,日军的高压和保护伞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撤走的,这部分力量又有5000之重,也就是说,日军真正能用于一线进攻的,其实也就5万之重——说来说去,充其量是一个神尾加强师团的再加强!”

    “因此,北风计划的全部内容就是——以辽阳为核心阵地,利用这处双方势在必得的关键枢纽进行攻防战,同时我后续部队陆续展开,在15天后,全线转入反攻,目标就是”到这里,蒋方震忽然放慢了语气。

    “是什么?”好几个高级参谋已经兴奋起来了。

    陆尚荣大手一挥,把沙盘上标志日军番号的四面旗帜全部捏在手里,嘴里咬牙切齿地说道:“全部吞掉!”

    。。。

【第153章】 血se辽阳(2)() 
第153章血se辽阳(2)

    ps:最近比较忙,这段辽东大战也不好写,所以更新速度慢,请诸位谅解。

    “北风计划”的目标居然是要一口气吞掉日军4个进犯师团?饶是指挥所里的人久经考验,甫一听闻,还是大大倒抽了一口冷气,各师主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第一时间仿佛都呆住了。

    “怎么,不相信这个计划?”陆尚荣笑了,“还是我陆某人说话不带准信?”

    陈宦也笑了起来:“诸位不必担心,这个计划的核心文本,是大本营各长官和总统经过反复推演形成的最后决定,并由总统亲自*板决定的,我参与了全部过程。现在,可以把大致思路和立场告诉诸位,让大家对这场战事有更深的直观认识,方便下一步作战的展开。”

    “从战役层面而言,原本我们完全可以在南满铁路层层设防,节节抵抗,关东军一个师团要想打到辽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样就使战事变成了拉锯战和消耗战,对敌人固然不利,对我们也是一种折磨。大家或许不清楚战役目前的动员情况,我可以向大家透个底,光是目前的局部有限动员,各种物资的储存、调度、各部队转入战备状态,折合成军费每天就是30万元,也就是说,哪怕一枪也不放,每天就是30万元的真金白银哗哗哗流出去,一个月就是900万,一年就是一个多亿!现在。日军封锁了整个渤海湾,我们各种大宗物资的进出完全被迫停止,现在欧战方殷,各种物资价格开始持续上涨,正是商人赚钱、国家收税地大好时节,这些天的停航,光是营口港、天津港、秦皇岛港三地的海关关税损失每天就在25万以上。其他所得税等等附加税收也一并停滞,商人也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压在码头库区的保管费就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各地依赖货物流转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码头工、纺织工、铁路、船员等被迫歇业,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所以”蒋方震接上了话茬,“大总统冒着威信下降、舆论抨击、战区沦陷地风险毅然下定决心,把敌人放进来打——如果我们和敌人在鸭绿江一线和南满铁路附近形成了蘑菇,这场战事就会拖延,国家就会遭到更大的损失。诸位要始终牢记总统地教诲。这场战事,不是我们主动挑起的,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敌人把我们逼到这个份上,不奋战到底是不行的,要么不打,打就要给敌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山东方向给了敌人老大的教训,他们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那么在辽东就要给鬼子更大的教训,如果能吃掉鬼子4个师团,就是打断鬼子陆军地脊梁骨,可以保证10年的安宁。别的不说,我们举国上下就能把精力投入到实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去。趁着欧战的良好局面壮大自己。因此,战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消灭鬼子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威慑日本,让其在短时间内不敢对我有所痴心妄想,这才是目的。总统在计划最后,反复强调,中日的战争还有可能进行好几次,这一次绝不是最后一次!”

    “对。**娘地。山东吃了一个师团,我们关东好汉也不是吃素的。凭啥不能吃4个师团?我看小鬼子也没有强到哪里去。”吴俊升骂骂咧咧,舌头却是异常好使,“甲午年咱们就和小鬼子干过,这一次得连本带利捞回来,不管怎么说,俺坚决听大帅的,说消灭他4个就4个,少他娘的一个我吴俊升就把名字倒过来写!”

    被吴俊升这么一搅合,作战室里顿时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