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6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去做替罪羊了,他还在一头郁闷地思考,如果重来一次的话,究竟怎么样才能把战役打赢。想来想去,他悲哀地发觉,除非红军同样能够拥有这些高技术兵器,否则在西伯利亚荒原这种地形上作战和送死没什么两样。

    会场上,托洛茨基的声音在低沉地回响:“同志们,事态已经非常清楚了鬼墓惊魂txt全集。骑兵第一集团军在远东战场上遭遇了优势的敌人,更由于炮兵主任库利克同志的渎职,形成了大量火炮被中国反动派所摧毁,以至于在作战时红军不断处于火力不足的境地,酿成了此次战役的失利,我认为,很有必要对他清查一番当然,最要紧的是,现在怎么办?”

    布琼尼的电报没什么可保密的,当即就作了备忘录发了下去,以便众人更好地了解战场态势。但是,谁都从托洛茨基的言语中听出了不妙——既然火力已经基本被摧毁,那么退到鄂木斯克又有什么用?那里的防御工事又不算严密,再说,再严密的要塞如果没有相同的压制力量,很容易为人所打破

    在这边争论不休的时候,布琼尼却不得不面对部队接踵而来的凶讯。断后4个师被吃掉是预料中的结果,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仅仅一天一夜,充其量还不到24个小时,所有阻击部队已经被国防军所击破。更要命的是,为了防止中国人大规模空袭,撤离部队他要求以营团为建制向鄂木斯克方向转移,虽然最大可能地减少了空袭的丧失,但也形成了部队的魂乱不堪。很多部队跑着跑着发觉,根本就没有补给与辎重部队,靠着随身照顾的干粮根本就不可能回到鄂木斯克。更要命的是,由于没有得力的部队掩护,为了轻装突围,后勤与辎重部队不得不舍弃大量物资,以至连销毁的功夫也没有。因为中国人的飞机对追逐步兵没有太大兴趣,对于装载物资的马车却最感兴趣。动辄扫射、投弹,逼迫红军不得不夺路而逃。

    当然,骑兵的遭遇会好一点。一方面是因为铁木辛哥提前撤离,相对步兵,愈加从容不迫一些,而且骑兵是高机动兵种,进攻不行,逃起来那叫一个快,连机械化重装部队也不是对手。

    唯一算得上有序撤离的大概只有集团军总部,不仅2个近卫团一起掩护总部撤离,而且还有大量的物资随同,而最后仅剩的一批高射机枪与气球炮也在布琼尼等人周围。虽然如此,布琼尼还是一脸凝重,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追击!大追击!

    面对四散奔跑的红军小股部队,国防军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在这样的荒原中,随便乱跑只是死路一条,唯有夺取鄂木斯克,抢占要地才是王道。在知悉前线情况已经逆转以后,坐镇新界的蔡锷司令长官连连发布命令,要求部队克服困难与疲劳,务必乘胜追击。

    撤往鄂木斯克只是布琼尼的权宜之计,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坚守的信心,他的目的还是在于补给休整后继续撤离,但现在看来,中国人不会给他这么一个从容的机会。

    伏罗希洛夫有点儿焦躁,电报已经发上去了,却一点儿动静也没有,难道托洛茨基对此还不满意,非要追查到自己头上?已经是凌晨三时的时候,他还了无倦意,在飞速盘算利弊得失。4个步兵师完了,剩下的几个最后能有一半兵力到达就很好了,4个骑兵师恐怕也只能保证有2个还能凑起来。这样一点残兵败将要去应付中国人几十万大军的进攻,当然是一点成算都没有。现在的伏罗希洛夫可不是当初踌躇满志的政委同志了,以至为了夸大对方的力量,不惜捏造现实,说什么国防军动用了几十万军队——前几天你们还不是在向党中央吹嘘你们包围了5万人不到的中国部队,一眨眼,几十万的数字都出来了。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远在京城的秦时竹在第一时间接到电报后,就写下了这句脍炙人口的词句,要求全体将士干净、完全地消灭布尔什维克留在西伯利亚的部队,全面推动北方战争的胜利。

    他欣喜地看到,这次战役结束以后,北方局面已大为改变,国防军不但牢牢占据了主动,而且还将红军打得落花流水,充分显示了在技术装备领域的优势,为迫使敌人坐下来和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俄国恐怕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也不知道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会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来,最最少一点,国防军全面收复故乡、称雄东亚的日子越来越接近了

    “

    。。。

【第088章 】 最长的一仗(16)() 
第二卷宦海风云第088章最长的一仗(16)

    第088章最长的一仗(16)

    ps:本章为补上次赴南京、厦门外出期间的章节。{免费小说}无广告、全文字、更

    “同志们,远东的局势恶化到了如此严峻的地步,你们有什么办法么?”托洛茨基知道,所谓查处“白卫军、沙皇残余分子”不过是一个缓不济急的借口,唯独切实拿出办法,才能扭转不利局面,实现对远东战局的调整,但他此刻没有丝毫信心,一方面虽然因为布琼尼的惨败让他看到了更多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左右盘算了一下,也觉得拿不出多少力量继续派往远东小小医师升官路。

    “援军,必须派出援军。”老资格布尔什维克加米涅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托洛茨基只冷冷地扫视了他一眼,对方就闭上了嘴巴。托洛茨基虽然没有说出口,但眼神中的不屑众人还是读懂了的。加米涅夫在武装这件事上不断是胆怯鬼,十月革命前伙同季维诺也夫反对列宁武装起义的策略,在内战中,当时担任彼得堡最高领导人的季诺维也夫被邓尼金的进攻吓得半死,要不是托洛茨基及时赶来坐镇,说不定彼得堡也要易手。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也敢狂呼派遣援兵,自然为托洛茨基所看不起——难不成你带兵去?

    眼看没人接自己的话茬,加米涅夫讪讪一笑:“我是说,如果没有援军的话,鄂木斯克很可能守不住。既然中国白军的人数不是我们原先估计的10万人,而最少也几十万人,那敌我力量对比”

    斯大林不耐烦地打断他:“你间接说,能派谁的部队去?”

    “乌克兰方面的战役已经结束,大概,叶戈罗夫同志的南方集团军能够用在其他方向。”捷尔任斯基表示,“南方集团军目前差不多有20万左右的部队,同时又在乌克兰经历了英勇的斗争,经受住了考验,大概,党中央能够考虑”

    叶戈罗夫的南方集团军击败了乌克兰民粹派领导人彼得留夫领导的部队(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提到的彼得留夫匪帮)彼得留夫作为乌克兰**运动的领军人物,既反对协约国对乌克兰的干涉,又反对布尔什维克吞并乌克兰,为了实现乌克兰**的目标,与波兰组成了乌、波联军(90多年后欧洲杯由乌克兰、波兰联合主办),结果乌克兰战役以乌、波联军的惨败而告终,红军以至还趁机攻到华沙城下,要不是毕苏斯基力挽狂澜,这会儿苏维埃的红旗已经席卷东欧了。南方集团军也是目前唯逐个支作战任务不重的重兵集团。

    “但是”斯大林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们没有飞机,没有坦克,单凭南方集团军是打不赢武装到牙齿的中国人的。”

    斯大林与叶戈罗夫的关系很好,他虽然对远东局势同样耿耿于怀,但不见得丧失理智,最最少的甄别能力还是有的。如果说一开始他对布琼尼的骑兵第一集团军还抱有很高期望的话,那么到现在这副容貌,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他很有节拍地敲打着桌面:“骑一军15万人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再派过去20万人,先不说能不能尽快抵达,就是抵达以后,凭仗一个南方集团军难道就能够顷刻间扭转战局?”

    “斯大林同志的意思是?”托洛茨基听出来了,斯大林并不是很想打,这与他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个话决不能当着面说出来,被人攻击为投降主义、动摇主义可不是闹着玩的

    斯大林同样洞察托洛茨基的心理,他的暗示与发言均指向这个方向,但却愈加隐蔽一些:“我倒是认为,我们能够在军事领域以外想想更多的办法,当然,军事问题用军事来处理是最好不过了,我完全服从托洛茨基同志在军事领域的决策并坚持不懈地执行。”

    说了一圈,斯大林毫不留情地又把皮球踢还给了托洛茨基,以至表面上看上去还非常恭顺——完全服从在军事领域的决策,是不是意味着在军事领域之外的其他决策就不见得肯执行?

    还在众人争论不休的当下,围绕鄂木斯克总目标的进攻已全然发动。布琼尼悲哀地发觉,自己做出的撤离决定虽然已经够快,但仍然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原本他以为部队既提前撤离,又轻装前进,一定能够顺利摆脱中国人的要挟。可现实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红军将士的体力却跟不上了。为了隐藏行迹,红军避开了铁路沿线,更不必说乘坐火车,以至还特地安排了部队伪装成骑一军主力引诱国防军上当,但国防军1、3、4各师压根就不予理会,他们的任务就是摆脱一切纠缠,间接扑向鄂木斯克,配合重装支队拿下这个城市。而身后、两翼的红军零散部队,自有后续跟进的两个中央师予以处理。

    在这样一快一慢,不断接一迂回的较量中,国防军虽然推进速度不快,但势头已经压过了撤离中的骑一军,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遭遇战发生,而结果无一例外都是红军溃散,面对溃散的敌人,国防军也懒得前去追击,他们只有朝向鄂木斯克一个目标重生之毒妃txt全本。至于妄想阻击,挡住国防军去路的部队,会被毫不留情地全部消灭掉。西伯利亚铁路虽然被破坏地不能运作,但每天顺着铁路沿线推进地箭头却一往直前。

    国防军大本营里,秦时竹在巨大的西伯利亚沙盘前久久驻足,良久才回身过来。张孝准捉弄道:“眼看收复故乡在望,总统看来是想得出神了。”

    秦时竹摇摇头:“战场上的胜利只是一个方面,接下来的任务可不轻。”

    “确实如此。”葛洪义道,“日本方面听说我们在西伯利亚取得决定性进展之后,也按耐不住,宣布向堪察加半岛进军,听说已派遣了2个大队在上面登陆,说是要肃清布尔什维克的流毒这些鬼话听都不要听,堪察加半岛上能有几个俄国人?更别提布尔什维克了。”

    “日本的小算盘一贯如此,不这么做反倒不是日本人了。”秦时竹笑笑,“由得他们闹去,反正那里除了鱼类之外什么也没有,又冷又偏”

    “卑职是怕”

    “怕日本人在后面捣鬼?”秦时竹沉**道,“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我们这么一打,算是俄国在远东最精华的部分都扒拉下来了,日本人肯定眼红,我之所以在东北放了5个师不动,就是防止日本人捣鬼。最近一段时间旅大地区的关东军和朝鲜方面的朝鲜军还安分?”

    说安分当然是假的,说不安分,也没有太悬殊于平常的表现,张孝准也是实话实说:“目前看不出来日本人闹事能拿到什么好处,再说,美国、英国可都指望咱们这一头呢。欧洲部分,法国人、希腊人、波兰人、英国人的干涉都已经失败,除了还有一些苟延残喘的白卫军,布尔什维克基本上已经稳定了局势。现在各国都指望着我们能在干涉战争中发挥作用,各类请求、照会、声明不要钱地一个劲发过来,驻华武官天天跑来套近乎,很想探个究竟。”

    秦时竹点点头:“鄂木斯克方向的战役已经不足为虑,让松坡他们放手去打,拍电报让陆总长、二庵、百里他们撤回来,我们商量后续的办法。肉已经吃下去了,如何消化掉也是一门学问。”

    “总统的意思?”张孝准一惊,听秦时竹的口气,竟然是差不多有收兵的意思,这可是他始料未及地,原本北方作战是以收复失地作为目标的,现在这些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他以为大本营会有更远大的目标,比如继续打下去,要求俄国以乌拉尔山为分界线之类,现在看来,秦大总统分明已经要开始收缩了。

    “后勤拖不起啊”秦时竹叹息一声,“你以为我不想打?可到鄂木斯克已经是补给的极限了,从庙街到鄂木斯克,就有1000多公里的路,如果再算上从国内转运的距离,差不多接近5000里。前面每一发炮弹、每一颗子弹都要千里迢迢通过5000里地的运输才能送到前线,早已经不堪重负了。要不是我们趁着欧战狠狠发了笔财,再加上精心准备了这么多年,才攒下了这点家底,不然还真是力不从心。”

    “总统的顾虑却是如此,为了维持北方战事,我看总后宁总长的头发都白了一圈。”5000里的补给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