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用这3天宝贵的时间,布琼尼紧赶慢赶,严令敦促部队加快行军。饶是如此,一路掉队、毙命和失散人员不计其数。等真的抵达鄂木斯克时,除了在城里建制完整的一个师以外,布琼尼手里只有6个师的残部,总共不到4万人的部队了。出发前足足15万的骑一军,不到一个月便丧失了10万人,更不必说还有将几乎所有骑兵丧失殆尽的耻辱。

    “司令员同志,您交代给骑兵集团的任务,我已经完成了”看着铁木辛哥背后稀稀落落的人影,见到满脸尘土的铁木辛哥,布琼尼真有一种想要抱头痛哭的冲动。但他终究是从乱世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枭雄,只抬起手,朝铁木辛哥行了标准的军礼,勉强挤出一丝慰勉的言语。没想到铁木辛哥理都不理,转身就大踏步走开了。

    放在平时,这种行为不知道能上纲上线到何种程度,但眼下的情况,不要说布琼尼发不了火,便连伏罗希洛夫以下各部队长官都觉得欠着骑兵们一个天大的人情。

    “你是说,布尔什维克收缩进了鄂木斯克防御?”

    “是的,总共有4万左右的部队,连同原先城里驻扎的部队,满打满算不会超过6万。”

    “很好,非常好。”原以为这样的情报会让蔡锷很不爽,但现在看来,对方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有惊喜的神色,当真是有些出人意表了,“哥萨克基本上被消灭了,红军就没有机动力量了。”

    孙传芳想了想道:“松坡兄,虽然红军缩进去有利于聚而歼之,但强攻的话,困难也无形中加大了,对我们并不有利。”

    “现在还是夏季,离天寒地冻还有4个月呢”蔡锷这句话一出口,战场之人便恍然大悟,原来司令官压根就没想着攻坚,而是打算用围困战术将毛子耗死。但是,这其中又存在着变数。大军驻外,每日耗费不菲的物资补给,虽然国防军这几年日子比较好过,应有尽有,但大家都是精打细算惯了的,有钱也不能这么挥霍。

    直到第二份电报打开,大家才明白大本营的思路。

    中亚方向已经动了,现在就要看红军会不会派援兵来透视之眼。倘若鄂木斯克不断围而不打,则对于红军救兵也是一种牵制,是顾鄂木斯克还是顾中亚方向,都是一个难以抉择的疑问。反正西伯利亚铁路运力不济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只需国防军步步推进,建立稳妥的基地之后,整条铁路线都面临国防军的要挟,更不必说单纯空中优势就能够让红军喝一壶了。

    消耗战看上去累一点,但却稳妥许多,更何况大本营源源不断地推出新式兵器,步兵炮、装甲车、坦克、飞机各种型号层出不穷,能不能适应实战需求非得现场实践才能明白,鄂木斯克还算是个不错的试金石。一下子把人打死虽然有点过瘾,但也缺了不少乐趣。

    “我命令,除原有兵站迅速恢复以外,其余兵站务必加紧建设,2个月之内必需全线完成。”兵站的位置是参谋部已经反复考量过的,最近一个兵站到鄂木斯克郊外的部队集结地,最最少还要8…9个兵站需要建设。2个月的时间看上去比较长,实际也是有点紧张。

    更何况按照要求,在鄂木斯克郊外还要新建一个飞机场,从这个机场出发,能与新界的机场互为犄角,半径500公里的覆盖圈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意味着鄂木斯克以西至少500公里的铁路线纳入了飞机轰炸区,无论敌人怎么躲避,这500公里都不是一个夜里能开完的,天一亮,西伯利亚旷野上所有的火车都是靶子,部队还好,能够就地疏散,物资是绝对躲不开去的。从夏季到秋季,除了个别时候,几乎都是飞行条件优良的季节,只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南下,那时候才不适宜用兵,可鄂木斯克要是能撑到那个时候,恐怕早已是饿殍遍地了。

    算来算去,以慢打快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个中央师会同1、3、4各师包围鄂木斯克,同时抽调兵力新建兵站,各部工程兵协助建设机场。”蔡锷斟酌了一番,“重装支队暂不归队,依旧保留**建制,追杀一切敢于突围而出的红军”

    开头几天,布琼尼等人还在为及时撤离、摆脱了中国人的合围圈而感到庆幸,但劲头一过去后,却发觉有更多的问题。

    鄂木斯克虽然是个不小的城市,也曾经是高尔察克政权的所在地,但他和别的城市一样,所有物资来源都需要依靠补给。原本城里还有一点儿库存作为家底,但全部都在红军进攻的时候炸的炸、烧的烧,带的带而折腾光了。光是高尔察克带领人马撤离的时候就将整个城市席卷一空,虽然他本人在撤离后不久就为乱军所杀,连尸首也不知去向,但被席卷的物资是不会再回去了。布琼尼率领部队占领城市后,本来剩下的物资便不多,还得再分一部分给城里留下的老弱病残,更是捉襟见肘。所有物资,都要仰仗那条不是很靠谱的铁路线。

    为了准备前一番的大战,布琼尼狠狠心带走了近乎全部物资,原以为在这期间会有后援送到,但布尔什维克在欧洲都自顾不暇,哪有心思照顾西伯利亚,发过来的物资除了面前能维系城市运转外,几乎就没有任何库存。更让布琼尼痛心疾首的是,为了撤离时轻装前进,很多士兵抛掉了补给、弹药、枪支,除了个人为数不多的口粮之外,几乎是赤手空拳跑了回去。

    现在的鄂木斯克,除了新增4、5万嗷嗷待哺的人口之外,别无他物。更不必说,一路过来染病的,受伤的都需要治疗,除了仅有的一点西药能留给中高级军官外,其他病号都只能瞪着眼睛等死,以至于受伤不重的也只能采取截肢手术,以免以药物不足而引发大感染。

    食品、药品、弹药彻完全底地将布琼尼等人逼疯了,求救的电报雪片般地发往莫斯科,祈求党中央迅速加以支援,否则鄂木斯克就是一座死城。

    而在这个时候,国防军方面的机场和兵站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围困鄂木斯克的大军除了每天定点的炮击以外,压根就没有攻城的企图

    !#

    字电子免费下载)

    “

    。。。

【第091章 】 最长的一仗(19)() 
第091章最长的一仗(19)

    ps:此章为补上周更新的欠债,本周的更新连续会有。纯

    鄂木斯克的困境不是一天两天就实现的,但在头两天就让人看出了端倪。布琼尼不是没有派人出城袭扰,但无一例外都成了冤死鬼。撤离回来的部队本来就毫无斗志,被围困后面对缺医少药、缺食少穿的困境更是情绪低落。很多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等死,更要命的是,一切都看不到好转的迹象。虽然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工作很厉害,但再厉害的思想工作,也替代不了物资的供应。

    鄂木斯克城里剩余的每一种资源都得到了应用,各军官的坐骑、骑兵部队仅剩的马匹、乃至于包括城里的老鼠都被拿来当了粮食。可再怎么腾挪,也变不出近5万军队,还有数万名居民与政工干部需要的口粮来。托洛茨基知道鄂木斯克的困难,不止一次地运送补给物资过来,但火车毫无例外地全部被中国人的飞机所摧毁了。国防军用特制的烧夷弹,使得钢铁都能在高温面前融化,更别提本来就属于易燃品的食品。

    至于武装押送,更是彻头彻尾的屁话,国防军将鄂木斯克围得风雨不透,早已经提防着守军的一举一动,凡是敢出城的,一律格杀勿论。除了空气和鸟类,还没有人能够从鄂木斯克逃脱。倒是一个月下来陆连续续有人向国防军投降的,城里的真假则愈加为人所知网游之诡影盗贼。

    在这样纷乱的当口,克里姆林宫的大人物们自然是坐卧不安了,一方面中国人向中亚推进的情报已经如雪片般的传来,另一方面则是鄂木斯克的困境亟待救援——可是天知道怎么会面临这么多困难。党中央最多只能派遣15万的军队,而且还不全是有经验的老兵,物资供应成了红军最难以忍耐的死穴。

    要长期作战,就要多带弹药,要接济鄂木斯克,就要多带补给。鄂木斯克现在完全成了一个鸡肋,抛弃不甘心,救援又力不从心。暴跳如雷的斯大林也想不出好办法,虽然他已经一再下令让布琼尼坚守,也一再许诺会有援兵到达,可从一个月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根本就是不能达到的目标。

    大概,能够考虑与中国人谈判来处理这一尴尬立场?这场危机连病榻上的列宁都被惊动了,在他神智清醒的当口,他通过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向全党传出意见,为了缓解现在的危机,能够考虑与中国人谈判。(。纯文字)布列斯特条约都签了,与中国人妥协一次当然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列宁自己也亲口说过要将沙皇俄国从中国割让走的土地还给中国——虽然这是一个明显的权宜之计,但目前看来并不是没有台阶可下。

    鉴于列宁对全党的重要性,他的提议自然不能不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托洛茨基依然阴沉着脸,虽然他没有说半个字,但谁都知道他是满心不赞成谈判的,至于斯大林,这个格鲁吉亚人比最狂热的俄罗斯人还要有“大俄罗斯”情节,但为了争取更多的政治怜悯分,反而表态并不反对与中国人谈判。政治局会议的气氛很古怪,大多数人都不反对谈判的意见,但对于谈判的立场与底线,却是三缄其口,谁都不愿意说出来,以免让人落下“投降派”、“动摇分子”的话柄。

    最后,老资格的布尔什维克,一贯坚持**立场的布哈林斟酌后说到:“我提几条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1、双方立刻暂停军事行动,队必须解除对鄂木斯克的封锁,以便我们运输物资,当然,我们许诺物资不包含军火;

    2、双方以列宁同志提议的版图作为谈判依据,原则上,中亚方向维持原状,远东和西伯利亚方向,沙皇俄国历次从中国割让的土地归还中国,队应从其他地方撤离;

    3、中国政府应该承认苏维埃政权,移交换窜在中国的白卫军分子,并声明不支持任何沙皇残余势力;

    4、中东铁路、西伯利亚铁路原为俄国财产,应该由中国方面作价赎买;

    5、生活在归还土地上的居民由苏维埃国家负责安置,能够照顾的个人财产由其带走,不能带走的不动产应该由中国方面作价赎买”

    布哈林一口气说了八条意见,与会众人听了半天,觉得这些都是能够接受与答应的条件,唯独斯大林在心底冷笑:这些条件实在太过于想当然了,中国人在战场上占绝着巨大的优势,根本就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除非做出巨大的让步与修改,否则别想换取中国人的首肯。但他不会愚蠢到公然对这个方案发难,反而说道:“我也赞同布哈林同志的意见,希望谈判能够尽快开始,如果可能的话,建议由布哈林同志担任谈判的最高代表。”

    这就是切切实实挖了坑准备让布哈林跳下去了,可布哈林自从在布列斯特条约签订过程中对列宁的意见不断持坚定的反对态度,以后不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现在有这个机会,明知斯大林不怀好意,也不得不应承下来,答应尽快与中国方面取得联系。

    由于与中国方面所有的间接联系都已经被掐断,唯有在鄂木斯克,中俄双方还保持着“密切”接触,所以布哈林不得不发电演讲诉布琼尼,通报有关谈判情况并要求与中国方面尽快取得联系。

    布琼尼本来苦于鄂木斯克难以维持,不断深陷苦恼,现在听说党中央竟然有意谈判,自然是大喜过望,连连同意,当天就安排了人员。伏罗希洛夫对此并不看好,但既然党中央已经下定了决心,布哈林也准备前来,他自然只能遵命。何况,不同意又能如何呢?现在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了,只能在城中苦度时光,谈判多少也是个出路三国钉子户。

    当然,面对谈判不成的后果,布尔什维克也做了必要的准备,沙波什尼科夫所部被改编为远东集团军,在进行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为了武装这个集团军,托洛茨基可谓绞尽了脑汁,不但将红军仅有的飞机拨了20架出来,在步兵武器、火炮等方面尽可能满足集团军的要求,连一战是英国援助沙皇俄国的坦克也搜罗了近一个营,加上俄国自己改装的装甲汽车,编成了直属于集团军司令部的装甲部队。在这支装甲部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改装的装甲列车,不但火力强大,而且还拥有充足的通讯设备,沙波什尼科夫将司令部设在上面,以至于为了防空,还在上面安装了高射机枪与气球炮,可谓武装到了牙齿。

    西山大本营里,秦时竹正与蒋方震、陆尚荣等人研究中亚方向的敌情,忽地蔡锷发来紧急电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