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具体到外面,却又有一番光景终极农民工txt全本。消息传出后,除了国社党对唐绍仪的理论表示谨慎支持外,进步党和国民党党团却旗帜鲜明地支持秦时竹。道理当然是明摆着的,进步党的议员,绝大多数都是工商资本家,名下都有大大小小的产业,如果政府能出面稳定经济,保障需求,自然是最好不过,而国民党的议员,工商阶层的不必说,很有一部分自命为劳工代表,倘若经济萧条、工厂关门,那厂里工人岂不是全体要失业?于公于私,都要起来呼吁。

    因此,就形成了异常迥异的情况,外面是支持秦时竹的多,但国务院各阁员反而是支持唐绍仪的为多。唐绍仪当然明白,现在已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和政治挂上了钩。在中国这个国家里,只要任何问题与政治挂上钩就没法回避,只能勇往直前地走,要么成功,要么被炸个粉碎,绝没有后退、回避的余地。别看国务院持保守立场的阁员较多,很多人也明里暗里赞同自己的观点,但那是因为秦时竹还没有真正要求他们表态,真要是现场表态,能有多少人支持自己就不好说了,这次总统办公会议,未尝没有这种考虑在里面。

    况且,就算是支持自己又能如何,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好找?挤破脑袋想当官的人多得是,别看民国官员没有前清时节威风,各类暗地里、灰色的收入也在减少,但明面上优厚的俸禄,各类退休保障制度,都让人无比趋之若鹜。再闭塞的人,都知道民国每年的三大考,而9月份的公务员考试,特别是高等文官考试更是重中之重,一个普通官员都牵动社会关注,更迥论内阁成员这种文官最上层。他唐绍仪前清做过巡抚,民国做过两次总理,官早已经当够了,别人怎么想可还是未知数呢。更何况这次又不是讨论怎么卖国,而是纠结怎么治国,还是那句话,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要总统今天露出换人的口风,明天扑过来想当官的就能从总统府一直排到前门大街!

    杨度还在阐述总统国情咨文的内容:一战结束以后,国内经济情况开始有了逆转,首先是各国的剩余物资开始涌现,转向远东销售,中国市场尤其是重点。一来中国的关税仍然较低,前清时节定下的关税是5%,民国三年利用废除厘金的契机,政府将其提高到了7。5%,后来又成功利用了一战的形势,迫使各国同意将关税提高到12。5%,但哪怕是12。5%,相对于主要工业国仍然是较低的水平;二来向中国进口变得有利可图,中国经济在大战期间大力发展,国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由于中日战争获得胜利而且持续时间不长,再加上各国,华元币值保持坚挺,在欧美列强币值争相贬低的时候,华元实际汇率上升了30…40%左右,进口商品的价格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以钢材价格为例,1919年4月7日德国宣布投降后,到1920年10月份,国内钢材价格已下跌了三分之一,而国际市场的幅度更大,接近40%,再考虑外币的贬值因素,哪怕加上12。5%的关税,进口钢材依然比国内要便宜。

    其次是市场萎缩、需求降低进一步制约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各国原本在远东的订单差不多排到年底,但战争一结束,形势就逆转了,各国宁可订金不要也不愿再履行合同的,北方战争在签订鄂木斯克条约之后也结束了,虽然国防军的订单不见得会取消,但国防军都是短期订单,最多也就维持到当年年底。工商联、全国总商会已做过估计,如果1919年订单指数为100的话,1920年将会是87,而1921年是6

    1922年恐怕只有58了换句话说,如果形势不变,需求将会萎缩4成。

    最后是生产规模仍在急剧扩大的现实加剧了矛盾进一步恶化。除北方集团等少数企业在一战爆发前就大规模扩充生产能力外,其他企业都是在战争时期逐步扩大的,1918、1919的订单需求更是加剧了这种刺激。仍然以1919年的生产指数为10

    1920将会是120,1921会是14

    1922才有可能保持下来,换而言之,需求萎缩4成,生产扩大4成,中间不匹配的程度加剧2倍,再考虑进口冲击、出口受阻的情况,只怕恶劣3倍都不止。

    中国经济,已经在悬崖边了

    !#

    。/

    “

    。。。

【第017章 】 一五计划(2)() 
一五计划(2)

    在国情咨文的尾声,秦时竹总结道:“我前段时间与工商界人士座谈,所有人都对后市不看好超级因果抽奖仪。最乐观的估计,未来三年,全国企业将会减少三分之一,生产能力降低25%,最悲观的认为未来三年全国企业将减少一半,生产能力下降40%以上,去年以后开办的中小型企业将有8成以上会倒闭。因此,经济危机对我们来说,已不是可能,而是近乎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到时候工厂倒闭、企业家跳楼、工人失业、农民困苦、财政赤字,诸位,我们怎么办?难道像日本、法国、英国一样,等着工人、农民上街么?我们的位置坐得稳么?诸位,不要以为国防军兵精粮足,很能打仗就认为国家稳如泰山,国防军的枪口永远不会对着老百姓”

    最后这句话当然是意有所指的,载沣监国行摄政王事以后,张之洞曾提出规劝,说要注意民心,载沣只说了一句:“怕什么,有兵在”张之洞就知道大势已去。在座的众人,不少就是清廷的重臣,自然知道这段典故,现在见秦时竹说出这番话来,自然都是心头一震。

    “为了应对这个棘手的局面,让国家顺利度过难关,经过反复思考,我和总理也多次沟通,终于提出了一个‘一五计划’的方案。”秦时竹的视线缓缓扫过众人,“这个计划很多人持有不同意见,我认为这很正常,兼听则明嘛。但现在已到了编列下一年度国家财政预算的时候,3月份国会就要讨论通过,形势的发展已不允许我们再拖下去。而计划经过多次修改,也基本成型了,我认为95%以上都已成熟了,接下来的是实施问题。今天召开总统办公会议,就是希望诸位对计划进行审议,然后形成一致意见,如果意见分歧太大,那就要付诸表决。i总之一句话,12月31日前,计划一定要通过,我在元旦国情咨文中要向社会公个别细节可以再协商,但大体框架一定要出台。”

    众人都是一片肃然,他们明白,今天终于到了表态站队的时候了,总统已没有耐心再等待下去,很多人都忐忑不安,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虽然有关的内容已经或多或少听到了一些,但全部计划并不是很清楚,事实上,大家也不是搞经济的专家,要紧的还是政治。{免费小说}究竟是跟总统保持一致还是与总理保持一致呢?

    只见杨度打了一个电话,总统府机要秘书就推着文件车过来了,每个参会成员都接到了一份封着火漆,标明“绝密”字样的文件,下面还标注着提醒:会议材料,会中使用,会后回收。每个人拿到手后都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唯独在角落里的三等秘书没有拿到——他本来没有参会资格的嘛,自然也不会特意为他准备材料。葛洪义看了眼急得满头大汗却又不敢声张的润之,笑了:“皙子,给你湖南老乡来一份吧。”

    杨度一拍脑门,通知机要秘书紧急加送一本过来。

    “诸位,文件很长,涉及面很广,请禹次长给大家讲解一下。”

    禹之谟清了清喉咙,开始讲解起来:“本计划的核心,是促进国家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手段,达到农轻重比例相适应、相协调的结果,实现产业升级、经济繁荣。时间跨度涵盖从民国十年到民国十四年的五年,其中最核心、最要紧的是99个项目项目最开始是74个,后来又增加到个,经过反复论证、调整,最后确定为99项,范围包括军工、煤炭、石油、电力、化工、机械、冶金、钢铁、纺织、医药、铁路和各类基础建设,文件上指明了大体建设位置与发展规划”

    众人一看果然如此,99个项目中除了军工项目说的比较含糊以外,其他都明确列了出来,例如:

    在山东新建第三个油田,总产量比延长、玉门加起来还要大,短期规划1000万桶一年,中期规划3000万桶,远期规划5000万桶;

    在浙江宁波、上海金山、山东青岛新建石油化工基地,扩建秦皇岛石化基地,年消化能力短期规划1亿桶,中期规划2亿桶,远期规划3亿桶;

    铁路建设方面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以“三横六纵”为骨干铁路体系,所谓三横,一是指从海参崴到托木斯克的原西伯利亚大铁路,这一段要改成标准轨距,加设复线;第二横是从天津开始到天山,骨干是原来的京绥铁路,主要是向西延伸;第三横是从连云港开始的陇海铁路,骨干已经建成,同样需要延伸到中亚地区;六纵第一纵是所谓的南满铁路,主要是建设支线,第二纵是与西伯利亚铁路形成“t”形,经过库伦,最南端一直到广州的铁路,这是包括了京库、京汉、粤汉三条,同样需要加设复线;第三纵是从天津出发,包括胶济、沪杭在内,预计至少延伸到厦门,主要走向与海岸线一致,同时还要在江西境内增添支线(浙赣铁路);第四纵是从天津出发,经津浦线,然后再往安徽、江西境内贯穿,最后到广东汕头;第五条是从山西大同出发,走同蒲路,南下过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最后到钦州港出海;第六条是从兰州南下,过天水、广元、成都、昆明,一直与滇越铁路相接

    众人一页页翻下去,整份规划内容翔实、论证充分、规划明确,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纲要九重紫。i他们当然不知道,为了这份规划,何峰和葛洪义等人用电脑将中国十二个五年规划查了个遍,再结合苏联当年援建的156项目以及苏联在二战以前五年计划的梗概,再不明确才有鬼了,就连唐绍仪等不赞同秦时竹用“需求扩张”理论来解决经济问题的人,也由衷地认为这是一份好计划,真要是全面实现了,不敢说与英法美相媲美,超过日本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禹之谟还在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来阐述整个方案:“根据初步概算,一五计划总投资在100亿华元左右(1920年币值水准),预留15亿的增补费用,其中政府直接投入在30%左右,大约30…35亿元,主要包括各军工、铁道、港口等基础设施,政府直接投资部分允许一部分民间企业投入,但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不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其余投资约在70…80亿左右,由民间资本投入,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但比例不超过45%(均指单一企业实体)本来99项目整体预算在200亿左右,但由于德国战败,大量设备资产在二手价的基础上再减价出售,同时技术支持与售后保障也大幅度降低,因此可望实现极低价格的建设。除99个重点项目以外,涉及到政府投入的还有一系列农业、林业、水利设施)、教育、科研、交通等,预计整体也不少于30亿,即便扣除一部分民间资本,财政5年间需要投入约在50亿左右,中央和地方按照7:3的比例承担。根据测算,3年以后每年可拉动国民经济200亿元,5年以后可拉动300亿元”

    “你的意思是说,中央财政未来5年每年需要持续投入7个亿以上?”唐绍仪来不及考虑更多,只抓住这个关键点。

    “7个亿只多不少。”

    “那么”唐绍仪转过头去问梁士诒,“燕荪兄,你认为财政可以在今后5年额外再支持7个亿么?”

    唐绍仪的问题,问到了整个计划的核心,禹之谟刚才提到了全盘计划,所有内阁成员在阅览以后认为,无论99个核心项目也好,还是农轻重各产业一系列投入也好,都是中国发展所必须的。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目前的局面能支撑住这样一个庞大而全面的计划么?中国有这样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现么?从长远来看唐绍仪绝不怀疑,中国是世界大国,无论人口还是疆域(北方战争结束后,中国已是世界疆域最大的国家),当然应该有如此庞大的工业基础为依托,但15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短到令人难以置信。可偏偏总统为什么非要坚持这么快呢?按部就班不好么?难道总统还有别的什么企图么?

    没等梁士诒回答,禹之谟先来了一句:“99个核心项目的民间投资部分,问题不大,北方财团预计将投入50亿,国内其他财团,也将进行相应投资,现在关键就在于政府”

    众目睽睽之下,梁士诒的回答也格外慎重起来,斟酌了半天,他吐出一句:“有困难,但基本上可以实现”

    “哗”地一声,会场立即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这个回答太不同寻常了,如果财政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