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度笑道:“看不明白,否则哪敢上门叨扰?”

    袁世凯仰天大笑:“皙子,你是聪明人,怎么还不懂我地意思?”

    “愿听大人赐教!”

    “你知道拔树地办法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袁世凯看着一头雾水地杨度,接着往下说:“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根拔出来地,过分去扭,树一定会断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左右摇晃不已,才能把树根地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大清是棵大树,还是棵300多年(清朝入关前的历史也算)的大树。要想拔这棵又大又老的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闹**的都是些年轻人,有力气却不懂得如何拔树;闹立宪的懂得拔树却没有力气,我现在地忽进忽退就是在摇撼大树,现在泥土已松了,大树不久也会拔出来的!”

    “我懂了!”杨度恍然大悟,笑着说:“那看来袁公马上要给**党颜色看喽!”

    “皙子果然聪明。我不弄些手段给朝廷看看,他们能放心地将大权交给我吗?不杀杀**党的威风,他们能乖乖听话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老袁一副志满意得的样子,“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前线看看?”

    “我就见识一番袁公拔树的办法!”

    老袁下令,急如星火,北洋系谁敢不从?冯国璋调兵遣将,指挥南下的第四镇混成7协、3协为前队,8协为预备队,从滠口向前进攻。段祺瑞也率领第二军火速开拔,同一支部队。以前在荫昌手下每天只能走十多里。现在一天能走一百多里(当然大部分路程是坐火车),立马就赶到了信阳。稍事修整后准备再进。

    拂晓时,清军进攻开始,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有备而来的北洋军就此拉开了进攻序幕。榴弹炮地射击给**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驻泊在阳逻的清军舰队也从侧面向**军防御阵地猛烈开炮,使**军伤亡五百多人。十一时半,战斗进入炽热阶段,一发炮弹击中了**军粮台。鏖战中的**军战士看见后方起火,更加慌乱,从刘家庙退到了大智门附近。第二天,北洋军继续进攻,**军根本抵挡不住,退入了市区,伤亡数千人,前敌总指挥张景良叛变被处死。前线无人指挥,清军重兵入侵,形势十分危急,更不妙的是士气十分低落,出现了逃兵。

    正当**处以危急关头之时,黄兴偕同宋教仁等从上海到了武汉,并且主动承担指挥汉口军事的重任。29日,湖北军政府挑选了一千多名有战斗经验地老兵和青年学生随黄兴渡江,黎元洪还叫人做了两面一丈二尺的大旗,上面写着斗大的“黄”字,由领队手执前进,口里还大喊“黄兴到!”。黄兴到来的消息给了苦战中的**军以很大鼓舞,士气为之大振。但袁世凯也从彰德南下,直接将指挥部设在孝感,亲临前线督战。

    千里之外的秦时竹等人一直关注着**走向,在他手头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报。

    “袁世凯已下令进攻汉口,**军的情况很不妙啊!”葛洪义道,“他下一步会怎么做?”

    “不碍事。别看武昌城有累卵之危,实质上安全的狠,按照老袁的拔树法,他是不会真把武汉三镇打下来地。”秦时竹笑着让他们宽心。

    “拔树?”海强不解,“现在又不是整顿园林绿化!”

    “别插嘴,听老大说完。”葛洪义狠狠瞪了他一眼。

    “海强啊,如果让你拔树,你会怎么干?”秦时竹笑着问他。

    “要我啊?!紧紧抱住,使劲往上拔就是了嘛!”夏海强眨巴着眼睛,补充说,“当年鲁智深拔相国寺地树不也是这样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这也是一种拔法,不过要有足够的力气才行,而且树很容易折断。现在我告诉你,有一棵老树,根很深,拔起来不容易,枝干又很脆弱,稍微用点猛劲就可能断,你该怎么拔?”

    “好了,不讨论这个了,说正事要紧。”海强有些不满,“这么多事都处理不过来,哪有心思管拔树?等以后**胜利,在奉天给你建个植物园,让你当园长,天天研究拔树得了!”

    “你以为我真跟你讲拔树呐?”秦时竹有些不满,却又拿他没办法,“我说地是袁世凯的手段,他进攻汉口,就是开始在拔树了。”

    “拔清廷这棵大树?!”葛洪义最先反应过来。

    “确实有点象。”何峰也觉得有那么点意思,“这大清立国也近300年了吧,这根还不是一般的深;鸦片战争后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辛丑条约后,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这枝干还不是一般的腐朽,怎么个拔树法确实需要动动脑筋。”

    “那袁世凯怎么拔?”海强一听这拔树还有这么多道道,赶紧追问。

    “很简单,左右摇晃,让根松动,然后再下点力气就可以拔出来了。”秦时竹笑着说,“老袁前些日子装病不出,大谈条件,这是从左边摇树;各地纷纷独立,这是配合,也是背景,老袁现在答应出山,剿**党,那是从右边摇树;这样摇来摇去,没过多久,这树根就要松动了。所以你说他舍得把**党完全剿灭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这方法,啧啧,果然有一手”

    “要不然怎么配得上枭雄二字?”秦时竹笑道,“只可惜,老袁只拔出树,却忘了还有我们和他抢树干呢”

    南方闹得挺欢,北方也没闲着,10月29日,山西宣告独立。湖北、湖南和邻省陕西独立后,山西巡抚陆钟琦知道新军不稳,设法防范。当时驻扎在太原的新军是第43混成协,约4000多人,下辖85、86两标,前者驻扎在郊外,除标统外军官大都是**党人,后者驻扎在城里,由阎锡山任标统。陆钟琦一方面抽调巡防营进城,另一方面以防堵陕西的**军为名,企图调开新军。85标的1、2营以没有弹药为借口,拒绝开拔,陆无奈被迫发给部分弹药,哪知道他们刚领到子弹后,就开始准备起义,在29日凌晨,起义军动用两个营的部队,杀进了城里,兵分三路,中路直扑巡抚衙门,另外两路进攻满城和军装局(里面主要是军火而不仅仅是服装),在城里的86标也起义响应,里应外合,不到半天就光复了太原。当天,起义领导人和各界在谘议局聚会,最后经多方协商推选出阎锡山、温寿泉为正、副都督。

    如果说山西的独立还只是各省独立的继续,不算太令人意外,那么同日爆发的滦州兵谏完全是给清廷的震撼一击

    。。。

【第004章】 滦州兵谏() 
第004章滦州兵谏

    按新建陆军定制,每三年举行一次秋操(全国性的军事演习)。1905年在河北河间一带举行了第一次秋操,1908年在安徽太湖举行了第二次秋操,因熊成基发动起义而被迫中止,第三次秋操清政府原定1911年10月中旬在河北省永平府(今卢龙县)一带举行。

    清廷十分重视这次军事演习,既迫于全国高涨的**形势,也由于这是罢斥袁世凯后由皇族亲贵统帅新军的首次军事演习,所以用了最大的力量来筹备。钦命军咨府大臣载涛为阅兵大元帅,禁卫军、第一、第二、第三镇为西路军,以舒清阿为总指挥官,在开平集结,自通州东进;新军第四、第五、第六、第二十镇和第二混成协的有关协、标为东路军,由军咨使冯国璋为总指挥官,在滦州集结,自秦皇岛西进。内定西路军取胜。

    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得知参加秋操的消息后,精神大振,喜形于色。他认为机会来了,可以效法当年熊成基那样,把军事演习变成操地起义。他立即与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倾向**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秘密联络,共同商定,各自所属新军私带子弹,在秋操中相机起义,先消灭禁卫军,然后乘胜直捣北京,一举推翻清朝统治。吴禄贞有才气、有胆识、有魄力,能诗能文,他的性格豪爽坦荡,尚侠义。但锋茫毕露,往往不分场合,有怀必吐,以为这是英雄本色,不知掩饰,因而引起清廷疑忌,临时下令停止第六镇参加秋操。其余部队包括张绍曾任统制地第二十镇和蓝天蔚任协统的第二混成协仍照常集结。

    演习进行到第三天。载涛正耀武扬威、神气活现地检阅各路大军时,突然传来武昌起义的消息。顿时吓得他面如土灰,带着几个高级官员仓皇上马飞奔车站回京,紧急下达了停止秋操、调第六镇十一协李纯部随荫昌南下武汉镇压**军、冯国璋率第四镇南下,禁卫军回师保卫北京、集结在滦州的新军各回原防地等一系列命令。

    但在10月29日太原新军起义的当天,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突然联合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第三十九协协统伍祥侦、第四十协统领潘矩楹等提出最后通牒十二条,要求在年内召开国会,由国会起草宪法。选举责任内阁,并规定皇族不得充当国务大臣。

    前线冯国璋指挥军队攻入了汉口,载沣当时正得意洋洋地与一帮亲贵看戏,猛然间收到滦州兵谏的电报,才看一眼,只感觉眼前发黑,“哐”地一声,那只金边茶碗落在地上。摔成了碎片。

    “王爷!”徐世昌最先反应过来,“出大事了?”马上呵斥戏子,“全部退下!”

    “你你们看怎么办?怎么办?”载沣已吓得连话也说不利索了,手颤巍巍地将电报递给别人看。

    电报迅速地在各重臣间传阅,大家都沉默不语,眉头紧锁。只能听见载沣在歇斯底里地喊:“反啦!反啦!都反啦!怎么办?怎么办?”

    在最要命的时候,清廷终于拿出了他最后地高效率,就象他们老祖宗当年征战四方的英雄气概一样,有人大胆提议:“赶紧让袁世凯把兵撤回来,拱卫京师要紧!”

    “对!对!保卫京师要紧!”奕劻在旁边附和,他更担心要是**党打进北京,他多年积累地金银财宝可就保不住了。

    载涛、载询也是这个意思,这两兄弟都是贪财怕死之人,此刻也是六神无主。

    “不可!”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传来,居然是良弼。良弼祖上是多尔衮。原本是清初最为煊赫的势力。但好景不长。多尔衮死后被褫夺一切荣耀,连亲王都没保住。整个家族被贬到了四川,良弼小时候家境不好,但这种境遇也造就了他,“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等清末赦免了他祖上的罪以后,才慢慢地有些人气。后来他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跟吴禄贞等并称一代名将。

    铁良也反对,说:“如果把袁世凯调过来,湖北怎么办?**党会沿着京汉线一路直扑北京,到时候就不是两路夹攻,而是三面包围了。”

    载沣是个没主见的,一听调回军队也这么危险,顿时又不知道听谁的好了。

    “依老臣看,两边都言之有理!”徐世昌慢条斯理地说道,“第一,兵谏部队只说要立宪,并不是**党,眼下情况危急,应该满足他们地要求,袁世凯当时也提出了这些条件,现在答应他们朝廷不算丢脸;第二,严饬袁世凯拿下汉口,震慑那些再想造反的人;第三,朝廷也要做出点样子来,表示一下诚意;四,兵谏的部队也不是铁板一块,要恩威并用,善加分化,切不可火上浇油。”

    “好好好!就按你说的赶紧拟旨!”载沣好容易捞到一根稻草

    第二天载沣以宣统皇帝的名义下罪己诏,承认“用人无方,施治寡术”,同时颁发了四道谕旨:

    1、立即实行宪政;

    2、迅速制定宪法,由资政院负责起草,“与民更始”

    3、革除亲贵内阁,宣布一等局面稍微平定,即以贤能之士组阁,亲贵不再担任国务大臣;

    4、大赦国事犯,宣布戊戌以来因为政治原因而获罪的关押或在逃人士,一概赦其既往。(汪精卫也被放了出来)

    “报告,最新消息!”王云山向秦时竹递上了刚刚收到的情报。

    秦时竹只扫了一眼。大笑着递给葛洪义:“这下真热闹了。”

    “滦州兵谏!向全国通电要求朝廷接受地最后通牒十二条?”葛洪义刚刚端起茶杯,一看内容,立即放下茶杯细看起来。

    “摄政王连下四道谕旨!动作还真快!以上诸条,基本没有超出袁世凯当时所提地六个条件,这也说明了清廷根本不愿意放权,要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勉强同意通过这些来苟延残喘。”

    “老大。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们赶紧动手吧!”夏海强兴奋不已。

    “不。还不到时候,现在兵谏部队很乱,京城里也很乱,但奉天还没乱,还要再等等!”

    “等等等!唉!我心里都似有团火在烧,怎么等得了哇?”

    “海强不可性急。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