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7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ヒ裁挥辛酥竿桓锩挛被峄故抢卫握瓶卦谕新宕幕氖掷铩

    从会议一开始;布柳赫尔的眉头就一直是紧皱着的;按照他的想法;苏维埃俄国还根本就没有从战争创伤中恢复;根本就不应该蹚中日战事的浑水;从纯粹军事意义上说;目前红军的力量也还很弱小;脆弱的补给线也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战事;介入远东乱局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只不过现在对外关系与交往已经成了判断立场的分界线;他也知道党内气氛的微妙所在——如果不想选边站;最好还是不要开口为佳。但是;现在托洛茨基已把日本的外交交涉端了出来;斯大林也表达了列宁派的观点;作为一个忠诚的老布尔什维克;他觉得有义务站出来说几句。

    “同志们;现在日本通过秘密渠道向我们发了照会;这就意味着远东战事的变化对日本非常不利;不利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愿意抛弃对苏维埃的成见;反过来应付彼此的斗争了。这十分有利于我们打破帝国主义的包围与封锁。”布柳赫尔话锋一转;“跟日本人合作当然是可以的;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掌握合作的主动权并考虑事态的后续发展;从日本人的条件来看;我觉察不出对方有什么诚意”

    大多数人点点头。深以为然;日本人的条件开得太差劲了点;什么中俄边境改变、中日赔款转移等等;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红军最需要的东西是资源、资金和装备;这些日本一样都没法提供;条件虽还能接着谈。但众人不觉得会有什么可观的改变;布柳赫尔明着没说下去;但众人都听懂了他的潜台词——拒绝与日本合作。

    听完布柳赫尔的意见;托洛茨基的脸色如常;仿佛对方的反应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一样;他笑着问道:“那您的意见是。我们与中国合作?”

    这句话一出口;众人的脸色均有点儿怪异。平心而论;中国还远远谈不上对俄国的敌视;对布尔什维克主义也没有表示出明显的反感;甚至还发表声明;认为各国有权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中国真正所在意的是收复领土;这当然是与苏维埃的目标是不相容的。可谁要列宁原先为了争取国际支持而放出“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归还沙俄从中国获取的领土”的消息来着?更何况;苏俄在签订布列斯特条约时同意放弃大量领土;为什么对放弃远东的领土要耿耿于怀?只不过这种事情心里明白可以;嘴上是不能说出口的;红军在远东可是结结实实和中国人打了一仗;吃了大亏;还签了鄂木斯克条约的。与中国合作心里想想可以;说出来只怕马上会被人打上“向中帝国主义投降”的标签。

    果然;斯大林满脸通红地站了起来;说道:“我不赞同布柳赫尔同志的意见。中帝国主义窃据着我们大量领土;同时在军事上也对我们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我们必须坚决与之斗争到底”

    众人的目光聚焦到了布柳赫尔身上;只见后者不慌不忙地回答:“我从来没有说过与中国人合作的话。”

    既不与中国人合作;又不与日本人合作。难道坐视中日战争出结果?众人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布柳赫尔已走到了会议室的地图墙上;用手掌在上面拍了拍:“我们真正的目标;应该是这里;而且是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这个问题。”

    现在众人都知道他的意见了;他的巴掌拍在东部——他要趁中日无暇顾及的时候解决滨海共和国;拔掉这颗最后残余的白俄钉子。

    托洛茨基点点头;脸色笑意更甚:“请布柳赫尔同志谈谈具体的策略”

    “残余白卫军分子为数不多;只有不到30万军队;而且都是红军的手下败将;军事实力不强。而且;滨海共和国没有称得上是经济体系的东西;目前一切物资和军事都依赖于帝国主义的支援;能切实派出军队的只有中国和日本两国。在中日交战的时刻;如果我们动手;中日两国为了避免将苏维埃国家推到对方一边;只能坐视不理;英法美虽然敌视我国;但他们无法提供直接支援;即便是物资支援;也需要通过中国人控制的区域才能送来;而且还有必要的反应时间”

    “对这个意见;大家都赞同么?或者;我们表决一下”托洛茨基说完;第一个就把手举了起来;其他人的手也齐刷刷地举了起来——与白俄斗争到底是每一个布尔什维克的神圣职责;没有任何借口;这是政治立场问题。

    “现在;我命令;15天以后;发起对残余白卫军的清剿。”

    “什么;这么快?”众人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托洛茨基微笑着看着众人:“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你向大家解释一下吧。”

    “事实上;从中日战争一开始;托洛茨基同志就指示红军总参谋部做好应对准备;我们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动员了红旗方面军;并且为之准备了相应的粮食、物资与军火;大约能够支持3个月时间;这次发起进攻的主力是红旗方面军改编的突击部队;核心是9个步兵师又4个骑兵师;以及配属给他们的辎重部队;总兵力主要为15万步兵和2万骑兵;远东方面军将承担牵制和监视任务。为了将帝国主义可能的干涉降低到最低程度;红旗方面军整体改编成远东共和国近卫军;以远东共和国的名义发起对白卫军的进攻。3个月以后;远东高纬度地带将进入寒冷的冬季;不利于作战;我们有一个冬天的时间可以加强防御;帝国主义只能疲于应对;即便中日双方在此时达成停火协议;彼此间的不信任也不会干涉红军的行动。”

    众人脸上起初都是一片惊异之色;布柳赫尔也为托洛茨基的手笔震惊了;但反应过来以后就觉得这个策略无疑是十分高明的。不过;斯大林却是铁青着脸。托洛茨基的举措从军事上看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这种事先不通过政治局就直接进行重大军事布置的做法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最起码列宁、季维诺也夫和他三人是完全不知情的;5个政治局委员瞒着3个;他愤怒地想:托洛茨基这是要干什么?

    季维诺也夫也意识到有些不对劲;插了一句:“这件事列宁同志恐怕还不知道;是不是先和他汇报一下?”

    托洛茨基毫不为意点点头:“列宁同志现在养病;不要过多地打扰他;会后请斯大林同志向他做专门汇报。今天的会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员全体通过;政治局委员也有4位同志投了赞成票;可以形成正式意见了。我命令;由布柳赫尔同志担任近卫军司令员;会议后立刻组建司令部;全权指挥这次战事。”

    季维诺也夫本来还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了——道理是明摆着的;不管列宁赞成与否;托洛茨基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票数与支持;反对也是徒劳无益。

    一直没有说话的政治局委员克列斯廷斯基忽然插话道:“各位同志;我有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在中国发展革命和进步力量呢?我个人的意见是;中国也可以成立**政党;作为世界革命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秦时竹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集团虽然通过人民党的伪装牢牢控制着国家政权;但从理论上说;中国作为资产阶级多党制国家;是可以组建合法政党的;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这个机会。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家属的队伍不断壮大;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谁都明白克列斯廷斯基的意见就代表了托洛茨基的意见;难道这么快就要向中国渗透革命了?

    “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外有民族矛盾;内有阶级矛盾;是多种矛盾聚焦的汇合点;秦时竹集团就是中国大资本家的象征;之所以矛盾没有爆发;没有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一方面是因为秦时竹集团在民族主义上的伪装十分得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缺乏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一直落在资产阶级手中;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这个局面;中国必然也会出现自己的十月革命”(。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第089章 】 断然措施() 
克列斯廷斯基说了一通之后;托洛茨基适时接过了话题;对季诺维也夫说道:“依我看;共产国际可以对中国革命进行一次深入讨论;帮助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应当形成自己的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中国哪怕建立了革命政党;依然十分弱小;在短期内也许只能走议会斗争的道路;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无产阶级革命的**是一定会来到的。”

    在这个已被穿越者扰乱的时空里;共产国际依然还是组建了起来;作为指导各国革命事业的最高指挥部;共产国际拥有响当当的名声;而季诺维也夫正是共产国际第一任执行主席。但他本能地觉察到;托洛茨基和克列斯廷斯基方才的一唱一和中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含义;在众人目光聚集下;即便屋子里气温适宜;他仍然觉得自己后背上在冒冷汗——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

    “托洛茨基同志”他刚想开口解释一下;对方已摇着手打断了发言;“针对中国的革命举措不是一下子就能说得清楚的;今天会议也不适合对此进行讨论;希望会后共产国际执委会能够拿出一份完善的计划;在下次政治局会议或者中央全会上予以讨论。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把白卫军分子尽快清剿干净”

    散会之后;斯大林立即奔赴黑海向列宁报告去了;而季诺维也夫则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托洛茨基在会议上的表态和决定绝不是无的放矢;他是有准备来的;将中国革命的任务交给季诺维也夫和共产国际的用意当然是十分明白的;如果共产国际措施不得力;中国革命搞不起来;他就可以追究季诺维也夫的责任和错误;如果中国革命如愿以偿地发动了起来。那本身就证明托洛茨基“不断革命”的策略与方针是正确的。更要命的是;还不能推托这个任务;因为共产国际本身就肩负“指导”世界革命的任务;除非他季诺维也夫不想干了。

    在列宁病重之后;托洛茨基所在的犹太帮经过商议;觉得需要借助各种机会“统一思想、巩固阵地”。单纯论党内外的威望;列宁比托洛茨基还是要强一些。另外;无论在中央委员会还是政治局中;列宁派的成员依然略微胜过托洛茨基派;但布尔什维克从来就不是靠选举或者人员多数来决定行动路线的——决定路线的只有策略和结果。

    当初发动革命的时候;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是坚决反对的;列宁的主张在党内也并不占据上风。但革命成功了;事实证明了列宁的正确;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只能灰溜溜的靠边站。更极端的例子是;签订布列斯特条约时全党都是一致反对的;唯独列宁极力要求这么做;甚至不惜以个人辞职为代价;最后证明签署这个条约、顺利实现停战对于保障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新一轮关键的路线选择已在当口了;显而易见的是;在革命的方向与策略上;托洛茨基与列宁存在着不小的分歧;季诺维也夫在是否举行革命的问题上已经错了一次;这次可不打算再站错队了。

    就在红军摩拳擦掌、紧锣密鼓地准备扫清白俄残余的时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正在伦敦市场打响。

    距离7月末日本国债兑付的时间已没有几天了;但日本政府仍然没找到低成本解决的办法。无论是关东州战彻是朝鲜战场;日本都没有取得想要的胜利;使得内阁通过一场大胜扭转舆论观点的希望落空了。军部原本很想通过粉饰战报来造就一个胜利;但各**事观察员都是人精;早就将消息一一发回;使“人造”胜利根本还没来得及成型就已经如同泡沫一般破碎了。为了不至于出现兑付失败的后果;大藏省派驻英国的官员不停地与各主要银行接洽。但却收效甚微;各主要银行的观点惊人地一致——在日本完成当期债券兑付后才考虑发行新一期债券。即便日本方面抛出了高达10的年息与3手续费的诱惑;这些银行依然不为所动。

    这些接触虽然都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已对日本资信深表怀疑的资本市场在探明情况后迅速作出了反应;日本债券评级被连续降低;已被归入了垃圾级;而债券柜台交易的价格也果断跌破了票面的8折。如果日本政府现在有一大笔钱能够回购债券;将会是非常划算的行为——可问题在于;日本政府却偏偏拿不出这笔钱来。本来一战结束后日本囤积了不少外汇;但因为日元币值相对坚挺;而英镑一直都在贬值;惯于精打细算的大藏省迫不及待地将国内外汇余额进行了兑换以避免损失。而在中日开战之后;因为日元汇率大幅度贬值;大藏省又抛出了大笔外汇稳定币值;使外汇存底降低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乃至于出现了债券的兑付危机。

    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就只有两条出路:第一;破罐子破摔;干脆宣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