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们也准备准备!”

    送走了张榕,葛洪义奇怪地问:“怎么不说准备武装起义的事?”

    “我另有考虑”

    。。。

【第010章】 命中注定() 
第010章命中注定

    “张榕为人正直、坦率,没有心计,你看还没和我说两句,他就和盘托出了计划,我怕告诉他详情,反会走漏风声!”

    “这人倒是和吴禄贞有几分相象。”一提到吴禄贞,葛洪义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怎么搞得,到今天还没有消息。

    “报告,最新电报!”王云山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终于来了!”秦时竹粗略一看,“天助我也,滦州起义了!”

    葛洪义接过来一看,电报是发给各省督抚的,“滦州兵变,京师震动,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三叛逆勾结山西匪党阎锡山等,于今日下午4时率所部新军第六、第二十镇,第二混成协官兵举兵作乱,僭称‘燕晋联军’等,据悉,内除少数估恶不俊之人外,其余大部或被蒙蔽、或被胁迫,今电告各省督抚,除绥靖地方外,迅速组织勤王之师,入京拱卫,切切!”

    “看来吴禄贞果然没死,我们的计划已成功了一半”

    吴、张、蓝的部队虽然起义,但他们掌握的新军毕竟很多是北洋系统出身,非但没有跟着响应,反而继续效忠清廷。第六镇下属的十二协牢牢控制着从井陉到获鹿之间的区域,新任协统曹进是个铁杆反**,阎锡山率领山西军攻了一阵没能打下来;吴禄贞带着十一协和一部分山西军驻扎在石家庄,由于11协主力已由协统李纯率领南下赴湖北前线。吴禄贞手里直接能掌控的兵力地并不多,非但不能夹击曹进,反而还要兼顾石家庄的防守——在石家庄北面的定州到保定一带,通永镇总兵王怀庆率军驻守,人数约为四千,石家庄南面则有袁世凯的部队。与此同时,山东境内的第五镇业已开拔。其先头部队次日上午能到达石家庄以东80里的晋县一带,足以完成对吴禄贞部的合围!更糟地是。石家庄几乎无险可守。

    综合了各种各样的情报后,秦时竹和葛洪义得出结论:吴禄贞地处境不妙!

    张、蓝两人情况相对较为理想,两人所部彼此距离不到80里,第20镇主力准备沿京奉线南下,一部分准备西出密云,防止清廷北窜热河,唐山是南下的必经之路。但在这条必经之路上。有伍祥桢的第三十九协驻守;而潘矩楹的第四十协驻守在永平府,两者的布局对张、蓝二人亦形成夹击之势,考虑到曹锟的第三镇驻扎在津浦路一线,机动性强,既可北上加入夹击张、蓝二人,也可南下夹击吴禄贞的部队,因此张、蓝二人地环境亦非很好,无非比吴禄贞略强罢了。

    面对滦州由兵谏发展为兵变。清廷中枢乱作一团,禁卫军龟缩京城,第一镇则游走于京师和天津之间,主力在廊坊、东安、武清一线展开。

    “局势很微妙啊,我记得伍祥桢和潘矩楹也在兵谏通牒上列名,他们怎么不表态呢?如果他们也赞同**。完全可以扫平京师!”蒋方震很快就看清楚了形势。

    “怕只怕他们现在不表态,一旦等部署好了再反对**,对张、蓝二人更加不利!”秦时竹虽然明白这两人在历史上的表现,但现在不能过早下结论,因为历史进程早已开始改变。

    “从目前的兵力对比上看,如果不算伍、潘二人,起义军和清军兵力比大概是2万对3万,但禁卫军的一万驻扎在京城,不能投入战斗,实际上双方势均力敌;如果他们两人能倒戈。兵力比变成3万对2万。取胜希望很大;但如果二人拖到明天反**,再加第五镇的北上。兵力对比就会变成2万对5万,形势就会大大恶化!”商震估计着力量对比,面露忧色。

    滦州有事之后,电报象流水一般进来,王云山来得亦越来越频繁

    “调奉天左路巡防营冯麟阁及吉林第二十三镇孟恩远部抽调一个协紧急出关?看来清廷是急了,连连增添军队啊!”

    “这两支队伍的出关等于是卡住了张、蓝二人的后路,形成了包围圈。”

    “看来,清廷把这三支部队看作是心腹大患,不惜下血本了!”

    “形势又变,我们时候动手?”

    “方案制定好了么?”秦时竹关切地问蒋方震,“百里兄意见?”

    蒋方震笑笑,拿出了一张图,摊开在桌子上:“诸位请看,这是奉天城示意图。按图中所示再加上相关情报,城中需要控制的机关达到7个,这还不包括巡警局、三电公司。”

    “好像有点麻烦。”夏海强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只说了城里,还没有说四周呢?东城和西城地入口控制在马龙潭手里,也就是说至少还要加两个地方。”蒋方震指指点点道,“这9处完全或者大部分拿下,才称得上完全成功。”

    “看来我们以前估计的太乐观了!”秦时竹也觉得棘手。

    “后天(11月9日)上午将在谘议局召开奉天各界大会,所有名望人士都要参加,赵尔巽也不例外。”葛洪义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我意趁所有的头头脑脑聚集在一起时,派兵把谘议局控制起来,这样便用不着一个个费尽力气去攻占衙门。一方面可以提高成功率,另一方面也能减少伤亡。”

    “好主意!”商震击掌叹道,“那就成了一窝端。”

    “可怎么控制呢?”秦时竹摇着头,又想到一个问题,“赵尔巽已把派兵保护谘议局的任务交给马龙潭,到时候会有至少一营兵力守护。绝没有那么好控制。而且士兵入城也不容易,南、北门距离谘议局较远且要穿行商街,容易打草惊蛇,东、西门又控制在马龙潭手中,混进去也不容易。”

    “我有陆统领留下地锦囊妙计。”蒋方震笑道,“陆统领打算用飞艇空降兵力,直接降落在谘议局地大院里。保持突然性和隐蔽性!”

    “好主意!”夏海强已经乐出声来。

    “这样仍免不了和外面守护的卫兵纠缠,发动机的声音也没那么好掩盖?”秦时竹面露难色。

    “不要慌。包在我身上!”葛洪义说了几句之后,众人大笑。

    “真有你的。”夏海强捶了他一下,“这样的鬼点子也能想出来!”

    “当然,即使真打起来也没要紧,卫队大都装备机枪和驳壳枪,近战火力极猛,平时训练有素。巡防营绝对不是对手!”陆尚荣胸有成竹,“这次会议我便不去了,由孙烈臣代劳,到时候我现场指挥,搅他个天翻地覆。”

    “卫队战力再强人数也有限,所以必须拖住马龙潭的部队。”蒋方震在地图上重重地敲了两下,“这就需要复生兄派部队控制东、西两个门,切断他们地联系。”

    “这个并不难办。只是开会一节我也在赵尔巽要求名单之中,如何脱身?难道也不去?”

    “不可,复生不去,老贼必然起疑。”

    “正是。我看复生兄先带卫队进城,然后挑个借口挑起事端调动部队。”蒋方震沉吟了一下,“部队由夏统领协助指挥即可。”

    “参加会议是大事。你还是放心去开吧,免得赵尔巽怀疑。无论是郭松龄还是马占山都足以担当大任,足以确保万无一失。让你开会正好,免得你瞎指挥!”陆尚荣毫不留情地揭了秦时竹的短,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胡说!”秦时竹脸上挂不住了,“我有那么脓包吗?再说我去开会,也被你们包了饺子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两个就借故上厕所溜出来就行!”葛洪义也怕被包了饺子。

    “最新收到地电报!”王云山又来了。

    “职部已紧急集合,计明日上午全部待命毕。今夜十一时先头部队步队一标出发。最快次日十时时辰后抵达山海关,其余部队陆续开拔增援。事起仓促。职部粮草、弹药准备不足,请明令于何处补给”

    “这是驻长春附近的第二十三镇孟恩远发给袁世凯地电报,动作好快啊,明天上午就能到山海关?”

    “我们地麻烦来了,这小子说粮草、弹药不足,要求补给,在哪里补给呢?我看就是在咱们奉天,只有这里有充足的弹药——都在老何地制造局里。”

    “这倒是个麻烦事,不给不行,给了就给我们以后的行动增添麻烦,怎么办呢?”

    在秦时竹苦苦思索之时,远在湖北地袁世凯也收到了电报。

    “大帅,吉林孟将军急电。”一个参谋恭恭敬敬地将电报递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看了看那口西洋钟,指针已划过11这个刻度了:“这么说已经出发啦,不错,不错!”

    “孟将军不愧为大人的心腹悍将,兵贵神速!”参谋大拍马屁。

    看到要求粮草、弹药补给的请求,老袁的脸色就变得不那么好看:“补给,补给!仗还没打,就要求补给,这不存心要挟我嘛!”他愤然地把电报扔在一旁。

    “自古都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补给是极要紧之事,不然数千大军就只有干瞪眼的份。”

    “我远在湖北,哪里找给他补给?”

    “粮草好办,当时为了永平秋操,在滦州附近囤积了大军所需粮草,后来部队开拔,这粮草也没来得及带走,正好给孟将军用,只是这弹药?”

    “弹药本来北洋机器局有,可眼下运输道路被叛军截住,送不过去啊!”

    “卑职认为可在奉天制造局上下功夫,那里规模比咱北洋还大。如果能和赵大人通融一下,让他在制造局里拨出物资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可赵尔巽这老狐狸要是没有钱给他,他能爽快把军火白给你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现在国难当头,赵大人想必会答应的。”参谋眼珠子一转,“再说大帅已获总理大臣任命,上官有令,下官焉能不从。他赵尔巽不要顶戴了?”

    袁世凯在原地转了一圈后拍板道:“此计可行,不过用不着袁某与赵次帅打交道。发电报给朝廷,让摄政王去想办法!”

    载沣自从接到吴、张、蓝三人起义地消息,吓得魂不附体,连王府都不敢回,就在皇宫里召集群臣想办法:

    “你们倒是拿点办法出来啊?平时一个个嘴里嚷着忠君报国,一有事就变成缩头乌龟啦?”载沣心情极为恶劣,一直骂骂咧咧。大家也不敢吱声。

    “王爷不要惊慌,我率领禁卫军誓死保卫京城,谅叛军打不过来!”不用说,那是禁卫军统领载涛,他胆小是出了名的,这么说听起来豪情壮志,可实际上却打着不必上前线地主意。

    “可这么死守也不是办法,何宗莲的第一镇部署如何。让他们主动出击,击溃叛军才是上策!”

    “第一镇已就地展开,现在还不是出击之时,要稳固,要安定军心,何况伍祥桢和潘矩楹还没有表态。是何居心不得而知。”军谘使良弼没有冲动。

    “记得当时兵谏后,徐大人曾经和伍、潘二人接触过,具体情形怎样?”

    “伍、潘二人虽也在通电上署名,但他们两个与那三个叛逆不同,他们是真心希望立宪的,也愿意效忠朝廷,眼下他们没有表态,就是在迷惑叛匪!”徐世昌接着说,“我听说重大信条十九条已奏报成议,不如尽快公布。有利于安定人心。争取伍、潘二人反戈一击,一旦张绍曾动摇。蓝天蔚毫不足虑。”

    “好,本王明天就公布条款!”载沣一听,也是这个理。

    “为向天下表示诚心,还请摄政王亲自率皇上去太庙走一趟,以示隆重!”

    “报,袁总理急电!”

    载沣拿来一看,说:“好好!袁世凯已紧急调动23镇出关夹击张、蓝叛匪。这回动作倒很麻利,没有磨磨蹭蹭地。”接着往下看,“只是事起仓促,居然要本王给他安排弹药。”

    载沣皱起了眉头:“这个袁世凯,现在都是总理了,位极人臣,弹药区区小事还要本王亲自安排,真是不象话!”

    “王爷,不可小看哪,现在不同过去,将士作战全靠洋枪洋炮,没有弹药,也干不了。”

    “袁世凯让我给赵尔巽下圣旨,让他把奉天制造局的弹药拨给孟恩远一些,他这不是多此一举,直接问赵尔巽要不就得了?”

    “王爷,赵尔巽为人精明,必然斤斤计较,而且现在奉天情况也不太清楚,贸然从事,恐怕不得力,还是郑重其事为好。”徐世昌自己做过总督,自然明白地方大员的心思,“奉天每年协济关内两百多万两银子,今年还有最后一笔款项没有交割,就以这个充作军火款项吧!”

    “好吧,就照这个办!”载沣已经无可奈何了,各地纷纷独立,上缴款项越来越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