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德国的大规模的轰炸,英国伦敦的工业生产能力几乎瘫痪,让英国最重要的战斗机生产几乎完全陷入到了瘫痪之中。

    1940年8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8月31日这一天,英国空军只拿到了一架新生产出来的喷火战斗机。

    对比历史上的同一时刻,就知道这一次德国针对工业体系的轰炸,在李乐提供的精确坐标标识下,被摧毁的多么彻底了。

    如果不是德国海军实在太垃圾了,李乐甚至已经觉得,自己可以执行《海狮计划》,登陆英国拔掉这个眼中钉了。

    “看报!看报!德国加入北非战场!我军与其在拜尔迪外围发生激战!”报童一边挥舞着手里的报纸,一边大声的吆喝着。

    毕竟他要依靠卖报纸来补贴家里的生活,战争让任何生活物资都在物价飞涨,现在一条面包已经差不多比从前贵了10倍。

    尽管大英帝国的平民们依旧还是支持着自己的祖国,依旧还是坚信着自己的战争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可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困难,已经越来越多了。

    比如说,他们的生活物资已经开始紧缺因为沉没了更多的运输船,所以只能用压缩运输食品还有其他物资的船只,去补充工业原材料方面的运输船。

    为了让英国的战争机器不至于完全瘫痪,英国已经开始疯狂的从美国购买轮船,来补贴自己被德国海军潜艇狼群击沉的运输船。

    尽管如此,1940年的海上,还是德国u型潜艇狼群战术的天堂。

    一个月的时间内,德国为自己补充了整整10艘远洋u型潜艇,而英国人只击沉了一艘更小的德国u型潜艇。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被战争摧残的略显麻木的英国平民们,唯一的消遣就是拿一份报纸,看上面胜利的消息来安慰自己了。

    他们一次次的告诉自己,这样艰难的日子终究会过去,战场上的胜利会在未来的几天内,就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

    也只有这样的希望,让他们坚持在已经和废墟没有什么区别的伦敦,坚持着用勇敢的心,去面对德国人丢下来的炸弹。

    “今天,德国人的轰炸机,还没来呢吧?”一个把碎砖用麻袋装填,丢进身边巨大的弹坑的市民,开口问身边擦汗的同伴。

    他们两个都是参加了协防的伦敦市民。之前他们俩个人都是有工作的中产阶级,可是德国人的轰炸毁了他们的房屋,让他们一下子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可不是么!他们上午一般至少要来一次的,结果这都中午了,他们还没来呢!”擦汗的那个男人也意识到了,这个奇怪的问题。

    “嘿!卖报的!那个小子!过来!”意识到了这个奇怪的问题,心情大好的他对着卖报的小孩子招手。

    “庆祝德国人的飞机今天上午没来!我买你一份报纸!”他笑着掏出了一个便士,丢给了跑过来的小男孩,接过了对方同样抛过来的报纸。

    “德国人在北非反击?那不是糟糕了?”先开口的那个丢麻袋的平民,凑过来看了一眼上面的消息。

    “……”看了看里面具体的内容,买报纸的那个平民笑了笑回答道:“报纸上说,我军英勇的作战,把防线稳定在了埃及边境附近。”

    “前几天还说,要打下托布鲁克呢……我说,托布鲁克距离拜尔迪远么?”显然没有什么地理知识的对方开口又问了这么一句。

    “具体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不过能够守住埃及,也算是不错了吧……你没听说吗?德国人也到非洲了,帮着意大利一起打我们。”拿着报纸的男人,显然很欣慰自己国家的军队可以把对方挡在领土之外。

    “上帝啊,让那些德国佬都去死吧!”另一个男人点了点头,继续把手里的一些碎砖头,丢进身边的那个巨大的弹坑内——

    龙灵不要命的连续加更,诸位帝国的勇士,请多多支持吧……谢谢了!

153拆东墙补西墙() 
哪怕是自我欺骗,他们也想要获得一丝安宁。在战火纷飞的这个年代,他们只能依靠这样的想法,坚持着活下去了。

    德国轰炸机在这一天真的没有再光顾伦敦,仿佛是已经放弃了这个差不多从地图上消失的城市。

    说实话,在伦敦的平民们看来,这里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摧毁的高价值目标了。

    工厂区域差不多已经就是一片废墟了,里面那些日积月累宝贵的机床设备,现在都已经被掩埋在了废墟之下。

    好不容易抢救下来的机床,都被转移到了更加安全的北方,这些设备现在还拥堵在公路上,要想形成生产还需要不少日子。

    到了晚上的时候出来看夕阳的人就明显多了起来,白天的时候他们害怕轰炸,这个时候就相对安全许多。

    当然了,德军的夜间轰炸也同样让人绝望,可是相比较而言,夜间轰炸的强度是无法与组织严密的日间轰炸相比的。

    “约克太太……您今天看起来气色不错。”刚才在填炸弹坑的那个英国中年人,脱下了自己的礼帽,对看见的一个老妇人开口说道。

    这个老妇人原来嫁给了一个不小的贵族,后来贵族死了,給她留下了不菲的财产。

    开战之前这个老太太在伦敦有不少房产,打招呼的中年人也是她的租客之一。

    可惜的是,现在她的房产大部分都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到现在还欠着老太太的房租的中年人,保持着礼貌有加的态度。

    毕竟这老太太租房子的时候很讲究,经常免除一些费用租金,很让周围的邻居称赞。

    大家都对这个老人保持着应有的敬意,老人也没有什么架子,对着中年人笑了笑,挎着自己的包站在了已经被填平的弹坑边上。

    “今天的天气真的不错。”老人身体不错,脸上挂着让人亲近的笑容,开口随便捡了一个话题。

    “是啊,夫人……难得的是,这么一个好天气,德国佬还没来扫兴。”那中年人礼貌的开口答道。

    按理来说,晴朗的天气下,德国空军肯定会出动大量的轰炸机,在伦敦上空丢下成百上千吨的航空炸弹。

    这里少不得变成一片火海,所以大家现在都在为德国空军没有到来这里感到庆幸。

    至少,对于这一天来说,这是不错的一天。街道上的人都看着天空,为自己又活过了一天庆幸着。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今天德国人没有来,也没有人知道明天德国人还会不会来。

    但是至少,今天他们的生活,是在一片没有战火的天空之下的,这就很让人欣慰了。

    “看来报纸上说的,我们已经打败了德国人,是真的事情了!”看着天空之上那已经快要落山的夕阳,老妇人感慨的说道。

    她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个时候她就已经丧夫,她曾经听说过德国人的飞艇轰炸英国,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家乡会变成这样一片废墟。

    那个时候她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坚信英国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获得了胜利,击败了强大的德意志帝国。

    英国把崛起的德国打翻在地,并且让德国强大的公海舰队变成了自己的战利品。

    骄傲的英国依旧是那个日不落帝国,依旧是那个在名义上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现在,战争又一次爆发了,战火同样已经烧到了自己的家乡。英国理所当然可以再一次获得战争的胜利,成为战胜国继续屹立不倒。

    街道上经过的巡逻车呼啸而过,远处站着维持治安的英国陆军头顶上带着标志性的碟型钢盔,一边抽烟一边看着穿梭不停的人群。

    在战争的这个角落里,人们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大家都在祈祷,祈祷明天德国那可怕的轰炸机,依旧不会出现。

    实际上大家祈祷的内容更加激进一些他们希望的是,那些可怕的德国轰炸机,永远都不会出现……

    更远的地方,人们正在倒塌的建筑物里寻找贵重物品,把还能用的东西收罗起来,好带到防空洞里继续使用。

    现在的英国,虽然还没有到那种什么都奇缺的地步,却已经开始能让普通百姓感觉到捉襟见肘了。

    一些原本比较普通的生活物资,比如说铁盆还有餐具什么的,现在产量已经明显下降了。

    另外供电也因为被轰炸,开始限量供应,很多时候地下防空洞都处于停电状态,只允许使用通风系统……

    更让人感觉到紧张的是,牛肉开始限量供应,面包也开始限制购买数量,这些都让市民们感觉到恐慌。

    德军的轰炸摧毁了供水系统,也瘫痪了供电系统,这些都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麻烦。

    而更让人郁闷的是在短期内,这些破坏都得不到维修,人们只能忍受着这一切,一直到战争结束。

    ……

    “首相先生……这样说虽然没有什么问题,突出德国人的介入,也能让我们将撤退回马特鲁掩饰成了一场普通的战斗。”一个幕僚开口对丘吉尔劝说道。

    虽然因为德国人不知道为什么停止的轰炸,伦敦市民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错可是高层都知道,北非的战场形势不容乐观。

    敌军虽然撤退回了拜尔迪,可随时都有可能再反攻回马特鲁,而英国人加强马特鲁的努力,仅仅只是一个澳大利亚的第6步兵师罢了。

    现在巴尔干半岛上阴云密布,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新的战争,在这个前提下,英国一边要安抚自己的盟友希腊,一边要加强北非的兵力,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同时在增兵希腊的前提下,继续加强北非的防御。

    丘吉尔的意思是从印度继续调兵,可这绝对是一个遥远的决定要想依靠印度部队的支援,至少要等20天甚至更久。

    也许援军才刚刚到达苏伊士运河,那边马特鲁就已经丢了。到时候要如何面对失去马特鲁的失败呢?

    “掩饰失败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赢得一场胜利!”丘吉尔看着自己的幕僚,开口回答道。

    他也不想用这种拙劣的办法来苟且度日,可是现在的状况实在是不容他和自己的人民坦诚相见了。

    现在,他正在内心中感谢德国的那个叫隆美尔的指挥官,没有趁虚而入,真的攻占马特鲁,让他这个英国首相彻底难堪。

    当然,他也不是傻子,他知道隆美尔之所以没有进攻马特鲁,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自己的力量也不足用来进攻城市。

    所以他才着急,因为如果等到隆美尔再回来的时候,那就是他有力量攻占马特鲁的时候了。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丘吉尔不得不继续增加他在北非的力量:“从印度抽调一个师的部队,尽快赶到埃及……这是长期应对!”

    然后他又看了看身边脸色难看的陆军将领,吩咐道:“想办法把更多的a9还有a10坦克运到非洲去!我们要夺回战略主动权!”

    “可是……首相先生,我们如果抽调坦克到非洲去,那本土抗击登陆的能力就会下降了……”陆军的将领感觉到自己的肩膀上的压力真的是山大了。

    他要负责保护英国本土的绝对安全,要在漫长的海岸线上阻止德国可能的登陆,是非常艰难的任务。

    毕竟他手里的部队虽然看上去有百万之多,可是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作战能力的新兵。

    而构成这些新兵部队的骨架的,是从敦刻尔克撤退的33万败军士气低落并且缺少重武器。

    这些天来,因为德国的轰炸,英国几乎没有大批生产过坦克之类的重型武器。

    英军手里除了高射炮和一些部署在本土的火炮之外,剩下的就只有步枪之类的轻武器了。

    可以这么说,阻止德国人登陆的是英吉利海峡还有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而不是可怜的英国地面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再从本来就不足的陆军内抽调人手,送到遥远的非洲去这绝对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我的部队要防御数公里长的海岸线……长官!如果德国人登陆,后果将不堪设想!”陆军将领焦虑的开口劝说道。

    “你抽调部队吧……我会命令海军加强本土的力量,减轻你的防御压力!”丘吉尔毕竟当过海军大臣,还是比较了解海军方面的事情的。

    说是让海军加强本土力量,实际上内部的说法还是很模糊的。因为英国海军是全球部署,所以加强哪里大家无非是一个态度而已。

    比如说,只要让h舰队的巡逻圈向北扩大一些,就可以算是加强本土海军力量了你看,多方便的事情?

    陆军军官也知道首相大人在想什么,可他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了,谁让最近惹祸的韦维尔上将还有奥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