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李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要让英国人吃下这个当年德国人吃过的技术亏,严重误判德国登陆部队的物资吞吐能力!

    在这种各个军种都在抢资源的时间点上,在这个战争已经进行到最关键时刻的时间点上,等海军建造新的战舰,改写海战规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了。

    所以李乐提出的这些小玩意,看似不怎么起眼,却可以快速建造,并且没有什么技术难点!

    无非就是一些漂浮箱子,和连接部分而已这发明技术难点对于德国来说接近于零,完全只是一个灵光乍现的创意罢了。

    “我的元首!您说的浮动码头,我们在东普鲁士的一个小船坞已经开始建造了……根本不占用现有的船坞,用的都是民用的工人。”雷德尔开口汇报道。

    对于这位海军元帅来说,这种海军新式装备实际上他并不如何感兴趣。

    他更愿意抽出时间去建造更多的战舰,哪怕是驱逐舰也好,只要是水面舰艇,他都喜欢。

    虽然这样想有些短视,可这个年代的德国军人都有这样的毛病,他们渴望壮大,不愿意放过一丝一毫的机会。

    “可是,恕我直言,我的元首……这种东西,虽然看上去很好用,但是现阶段,海军无法保证这些设施的安全……”雷德尔担忧的对李乐开口说道。

    面前的元首最近似乎很好说话,他充分的理解海军的劣势和现状,并不和过去一样,经常提出过分的战术要求。

    甚至,元首还突发奇想改进了海军水面舰艇的防空火力,让几乎所有的大中型水面舰艇,都加强了对空防御。

    最近元首的心情似乎不错,所以对海陆空三军提出的问题也都很包容,这让雷德尔也愿意说出自己的顾虑,他对这种交流很满意。

    针对这种新式的浮动码头,雷德尔最担心的还是他的海军无法确保运输线本身的安全,码头再好没有船来使用,也就没有了任何用处。

    雷德尔害怕元首在新装备的怂恿下,不顾眼前的问题,强行执行《海狮计划》,将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海军底子,彻底葬送在英吉利海峡。

    “放心吧!雷德尔,我的元帅!我不会在海军没准备好之前,就做出什么冲动的决定的。”李乐笑着回答道。

    作为一名知道德国海军老底子的穿越者,李乐比雷德尔对德国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的作战能力更加心里没底。

    他不会轻易的让宝贵的舰队消耗在胜负未知的登陆作战中,他要的是让这支德国舰队去海上打猎!

    建设永远比摧毁难,德国海军并不用直面强大的英国海军,与对方争夺制海权……

    李乐希望德国舰队做的唯一一个事情,就是切断英国本土的运输补给!

    这样目的明确的破交战只要打上5个月,英国本土就不剩下什么抵抗的能力了。

    到了那个时候,在缩回力量打一场登陆作战,才是真的手到擒来。

    “我的元帅!东西准备好备用着就可以了,我又没耽误海军改造计划的进度。”李乐随口这样说了一句,然后就把话题转移到了海军舰队的事情上来。

    “你让吕特晏斯指挥沙恩霍斯特号出海的事情,我认为太过草率了!”说起了最近的海军计划来,李乐并不满意。

    原本的计划中,他是要集中德国全部的海上力量,做舰队级别的破交战的。

    可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雷德尔命令沙恩霍斯特号独自出海,又玩起了历史上德国人经常干的单舰破交……

    这个计划让李乐非常的不爽,他害怕自己原本就可怜的海军家底,被这样一艘一艘的派出去葬送掉。

    “近期除了训练计划,不要给海军安排这种单舰任务!我需要的是一支能够在关键的时候与敌人一战的舰队!不是一群散兵游勇!你明白了么?”李乐看着雷德尔,这样开口说道。

    他倒不是心疼一艘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而是害怕雷德尔一高兴,把昨天才刚刚改装完毕的俾斯麦号战列舰送出海去。

    而在李乐的未来海军计划之中,俾斯麦号战列舰是要伴随齐柏林号航空母舰,形成德国舰队战斗力核心的!

    如果这个时候损失掉,那德国海军就真的永远无法对英国海上运输线形成足够的威胁了。

    “明白了……我的元首。”雷德尔开口回答道。

    李乐看了对方一眼,最后又补充了一句道:“重点是俾斯麦号战列舰!我需要它在适当的时候和齐柏林号航空母舰组成舰队!最近不要给它安排出海的任务!”

    “遵命!我的元首!”海军元帅雷德尔听到元首明确的做出了要求,也不能再含糊其辞了,立正敬礼道。

163德国的航母发展() 
有关海军的发展问题,李乐自己也知道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这可不是吹口气,就能膨胀起来的军种。

    熟话说的好,十年陆军百年的海军。要想让海军具备争霸世界的实力,少说也要准备上几十年的时间百年虽然有些夸张,可几十年的沉淀积累,过程还是要的。

    至于说偷奸耍滑另辟蹊径的手段,并不是没有,可是却要在速成之后,付出很惨重的代价!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正存在的差距!时至今日,中国也有航母也有驱逐舰了,可任谁都会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和世界一流海军强国之间,还是存在差距的。

    德国的海军现状,同样也是如此。至少在面对老牌海军强国英国的时候,德国海军底气是不足的。

    虽然有一大批新锐战舰加入序列,但是遇到英国海军绝对数量优势的时候,德国海军只能避其锋芒。

    并不是德国海军不想战斗,实际上他们也确实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论起惨烈程度来,甚至比起日本海军都有过之。

    之所以这么说,可并不是德粉们的宣传。纵观整个二战过程中,损失比例最高的,就是德国潜艇部队的官兵。

    另外,在投降的时候,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除了几艘战舰龟缩在港口用来牵制对手之外,大部分战舰也是在海外作战沉没的。

    可惜的是,除了潜艇部队以狼群战术在二战中让人留下印象之外,德国海军一直都是露脸不多的配角。

    仅有的几次作战,都是以战舰沉没换得战果的,类似一个换一个模式的交换。

    要想改变德国海军的现状,李乐知道要投入的还有很多很多。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40年的时候,德国海军的家底还在,转型和发展都还存在可能。

    “我知道你的压力!不过暂且忍耐住这段艰苦的岁月,等一个此消彼长的机会!”李乐看到雷德尔答应了自己的要求,语气软了下来,开口安慰道。

    雷德尔现在的受到的压力并不算大,因为作为一直求战的元首,已经撤销了对他的压力。

    没有了来自元首方面的催促,雷德尔实际上也是有消极避战的意思的。

    不过能够让元首逼着自己消极避战,这也让雷德尔感觉到了元首对海军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结合之前元首特批的有关水面舰艇部队的改造计划,实际上是不止一点儿的加强了德国海军的战斗力。

    要知道如果不是因为德国海军争不过德国空军,加上元首等高层更喜欢战列舰这种恐龙武器,德国的航母梦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梦想。

    另外,因为李乐的命令,德国海军最近可没有空闲下来,他们找到了一切可以改造的资源,为实现自己的航母舰队梦想而努力着。

    在李乐的支持下,雷德尔选了赛德利茨号重巡洋舰,以及易北河号、格奈森诺号两艘邮轮,一起临时改装成航空母舰。

    可惜的是,在造船这个方向上,德国的工程师们可就没有坦克还有飞机等方面的那种天赋了。

    点错了科技树,或者说点歪了科技树的德国船舶设计师们,只能用最笨拙的方法来改装眼前的这几艘本来底子还算不错的船只。

    李乐穿越的时间还是晚了,另外一艘德国航母在完成了百分之六十的情况下,已经在40年6月之前,被拆解成了钢材,用到了别的方向上。

    要不然德国在41年可以投入作战的航母可能会更多,也可以让李乐的海军更加强大。

    但是现在……李乐的航母改装计划雄心勃勃,却总是因为各种技术上的原因,距离梦想有着不小的距离。

    雷德尔想起了这些就有些憋屈,他那壮烈的海军扩张计划,仅仅是航母上就困难重重。

    这个德国海军元帅叹息了一声,对李乐说道:“改装计划实际上并不乐观……我的元首。”

    他对海军航母计划实在有些悲观,说是不乐观已经算是很客气的了:“易北河号的改装并不顺利,主要原因是受到船体的限制,携带的飞机非常有限。”

    这就和易北河号本身有关系了,这艘邮轮只有不到2万吨,改装之后也就只有这个体量。

    在这个体量下,能够携带的飞机就非常的有限了。实际上在图纸论证阶段,这艘轻型航母最多也就只有30架飞机的装载数量。

    说到这里,也就不能不提一提为什么二战之中英国航母比起同时期的美国和日本航母,飞机携带量少很多的原因了。

    简单一些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是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因为防护要求不同,第二个原因就是大西洋的特殊海况。

    同时期英国航母采用装甲甲板,比日本海军使用的木质甲板要更抗打击。但是这种设计占用重量和空间,所以飞机携带量也就少了。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大西洋本身风高浪急,船首上浪严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船型都适航大西洋航线的。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航母,以及正在建造的德国齐柏林航母,都采用了相对封闭的设计,对适航和重心都有严格要求,也就浪费了不少携带飞机的空间。

    相反的例子就是日本海军,在相对平静的太平洋海域作战的日本海军,舰艇设计的重心都相对偏高,武器携带的也更多。

    以至于后来因为过分强调武器携带,闹出了翻船事件。这种船只都无法在大西洋上作战,或者说即便能够作战,也只能发挥出一半甚至一少半的战斗力。

    为了要适应大西洋的海况,英国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排水量是2万7000吨,只能携带72架飞机(通常更少)。

    而德国现在正在改装的齐柏林号航空母舰,因为拆除了平射用的大炮等武器装备,战斗机携带数量只有60架(比预计略多)。

    比起同时期的美国和日本航母来,这种级别的飞机携带量确实略少一些,但是也并不是少很多。

    齐柏林号航母满载排水量3万1000多吨,却依然比英国的皇家方舟号航母载机量少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很简单:没经验!

    德国的战舰设计坦白一些说,在二战过程中算不上是先进的,建造大船的经验就更少了。

    这一点从德国大型水面舰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毛病上,就能看得出来。

    以为《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一直到1935年都没有什么机会设计建造大型战舰,这就限制了德国造船设计师的能力。

    在这种限制下,德国造船整体思路一直都延续着一战公海舰队时代的想法。

    从跨级设计破交舰,一直到俾斯麦战列舰的整体防御,都是这个思路的产物……

    正因为如此,有些人才讽刺俾斯麦战列舰是最强一战型战列舰。

    受到设计思路的影响,想要设计出一种一战没有的战舰,也就是航空母舰,德国设计师们的想象力明显就有些不够用了。

    于是,最终虽然德国也成功的建造起了齐柏林号航母,可性能上也就只能说差强人意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国的齐柏林航母有点儿像今天的辽宁舰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经验罢了。

    但是说德国的齐柏林号航母不如对手的皇家方舟号航母,那又有些冤屈了这艘德国海军的战舰!

    因为设计思路的不同,德国海军强调的是打了就跑,或者说打不过就跑的游击战术。

    比起皇家方舟号航母31节的航速来,齐柏林航母设计航速高达33节至少跑的是够快了,面对敌军的战列舰还有其他舰艇堵截,脱身才是硬道理不是么?

    至于说改造邮轮成为航母,那德国设计师们也就只能维持在“这东西勉强能用”这个级别上了。

    其经验和战术成熟,改装操作老练的日本美国比较起来,确实差了不少。

    比如说易北河号,改装之后只能携带30架飞机,航速还跟不上专业设计的齐柏林航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