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为北非的空军实力越来越大,在9月2日当天,德国成立了北非前线空军指挥部。

    该指挥部的级别在戈林的安排下,和航空兵军一个级别有了这个级别,北非的空军最高司令官可以越过意大利,直接向戈林汇报……

    海军方面虽然依旧是鞭长莫及(何况也算不得鞭长……),但是也成立了一个专门和意大利沟通的部门,为支援北非协调各方面的问题。

    同样的,这个部门也直接归雷德尔负责,比起空军方面来,虽然规模上略小,手里兵力也不多,可是雷德尔本人的重视程度却更高。

    这让隆美尔手里的部队,以及为其提供支援的部队,在级别上都已经非常高了,同时也代表了德国高层对北非的重视。

    可以这么说,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和利比亚油田真的出产了原油,让德国高层的战略重心,终于从英国和苏联身上,挪到了北非这个不毛之地上。

    “一点儿动静也没有?还真是……”车长嘴里叼着一根香烟,含糊不清的嘀咕了一句。

    这辆装甲侦察车隶属于第15装甲师,他们前出到了西迪拜尼拉附近,也没有找到英国守军主力的具体位置。

    昨天他们遇到了一个英国的侦查小分队,在没有惊动对方的情况下,他们绕过了英国人的警戒,到了这个位置上。

    “西迪拜尼拉里面应该有大约500英国守军!不过他们连像样的防御工事都没有准备。”刚才用望远镜观察敌情的士兵,无奈的说起自己看到的情况。

    英国虽然名义上夺回了塞卢姆还有西迪拜尼拉等小镇,可是在这些地方驻扎的士兵并不多……或者说,是非常的少。

    塞卢姆作为埃及边境城市,里面的英国守军不超过一个营,而西迪拜尼拉,也就是远处的这个小土城,里面最多也就只有700人而已。

    这个阵势就是要摆出一个金字塔的形状来,让德国再进攻的时候,无法一口气打出大规模的歼灭战。

    当然,这样摆出来的阵形,想要防御住西迪拜尼拉,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没什么办法了!敌人不出来,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车长耸了耸肩膀,眯着眼睛看着远处扭曲的城市。

    因为地面的蒸腾,空气在接近地表的地方都是扭曲的,这一现象在夏天的马路上也能看到,汽车都随着蒸腾扭曲。

    车长离开了自己靠着的阴凉面的装甲车车体,爬上了侦察车,拧开了无线电:“山鼠5号呼叫!山鼠5号呼叫!”

    “山鼠5号!这里是鼠窝!这里是鼠窝!”无线电力,带着强烈的干扰声音,嗞嗞啦啦的听不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通信的时候,习惯性的把话说两遍的原因。那个时候的无线电通信效果跟现在的可比不了。

    “狐狸跑了!狐狸跑了!重复一次,狐狸……跑了!”抓着无线电的通话器,车长重复着已经商定好的暗语。

    如果他汇报的是狐狸跑了,那就说明英国人没有从马特鲁前出,如果他说的是狐狸狡猾,那就说明英国人出来了!

    “狐狸跑了!重复!狐狸跑了!”无线电的那边,代号鼠窝的指挥部开口重复道。

    放下手里的耳机,无线电操作员看向了自己身后的侦查部队的指挥官:“长官!英国人还是没有出来的迹象。”

    “没关系!”还没等侦察部队的军官开口,站在他身边的隆美尔就笑着摆了摆手,开口说道:“看来敌人也很谨慎,这是必然的事情。”

    在组织战斗之前,当然要侦查敌人,看看敌人有没有犯一些愚蠢的错误。这是必然要进行的事情,是每一个指挥官都会安排的前戏。

    侦查敌人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敌人的致命缺陷,就要分析这个缺陷究竟是陷阱,还是真的破绽。

    然后再安排是进攻这里,还是如何利用这个破绽来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事实上,敌人并不总是会出现破绽,相反,对阵的双方都无懈可击才更符合真实情况。

    所以,抓到破绽是幸运,没抓到破绽,大家也要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怎么?有什么不妥的么?”看着有些失望的手下们,隆美尔脸上依旧挂着微笑:“难道说,敌人不出破绽,我们就永远都不进攻了么?”

    “敌人露出破绽的时候,当然是我们的好机会,可如果敌人不露出破绽来,那我们就正常作战就可以了。”隆美尔抓起了旁边的电话。

    他要通了电话,开口问道:“格拉齐亚尼元帅!进攻如期开始!按照c号作战方案展开!”

    “c号?英国人这么谨慎么?”格拉齐亚尼在电话那边,听到隆美尔提到的计划编号,愣了一下。

    c号作战方案是英国守军应对非常完好的情况下,德意联军进攻的攻坚战计划。

    这个计划要求德国和意大利稳扎稳打,占领塞卢姆并且攻下西迪拜尼拉。

    比起炫酷的a作战计划,和大开大合的包围作战b计划来,这个计划就连意大利人都觉得有些太过普通了。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计划也同样是最保险,也最稳妥的一个计划,甚至连后勤补给都考虑在内了。

    9月8日,北非德军在英国还没来得及增强埃及兵力的时候,再一次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

    和隆美尔第一次兵临马特鲁不同,这一次德国和意大利联军的准备,是比较充分的。

    开战的第一天,德国前锋部队就突入到了塞卢姆,占领了这个边境小镇。

    然后,4万多德意联军,浩浩荡荡在埃及境内展开,扑向了十天前被他们放弃的西迪拜尼拉。

    而仿佛是已经等待了许久,早就已经商量好了的一样,德国的报纸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隆美尔这一次在北非的辉煌胜利。

    第二天,也就是隆美尔夺下塞卢姆之后的9月9日,德国报纸就刊登了隆美尔占领塞卢姆的消息。

    戈培尔,这个第三帝国的宣传天才,创造了希特勒的人,决定要在这件事情上,体现一把,他这个媒体之神的能力!

166什么都行() 
“真的要执行这样的任务么?”一个德国飞行员看着自己的长官,脸上挂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根据刚刚公布的任务,在暂停了几天的轰炸之后,他们要再一次大规模的光顾伦敦市区了。

    那里的火焰已经被扑灭,那里的瓦砾可能已经被清除干净了,所以他们要再去一次,在那里投下成千上万吨炸弹。

    “谁说让你投炸弹去了?”长官一脸的笑容,开口说道:“这一次去,不是投炸弹的,是去做两件事情的!”

    “两件事情?”飞行员听到自己不是去投弹的,显然有些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这一次起飞,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去把印刷好的传单,给英国人投下去!”那军官指了指已经捆绑好的,准备在伦敦上空投掷的传单,笑着说道。

    这些传单印刷的非常潦草,毕竟在9月10日之前赶着印刷出数十万张传单来,还是一个大工程的。

    潦草的传单上,是一张模糊的,隆美尔在塞卢姆小城内的照片。实际上这张照片是在8月末的时候,在撤退到塞卢姆的时候照的。

    不过奉命宣传隆美尔再一次兵进塞卢姆这件事的戈培尔,当然不介意做一些善意的欺骗。

    实际上,在这一天的早晨,德国装甲部队已经出现在了西迪拜尼拉外围,说自己已经占领了塞卢姆,那绝对不是撒谎。

    “长官!这样的传单,能相信么?”看着那些印刷的传单,用英文大大的写着9月9日这个日期,飞行员开口问道。

    传单的排版可跟今天的电脑排版比不了,除了一个大大的照片,和照片下面那个巨大的9月9日德军进入塞卢姆的文字之外,就剩下类似赶快投降的劝说了。

    这种传单究竟有多大的劝降意义,大家都不看好,戈培尔还有李乐拟定这么一个空投计划,完全就是为了打丘吉尔的脸罢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利用自己的雷达做实验,德国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可以接收雷达波束的机器!

    这种机器就是早期的雷达告警系统,虽然无法确定敌军雷达的具体位置,却可以为轰炸机和战斗机部队提供一个粗略的预警。

    比如说,它可以知道附近有没有敌人的雷达在工作,这就可以让德军高层掌握英国本土的雷达重建工作完成度。

    再比如说,它可以帮飞行员了解到,敌人已经发现了他们,敌人的战斗机就快要来了要么回头,要么加强警戒!

    所以,将搭载了这种仪器的轰炸机,混在这批投送传单的飞机里,实战检验一下其作用,也是这一次飞行的目的之一。

    “登上飞机!我们走!让英国人看看,他们在别的地方输的有多么惨!”看到所有的轰炸机都已经准备完毕了,军官大声的命令道。

    9月10日早晨,德国轰炸机恢复了对伦敦的轰炸,已经平静了10天的伦敦上空,再一次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

    可是,预计的爆炸没有发生,城市也没有燃起大火,防空部队眼看着这些飞机丢下了无数飘散的传单,仿佛是下了一场大雪一样。

    很快,这些传单就落在了地面上,有的随着风在空中翻滚,有的直接就掉进了泰晤士河内。

    这些印刷的非常草率的传单,引起了解除空袭警报之后,走出防空洞的平民们的注意。

    他们捡起了自己脚下的传单,莫名其妙的看着传单上那个巨大的9月9日的数字。

    “嘿!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么?”一个捏着传单的老爷子,问站在身边同样有些迷糊的陆军士兵。

    这名士兵是防空洞门口维持治安的,他同样也在打量着手里的传单,希望自己可以从上面看出一些什么端倪。

    “德国人昨天登陆了?”一个妇女担惊受怕的开口,问面前依旧没开口说话的陆军士兵。

    “哦!女士!德国人没有登陆!相信我!”那名士兵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开口解释了一句。

    他扬起了手里的传单,大声的询问:“谁知道塞卢姆是哪里!谁知道这个?快给大家解释解释!”

    对于普通的伦敦市民来说,塞卢姆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地名。毕竟即便是今天,也很少有人背得出自己祖国所有的地名来。

    “这好像是北非的城市!”前几天看过报纸的一个中年绅士想起了这个城市的名字。

    差不多二十天前,英国政府大肆宣传,说韦维尔上将在北非击败了意大利,收复了包括西迪拜尼拉等地。

    当时大家都在谈论韦维尔上将,都在讲北非大捷的事情,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个小小的埃及边境城市塞卢姆。

    那小城实在是太小了,可能只有3000当地人居住,在英国本土可能最多就只能算一个小镇。

    “我的上帝!不是德国人登陆了就好!”刚才害怕万分的英国妇女,终于还是松了一口气。

    听到是遥远的北非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毕竟距离那么遥远,并不能马上对自己形成威胁不是么?

    比起德国陆军登陆英国本土这样恐怖的事情来,北非战场上丢了一个小城,完全可以让人接受。

    “这么说,德国人反攻了?在北非打败了我们的军队?”在松了一口气之后,有人意识到了德国人究竟为什么这么做了。

    英国军队在北非的胜利,看来只是一场短暂的胜利罢了,现在轴心国在北非反击了,已经夺下了第一座城市……

    “既然不是德国人登陆了,那就好办了。”一个家里有儿子在海岸线当兵的女人,放下心来说道。

    对于平民来说,自己的国家没有被侵略,自己的家人不用面对危险,就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

    “这么说,韦维尔上将失败了?”一个年轻人斜跨着帆布包,开口好奇的问了一句。

    实际上,十几天之前,就有消息说韦维尔上将已经被德国俘虏了,只不过这个传言来自敌人的电台,官方并没有承认罢了。

    现在,德国军队再一次反击,夺走了埃及境内的一个边境城市,这从侧面印证了韦维尔上将战败的消息。

    德国在英国并非没有自己的间谍系统,只是因为两国的关系一直算不得紧密,所以安插的间谍都无法拿到值钱的情报而已。

    不过,即便是这样,让这些间谍把类似敌人封锁了有关北非战败了的消息传回国内,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乐和戈培尔才决定发起这一场舆论争夺战,用血淋淋的事实,来唤醒英国平民的厌战情绪。

    “见鬼!德国人就真的这么厉害么?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