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如果一切都如元首所预料到的,那这个掌控着超级情报组织的元首,自然就是真的了。

    鲍曼想到了这里,同样摇晃着手里的酒杯,和里宾特洛普碰了一下,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已经下定决心让里宾特洛普上去试探,玩一幕“好人我做,送死你去”的鲍曼,已经被自己的睿智感动了。

    而送走了里宾特洛普,李乐见到了他非常好奇的福克沃尔夫飞机公司的设计师库尔特·谭克。

    这个飞机设计师身材中等,穿着灰色的西装,额头很宽,上面有很深的,而且打着弯的抬头纹。

    对方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被元首召见的人并不多。

    显然,他属于那种非常幸运的少数人。

    面前的这个元首,一点儿也没有深夜11点钟的困顿,还是一副斗志昂扬的模样。

    他笑着让谭克找地方做下,和蔼的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学生的家长。

    实际上元首在面对和他没有什么利益纠纷的人的时候,通常都是非常和蔼可亲的模样。

    不过他对国防军的将领们,就是另外一个态度和样子了。

    “我需要更好的飞机,比正在生产的FW…190更好。”李乐不愿意绕圈子,一开口就直接说道。

    他的开门见山,让谭克不由得楞了一下,他没想到元首会提出这种要求,因为FW…190目前的各种指标,可能说已经是最好的飞机了。

    “诉我直言,我的元首,FW…190的各种性能,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如果您想要改进它,这我可以效劳,但是您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全面超越它,我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谭克组织了一下语言,对李乐劝说道。

    他来这里,是带着盼望FW…190战斗机可以量产到600架的期望的。

    所以谭克担心如果和元首聊太多还不存在的新式战斗机,会影响到有关FW…190战斗机的采购。

    “桌子上有一张我草拟的有关采购FW…190战斗机和其后续改进型的订单……”李乐知道谭克在想什么,他指了指远处的那个巨大到可以当做床来使用的桌子。

    “你走的时候,可以带走,给我的秘书鲍曼,明天可以带着它去见戈林元帅……请他们想办法帮你处理。”李乐笑着把谭克的目光引回到自己身上:“1500架!”

    谭克在返回自己的公司之后,下了一个很是溜须拍马的命令,他建议所有的工厂办公室内,都要装饰万字旗和鹰徽,并且悬挂元首本人的画像。

    当然,那个时候的他,有了元首的支持还有空军元帅戈林的宠信,还带着整整1500架战斗机还有成倍扩大生产线的订单合同,工厂当然愿意执行他的“建议”,就和执行命令一样。

    而此时此刻的谭克,已经欣喜若狂想要亲吻李乐的鞋面了。这标志着他的成功,作为飞机设计师的绝对成功。

    带着对升官发财的美好憧憬,以及对元首本人支持航空事业发展的崇拜,谭克当然愿意和元首再讨论一下“新飞机”这个话题了。

    要知道,在这种时候,一款新式武器能够让元首喜欢,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订单。

    让元首喜欢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你听听元首想要什么,做出来他不就喜欢了么?

    所以对于一名飞机设计师来说,能够提前和元首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方向,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和优势了。

    毕竟在福克沃尔夫公司前面,还横着一个第三帝国真正的战斗机业内老大——梅塞斯密特呢。

    “现在,我们有时间好好讨论一下,有关新式飞机的话题了吗?”李乐看着估计已经兴奋得睡不着觉的谭克,问道。

    “当然!我的元首!”谭克赶紧点头答应道。

    他又不是傻子,刚刚拿到1500架飞机的订单,别说是找他聊天了,就是找他找乐子去,他也愿意作陪不是?

第20章 20我家元首有技术() 
说起技术,尤其是战斗机技术,谭克觉得到了自己的领域,这就是他的本行,也是他知道的最多的话题。

    在这个话题上,他可以轻而易举的和元首侃到明天早晨去,吃过早饭之后继续这类的话题,说上三天也没有任何难度。

    而且他乐于向元首表现自己的专业,用来震慑元首并且给面前的小胡子男人留下“我很专业”的印象。

    如果能够把元首侃晕,让元首在战斗机的设计和选择题上采取自己的建议,那他就能成为第三帝国的皇家飞机供应商,爽到没朋友。

    “知道ME…109E战斗机么?”李乐没有给谭克太多YY的时间,开口问起了梅塞斯密特战斗机的问题。

    “当然,109是一款经典的战斗机,它精致并且很有特点,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战斗机。”谭克小心的选择着词汇,谈起了竞争对手的产品。

    这时候正好是ME…109E战斗机如日中天的年代,这款战斗机比起英国的喷火…1型战斗机来还保持着性能上的优势。

    即便是谭克想要诋毁,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109的经典,在德粉的眼里就只有一句话了——“不是哈德曼你不懂!”

    但是李乐打断了谭克的新闻联播式评价,开口直接聊起了后世耳熟能详的数据来:“ME…109E战斗机使用的发动机是DB601A,技术上采用的是倒V型12缸水冷,起飞功率约1050马力,排量约33L,重量约600公斤。我说的没错吧?”

    谭克一瞬间感觉到自己凌乱了,他的大脑里突然想起了一个模糊的,后世经常出现的概念——技术型官僚。

    这一瞬间,他突然很想回头,对着身后不存在的设计师还有学徒们大喊一句:“我X#%,大家快来看啊!元首真的懂航空啊!他真的懂啊!”

    原本的那个真元首,其实就是一个很愿意用专业知识忽悠业内人士的家伙。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元首大人忽悠法本公司的董事们,最终让法本公司的老大得出了“这元首比我想象中的聪明”这样的结论。

    他和军人们谈政治和技术,和工程师谈财经,和财阀贵族们谈军事谋略,绕一圈之后再和一大群狂热的信徒们谈日耳曼传统精神……

    如果说******是一个大忽悠,成功把拐卖给了范伟;那元首大人就是个超级大忽悠,能把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忽悠上他的贼船。

    显然,李乐或者说后世在网上每天侃大山的键盘侠们,大多数都继承了元首的口才,又集成了比元首还要博学一些的大脑。

    所以论起侃大山的能力指数来,李乐似乎比起原本的那个真货更高。

    而每天专心在设计研究方面的库尔特·谭克,根本不是这种BOSS级别二战迷的对手。

    “情报部门显示,英国人的新型飞机叫做喷火…1型,这种飞机使用的发动机是梅林2型。”还没等谭克对元首表达一下大家同是专业人士的敬仰之情,李乐拿出了更多劲爆的消息来。

    这些消息显然刺激了谭克的好奇心,因为很多数据他都是第一次听说:“梅林2型发动机,采用了V型12缸水冷方式,起飞功率约1000马力,排量约27L,重量与DB类似,差不多也是600公斤。”

    “性能上我们有不小的优势啊。”只是简单的听到一些数据,谭克就非常确信,DB发动机要比梅林2型先进不少。因为他知道DB可是用了不少当时看起来很先进的技术的。

    “是的,表面看起来,确实是这样。”李乐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来:“DB是倒置V型机,使得Me109的机体可以更平滑,但可维修性也许比普通的V型机要差。”

    “我的元首,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维护性只是评价一款发动机的指标,如果性能高出很多,付出一些代价是绝对值得的。”谭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李乐解释道。

    虽然他和梅塞斯密特是竞争对手,可站在国家阵营的大义上,有必要为“国货”伸张正义。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我要警告你的是,维修和结构简化,也是必须要考量的重要性能。”李乐不满的摆了摆手,他当然知道在现阶段状态下,ME…109E战斗机的性能相当强大。

    可在一年之后,发动机上的差距就被英国人追平了。

    接下来的1942年,德国战斗机在性能上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至于说那可怜的ME…262,李乐更是连半点的好感都没有。

    “如果前线有1000架战斗机,每一架战斗机都能减少6分钟的维修时间,就可以积累6000分钟,也就是100小时。”李乐简单的计算了一下。

    “100小时的累积,在战斗状态下,就会让5架飞机失去战斗能力。”他伸出吴根手指头来,比划了一下:“我什么都还没做呢,就少了5架战斗机。”

    谭克不明白为什么都拥有了1000架战斗机了,还在乎那修不好的5架,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元首要用6分钟这个时间来举例子。

    他当然不知道李乐在过去曾经简单的举了5分钟这个很容易理解的时间单位,可是后面计算得很麻烦,后来涨了记性,用6分钟这个好算的时间单位……

    “我的元首,6分钟可检修不好一架飞机。”谭克不知道怎么接话,只好提醒了这么一句。

    李乐当然就跟着从善如流:“那就说明损失得跟多!这方面今后我会重点关注,你设计飞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谭克赶紧点头,恨不得找一支笔记录下来:“是,我的元首!我一定会将维修方便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方面的!”

    看到他答应了下来,李乐这个假元首又开始了炫技,炫得谭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研究飞机的了。

    “ME…109E的设计者喜欢轴炮,或者说他认为轴炮更容易命中目标!为了布置机轴火炮,DB把增压器置于发动机的左侧,而梅林的增压器在发动机后面,相比之下梅林发动机更有利于减阻。”

    “而我认为,事实上没有任何必要固执的坚持机头轴炮,为了它放弃一部分性能指标,是不值得的。”李乐又拿出了一个诋毁ME…109E战斗机的话题来。

    这一点谭克没有为自己的同行对手辩解,他可是拍着双手赞成元首的观点的:因为他的FW…190战斗机的机炮是部署在机翼上的。

    所以他趁机落井下石:“您说的非常正确,实际上只要调校得当,机翼武器的命中率也并不差。”

    “我最担心的,并不是这些。”李乐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实际上,我更担心的是DB发动机上使用的新技术。”

    DB采用了当时最时髦的燃油直喷技术,使得飞机可以不惧负G飞行,而梅林仍采用保守的化油器技术,在高负G情况下有可能熄火。

    同样的,DB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无级变速增压技术,可以根据高度自动调整增压比,而梅林采用一级两速增压器,对高度的适应能力较差。

    每次提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李乐都非常想要拍一拍自己的桌子,对面前的人苦笑一番:“看一看,看一看人家德国人玩的技术,是多么的高大上?”

    无级变速增压这玩意儿可能跟我们的生活接触不多,暂且先不多做评价,缸内直喷技术一直到2016年的今天还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技术分支之一,可见1936年德国的技术有多么逆天了。

    可惜……逆天在了一条歪了的道路上,越是快的前无古人,就越是坑自己坑得后无来者。

    采用了这些新技术的DB发动机,虽然取得了对英国发动机的暂时性能领先,却完全丧失掉了后续的改进空间。

    盲目上马新技术的主要原因,就是德国ME…109系列战斗机在改进到G型之后,性能就全面落后给了老对手喷火。

    加上ME…109系列那坑爹的7。92毫米口径机枪,这东西在后期对抗盟军轰炸机的时候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有比没有强。

    在增压技术路线上,DB选择了高压缩比、低增压比路线,气缸压缩比为7,而增压器的增压比则较低;梅林与之正好相反,气缸压缩比为6,而增压器的增压比则较高。

    换言之,DB把增压的任务更多地交给了气缸而非增压器,这样的好处是减少增压器消耗的功率。

    但是缺点却有两方面:一方面会增加气缸行程从而增大发动机截面积,而另一方面更大的危害更吓人,详细写能写很长很长。

    简单点儿来解释,就是这种设计让后期改进走上了不归路,想要改进革新的代价,和重新设计一款发动机差不多。

    在滔滔不绝的将近一个小时之后,谭克面对着李乐的时候,已经只能用迷茫来形容了。

第21章 21要改的事情太多太多() 
站在他这个专业人士的角度上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