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虏伯公司赶过来的,火炮方面的专家得出来的结论是在场所有人之中,唯一一个略微让人宽慰的安慰:“这门火炮的技术并不先进,除了建造方便之外,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但是他随后又补充了一句,让古德里安这样的前线将领们苦笑不已:“不过击穿3号和4号坦克还是不成问题的。”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在粗野的金属制造还有设计方面,苏联人有可能做出成绩,但是他们在传统上是有差距的。”另一个坦克专家开口分析道。

    他指了指坦克的光学瞄准镜:“他们的坦克在观测瞄准系统上,精度和我们是有差距的!”

    看到这些专家已经为了超越这种苏联坦克,把细节找到了这种地方,艾德里安就知道元首对他说的,是正确无比的了。

    于是他开口,为整个会场带来了一些乐观的气氛:“元首曾经给了这辆苏联坦克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技术不够设计来凑!”

    这是后世总结苏联武器装备的时候,给出的一个最精辟的总结了,从二战的时候t…34开始,苏联人就习惯用设计来为自己技术不足的问题背锅。

    苏联工业底子薄,所以相对欧美来说技术就显得落后。这就让苏联人总是依靠设计方面的创新大胆,来弥补技术上的短板。

    于是乎,这种病态的畸形发展,就如同二战之中的德国一样,最终走进了死路之中。

    当米格25钢铁制造飞上天空,完成了“只要推力大,砖头能飞天”的壮举的同时,苏联的这条“技术不够设计来凑”的发展之路,也就走到了尽头!

    二战时候的德国日本也好,冷战时代的苏联也罢,他们用自己的失败证明了一个道理存在明显短板的时候,试图抄近路领先对手的邪路歪路,都会把自己带上一条死路。

    “哈!元首说的还真是对啊!”一个设计师点头赞同,刚才他就模模糊糊的看出了苏联坦克存在某些问题,现在元首一句话点出了他没有能够体会出的那个重点。

    虽然苏联坦克在设计上非常先进,虽然制造过程也非常简单,可是这种坦克并不是不能超越的。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德国复制生产同样的这种苏联坦克,质量也要比苏联自己生产的好上一倍!

    “实际上我们自己研制的下一代坦克,性能要比这种叫t…34的苏联坦克更优秀。”看到古德里安等将领对这种敌人的坦克都很羡慕,为首的设计师开口说道。

    “是的,因为炮塔还没有研制完成,所以无法评估整体优劣,可我们的底盘确实要比对方的更优秀。”另一个设计师开口赞同道。

    李乐开发的六对负重轮的59坦克底盘,充分的考虑了德国士兵身材高大等问题,也兼顾了持久作战等德国特色要求。

    更大一些,但是更低矮的坦克底盘,也让德国坦克获得了更平稳的射击平台,预计装备的88毫米口径大炮,威力也完全超越了苏联坦克装备的76毫米口径火炮。

    如果炮塔方面不出问题,那么德国预计半年后开始紧急量产的5号坦克,将比对手的t…34更加可怕!

    至少在底盘的数据上,德国未来的5号坦克已经完胜苏联了,底盘正面德国的5号采用的100毫米厚度的倾斜装甲,而t…34使用的是45毫米厚的倾斜装甲。

    德国坦克在防御力上,差不多是苏联坦克的三倍!这就是双方技术积累上存在的巨大差距!

    而同样正在将自身注意力转移到生产环节的德国坦克设计师们,大胆创新的使用了许许多多现代坦克才使用的高级技术,而这些技术是苏联无法抄袭和复制的!

    你看,多么明显的问题你苏联用倾斜装甲,我德国说抄袭就抄袭了,我德国用扭杆悬挂系统,你苏联抄一个试试?

    苏联用柴油机,德国暂时因为缺油无法普及,可随着石油供应的渠道更多,德国拿出水平差不多的柴油机,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就请各位,尽快拿出可以超越这种坦克的设计来吧!”古德里安作为创建了德国装甲兵的人,开口恳求道。

    “将军阁下!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一个工程师点头,对古德里安开口回答道——

    兄弟们,龙灵虽然抖了一些私货,但是绝没有偷懒耍滑!写的顺了就多写,给大家多看!龙灵真的很努力了,请大家多多支持,支持这本《帝国霸主》,谢谢了!

197安慰() 
“诸位,既然元首拿到了如此详细的情报,敌人的机密已经不再是秘密这说明时间和优势,还是在我们这一边的,不是么?”艾德里安微笑着开口问道。

    “当然!元首万岁!德国必胜!”古德里安坚定的说道。

    艾德里安开始详细的介绍t…34坦克的各个参数,这些性能里面实际上古德里安最羡慕的,只有两个参数罢了。

    一个就是t…34坦克强大的通过能力,这在复杂地形作战条件下,显得非常的重要。

    另外一个就是t…34坦克那超乎想象的大纵深续航能力,接近400公里简直就是德国装甲部队梦想中的好东西。

    要知道德国装甲部队的纵深突击能力大约是200公里左右,实际上3号和4号坦克的单车行程都不到300公里。

    这就意味着,苏联的坦克竟然拥有比德国坦克多出二分之一的强大行军能力。

    如果能让德国装甲师从200公里的突击距离,增加到300公里的话,那古德里安就可以为装甲部队拟定更多更复杂的作战计划了。

    “好了!t…34的具体参数问题,现在还是绝密,工业部门正在想办法解决t…34危机,下面我们讨论第二个议题。”主持会议的艾德里安开口说道。

    然后,就有科勒中校就帮忙,把另外一种坦克的三视图,以及各个细节参数等文件,贴在了黑板上。

    “kv…1坦克,是苏联现役坦克之中,对我军装甲部队威胁相当大的一种新式武器,具体参数如下……”艾德里安用教鞭指着新的坦克图纸,开始介绍起来。

    kv…1坦克对于德**队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它配备了强大的火力之外,拥有更加可怕的装甲设计!

    这怪物在40年和41年简直就是一种超级坦克,比45年的鼠式坦克更加让人胆战心惊的存在。

    40年德国普遍装备的是3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3号坦克上的火力也弱小到让人绝望,至于4号坦克那完全是支援步兵的武器了。

    在这种情况下,kv…1那坚固厚重的装甲,让德国部队束手无策,甚至在某些距离上,德国陆军手里最强的王牌88毫米口径高射炮,也无法对这个怪物产生威胁。

    当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这种坦克因为可靠性和行动装置问题,多数情况下都被德军成功摧毁,可其带来的装甲方面的压制,确实让德国部队吃尽了苦头。

    上位者永远不知道基层官兵们的痛苦,或者说他们多数情况下,只把这种痛苦简单的转变成报表上的几个简单的数字罢了。

    “正面的装甲竟然有这么厚?这种坦克怎么可能开起来?”看着标注的数据,古德里安觉得自己的脑袋明显有些不够用了。

    这种苏联已经装备上的新式坦克,正面的装甲厚度竟然超过了90毫米,简直就有些耸人听闻。

    “如果这是真的,那这种坦克比起t…34来还要结实,我们现有的反坦克手段,是无法与之作战的。”古德里安再一次陷入到忧虑之中。

    毕竟德**队现在装备的反坦克武器,已经在法国之战中,表现出了疲软的现象。

    现在,面对更强大的敌人,德国装甲部队和步兵现有的攻击和防御手段,都已经绝对过时了。

    一瞬间,真正在前线作战过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古德里安的脑海里,已经闪现出了好几个对付这种情况的办法。

    如果在他的装甲军正面,出现了这种可怕的武器,他必须要停止进攻,并且调集自己手里的反坦克武器。

    估计37毫米炮肯定是不行了,唯一能够使用的,估计就是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了……

    之后,如果对方不冲过来,而是在原地部署防御,也许能够击穿这条防线的唯一手段,就是用斯图卡轰炸机支援,扫清地面目标了。

    这样的配合作战,尽管是德**队的拿手项目,可是却太过浪费时间了,估计试探和攻击的损失也不会小。

    看过两种情报部门从苏联人那里偷来的坦克设计,古德里安终于明白为什么元首急着要德国装甲部队更换新的武器了。

    在法国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3号坦克和4号坦克这一对搭档,显然已经在未来的战斗中,彻底的过时了。

    “我们装备的坦克和装甲车辆,都过时了。”他想到了这里之后,开口悲观的说道。

    “不!将军阁下,至少,还有一种没有过时!”一个负责坦克设计的专家,摘下了眼镜,对古德里安开口说道:“我们已经有了应对的手段。”

    “你是说?”古德里安想到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可是现在的追猎者虽然装备了很多,却只有一门和改装3号坦克一样的50毫米口径火炮。

    虽然威力上来讲,已经比37毫米口径的小水管要强大很多,可面对差不多100毫米厚的装甲,也显得无能为力。

    “是的!我们已经把装备在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上的75毫米口径长身管反坦克炮研制出来了。”这个带着眼镜的工程师,是德国反坦克炮方面的负责人。

    他最近负责攻关的项目,就是德国大名鼎鼎的75l48,也就是所谓的kk40/uk40型反坦克炮。

    这种火炮原本研制出来的时间是42年,不过研制储备从38年之前就开始了,经过元首大人的这么一催促,德国设计部门就拼了命完善了设计,拿出来应急了。

    坦白一些说,这种武器的性能和造价都是中庸到中规中矩,同样也因为这样,是德国二战之中的火力中坚!

    历史就是这么讽刺,性能最好的武器,往往都只是在战场上留下鼎鼎大名之后就被残酷的淘汰出局了。

    相反那些性能平庸的武器,却最终大浪淘沙一般存活下来,变成了最值得士兵依赖的朋友。

    比如说差不多见证了二战坦克最辉煌的虎王坦克,还有坦克王牌最多的虎式坦克,都随着二战的硝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反而是并不出名的武器,被留了下来,而且延续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4号坦克被以色列用到了中东战争,甚至和t…54交过手。

    瑞士改装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一直用到了1970年,那个时候,大多数在博物馆里的虎王和虎式都上锈了……

    装备了75l48反坦克炮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也就差不多成了完整版的坦克歼击车。

    这种武器在现阶段成了德国装甲部队手中,火力最强大,正面装甲厚度也最高的优秀武器!

    古德里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苦笑起来,德**队历史上最搞笑的事情就在他面前发生了。

    如何搞笑呢?那就是横扫欧洲战无不胜的德国装甲部队,遇到苏联对手的时候,要呼叫步兵来反坦克了!

    因为按照编制来看,德**队好用的反坦克武器,几乎分布在各个兵种之中,而装甲部队并不在这个分布之中!

    牵引式的75毫米口径的新式反坦克炮pak40装备给普通步兵,强大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在机械化步兵师内,88毫米口径防空大炮现在归空军管……

    虽然听起来很可笑,但是事实上就是如此,德国装甲部队现在尴尬的处境是:他们只有长身管的50炮,还有短身管的75炮!

    “坦克如果要换装75长身管炮,得等多长时间?”古德里安郁闷的开口问道。

    “短时间内估计是不行了,毕竟我们现在的生产线还不足。”负责这个事的人耸了耸肩膀说道。

    毕竟这种火炮刚刚量产,而且是在停止了37毫米口径火炮的生产线之后,拼了老命组织起来的量产。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月拿出来的火炮,少部分加工成牵引式的步兵牵引式火炮pak40,交付步兵使用。

    大多数该类型的火炮都交付给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生产线这才是消耗的大户。

    这个月德国陆军需要装备数百辆坦克歼击车,如此巨大的订单,是必须要优先保证的。

    至于说坦克改装方面,就只能等待新的生产线了。好消息是新的生产线正在扩建,坏消息是这个月和下个月都别等了……

    “我们已经在努力,将这种火炮的产量提高到每个月500门,可毕竟时间有限。”工程师最后这样对古德里安说道。

    古德里安对这件事也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