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群根本不会打仗的蠢货,一群猴子拿着武器都能打赢这样的战争,他们却打成了平手。”脸上有些挂不住的勃劳希契,恨恨的看向一旁的凯特尔元帅。

    凯特尔是最高统帅部的实际长官,在作用上一直是元首制衡陆军总司令的。不过凯特尔最近低调得很,所以和勃劳希契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张。

    元帅凯特尔耸了耸肩膀,冷笑了一声回答道:“司令官阁下,十万意大利人被3万英国人打得满地找牙,又不是没发生过的事情,没必要那么大惊小怪。”

    他说的是北非被英国人打败的意大利第10军团,带着不屑还有讽刺的语气。

    作为最高统帅部的总参谋长,凯特尔可不像勃劳希契那样紧张。因为李乐的笃定,事实上,在几天前,最高统帅部就已经拟定了后续对策,针对意大利入侵巴尔干行动失败的情况。

    包括德国伞兵还有其他部队在内的十几万大军,已经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介入巴尔干之战。

    而这些准备工作,实际上陆军总司令部还有空军总司令部都已经知晓,甚至参与到了准备工作之中。

    只不过在感情上,勃劳希契还不想接受,最高统帅部在战略上技高一筹的事实罢了。

    “齐亚诺伯爵昨天依旧在强调,意大利有能力击败希腊,希望我们不要插手。”站在会议室另一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普正在和情报部门元首的新宠艾德里安交谈。

    后者背着手,帅气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意大利人的准备工作太差了,我知道的部分显示,他们根本就没能力发动一场战争。”

    现代化战争,需要动员一个国家百分百的力量,包括运输生产调度以及外交等等全部。这种国家级别的战争,又被称作总体战。

    意大利在没有做好全面动员的准备的时候,就贸然发动战争,当然会陷入到不利的局面之中。

    一个坦克依旧用铆钉固定结构,一个飞机依旧用敞开式座舱,一个战舰连油料都没有准备妥当的国家,能打出漂亮的战争来,那才叫见鬼了。

    至少在李乐看来,意大利不是不能打,只是这种能打,要看跟谁比罢了。指望意大利人跟在德国战车后面捧个人场,当然没有问题;可指望他们独当一面并且血战到底,那就完全是做梦了。

    “意大利人觉得自己还有独吞巴尔干的希望,所以要求我们不要展开攻击行动,等待他们拿下希腊。”里宾特洛普给出了意大利外交部门的条件,这条件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

    墨索里尼一直希望,可以重建罗马帝国时代的辉煌。他要夺下巴尔干控制北非,将地中海再一次变成意大利的内湖。

    要完成这样一个宏伟壮观的梦想,那就需要意大利的军队打败这些地区的敌人!巴尔干,差不多就是这个梦想的第一步!

    “那就正好,我们的部队也在准备,现在攻击南斯拉夫还有希腊,时间上还多少有些仓促。”凯特尔听到了里宾特洛普的话,笑着开口说道。

    勃劳希契听到这个的时候,脸色微微红了一下。要不是他坚持认为意大利会在巴尔干地区打开局面,也不会出现眼下的情况。

    因为他的坚持,陆军把新生产的大部分装备,都配属给了东线的中央集群,这导致了针对巴尔干行动的李斯特第12集团军到现在都没有拿到足够的武器装备和补给物资。

    李乐早就知道了勃劳希契和他的陆军总司令部挪用了李斯特部队补给物资的事情,而且他还和勃劳希契就此打了一个赌。

    现在,就是他连本带利拿回自己赌资的时候了。李乐笑着走到灰头土脸的勃劳希契面前,看着这位陆军元帅。

    然后,元首大人就这么开口了,语气之中带着胜利的喜悦:“我的总司令,看来,赌局是你输了。”

    “是的,元首,至少现在看来,是我输了。”勃劳希契有些不太甘心,郁闷的开口说道。

    他强调了至少现在这个词,似乎想要说明,几天后他的推测也许就会成真。

    没有反驳自己的总司令,李乐点了点头说道:“那么,两个你答应我的事情,是不是要履行一下了?”

    说到了这里,他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来:“固执归固执,坚持归坚持,但是因为血统之类无聊的事情,耽误帝国的未来,那就是民族的罪人了。你背不起这个罪名,容克贵族也背不起!”

    “您言重了,我的元首!我会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勃劳希契开口回答道:“守信也是我们的骄傲,这一点请您务必相信。”

    因为这一次“豪赌”,勃劳希契输掉的权力可不少。首先一点就是,他必须允许武装党卫军在军队内的规模增多。

    这一条就让他失去了大量部队的“直辖权”。虽然这些部队名义上依旧归陆军指挥,也同时接受陆军的后勤补给,可这些武装党卫军实际上是忠于元首的部队。

    另外,勃劳希契还必须做出保证,今后不能质疑元首的判断。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元首的判断还没有出现过失误。

    第三点就是,陆军的武器装备上,元首插手变得更加合理起来:李乐要过问每一种武器装备的生产。

    利用一次早就已经知道结果的巴尔干之战,李乐拿到了干涉陆军事务的合理程序。

    “这一次,只是一个游戏!我没有时间和你们这样嬉戏下去,明白了吗?”李乐开口对勃劳希契说道。

    他停顿了一下,开口警告起自己的陆军元帅来:“我证明的已经够多了,下一次如果再质疑我的正确性,那就不是这个结果了。”

    听到元首这样说,勃劳希契也知道,自己最近被元首的和颜悦色滋润得有些不识抬举了。

    站在他面前的毕竟是元首,在法律上有任免陆军总司令权力的人!而这个元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客,他还是一个谋略过人的军事专家。

    “对不起,我的元首!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勃劳希契可不是戈林,他知道如果自己再一味的偏袒贵族,元首就有可能换了他。

    在经了瓜分波兰横扫法国等一系列胜利之后,勃劳希契可不想轻易的在胜利的过程中失去总司令的位置。

    他看着元首,在保证了这一句之后,就闭上了自己的嘴巴。而那一边,凯特尔已经和其他的将领,针对巴尔干地区的局势,讨论起今后的作战计划来。

    德国已经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在未来的一周时间之内,让部队进入作战状态,进入巴尔干地区,为占领那里战斗。(……)

308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尔特港四周,已经建成了环绕式的严密防空基地。因为这里即将要成为德国运输石油的重要港口,所以防御是前所未有的严密。

    围绕这里,德国部署了70多门88毫米口径的高射炮,还有数量不少于70门的博福斯40毫米口径高射炮作为补充。

    为了避免再一次发生苏尔特被敌军袭击的事故,德军还在两侧的高地上,建立起了两个分属于不同指挥体系的雷达站。

    一个雷达站归防空炮兵指挥,另外一个雷达站归战斗机部队指挥,虽然都属于空军体系,却完全由不同的指挥官负责。

    在苏尔特以南地区,德国攻城部队正在兴建一个新的野战机场,这里将部署新的fe…109e战斗机用来防空作战。

    而在更深入沙漠的地区,还有一个部署了20架me…110型夜间战斗机的秘密机场。

    这种严密的配置,即便是在一些德国一线城市,也算是规格很高了,可见最高统帅部对利比亚石油产区的重视。

    自从在上一次巡逻中,发现了身份不明的窥视者的尸体之后,德国方面对整个利比亚油田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首先,就是拿出了乌龟壳战术,兴建了许多炮楼,来加强了内侧警戒。这些炮楼之间有矮墙还有铁丝网等隔离手段,但是因为距离太大,还是不太连贯。

    最终,戈林这个在利比亚油田内有股份的帝国元帅终于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他大笔一挥,竟然又在利比亚成立了一个武装党卫军步兵师,加强这里的防御。

    建设这一系列的防御措施,都需要大量的工人还有人口,为了尽早将这里建设成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德国和意大利甚至打起了移民的主意。

    4000名德国工人还有5000多名精挑细选的意大利人,都被运输到这里。一时间这里的帐篷甚至都连成了一片,用水紧张万分。

    虽然海边上有数十台海水淡化系统在不分日夜的工作,可生产出来的淡水只能用来洗澡和冲马桶。

    宝贵的真正淡水要从其他地方运输过来,掺上一些淡化后的海水,供普通人饮用。

    机器的冷却水也是消耗大户,为了确保这些机械的正常运转,只能使用宝贵的淡水,而不是淡化海水来冷却。

    好在淡水可以循环使用,冷却水最终还是要掺上淡化海水,用来洗衣服和冲马桶……

    班加西港口的重建工作,意大利正在疯狂的进行着。这件事的重要程度,几乎和正在进行的进攻希腊的战争一样。

    海量的物资被送到托布鲁克,然后再走公路转运到班加西。反正现在北非的汽油供应,尤其是利比亚境内的汽油供应,已经差不多可以自给自足了。

    包括驻扎的空军用油,包括德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的驱逐舰还有巡逻艇使用的柴油在内,利比亚都可以生产。

    甚至连当地的发电,都在使用利比亚生产出来的石油。精炼厂每天生产出来的汽油和柴油,在沙漠之中堆积如山。

    转运到苏尔特的石油,已经开始成规模的反哺法国还有意大利,拿到了好处的意大利还有法国,对开发利比亚也越来越上心了。

    比如说维希法国的贝当还有达尔朗,就开始对利比亚的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承诺加强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防御。

    虽然这种承诺简直就和放屁没有任何区别,但是能让法国人许诺,已经算是不错的外交胜利了。

    一艘德国租用西班牙的运输船缓慢的停靠在了苏尔特港口内,它是一艘运输油品的货轮,能够装载2000吨以上的原油。

    巨大的身姿停靠在港口码头边,码头上的士兵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因为有石油运输管道的存在,这里的运输效率非常高。

    “这一船运回去,至少能够一个装甲师挥霍一阵了。”站在远处,一名德国陆军上校,叼着香烟看着码头上停靠进来的货轮。

    “昨天运走石油的船比这个还大,听说要在意大利卸载,然后走铁路。”负责港口安全的另一个军官笑着说道。

    现在,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苏尔特港口每天运回德国的石油,都不是一个小数了。

    反哺德国本土已经开始,经营利比亚的好处已经开始显现出来,虽然现在看起来这样的好处还无足轻重,可渐渐就会发展起来,变得更多。

    “元首昨天发来了一封电报,让我们继续建设港口码头,还要铺设新的石油管线,而且是埋入式的管线。”先开口说话的军官捏着香烟,吐出了一口烟雾说道。

    “看来元首已经感觉到了危险……建设一个巨大的油田,是不可能永远保密的,敌人终究会发现,并且尝试攻击这里。”负责港口安全的军官点头说道。

    苏尔特被袭击并不是敌人心血来潮,针对利比亚油田的袭击行动,今后还会发生更多更多次。

    “运输到北非前线的燃油,准备的如何了?”吞云吐雾的军官从港口那边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开口问道。

    已经建设好的两个炼油工厂,分别在苏尔特和油田内。这两个工厂生产出来的汽油还有柴油,已经大量替代了本土运输来的燃油了。

    这节省了成本,让轴心国的运输船可以大量运输弹药还有其他物品,还可以把石油产品运回到本土去节约下来的成本,简直多到无法计算。

    真实的历史时空中,轴心国在北非每前进一步,消耗的燃油都是来自国内的补充。沿途的港口都无法完全满足转运需求,汽车运输部队在半路上消耗了大量的燃料。这也就是历史学家们说,北非战役谁进攻谁吃亏的主要原因。

    现在,燃油消耗虽然也非常巨大,但是德国身后却有了足够的港口用来转运,北非又发现了油田,可以生产急需的汽油,这就让隆美尔的日子变得好过起来。

    背靠亚历山大和塞得两个港口,还抢下了开罗这个物资补给巨型基地,非洲军团如今的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隆美尔在苏伊士运河的西岸休整部队,全军暂停攻击已经快十天了。这一段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