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句话说,英国保有的现役船只数量正在萎缩,英国的血液正在干涸。而这些损失掉的商船,是无法加入到下一轮的运输计划的。

    也是说,下一轮的运输补给数量,只会现在运输的物资更少,这才是真正致命的关键……

    :

364损失的运输船() 
364损失的运输船

    “首相先生……如果在下个月的时候,我们无法补充损失的运输船,那本土的供应量,将被削减百分之三十。”一名官员站在丘吉尔面前,开口艰难的说道。

    丘吉尔当然知道,被削减百分之三十,对于英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削弱许多方面,才能维持基本的国家运作。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削减,而是最终要集在某几项运输货物削减,而这种削减,可不是百分之三十。

    一个国家的航海运输内容,包括的物资有很多是不可或缺资源,这些资源的运输,是必须无论如何也要保持百分之百运输的。

    如说粮食,如说需要的生活必需,如说维系国家运转的能源。这些东西不能削减,所以只能削减其他非必要物资。

    越是现代社会,这种必须物资种类越多,甚至包括化学制剂,包括钢铁等等,都已经离不开人类的生活。

    如此情况下,英国想要维持本土的运转,需要维持基本的物资运输。包括粮食在内的基本物资,将严重挤占英国剩下的百分之七十运力。

    剩下的运力能够分配给钢铁等生产物资的配额也要削减,削减数量甚至要下跌到原来的百分之十。

    百分之十的钢铁补充,也意味着,英国工业能力连原本产能的百分之十都发挥不出来,这任何轰炸的效果,都要好数倍。

    德国海军只要保持现在的状态,无限的消耗下去,英国本土会崩溃,最终被损失拖垮掉。

    “向美国购买运输船,我们必须要尽可能恢复国家的运力,这是目前的首要任务。”丘吉尔郁闷的开口,对这名官员吩咐道。

    他对面的这名官员脸尴尬,开口提醒道:“首相先生,我们已经计算了美国出售给我们的运输船了。”

    如果不计算美国的运输船,那苏伊士运河易手的损失,足够让英国本土重新思考这场战争究竟应不应该继续下去了。

    隆美尔的部队切断了苏伊士运河,让英国从印度和缅甸获得资源的距离,原来增加了至少8000公里,这段距离等于多少运输船,真的是无法计算。

    现在,从印度前往英国本土的运输船,要绕路整个非洲,往返航程增加至少16000公里,从前往返的时间,现在只能走一次单向航行。

    这等于说,所有英国在这条航路的运输船,只能发挥出平时里一般的运力——还不算船舶在路的消耗。

    满载的油轮从缅甸出发,要烧掉原来路耗费的二倍的油料,才能把剩下的油运输到本土。

    而当这艘油轮离开的时候,它还要再从本土多带走一倍的油料,来适应路的耗费。

    不算德国海军潜艇与战舰击沉的损失,仅仅是新增的日常消耗足够让无数人头疼了。

    “无论如何,要确保粮食的运输”丘吉尔今天早晨知道了利物浦动乱的事情,他焦头烂额的处理到了现在,才勉强控制住了局面。

    许多地方因为缺粮已经发生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包括北部工厂区域的罢工暴动。

    新建起来的工厂,还没有安心生产几天,因为原材料短缺,陷入到开工不足的窘境。

    随后,这些无法让工人们加班加点从事生产工作的工厂,自然会不会全额给工人开工资。

    战争岁月的工资,还包括粮食和日用的配给券,没有了这些东西,工人们当然无法养家糊口,最终也怨怼起来。

    事实,随着粮食的日益短缺,英国本土的许多地方,拿着配给券,也无法领取到等额的粮食了。

    “首相先生……我们已经正在调配船只补充到运粮的舰队了。”那名官员开口汇报道:“可数量依旧太少了。”

    “那去美国告诉他们,再增加运输船的产量不管什么样的运输船,我们都要”丘吉尔不耐烦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来。

    他也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了,英国本土已经开工不足了,要想补充大量的运输船,也只能依靠美国人了。

    虽然从美国人手里面买运输船贵了一些,可好在可以拿到现货,能拿到现货,也意味着可以立刻弥补英国自身的损失。

    只不过,这样的交易越来越难了,因为美国愿意出售船只的人越来越少,而美国自身,也要维持基本的本国运力。

    所以,美国那边正在为英国建造由英国方面提供图纸的运输船,这种吨位在1万吨的运输船,为了经济性,采用了煤作为动力。

    平心而论,这种运输船的生产速度并不快,和后来美国人设计生产的自由轮根本不在一个水平。

    可即便是这样,简化设计的运输船,最快的交付时间,也要等到明年的2月份才能服役。

    英国人已经订购了60艘这样的运输船,现在丘吉尔所说的,也不过只能将订单从60艘变成100艘而已。

    通过租借法案,英国还拿到了美国的数十艘驱逐舰,以用来应付德国海军,进行反潜作战。

    当然,这些武器还有运输船,可都是要钱的,英国为了获得这些武器,可是快把裤子都当给美国人了。

    二战结束之后,昔日世界霸主大英帝国,立刻沦为了需要美国保护的二流强国,后来在冷战,连个两极争霸的位置都没混,可见英国在战争损失多么惨重。

    “明白了,首相先生。”那名官员也知道,在这里和丘吉尔纠结下去,不会有任何好处。

    如果什么问题都要首相亲自去安排解决方案,那他也不用干这份工作了。

    在这名军官离开之后,一名军官走了进来。他在门口立正敬礼,然后开口汇报道:“新式反坦克炮的实验,您曾经说过要到场参观的。”

    “不去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什么物资,来生产反坦克武器了,我们连飞机都生产不起了,连战舰都快要停工了。”丘吉尔郁闷的摆了摆手,否定了对方的建议。

    在刚才,丘吉尔才刚刚签署了命令,让已经被拖拽到北方港口内的战列舰停止建造。

    为了确保已经快要完工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下水服役,英国海军已经让安森号和豪号两艘战列舰彻底停工了。

    换句话说,英国海军在二战过程,拥有的17艘战列舰,已经让德国不知不觉削减到了15艘了。

    等量换算一下的话,差不多等于是通过对英国本土的轰炸,还有对英国运输补给线的干扰,德国已经历史同期,多“击沉”了两艘英国战列舰了

    算之前击沉的英国战舰,德国海军现在面对的压力,已经要历史同期,减少了很多很多了。

    那名军官离开了丘吉尔的办公室,然后把这个不幸的消息,传递给了准备实验的工程师们。

    谁也不知道的是,这一次丘吉尔拒绝的反坦克炮实验,对于英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

    历史,在这场实验之后,丘吉尔被一个叫查尔斯?古迪夫的工程师拉到了另外一个试验场,观看了一种新式武器的表演。

    这种新式武器叫做刺猬弹,是一种战舰反潜的新式武器。这种武器和反潜火箭弹原理接近,效果相当的不错。

    真正的历史,丘吉尔在这一次参观之后,下令开始量产这种武器,装备英国皇家海军。

    后来美国人也安装了同样的武器,对大西洋反潜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惜的是,在英国海军最需要反潜武器的时候,丘吉尔一次临时起意的形成更改,错过了一次加强英国海军反潜能力的机会。

    另一名军官这个时候走了进来,在李乐的面前立正敬礼,然后开口汇报道:“长官,安德鲁?坎宁安将军已经到伦敦了……”

    听到了对方的汇报,丘吉尔先是一愣,然后点了点头,吩咐道:“我知道了,先给他找一个房间住下,不让他与任何人接触。等我有时间了,亲自去和他聊一聊。”

    一方面,丘吉尔不想再像刺激图灵那样刺激坎宁安,他需要的是对方合作,而不是用激烈的方式对抗。

    图灵的自杀,带给丘吉尔非常巨大的冲击。对方选择一死,带给丘吉尔的麻烦他活着要多数倍。

    这种情况下,丘吉尔害怕坎宁安再出什么状况。这会让他抓捕英国“影子”的计划彻底搁浅,也会让他失去验证在德国发送情报的那个间谍的可能。

    他不是没有怀疑过那个发送消息的德国频道,冷静下来之后的丘吉尔,确实反复猜测过,那个神秘的德国友人究竟是不是对方安排的双面间谍。

    可他做出判断需要条件,图灵死的不明不白,这让丘吉尔失去了判断的依据。

    “这一次,我必须要和坎宁安好好谈一谈,不能再浪费一次机会了。”丘吉尔闭眼睛,在心对自己说道。

    :

365皇家空军的妥协() 
365皇家空军的妥协

    布雷斯特港口内,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正在维修,吕特晏斯还有海因斯等人,已经乘坐火车回到德国,去领他们应得的勋章了。

    留在码头的,是忙碌的水兵,和不少原地休假待命的军官。起英国海军来,他们的每一个人的脸都充满了笑意。

    能不笑吗?每一个参与此次海战的士兵和军官,都有一枚精致的纪念勋章,而每个人都领到了好多奖励物资。

    包括两袋面粉,包括香烟还有其他的生活物资,还包括在布雷斯特港口内的临时酒吧内,为他们准备的啤酒。

    每一个人都很兴奋,因为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挑战强者的海战,而且他们带着胜利回归,为整个德国带回了荣誉。

    “嘿我说听说一部分的油料到了?”一名军官站在码头的角落里,一边给自己的香烟点火,一边对身旁的朋友问道。

    他的朋友点了点头,迎着海风眯着眼睛回答道:“是啊,从德国本土来了两列油罐车,运来了大量的燃油。”

    说完之后,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道:“昨天到的港口内,今天都被港口内的战舰瓜分干净了。”

    集结在这里的德国海军战舰并不多,实际全部算也只有几艘战舰而已。

    不过这些战舰都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名舰,每一艘都在二战历史留下了自己并不闪耀的身影。

    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俾斯麦和提尔茨两艘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两艘战列巡洋舰,还有欧根亲王号巡洋舰,以及两艘德意志级装甲舰。

    如果算跟着打酱油的纽伦堡号巡洋舰,德国在这里也只有九艘大型军舰,远远没有达到布雷斯特港口的容纳限。

    但是,当这些战舰进入布雷斯特港之后,这里驻防的德国军队紧张了起来。

    因为这里的舰队,是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部队,全部的家当了。而这个家当,在英国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一个不小心,这些战舰会被英国飞机毁伤,让德国海军损失掉不小的战斗力。

    所以,起码头还有港口内欢声笑语的海军来,岸防部队和防空部队,以及空军战斗机部队的飞行员们,雷达操作员们,都要紧张的多。

    “听说连俾斯麦号战列舰内剩下的那点儿油,都给瓜分了?”点烟的军官深吸了一口气,吐出了一股烟雾说道。

    对方点了点头:“是啊,午的时候这么做了,费了我们不少事情……舰队急着出港,停在这里太危险了。”

    因为油料紧缺,海军的燃油供应依旧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不过俾斯麦号不是负伤了嘛,所以拆东墙补西墙,拿俾斯麦的燃油,补充一下提尔茨顺理成章了。

    向布雷斯特输送大量的海军用油料,是很庞大和系统的工程,所以消耗的时间也很多,舰队行动等不及这样的消耗。

    最有效率的办法,是尽快让海军再出海战斗,而布雷斯特港口趁着这段时间,继续补充燃油,以备之后使用。

    这一次出海,依旧是以舰队的形式出动,包括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以及提尔茨号战列舰,和德国两艘战列巡洋舰。

    兵力和之前出动的差不多,只是因为俾斯麦号战列舰负伤,只能缺席新一轮的破交战任务。

    少了一艘战列舰,补充了一艘战列巡洋舰,整体力量似乎有所下降,可毕竟这一次一次面临的环境好了很多。

    布雷斯特进入大西洋的航程很短,英国预警系统并不完善,这给德国舰队提供了相当灵活的便利。

    同时,英国海军刚刚受到重创,能够追德国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