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霸主-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法国境内的精锐部队,大部分都集在了海岸线区域。卡车重炮坦克装甲车,还有他们身后的数千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1月12日,凯特尔还没有离开法国,他在巴黎召集各种将领开会,频繁的程度让知情人都心惊肉跳。

    1月14日这一天,姗姗来迟的意大利境内的一个美国情报点才传回了这个惊人的消息,美国军方估计20日之前德国登陆英国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

    在这个时候,组团赶回柏林的迪特里希,还有伞兵最高指挥官斯图登特将军,两个人一起面见了元首。

    “我的元首伞兵部队无法在冬季空降英国,因为这削弱了他们的作战能力。”斯图登特最先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对元首的印象一直很好,认为元首是一个技术方面非常专业的领袖。所以他试图从技术层面劝说元首,实际他这么做也确实让李乐很直观的体会到了冬季空降的麻烦。

    “为了确保伞兵们能够在空降之后持续作战,我要分出飞机去空投更多的保暖衣物。”斯图登特指着自己带来的件,对元首介绍道。

    然后他继续说起了这个事情导致的问题:“元首,这让我不得不减少武器弹药的投送量,也要相应的削减伞兵的数量……”

    “这还只是伞兵面临的问题,实际海登陆遇到的麻烦更多。”作为元首的另一个心腹爱将,迪特里希开口接话道。

    “我们没有办法顶着敌人的火力让士兵们换下涉水湿透的衣服。棉衣和大衣湿透会降低士兵的作战能力,损失会增加至少三成。”迪特里希给出了一个科学的判断。

    换而言之,沙滩争夺战,会因为士兵过于笨重,并且忍受着湿透的衣物损失掉大量宝贵的士兵。

    冬季作战,会让伞兵战斗力降低三成,让步兵的损失增加三成。听到这些可怕的数据,李乐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历史可没有一次针对英国的登陆之战,所以李乐也没有这件事情的前瞻能力。现在他能做的,只有理智的判断将领们的推测——结果他发现迪特里希还有斯图登特,似乎是正确的。

    “那么,两位负责直接指挥这一次登陆英国本土作战行动计划的将军,你们认为,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登陆英国最好呢?”李乐看着两个人,开口问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

    时间拖的越久,实际英国的防线越完善。从1940年的5月到现在,大半年的时间里英国实际已经构筑了很多防御工事了。

    这些防御工事严重威胁到了德国的登陆计划,如果再等几个月,也许德国的登陆永远不会成功了。

    李乐谁都清楚,德国海军的优势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随着英国舰载机的升级换代,德国海军将再一次失去水面压制能力。

    只要英国人夺回了海军优势,那么德国想要登陆英国本土,又会多出许多阻碍——登陆时间和登陆成功率是有关联的,越迟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2月旬或者2月末”斯图登特给出了一个合理的时间,2月的时候有毛衣可以勉强应付寒冷了,天气状况也要现在好许多。

    李乐看了一眼迪特里希,看到后者有些不情愿的点头,知道这差不多是最快的速度了。陆军估计可能想把登陆推迟到3月去,不过李乐并不情愿如此。

    最后,李乐还是给了两个他看重的将领面子,同意了将计划延迟的建议。

    1941年的1月19日,最高统帅部发放了内部机密件,推迟了《海狮计划》的实施时间。

    对天气的担忧,还有西线所有将领的反对,让李乐放弃了在1月登陆英国的进攻计划。

    毕竟在寒冷的冬季实施登陆,对物资和后勤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令人遗憾的是,不管是后勤运输,还是登陆经验,都是德国现在欠缺的。

    本着尽量让登陆不再节外生枝的原则,李乐最终妥协了。他取消了作战计划,让厉兵秣马的20多万登陆部队,以及20万新兵预备队,都停在了原地。

    谁也无法想到,这一次推迟,让希姆莱这个一直怀疑元首身份的人突然摸不准元首的打算。

    “在最后关头突然取消了行动?他究竟是真的要打赢这场战争,还是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毁掉这个国家呢?”这位党卫队的魔王,靠在自己办公室的窗边,口呢喃道。

    他发现自己看不懂总理府里的那个留着小胡子的男人了。事情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也再无法把控,自己的未来了……

    ……

    补更第二章,龙灵还欠大伙4更……这个月一定给大伙补……感谢大家的支持了,谢谢大家。

    :

472二月() 
1941年的1月,似乎往年的天气更加温热一些。……这似乎也是相对而言的,在北大西洋,海水依旧寒冷,雪依旧没有消融。

    在这一个月的最后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迫不及待的,向国会提出了新一轮援助英国的物资申请。

    包括第一轮送到英国去的110艘运输船,还有面装满了的粮食还有武器弹药。

    美国人知道如果不是天气实在太坏了,德国可能在半个月前要登陆英国了。这是帝的恩赐,绝对不可以轻易浪费掉。

    如果在敦刻尔克之前,德国海军有现在的规模,那么也许在1940年的8月,德国彻底扫平了英国,拿下了整个欧洲了。

    现在,即便是有天气的干扰,可美国高层依旧还是认为,德国人随时可能登陆英国。

    所以,现在罗斯福站在国会内,正在做反对希特勒的演讲:“先生们,如果我们不继续援助我们的朋友,那么正义将会在欧洲大陆消失”

    “美国需要正义美国绝不能与罪恶同流合污”罗斯福坚定在扶着演讲台,对国会的议员大人们侃侃而谈。

    他历数了各种第三帝国和纳粹党的罪恶,并且强调了援助英国的重要性:“我们要确保自由在欧洲得以延续,这是我们的使命这是我们的责任”

    显然,这一次国会的青天大老爷们没有打算为难罗斯福,不少人已经被罗斯福的演讲打动,掌声也变得越来越响亮。

    “也许我们会损失很多年轻的生命,也许我们美国会卷入战争,可为了全人类为了这个世界的和平美国,必须站出来”罗斯福最后,声嘶力竭的呐喊着,结束了自己的演讲。

    他坐回到轮椅,被侍从推着走下了演讲台,然后看到马歇尔一脸笑意的站在那里,等着他下来。

    “有什么好消息么?马歇尔将军?”罗斯福很高兴的开口,问站在那里心情看起来不错的马歇尔道。

    马歇尔开口回答:“能够通过这一次的援助议案,难道还不够我们高兴庆祝一下的?”

    罗斯福点了点头,然后微笑起来回答道:“你说的对,这个胜利值得我们庆祝一下,不过你的笑容显示不仅如此,还有更值得我们庆祝的消息。”

    “英国海军昨天传来的消息,他们在大西洋击沉了一艘德国战舰。打捞起落水者之后,确认了这艘战舰是舍尔海军将号装甲舰。”

    “击沉了一艘德国大型的战舰?这真是一个让人欣慰的好消息。任何一次对敌人的消耗,都会积累成最后的胜利。”罗斯福开口对马歇尔说道。

    这一次轮到马歇尔点头赞同了:“是的,虽然在击沉了舍尔海军将号之前,英国又损失了一个船队,可这一次德军确实损失不小。”

    相较而言,击沉一艘德国战舰,起损失一个船队的运输船来说,盟军都是赚的。

    巨大的物资还有产能优势,让盟军可以从容的用几十艘运输船来换一艘德国战舰——即便换到最后,德国海军全军覆没,盟军都不会伤筋动骨。

    之前巨大的压力,是因为德国海军一直都没有损失战舰。这等于说敌人一直维持着没有被消耗的状态,这种情况才是危险的。

    现在,这个情况被打破了。德国也战沉了一艘战舰,这也让英国海军减轻了不少压力。

    如果这艘战舰依旧存在,那么它未来的每一次行动,都意味着要击沉英国的船只。现在它沉没了,沉没的船没有未来了。

    “英国人的损失可真不小,如果我们的这一批物资无法到达英国的话,他们的情况可能会更加的不妙。”罗斯福有些唏嘘的说道。

    最近英国差不多每天都在发电报,恳求美国的任何一点点支援。包括人员,包括飞机大炮甚至是子弹袜子……

    美国倾销了不少生活用,可大部分英国急需的物资,一时间因为国会的否决,只能暂停下来。

    这一停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否决是在1月4日开始的暂停援助,所以美国只能在2月5日开始恢复航线运输。

    马歇尔跟在罗斯福的轮椅后面,一边走一边开口说道:“还有几天的时间,只要英国撑住,2月旬我们的援助能到达英国本土。”

    “希望如此吧……我还听说,英国那边已经急着向德国求和了,他们不会真的倒向德国吧?”罗斯福本来已经判定了英国不可能被判,可还是问马歇尔道。

    听到总统先生的问话,马歇尔当然知道罗斯福不是在问他结果,而是在寻求一个支持还有肯定:“总统先生,英国人算现在投降,德国人愿意接手么?”

    一个被难民掏空了的,除了海军之外似乎是一个深坑的国家,除了美国之外,也真的不会有人愿意要了。

    即便这个国家是曾经的世界霸主,可失败之前国家越庞大,战败之后等待援助救济的人口和地区也越多。

    德国不可能也不愿意拿出自己本来不多的物资还有粮食,来帮助英国度过难关。所以英国人的投降,德国人八成不会接受。

    见有人赞同自己,罗斯福也放心了,他看了一眼马歇尔,开口吩咐道:“尽可能的多抽调飞机,支持英国稳住战区防空。”

    在罗斯福看来,只要英国的空军力量还在,那么德国的登陆计划不可能冒险——这是保住英国最廉价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了。

    马歇尔听到吩咐之后,点了点头算是表明了他记下了罗斯福的话。两个人又说起了美国最新式的坦克m3斯图亚特来。

    为了应对德国陆军的威胁,美国也在努力的增加自己的装甲部队数量。而现在提前生产装备的m3lee坦克似乎并不能胜任,所以美国开始转而研制其他类型的坦克。

    图纸的m4坦克现在还无法生产,所以美国看了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虽然依旧无法和德国坦克相提并论,可至少能够迅速投入生产。

    “如果m3型坦克量产,把m3lee坦克撤换出一部分,交付给印度的英军使用……这样也能减轻英国本土的压力,直接送本土安全很多。”罗斯福现在也有些惧怕大西洋了,所以选择了一个较稳妥的办法。

    走安全的澳大利亚和印度洋,这明显要走满地都是荆棘的大西洋要合适的多。至于英国本土需要的坦克,依靠他们自己吧。

    ……

    2月4日,美国还在张罗送往英国的海量物资,以及转送给英国的运输船。

    丘吉尔这一天视察了英国最新拼凑起来的坦克生产工厂,得知英国的坦克生产终于恢复,每天差不多能生产2辆A10坦克。

    这种坦克谁都知道不如德国的3号坦克,更加不如德国已经正在大量装备的长身管50毫米高速炮的3号改进型坦克。

    可是现在英国本土缺重型装备,能有A10这样的坦克用已经不错了,谁还能挑三拣四的呢?

    所以,2月5日这一天,丘吉尔得到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两辆本来制造了一半的A10坦克今天完工了,装备给了急需坦克的岸防部队。

    而坏消息是,美国因为调动混乱等原因,不得不推迟运输船队的起航时间。估计最快要等到2月7日,最慢要等到2月10日才能成行。

    因为美国船队的拖延,丘吉尔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大发雷霆。在2月6日这一天,一个让德国下下震惊的事情,毫无征兆的出现了。

    英国本土突然传来了一份情报,这份电显示,英国本土因为缺少弹药还有粮食,已经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之。

    虽然这个消息的来源近似于荒谬,可德国高层还是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真消息。

    “这个英国人疯了么?他为英国情报部门工作,却投靠了我们?”艾德里安看到送来的消息的时候,一脸的难以置信。

    往常,想要发展一个底层的英国间谍,德国情报部门都要小心翼翼谨慎行事,效果也并不明显。

    可是今天,竟然有一个英国情报部门的小官员主动投靠,听说为的是彻底结束战争——这理由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